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明末之白衣天子 > 第73章 回程前安排

明末之白衣天子 第73章 回程前安排

作者:白石源中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06 21:12:43

第73章 回程前安排

崇祯六年十一月初,顾国栋和阴六一行终于姗姗归来。

张鹿安满怀欣喜的来到码头,迎接着承载新希望的到来。

众人陆续下船后,张鹿安看到阴六不光是明显变声,还已经是满脸的胡须了,看起来沧桑无比。

顾国栋和阴六先过来说道“幸不辱使命”。

说完叫来了一旁的老渔民,老渔民轻轻下到船舱里面,然后拿了一棵矮小的植物给张鹿安看,说道“这就是昆布”。

张鹿安仔细端详了一下,这玩意长得薄薄的,怎么看上去那么像是裙带菜呢?或许是幼苗就是如此吧。

老渔民又说话了“我等带回了数十斤的昆布种苗,只是如今天气冷了,恐怕不易成活,最好的办法还是明年三月以后,再次过去取种。”

顾国栋脸上一抽一抽的。

阴六赶紧说道“这一路有很多见识,有海盗出没,我们的船只还有点小,幸亏跑得快化险为夷。如果明年再去的话,希望我们能够多带一些酒和布匹,可以和那边进行交换,他们对于布匹和酒类比较认可,也许可以闯出一片新路出来。”

张鹿安知道自己的实力还是特别弱小,如果真的能建立商路,那就是动了别人的蛋糕了,到时候所谓的海盗,不管真假就会多起来的。

事情还得一步一步来,步子迈大了容易扯着蛋。

张鹿安说道“大家都辛苦了,来来,大家一起先回屋休息休息,我让喜叔给大家准备了香喷喷的饭菜,咱们边吃边聊。让所有的水手和族兵们都下来吃饭”

张鹿安没有架子,岛民们很多人都把他当作少东家,甚至是子侄辈来看待。

一路上大家互相说着话。

“老丈,鹿安冒昧了,敢问尊姓大名?”

“当不得,当不得使问,小老儿也是姓张,诨名石头,叫的惯了,就是称石头啦。”

“想不到你我还是同姓咧”

“九刘十八张,天下无二汪。咱们姓张的出处可多了”

“那是哦。不知道张老丈如今高寿?”

“小老儿今年已经是知天命的年纪了”张石头笑着说道。

张鹿安看着眼前这个头发发白,满脸褶皱的老人,说他八十了,他都信。可见这个时代的渔民生活是太过于困苦了,风霜使人易老。

“那跟我父亲差不多年纪呢。老丈还可经常出去捕鱼?”

“老了,不中用喽,只能偶尔出去,颇感力不从心。”

“老丈家人可都在?”

“去年孔、耿贼子叛乱,家人都让他们给杀了,小老儿当时躲在水下憋着气,才躲过一劫。天杀的叛贼啊”张石头说的咬牙切齿。

张鹿安顿时无语,他转而又想到了一点,这些孤独的人,独居的中青年、或者鳏寡老人其实都太需要照顾了。这也是一个社会能够人心归附,社会能够安定的必要条件。

很快众人来到饭桌吃饭,张鹿安先是分别向顾国栋和张石头敬酒,也向阴六敬酒,感谢几位做出的贡献,三人每人赏银五十两。所有参与远航的水手、护卫每人赏银十两,全部饭后到张喜处领取,绝不缺少。

又是欢声一片。

张鹿安跟张石头沟通很久,希望让他能通过研究把海带引种成功,现有的海带应该尽快种植到海里面,在船舱里耽搁时间久了恐怕会死掉。要尽可能解决好如何引种成功以及提高产量的问题。

张鹿安通过自己的记忆,向张石头讲述道“我有次做梦,看到海面上都是一个个漂浮的物体,连成一条线,然后一圈圈,中间隔着距离,铺满了整个近海海面。再用绳子拴着海带种苗的根,让他们自由的生长,然后五月到七月间就可以收获大量的海带……。”

张石头显得很惊奇“难道真的有仙人托梦的说法?小老儿之前听到传言,就说道登州有一个少年于万军丛中斩杀叛军大将吴进兴,就是受到了仙人附身和指导。”

