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明末之白衣天子 > 第636章 实力欠缺接受调解

明末之白衣天子 第636章 实力欠缺接受调解

作者:白石源中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06 21:12:43

第636章 实力欠缺接受调解

张鹿安虽然心里已经有所准备,但是从陈利芸的口中说出来,他还是忍不住悲从心来。

一种身边的至亲又被夺走的那种感觉,鼻根发酸,本来想下令让阴六攻城的,但是阴六跪在陈新薄的棺椁旁,那种泣不成声的样子,哪里还能指挥作战?

张鹿安只好下令,由赵良栋指挥全军攻打正阳关,赵良栋应命后,就带领部下开始准备,随即发动进攻。

张鹿安下令在淠河东岸安营扎寨,然后抱着陈利芸回到了寨中,留阴六护棺,让容令彰护营,其余人马全部划归赵良栋指挥。

大营刚刚安顿下来,索忠信派人来报,他经过询问张扬的手下,他们到霍丘时,霍丘城远近已经遭到了洗劫,说明杀害张可简的这件事不是大顺军干的,极有可能也是刘良佐部下所为。

这样一份报告,令张鹿安心有余悸,自己差点就酿成了大错。

于是把自己内心里的这种愧疚之情,全部化为对刘良佐的仇恨,想要亲自出马,指挥攻城战。

钱澄之拉住张鹿安,指出既然已经授权给赵良栋,就应该给予完全的信任,张鹿安这才止住,只是赵良栋指挥浮山军攻打了半日,但是却没有丝毫进展。

正阳关本身就易守难攻,加上城内刘军将士人数众多,实力雄厚,的确不是一个容易被攻取的地方。

留在此地旷日持久,万一刘良佐倾力来援,到时候浮山军兵力薄弱,将远远不是对手,此时最好的选择还是立刻撤退,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只是张鹿安看到悲伤哭泣的陈利芸,实在是开不了这个口。

钱澄之对于张鹿安到了这个时候还存在优柔寡断的情况是颇多微词,而且他的担心很快就变成了现实。

金千里和宗寻相继返回,随着宗寻之后的,是刘良佐的部将胡守金率领的新编7000水师,他们从霍丘城东湖驶出,经过淮河,再从淠河逆流而上,逐渐封锁了浮山军的后路。

与此同时,刘良佐陆续调拨了数万大军,让本部大将秦大鹏统帅,准备向西支援正阳关,并且趁机对浮山军进行围歼,形势变得万分紧急。

关键时刻,与曾去垢交好的寿州典史潘加寿趁着夜色,只身前往张鹿安大营,向张鹿安通报了刘良佐的部署和准备。

“潘典史,我们是老朋友了,可是你这样跑来,你的家人到时候怎么办?”

“张大人放心,小的已经将家人提前送回山东老家了。”

“那你就跟着我干吧,你的老朋友曾去垢经常会提到你。”

张鹿安笑着说道,然后采取果断措施,下令由赵良栋殿后,容令其开路,全军立刻连夜向南开拔,终于在刘良佐各部人马的合围前,跳出了包围圈。

“夫人,我得为这三千将士的性命考虑,这笔血仇,咱们回头一定会报的,只是眼下不是时候,请你原谅我。”

张鹿安解释道。

好在陈利芸深明大义,对张鹿安的解释表示理解,亲自带着陈氏家丁护卫着陈新薄的棺椁,向南进发。

天亮以后,薛守信发现了浮山军的大营内已经没有了动静,急忙派人出来查看,发现浮山军已经逃走了,连忙向刘良佐报告。

刘良佐觉得既然已经决定把人给得罪死死的了,那就更不能放虎归山了,于是下令部将沈豹率领三千骑兵直接向南,准备挡在浮山军南下的行军要道上进行拦截,同时让秦大鹏带兵从后尾追不止。

负责后卫的赵良栋,很快就向前传来,刘部大军进攻势头很猛的消息,张鹿安于是派人给索忠信传信,为了防止被刘良佐所部围住,让他带人押解俘虏,保护张可简的棺椁,直接开拔出发,前往梅山安葬。

