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明末之白衣天子 > 第547章 辽西混战

明末之白衣天子 第547章 辽西混战

作者:白石源中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06 21:12:43

第547章 辽西混战

早在崇祯十五年三月的时候,明军水师曾经派人冒险接近海岸,发现松山城已经没有了明军的军旗,继而推断松山已经陷落,并将这个消息报告给大明朝廷。

但是大明朝廷不愿意相信,要求辽西和水师方面再探。

由于清军优秀的信息封锁,大明的情报变得非常滞后。

时间到了六月,伴随着清国汉军八旗的建立,松锦二城相继陷落的准确消息还是传到了大明京师。

崇祯皇帝顿时大为伤心,觉得他亲自挑选的总督洪承畴一定是殉国了,所以命人设立祭坛,甚至准备亲自前往哭祭。

只是祭坛还没有完全建好,后来传来的消息,却是他认为忠心耿耿的洪承畴选择投降了;反而是他认为比较“迂腐”的辽东巡抚丘民仰,却是实打实地为国尽忠。

这令崇祯皇帝很尴尬。

当一个脸皮比较薄,又非常自负的人,突然发现自己是彻头彻尾错误的时候,那一定是已经不可救药了。

朱由捡这一点就不如人家范志完,范志完得知松山、锦州二城相继陷落以后,那是直接“垂死病中惊坐起”,向朝廷提出申请,说自己的疾病已经好了,他愿意带兵十万收复松锦。

只是大明到哪里去给他找来十万大军,供他霍霍呢?

大明的朝廷立刻就驳斥了范志完的不切实际的妄言,要求他谨守边境即可,不可擅自挑衅。

以兵部尚书陈新甲为首的实干派再次赢得了崇祯皇帝的信任。

陈新甲跟崇祯皇帝沟通过,崇祯皇帝也是当面同意的,但是要求陈新甲一定要保密,毕竟刚死了十几万精锐将士,如果这个时候让天下人知道了崇祯皇帝派人求和,那么皇帝的威信就会荡然无存了。

只是大明皇帝所提的要求有点高,除了要求清国去尊号以外,皇太极还得向大明称臣,大明每年愿意支付税币三十万两,双方开放边境贸易。

皇太极面临的局面是国内经济凋敝,相当困难,也是想着借着和平条约的谈判,执行缓兵之计,为阿巴泰的入侵明国争取时间。

但是对于崇祯皇帝如此不切合实际的想法,皇太极是一点也没有惯着。

大清崇德七年七月

清军统帅阿济格率领8000名清兵,非常罕见地在盛夏时节,对连山堡外围阵地发动了突然袭击。

首当其冲的就是驻扎在连山堡外的卢龙援兵营。

卢龙援兵营统营官张鹿安组织部下进行抵抗,并第一时间将战报发送到宁远城,告知总督范志完战况。

由于所部火药和铳弹补充不足,卢龙援兵营选拔谭应华、赵不同作为教官,对卢龙援兵营进行了数月的冷兵器训练,部下的战斗力得到了明显的提升。但也有一个重大问题,那就是所部将士,离开家乡日久,思乡情绪浓厚。

只是不管有再多的情绪,当外地打到营门口时,所有的情绪都化作了抵抗的勇气。

卢龙援兵营的奋勇抵抗,使得阿济格一时之间找不到任何破绽,见大营扎在山头,就想采取包围策略,然后派人寻找水脉,截断水脉,从而困死卢龙援兵营。

与此同时,阿济格为了扩大战果,亲自带兵围困山头,然后命令随同出征的副将硕托率兵三千攻打连山堡。

看到是骁勇无比的清将硕托到来,大明连山堡守将张韬没有抵抗的勇气,当即向硕托投降。

硕托随即再次攻占了沙河堡,兵临宁远城外。

身在宁远城的大明官僚四巨头:总督范志完、巡抚黎玉田、监军张若麒和辽东提督军务吴三桂,以为沙河堡和连山堡一线的明军全部被清军给歼灭,更加不敢开门迎战,利用宁远城的坚固城防和各种守备设施,进行反抗。

只是硕托压根就没有进攻宁远城的打算,按照计划,他只是为了拖住宁远城的明军,然后分兵抢劫宁远城附近的夏粮物资。

与此同时,阿济格派出了大将萨穆什喀带甲喇章京达岱并牛录章京博硕岱和彰古力等将率两千骑兵,绕过宁远城,接连攻下宁远城西面的团山堡和仙灵寺堡和沙后所等地,大有断绝宁远城后勤补给路线之势。

一时之间,整个辽西之地都陷入了战火之中。

清军以少量的兵力,就在辽西掀起了轩然大波。

按照范志完等人的理解,清军这是要再度围攻宁远的节奏,失去了宁远,那么辽西之地将不复存在,宁远城的各位文武大佬们,只能要么投降要么选择殉国。

而这两个选择都是范志完这个时候不愿意看到的,连忙通过觉华岛水路,经天津向大明朝廷报告了辽西危局。

可是眼下的大明朝廷,哪里还有援兵愿意去辽西送死?

崇祯皇帝无奈,只能让陈新甲派人从水路去辽东,放低姿态,重新进行谈判。

而对于皇太极来说,阿巴泰已经把兵练好,准备出发上路了。他接下来的谈判只能说是障眼法,当不得数的,也就虚与委蛇应付一下。

当陈新甲的使者把皇太极的回信送到陈新甲的府上时,也是怪陈新甲自己大意,看完以后心中大喜,把书信放在案几之上,就去上茅房如厕去了。

等他回来,却发现书信不见了,这令陈新甲大急,急忙招来仆人询问,仆人们都表示不清楚,只是缺少了一位专门往衙门递送塘报的部下,刚刚走出陈府。

陈新甲连忙派人去追,但是已经来不及了,皇太极的回信已经被当成塘报给发出去了,一会儿功夫弄得是满朝皆知。

各个爱国愤青们都是发挥自己的力量,拼命的抄写多份,然后自费发放,使得整个京城都知晓了大明朝廷正在清国进行和谈的经过,顿时舆论哗然。

京城的各种消息,也被陈新甲的政敌,告知了崇祯皇帝,崇祯皇帝是大怒不已,立刻当着满朝文武的面,招来陈新甲进行询问。

崇祯皇帝的意思是让陈新甲把黑锅先给背下来,不能承认是奉了上面的旨意行事,等他有机会再将陈新甲给放出来。

可是不知道陈新甲是哪根筋没有想明白,或者他太熟悉崇祯皇帝的为人了,硬是不不愿意接受屎盆子往自己的头上砸,有意无意间都是表示自己是为了大明,是得到过皇帝陛下的首肯的。

这对崇祯皇帝来说,就是当众打他的脸,严重伤害了他那颗死要面子活受罪、幼小的心灵,顿时愤怒不已。

七月二十九,崇祯皇帝当即下令把陈新甲关入天牢;

九月二十二日,再次下令将陈新甲以“私自联络外邦”的罪名,在西市斩首示众。

只是杀掉陈新甲后,让谁来当兵部尚书呢?

在崇祯一朝,兵部尚书的生存时间那是严重不足,朝廷的高官们普遍形成了一条共识:

那就是把自己的仇人推荐为兵部尚书。

于是周延儒向朝廷举荐,将应天巡抚张国维推荐为兵部尚书,接替陈新甲的职位。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