“那个人就是俺们家少爷”张捡在旁边忍不住说道。

“哎呀呀,失敬失敬,小老儿定当秉承着仙人的指示,一定要把昆布,不,海带给引种成功。只是为何不是叫昆布,而一定叫海带呢?”张石头变成了一个好奇宝宝的样子。

“额,或许是梦中的仙人的说法吧,我第一个听到的词汇就是海带。你看那种植物,长在海里,顺着水流飘动,是不是就像是一串串的带子?称作海带也是恰如其分,说昆布反而显现不了它的本来样子。而且我觉得昆布和海带应该只是相似,不是同一品种,海带应该是比较厚实的,产量会很高。你们明年三月去取种的时候,带上布匹和酒类,记得一定要提取那些长得特别宽大、肉厚的海带种苗,那才是真正的海带。如果条件允许,就试着去虾夷地看看。”

“我等这次只是航行到云山(今朝鲜东边),即使是云山,也是通过郁陵岛上的岛民才得知的,岛民很平和,多以打渔、伐木为生,他们告知我等云山外海有类似海生植物。只是小老儿不知虾夷地又在何方?”

“郁陵岛以前就叫做于山国,只是后来被新罗给吞并了,虾夷就在郁陵岛的东方,只是需要航行很远的距离,最好能在当地找个向导再出发。”

张捡、于六等人纷纷对于张鹿安小小年纪就有如此渊博的知识而感到敬佩和不可思议,包括顾国栋和张石头,常言道名师出高徒,可是明明没有文化名师,怎么就懂得这么多的东西,他们于是一致称之为“仙人指路”。

张鹿安乐的顺其自然,作为一名领导者,身份问题,越邪乎越高端,眼下的老百姓迷信,才能更加的相信自己,对自己才会产生那种发自肺腑的拥护。

吃完饭,张鹿安分别和岛上的几位重要人物一一进行了沟通交流,大家也都感觉出来,张鹿安有离开的想法,因此人言汹汹。

张鹿安于是把所有重量级的人物全部召集到一块,一方面解释一下原由,另一方面也对自己离开以后的人事安排说清楚。

与会人员有张喜、谭应华、赵西文、张石头、顾国栋、阴六、杨老安。

“各位,我张鹿安确实要暂时离开北隍城岛一段时间,这是朝廷旨意,无法拒绝和改变。但是暂时的离开,不代表我不再管这里,这里是我们共同选择的地方,这里有需要我们保护的旅顺难民。我们不能抛弃他们,否则那些牺牲在旅顺城的英雄们的在天之灵会怎么看待我们?所以我们不会离开,还会加大投入建设北隍城岛。俗话说的好,名不正则言不顺,所以我在此,对各位的职位进行初步的划分,希望以后各司其职,互相支持,共同把咱们这个大家给撑起来。下面张捡你来读一下人事安排情况。”

众人纷纷点头表示认可。

张捡虽然没有多少文化,但是读书的时间并不少,读一些常用字问题还是不大的 。

张捡清了清嗓子大声读道“北隍城村一号命令:任命张喜暂代北隍城村村正,主管整个岛屿的钱粮、人事、田地耕作、收获、仓储、耕海牧渔等所有民事工作。因张喜另有商号职务,后期有变化再议;

谭应华为北隍城岛义勇队大队长,义勇队除了谭队长以外,还有八十人,分为八个小队,第一小队小队长赵西文,第二小队小队长阴六,要受谭队长训练,同时辅助谭队长进行管理。剩下的六名小队长,谭大队长可以看他们日后的表现进行任命。义勇队主要任务就是训练新兵、清查附近走私和保证岛上百姓的安全;

另外经清查,去掉来支援建设的百人以外,现有居民180户,其中普通农耕户162户,渔民18户,共有壮丁89人(包含二十名张家族丁),成年老弱为365人,十五岁以下男女孩童33人,共计487人。

将整个北隍城岛建立为三个农场,分别为山后农场、山前农场和东山农场,其中山后农场管事杨老安,拨给农耕户40户,把第一批建筑任务完成后,留在北隍城岛进行屯垦任务;

山前农场管事由赵西文兼任,拨给农耕户100户,山前农场面积最大,是主要的农垦地,一定要加紧清理杂事,在土地上冻前再次进行翻土作业;

东山农场管事张石头,拨给农耕户22户、渔民18户,建设东山港为主要的渔港,一手抓外出捕鱼,一手主持区域内的土地农耕和近海养殖工作。顾国栋负责提供船只支持,听从张喜调拨,承担运输任务。大家还有什么不明白之处吗?”

