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穿越成无敌的明朝皇帝 > 第75章 龙井关机枪显神威

公元1629年金秋九月,辽东的大地渐渐褪去了秋天的繁华,狂风之中却透出一种异样的肃杀。

朱由校皇帝在京城紫禁城内,看着那手中的史册,却思绪早已飞向了远方的遵化城。

因为在那古老而沉重的历史长河中,一个被称为“己巳之变”的巨大灾难即将上演。

而今的皇帝朱由校并非等闲之辈,他熟读历史,料事如神。他深知历史上的遵化城,乃是军事重镇,却因一场叛变和汉奸内应而惨遭沦陷。

他明白,遵化城的命运将决定整个辽东的安危。因此,他决定提前采取行动,以扭转历史的走向。

他传圣旨给总督孙承宗,下令他严查遵化城内的八大晋商。

这八大晋商在历史中乃是通敌卖国的存在,如果重蹈覆辙,内奸猖獗之下,恐怕对即将到来的战争产生不利因素。

孙承宗接过圣旨后。在遵化城内,孙承宗展开了一场针对八大晋商的严刑拷问。

他亲自审问这些平日里光鲜亮丽的商贾,将他们严加逼问。

不问不知道,一问竟触目惊心——原来这八大晋商之中果然隐藏着诸多汉奸密谋的蛛丝马迹。

他们的意图就是趁建奴皇太极攻打遵化城之际,在城内放火,制造内乱,以助后金军队轻易攻破城池。

孙承宗面色铁青,他知道这些商贾的罪行一旦得实,必将引起一场腥风血雨。

然而为了遵化城的安危,为了明朝的江山社稷,他必须将这股邪恶的势力连根拔起。

经过连夜审讯和严密的调查取证,孙承宗终于将所有内奸一一揪出。他下令将这些汉奸严加惩办,无论是商贾还是官员,一律不徇私情。

与此同时,孙承宗未放松警惕。他继续调派精兵强将守住重要关口。他深知只有严阵以待,才能迎接即将到来的大战。而这一次,他将借助现代武器的力量,一定不会再让历史重演。

公元1629年,明朝崇祯二年十月,正值建奴皇太极统帅之际。已进初冬,天气透着一丝丝寒意。十万大军由沈阳出发,目标直指蓟镇北部的燕山地区。

此行,他们绕道蒙古,皇太极以朵颜人为向导,穿越了数百公里的险峻山区,其战略眼光与军事才能令人叹服。

他们行军速度极快,金戈铁马,在地势险峻的山区,每日行五十公里。在古代,这个速度让人惊叹。

十月,大军行至老哈河,皇太极命令沿河上行,南进之势如破竹。沿途诸将得令,无不服从。

至老河处,皇太极果敢决断,下令兵分三路,以应对复杂地形与明朝可能的反击。

左翼主将阿巴泰与阿济格闻令后,立即集结左翼四旗兵及左翼蒙古诸贝勒。他们肩负的任务是进攻龙井关,而后前往遵化与大部队汇合。

右翼主将济尔哈朗与岳讬则统领右翼四旗兵及右翼蒙古诸贝勒,目标是进攻大安口,同样前往遵化集结。

而皇太极、代善、莽古尔泰及众贝勒则组成中路军,先攻下洪山口,再进军遵化,三路军队在遵化会合。

1629年十月二十七日黎明,随着一阵号角声响起,建奴大军开始行动。

首战即是喜峰口的三个子关:龙井关、大安口和洪山口。这些关隘虽不及山海关等重镇显赫,但亦为明朝边防重地。皇太极深知此行不可轻敌,因此三路大军各司其职,协同作战。

在战旗飘飘的战场,后金军左翼主将阿巴泰与阿济格集结了左翼四旗兵及左翼蒙古诸贝勒,他们的任务是进攻明朝的龙井关。

龙井关是一道险要的长城关口,山上有三口龙井,因此得名为龙井关。该关口的长城多为石结构,到现代还保存较好。龙井关有龙井关城,城东有一条河,河东岸有陡峭的悬崖。

拥有如此险要的地形,明军的武器先进,官兵团结一心,明军必胜。

那日,建奴三万多大军,浩浩荡荡地出发,骑兵如黑云般汹涌,将士们高举兵器,咆哮声震天动地。

阿巴泰与阿济格,两人皆为后金骁勇的将领,此次受命领兵,肩负重任。

他们率领的军队中,骑兵驰骋如风,箭矢如雨,准备一举攻下龙井关。为了这次进攻,他们还特意选派了一支小队先进行突袭。

那日清晨,阳光照在严阵以待的士兵身上,照在锋利的刀刃和闪亮的甲胄上。突袭的小队悄悄离开大军,快速向龙井关移动。

然而,他们的行踪很快就被明军察觉。龙井关的守将熊廷弼早已做好了准备。

熊廷弼站在城头,目光如电,他看着远处的后金军,心中不禁感叹皇上朱由校的先见之明,他自语道:“陛下果真神机妙算,今日,狗日的建奴大军果然来犯。”

