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穿越成无敌的明朝皇帝 > 第51章 信王赴陕西救灾

历史上的天启七年,朝廷动荡不安,然而更大的灾难却降临在遥远的陕西。旱灾、蝗灾接连而至,百姓流离失所,饿死者不计其数。这一切的背后,竟是贪官污吏的恶行所致。

大学生穿越过来的天启帝朱由校,在得知此事后,愤怒不已,立即下令严惩不贷。

又追加了一道圣旨如雷霆般传遍天下:“

朕承天序,钦奉鸿图,笃生民之大本,为天下之大君。兹以信王朱由检,忠勤体国,才略过人,特命其即刻启程,封孙传庭为陕西三边总督,率领新式中队精兵强将,携带充足赈灾粮,前往陕西救灾,免除灾民税赋。务必将农民失去的土地归还给农民,将各方势力巧取豪夺老百姓的房子,无条件的归还给农民。以保障民生为第一任务,各方递补,官吏都应该配合朝廷,积极赈灾,如有不从者,依抗旨不遵重惩。

钦此。”

信王朱由检领旨后,心中沉痛。他深知此行责任重大,关乎万千百姓的生死存亡。他立即着手准备,召集了新式中队的精兵强将,带着赈灾粮和足够的救援物资,火速启程前往陕西。

行至陕西地界,朱由检目睹了灾区的惨状:田地干涸、饿殍遍野、哀鸿遍野。百姓们面黄肌瘦,衣不蔽体。他心中悲愤难抑,更加坚定了要严惩贪官污吏的决心。

在那个波诡云谲的明朝时代,信王朱由检按天启皇帝朱由校的政策,不仅致力于实施救灾政策,更是肩负起了沿路扩大政策宣传的使命。

他深知,要想明朝永葆昌盛,必须要让天启帝的救灾政策深入民心。

沿路之上,朱由检浱文官积极奔走,向四方的百姓们传述着这些温暖人心的政策。他用文字,将一份份政策文书翻译成通俗易懂的语言,让每一个百姓都能明白其中的深意。他以行动,将每一项救灾措施的落实情况,都一一展示在百姓面前。

他吸取历史的教训,深知只有让大明朝深得人心,才能让大明朝不灭亡。因此,他不仅在政策上予以关怀,更在人心上用心耕耘。他明白,要让每一个百姓都能感受到皇家的温暖和关怀,才能使大明朝稳固如山,才能救大明朝。

就这样,天启帝用他的智慧和努力,为明朝开创了一个新的篇章。他坚信,只要人人同心协力,明朝必将复兴。

同一时间,孙传庭作为三边总督,迅速与地方官员接洽,组织起救援工作,免除灾民一切税务负担。

他以雷霆万钧之势迅速开展了对官场的整顿工作,毫不留情地揪出了那些与奸商勾结、贪污受贿的官员们。

这些官员平日里鱼肉百姓、滥用职权,如今终于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与此同时,他下达了一道严厉的命令:必须严格监督赈灾粮的发放,确保每一粒粮食都能够到达真正需要的灾民手中。

为此,他设立了专门的监管机构,并派遣了大批的官员前往各地巡查,严禁任何形式的贪污**行为。

此外,他还广泛开设粥棚,为那些流离失所的难民提供食物和住所。这些举措使得无数灾民得以温饱,也让他们感受到了明朝朝廷的关怀和温暖。

最后,他下令将那些被贪官污吏和地主巧取豪夺的农民房屋归还于无家可归的农民。这些房屋原本就是农民们辛勤劳作的成果,却因为一些人的贪婪而失去了。

现在,它们重新回到了主人的怀抱,成为了农民们安居乐业的家园。

这一系列的行动赢得了民众的赞誉和拥护,老百姓纷纷高呼:“天启皇帝朱由校万岁,是咱们农民的大救星。”

人们也纷纷称赞这位新上任的官员孙传庭和信王朱由检是两位有作为、有担当的好官。

“信王,皇上这一招真是太妙了!”孙传庭兴奋地说道。

“孙大人,这也有你为官清廉,肯为老百姓办事的功劳。”朱由检笑着回答。

在救援的同时,朱由检与孙传庭开始深入调查石崇,孙和申等人的罪行。他们发现这些贪官不仅贪污赈灾款物,还私吞税赋、中饱私囊、欺压百姓。更令人发指的是,他们为了掩盖自己的罪行,甚至不惜制造**,使得本已严重的灾情雪上加霜。