“只是眼下岛上人丁稀薄,一边要训练又要一边耕田,恐怕忙不过来”谭应华提出了疑问。

“说的好。我们北隍城岛上的目标从今以后,只有两点:耕、战。一切的奖惩都是围绕耕战而来,训练可以试着分成两班或者三班,农忙时所有的男丁都要上阵帮忙,平时保持着至少两个携带兵器的小队巡逻力量,遇有敌袭则紧急鸣锣,立刻敲响峰台山上的钟声,那就全民共同抗敌。现阶段虽然算是比较安全的,但是也不能掉以轻心,我会尽快想办法弄来更多的武器弹药和支援力量的,最好能让咱们的武装能够彻底合法化。”

“遇到官军上岸检查怎么办?”赵西文问道。

“都是大明同胞,张喜做好打点工作,尽量不要起冲突,人家是官,我等是民。但是有一个前提,那就是我们北隍城岛岛民不得受欺负,绝对不能吃亏”张鹿安说的斩钉截铁。

“可是……”谭应华欲言又止。

“事情会出现很多,问题也有很多,现在讨论那么多没有意义,我们的任务只有耕战两件事,眼下突出的问题是粮草,要尽快收集齐岛民需要的粮草,一定不能出现饿死人和冻死人的情况;第二点就是种子问题,我回到福山后会具体安排;第三点就是岛民孩童的教育问题,要建立一个小学堂,让所有的孩童都能接受基本的识字教育,让大家心安,要尽快解决先生问题;第四点就是医务问题,大家一定要注意卫生,管理措施要拿出来,不得随意大小便,不喝生水,这种要形成条理性建设,预防疫病的发生,要设置一个医馆,由村上拨给钱款,从岛民中寻找或者从山东那边请来大夫坐诊……”张鹿安说的很细,众人听得也很认真。好在除了赵西文、杨老安、张石头以外,大家都是识字的。

“俺们自个儿能不能来学堂听课?”赵西文弱弱的问道。

“当然可以,学堂建立好后,要鼓励义勇队员来学堂听课,以后义勇队内的升迁,同等条件下,也会优先选择识字的人。”

“那感情好”赵西文显得比较高兴。

“目前没有教书先生的情况下,阴六,你也可以教教大家一些基本的认字嘛”张鹿安开始点将了。

“少爷,我书读的也不多……”阴六有点勉强的说道。

“没关系,你最起码认识很多字,也能读懂文章。你可以先试着教大家书写名字,和日常所用的字即可。我到了福山后会叫人把书籍给送过来的,尤其是启蒙类的书籍,小学堂还没有先生,但是可以先把学堂图书馆给建立起来。谁认识字后,愿意来借书的,都可以来借阅,按时还回来就行……孩童们白天上课,放学还得帮家里干活,都要珍惜和平的生活,不能出现懒汉无赖,否则严格惩处,绝不姑息。上至八十老汉,下至六岁幼童,都要根据其承受能力,安排适当的工作,比如洗衣、做饭、劈柴、挑水、摘菜、种菜、选种、敲锣、鸣鼓、敲钟、放哨等等,要让所有人都参与到北隍城岛的建设和保护上来,让大家都要有主人翁精神,每个人都尽自己的一份力……不允许出现故意欺压的问题,义勇队是百姓的子弟兵,要严肃纪律,领导干部们,更是要把老百姓当做自己的亲人和家人来对待。目前大家都是吃大锅饭,但是以后表现好的话,只要朝廷允许,不排除分地的可能……。”

会议开了很久,直到傍晚。一切都是草创阶段,很多东西提前说了也是用处不大,老百姓最关心的就是温饱和安全问题,这个不是下任务下指标就能完成的,还得领头羊来想办法。

次日接近中午,张鹿安亲眼看见张石头把一株株海带幼苗以各种不同的方式种到海里,或者种到海底的石头上,或者用绳索绑着,总之一切都在实验当中,允许出错的。

只是海水冰冷,很多下海的渔民冻得直哆嗦,也确实挺难为人的。张鹿安为大家熬了姜汤,并再次说明了这个海带的重要性,几位下海渔民也就不再说什么。

人才缺乏没办法,只能将就着用。张鹿安好歹先把北隍城岛的骨架给搭起来了。午后,张鹿安带着张捡和白贵一起,登上了顾国栋的船,驶向了芝罘港。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