他高声命令:“明军听令,准备迎敌。杀死这些狗日的建奴!”

城下的明军迅速列阵,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攻击。

与此同时,龙井关的另一位守将秦良玉也在紧张地部署着。作为历史上着名的巾帼英雄,她身先士卒,代领夫职,多次参与抗击清军和张献忠之乱的战役。她的战功显赫,此刻更是肩负着保卫龙井关的重任。

后金军的主将阿巴泰看到突袭小队久去不归,心中生疑。

但他们哪里知道,这支建奴的小偷袭队,已经被明军用步枪射杀。

建奴高举战旗,阿巴泰指挥大军向前推进。他们喊着:“前面就是龙井关,过了龙井关,就有我们抢不完的金银财宝,有抢不完的女人。”

黑压压的军队中,战鼓擂动,士兵们呼喊着“冲啊,去抢金银珠宝,去抢女人。”冲向龙井关。

熊廷弼看着越来越近的后金军,知道他们早已进入机枪的射程。他下令将士还等一等,待两军接近700米距离,才开枪射击。因为建奴最强的大型弓弩,射程也就500米。在700米的距离,建奴根本射击不到明朝士兵。

熊廷弼心中已有计策,要利用地形和武器优势来迎击敌人。

秦良玉也早已布置好了她的防御计划。她利用关口的工事和城墙,架起了一挺挺特殊的武器——马克沁机枪。这种机枪威力巨大,射程远且准确度高。是皇帝朱由校给他们的的秘密武器。

建奴阿巴泰和阿吉格见到明军没有迎击,嘲笑道:“哈哈,他奶奶的明军,一定是被我们吓傻了,不敢迎战我们。”

建奴军队听到他们的话,士气大振,骄傲的向前冲。

当后金军相距700米后,熊廷弼一声令下,明军开始向建奴军队开枪扫射。机枪声、喊杀声、马嘶声,建奴士兵的惨叫声混成一片。

建奴军的阵型开始混乱起来,战马和士兵们像多米诺骨牌一样,一排排的纷纷倒在血泊中。

“众军听令!”阿巴泰声嘶力竭地喊道,“速速布阵,盾牌手在前,组成盾牌墙,以拒敌!”

建奴士兵们闻声而动,迅速行动起来。他们纷纷拿起巨大的盾牌,紧密地排列在一起,形成了一道坚固的盾牌墙。

阿巴泰自信地认为,这道盾牌墙可以抵挡住明军的火枪攻击。他心中暗自得意,觉得自己的策略必将奏效。

然而,他们所面对的并非明朝原始的火药火枪,而是明军的马克沁机枪。

随着明军的开火,密集的子弹如雨点般倾泻而下。盾牌在子弹的冲击下瞬间被洞穿,连带着后金兵的身体也被子弹洞穿。

阿巴泰看到这一幕,气急败坏地挥舞战旗,试图稳定军心。但已经无法挽回败局了。他怒道:“勇士们,不要慌,我们后金军永远是无敌的。我们冲上去,把他们发明的火枪抢过来,为我们所用。”

熊廷弼看到了帅旗,心中一阵激动。他拿起了21世纪最先进的军用望远镜,三千米的距离可以清晰可见,他见到阿尔泰穿着将帅的甲胄,与众不同。

熊廷弼一边用望远镜望,一边惊呼:“这看的太清晰了,皇恩浩荡,是皇上赏赐给了我这个宝物。”

熊廷弼立刻下达了命令:“给我向阿尔泰的方向发射十几枚迫击炮弹!”

士兵们答道:“遵命!”

士兵们立刻执行命令,他们迅速调整炮口,瞄准了阿巴泰的方向,双手拿起炮弹,准备向炮口迅速放进炮弹……

手上沾满明朝百姓鲜血的阿尔泰,会被炸死吗?且听下章分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