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明末之白衣天子 > 第613章 避可旺北走华容道

明末之白衣天子 第613章 避可旺北走华容道

作者:白石源中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06 21:12:43

第613章 避可旺北走华容道

原来,洞庭湖水战之后,西军在洞庭湖的船厂被张鹿安给彻底摧毁,水师也几乎丧失殆尽,残余的数十艘水师船只,在西军水师副将王自羽的带领下,回到了洞庭湖南岸的湘阴。

王自羽立刻派人向张献忠汇报了相关情况,把身在长沙的张献忠气了个半死。

但是此时的西军主力正在往江西一带进军,张献忠的原计划是攻下江西以后,再一路东推,看看能否在东面取得突破,最终攻下江南后建立基业,所以一时之间他是无暇他顾。

张献忠只得当即命令王自羽在湘阴召集船工,重新开始打造战舰,即使如此,张献忠的第一计划还是组织水师顺江而下,第二计划才是西进入川。

但是终究是后路受到了威胁,为了保障后路通畅,掩护西军沿江据点以及江北的人马,张献忠下令义子张可旺率领一万精兵,携带火炮数十门,间道前往岳阳府和城陵矶布防,不给张鹿安通过岳阳返回浮山的机会。

对于张鹿安来说,如果走岳阳城陵矶进入长江的话,水道狭窄,张鹿安的船队,极有可能要面临西军大量火炮的压制。

面对这种情况,张鹿安只好求助于对本地地形熟悉的张大经,询问如何才能破局。

张大经说道:

“那就走华容道。”

“华容道?是不是曹操走的那条道?总感觉有些不吉利。”

“哈哈,大帅妙人也。此华容道非彼华容道。眼下洞庭湖与长江水道直接挖有人工华容河,坐船从黄泥港经华容县,再到调弦口后,就是长江了。”

张大经对于张鹿安的称呼也随大流变成了“大帅”。

“既然这条水道这么重要,为何西军没有重视呢?”

张鹿安提出了一个非常合理的问题。

“毕竟是人工河,水流不畅,淤泥很多,对于一些大船行船,容易陷入浅滩淤泥之中,可能需要组织纤夫进行拉纤。但是人工拉纤就注定快不了,大军一停滞,万一西贼大军来到,那么就会容易成为瓮中之鳖。

因为华容河的东面就是石门山,架上火炮就能威胁华容河的通行。石门山驻扎的是西军后军蕲水营统领尹先民部一千余人,实力一般;

长江口的调弦口则是驻扎有西军黄陂营统领汤志部三千余人,实力较强。

而且西面的荆州府石首县还驻扎有西军马廷宝和徐起祚部,两部有三千人,如果他们对我们有所动作的话,也是随时可能对华容水道产生威胁。这么一个狭窄区域就部署有七千人,说明八大王还是很重视这里的,并不能说是不重视。”

“好家伙,北面竟然有七千多人马,你还让我们走北线?”

“大帅,我们有太多的船只了,不走水路,怎么能够把这些船和船木给运出去呢?东线既然有情报说张可旺到了,那么我们还是避开的好,张可旺此人打大仗不行,但是打小仗还是有一手的。”

“哦?此话怎么讲?”

张鹿安对于这个说法很感兴趣。对于这个时代的张大经对于张可旺的评价,张鹿安觉得应该会是比较公正的。

“在下曾经在张可旺的前军充任过一段时间的监纪,深知此人为人‘见小利而忘义’,明知他的义弟有冤屈,他也不敢在八大王面前据理力争。

对于八大王在六安州下令的砍胳膊命令,像其他大将如张定国、张文秀,都是觉得太过于残忍,积极规劝八大王不要如此行事,为此还吃到了鞭子。

而反观张可旺,他对八大王的命令,是执行的最为积极的,完全没有任何原则,全然不顾百姓的生死。这种人为副手可能会很称职,一旦主政,结果难料。

但是其为人心思细腻,作战勇猛,常常身披双层重甲,一马当先冲入敌阵,身受数十创而死战不退。他的绰号为‘一堵墙’,那是因为他的麾下有一支从陕西带过来的边军铁骑,进退一体,战斗力强悍,多次挽救西军于危难之中,深得八大王的信任。”

张大经介绍道。

“即使如此,毕竟城陵矶水道宽阔深邃,还是比华容水道更好走一些。我们硬闯还是能够闯过去的。”

“大帅,在下之所以推荐北线,有个很大的利好消息,就是那个马廷宝和徐起祚是与在下一同在襄阳被俘的,我等三人关系一直比较好,如果大帅信任在下的话,在下愿意亲自前往石首,劝说马廷宝和徐起祚二人归降,到时候我等再伴作西军的样子,给他来个鱼目混珠,尹先民和汤志两人都是在黄州被提拔起来的人,他们之前都是别人家的奴仆,缺乏一定的战斗经验,只要咱们速度足够快,在张可旺的援兵到来之前打败两部,到时候咱们就能顺利冲出长江了。”

“张督造使这是说的哪里话?以后我们浮山的船舶建设还有赖于你呢,我肯定对你是完全信任的。只是这个世界,知人知面不知心,万一马廷宝和徐起祚,突然心生歹意,阁下贸然前去,岂不是令我白白损失左膀右臂?依我看,要不你还是挑选心腹信使,去联系他们俩,让他们投降于我。否则我宁愿率军强闯通过。”

张鹿安说的斩钉截铁,实际上他怎么可能会信任张大经呢?

张大经对此也是心知肚明,但是表面也是装作受宠若惊的样子:

“大经何德何能值得大帅如此重视?那在下就按照大帅的意思,派人前往石首城沟通联络,但愿他们俩还能卖我这张老脸一个面子。”

“好,那就有劳了。”

张大经自然下去安排人员送信,张鹿安却招来阴六说道:

“你派人去侦查石门山和调弦口一带,把这两个地方的西军的防卫布置了解清楚。”

“是,大帅。”

张鹿安为了以防万一,还是做了强攻的部署和准备。

两日后

张大经兴奋地告诉张鹿安,信使返回,报告说马廷宝和徐起祚都愿意改邪归正,重新投入到大明的怀抱之中。

阴六派出去侦查的人也返回报告,说石门山上的尹先民所部力量薄弱,防守也谈不上严密。

但是调弦口驻扎的汤志所部却多为精壮,营垒看上去也是防守严密,不好对付。

张鹿安心中有数,便让张大经去给徐起祚和马廷宝写信,让他们俩从西面大张旗鼓地向东开进,以入城协防的名义,拿下调弦口当作“投名状”。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