张鹿安命令全军加快行军的步伐,希望能够躲开刘良佐大部兵马的追击。

然而事与愿违,负责前方开路的容令其很快派人来报,前方六安州以北发现了大量的刘部骑兵。

张鹿安知道情况有变,下令道:

“去庐州,那边有黄得功的部属在,兴许还有一线生机。”

接着便由容令彰在前开路,走到了庐州府城合肥县的大蜀山与小蜀山之间,眼看着大量的刘部骑兵忽然狂奔而至,张鹿安急忙下令道:

“全军上大蜀山。”

浮山军的残余人马两千余人马开始往大蜀山方面攀爬,张鹿安让阴六负责组织人力,在山脚构建阻击阵地,然后让其他人迅速向山上转移。

只是很快就发现负责殿后的赵良栋和容令其被刘军给包围了起来,张鹿安大惊,连忙下令张都海带领骑兵部以及所有的亲兵司和保卫司的人马,前往解围,经过一番惨烈的厮杀,终于把受伤的赵良栋和容令其给解救了出来。

紧接着刘部秦大鹏就率领大军赶到了大蜀山下,并且随即指挥部下,将大蜀山包围起来。

一日后,刘良佐亲自带领主力人马,来到了大蜀山下,亲自指挥部下开始攻山,张鹿安指挥浮山军沉着应对,刘良佐所部始终未能取得较大的战果。

刘良佐利用大蜀山缺水的情况,下令截断浮山军取水的通道,山上的将士开始人心浮动。

与此同时刘良佐还让庐州知府黄日芳出面斡旋,黄日芳委派自己的心腹黄连,上山劝说张鹿安投降,他可以保证张鹿安及部下的生命安全。

张鹿安对于这种说法嗤之以鼻,他怎么可能投降他最为不屑的刘良佐?

只是情况越来越艰难,过了五日以后,山上的浮山军早已经饥渴难耐,已经有人趁着夜色,偷偷的下山投降,阴六、张捡等人只好紧紧地护在张鹿安的身边,防范有人产生危害主帅的想法。

好在这样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多久,留守庐州府的黄得功的部将翁之琪,对于刘良佐在自己的地盘上、自己的眼皮底下围攻同袍的做法非常不以为然,他便派人找到刘良佐想要进行调解。

只是刘良佐不想看到煮熟的鸭子飞了,就想要拖延时间。

翁之琪对于刘良佐的不买账,感到面上无光,为了逼迫刘良佐就范,翁之琪调拨所能掌握到的精锐马步兵三千人,大张旗鼓地来到了大蜀山东麓。

翁之琪的行为,令刘良佐怀恨在心,但是惧于翁之琪的实力,刘良佐不得不分兵进行防备,客观上减轻了对大蜀山的围攻力度。

而此时北方京城陷落的消息尚未传开,率领三万人北上勤王的史可法一时之间风光不已,贤名远播。

史可法的政治对手马士英,此时就任为凤阳巡抚,而他的漕运总督一职,在不久前刚被路振飞分去了。处于失势之际的马士英便处处留意,希望扩大自己的影响力,最起码不能低于史可法的军事实力。马士英在听说了刘良佐与张鹿安之间的争端后,便有意作出调解的想法。

于是第四股实力派力量出现了。

马士英带领本部督标营并驻扎凤阳的牟家军数千人,来到了庐州府,提出了调解的意见。

刘良佐眼看着自己犯了众怒,不得不选择了屈服,最终根据马士英的调解,张家退出霍丘县域,不得再寻思报复;刘良佐命令部下撤军;马士英还利用自己手里的权限,做主将整个寿州、颍州、亳州甚至凤阳城以西的广大土地,全部交给刘良佐,算是对刘良佐的一种“补偿”。

马士英表面上救了张鹿安,同时又让刘良佐得到了切实的实惠,觉得自己作出了一番两全其美的事,实际上是双方谁都不念他的好。

看着刘良佐所部撤退,随同马士英赶来的牟国卿和牟国俊兄弟,为了防止刘良佐在路上给张鹿安设置麻烦,决定亲自带领部下人马,将张鹿安所部人马护送回到了浮山。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