孙传庭在白昼的阳光下,踏入了石崇和孙和申等贪官的府邸。他此行的目的并非寻常的拜访,而是为了搜查证据。

他们果断采取行动,调动军队迅速制服了大贪官的护院以及家丁等所有武装力量,有效地掌握了局势。

随着他深入府内,他发现了令人震惊的景象。

在阴暗的地下室中,孙传庭目睹了堆积如山的金银财宝,光华四溢,宛如天上的繁星。假如他们清正廉明当官,拿一千辈子工资,也挣不来如此巨量的财富。那些粮仓更是装满了谷物,足以养活一座城里的人民两个月之久。眼前的景象如此惊悚,令人胆颤心惊。这究竟是怎样的贪腐之风,竟能积聚如此多的财富?孙传庭心中不禁泛起寒意,而这场搜查的真相,也才刚刚揭开冰山一角……

“这些人真是太可恶了!”朱由检愤怒地说。

“信王,我们一定要严惩这些贪官。”孙传庭说。

证据确凿后,朱由检与孙传庭决定对石崇等人进行严厉的惩罚。他们先是在闹市公开游街示众,让百姓们亲眼目睹这些贪官的丑恶嘴脸。

百姓们议论纷纷。

\"这些贪官的行径令人发指!百姓饥饿濒死,而他们的粮仓却霉变粮积,金银成山,竟无一丝救济之心,真是可耻至极!\"农民于道光说道。

农民赵明说道:“他们贪污了那么多钱,让我们百姓受苦!”

“应该把他们都处死!”农民张山咬牙切齿的说道。

这时,朱由检站了出来,大声说道:“大家安静一下!这些贪官污吏,他们的所作所为,实在是令人发指!他们贪污了朝廷和老百姓的钱财,让我们的国家陷入困境,让百姓们生活艰难。这一次,本王一定要让他们受到应有的惩罚!”

百姓们纷纷响应:“好!让他们受到惩罚!”

“让他们游街示众!”

“让他们知道我们百姓的愤怒!”

一位农民李小凡说:“这些贪官污吏,他们不仅贪污了救灾钱粮,还欺压百姓,让陕西百姓的生活苦不堪言。今天,我们要让他们知道,我们百姓不是好欺负的!”

百姓们纷纷向这些贪官吐痰,骂贪官,扔垃圾砸他们,以泄老百姓的愤慨。

谢二,一位普通百姓,回忆起石崇的剥削行径,愤怒至极,他咬牙切齿地咒骂道:“石崇,你这狗官为了自己的利益,竟将我老伴逼死。我誓言,我活着就是为了见证这一天,看到你死的下场,看到罪恶的终结!”

百姓潘达亦愤怒难抑,他痛斥道:“石崇与官商狼狈为奸,逼得百姓卖儿卖女以还高利贷。幸得苍天有眼,我等终于看到了你这狗官应该的报应。天启帝,实乃我等百姓的救星。”

在赴陕西之前,天启帝朱由校对信王朱由检有过指示:“一定要让这些老百姓仇恨贪官,恨不得吃贪官的肉,喝贪官的血,如果老百姓不仇恨贪官,就会把饿死人的怨恨记在皇帝的头上。”

朱由检微微颔首,心悦诚服地回应道:“皇兄英明睿智,治国之策,无论朝政大事还是民生细微,皆显高妙。”

天启皇帝朱由校义正辞严,强调治理国家之道:“对子民应持仁慈之心,对忠贞清正之官予以厚待。然而,对于那些荼毒国家、残害民生的大贪官,朕必须铁腕相加,绝不仁慈,因为他们可能毁掉江山社稷。”

现时,信王朱由检牢记着天启帝朱由校的指示,镌刻于心。

“把这些贪官污吏带下去,关入大牢,等候公布罪证后问斩!”朱由检命令道。

百姓们纷纷鼓掌叫好。

“太好了!这些贪官终于受到了惩罚!这些贪官应该千刀万剐的处死。”

“希望朝廷以后能多一些清官,让我们百姓过上好日子!”老百姓纷纷呼喊。

朱由检看着百姓们的反应,心中暗自松了一口气。

然后,他们依照天启帝朱由校的旨意,将对石崇,孙和申等大贪官将执行“剥皮楦草”的大刑。

大明末期故事如繁星,救灾之举亦闪耀其间。朱由校派员到陕西将改变历史的救援,妙计频出,情节跌宕。后续章节,尽显精彩细节,静待揭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