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穿越成无敌的明朝皇帝 > 第8章 思考“移宫案”,掌控朝庭

朱少龙穿越成明熹宗朱由校,他的心思变得细腻。

他时刻思考着明熹宗天启年前后的历史,此时大明朝堂上的权力斗争如同隐藏的刀光剑影,稍有不慎连皇帝就会不明不白的死去。

朱由校想:“作为一个王朝的统治者,我第一重要的事是要掌握军权,并要学习武艺,不然!夹在这争权夺势的朝廷中,一不小心就会把小命弄丢了。好在朱由校在穿越之前学过散打武术,成绩还不错,现在每天晚饭后,都用一段时间习武强身健体。”

历史上朱由校的父皇朱常洛死于"红丸案”,紧接着在朱由校自己身上发生的“移宫案”。史学家也在讨论,大多数的看法是——这两个案件是朝中各党派权力之争的结果。

据明史记载,“红丸案”,那是一宗发生在泰昌元年(公元1620年)的诡秘宫廷案件。

公元1620年,万历四十八年,这年的七月二十一日,大明帝国最奇特的皇帝——明神宗朱翊钧辞世。这位在位长达48年的君主,因其纷繁复杂的朝廷争斗与复杂的内心世界,在48年的执政期间,有28年不上朝,成为明朝历史上奇葩的一笔。

太子朱常洛在次月的八月一日继承皇位,年号泰昌,成为了明光宗。然而,这个新生的王朝并未迎来期待的繁荣,反而是一场接一场的惊悚事件接踵而至。

令人震惊的是,仅仅三十天后的九月初一日,泰昌帝朱常洛突然驾崩。

当时,鸿胪寺丞李可灼向病重的泰昌帝朱常洛进献“红药丸”道:“皇爷,这是秘制的大补之药。”

朱常洛一看,喜上心头,道:“李可灼,如果药效好,朕会重赏你。”

……

朱常洛在吃了鸿胪寺丞李可灼献上的两粒神秘“红药丸”后,第二天早晨却离奇驾崩了。

这两粒红药丸,似乎隐藏着不可告人的秘密,令人不寒而栗。

这起案件疑云重重,疑点如同深不见底的黑暗,令人惊悚。它与移宫案、梃击案并称为明末三大案,这无疑给这个风雨飘摇的时代增添了几分诡异。

当时,光宗朱常洛的猝然离世,这一切都如同笼罩在一片阴影之中。这个案件充满了疑点,仿佛背后隐藏着一只看不见的手,操纵着一切。这一切都让人不禁想问:这真的是一个简单的宫廷病逝吗?还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阴谋?

尽管真相可能永远无法完全揭开,但这个案件无疑给明朝末年的历史增添了几分诡异。

据明史记载,“移宫案”的大略经过是:

在明光宗朱常洛年间,宫内有一个西李选侍,年轻貌美,心思深不可测,野心勃勃,一心想要垂帘听政,掌握大权。

西李选侍精明算计,暗中策划。当明光宗刚刚登基时,原本的太子妃郭氏已经病逝,西李选侍便紧跟明光宗,住进了乾清宫。

同时,由于皇长子朱由校由她抚养,她便强迫朱由校为她向明光宗朱常洛讨封皇后,企图将朱由校培养为未来的傀儡皇帝。

明光宗朱常洛思考着,回答道:“朕刚登基,过些时间再封爱妃为皇后!”

这里顺带写一下,据明史记载,朱由校的生母本是王才人,她比西李选侍地位更高,因为王才人诞下了朱由校,更是母凭子贵。

在太子妃郭氏去世后,王才人成了后宫中地位最高的人。

然而,所谓的后宫地位,就像一场看不见的游戏,胜负全凭朱常洛的一句话。

王才人容颜渐衰,已经不得朱常洛的宠爱。西李选侍虽然身份不如王才人尊贵,却拥有朱常洛的宠爱和偏袒,权势如日中天。

西李选侍妒忌心特强,且恃宠而骄,在东宫是一个嚣张跋扈的恶女人。

她在宫中对王才人的态度极其嚣张跋扈,常常破口大骂,甚至拳脚相加。

那一次,西李选侍下手太重,竟然将王才人活活打死。

可是,西李选侍事后非但没受惩罚,反而由朱常洛允许,西李选侍获得了朱由校的抚养权。

朱由校被迫与那个曾经虐杀自己亲生母亲的女人生活在一起,还要称她为母亲。

毕竟,朱由校并非李选侍的亲生骨肉,所以李选侍对他并不像亲生母亲那样关爱。相反,她对朱由校非打即骂,这使得朱由校的日子变得痛苦不堪。

这些往事就像一场梦魇一般,萦绕在朱由校心头。他与李选侍的关系像老鼠见到猫一样,让他畏畏缩缩。

他早已习惯了逆来顺受,不敢有任何让李选侍不高兴的举动。他知道,一旦触怒了这位养母,等待他的将是打骂。这使得他在面对李选侍时如履薄冰,言听计从。

这就是明朝宫廷斗争的真实的一面,比现代宫斗剧更真实、更残酷无情。西李选侍是一个没有人性的女人。

然而,世事难料,西李想当皇后的梦想还没来得及实现。泰昌元年(公元1620年)九月初一,明光宗朱常洛因“红丸案”突然驾崩。按照大明朝祖制,西李选侍应该立即离开帝王居住的乾清宫,搬到妃嫔养老的哕鸾宫。

然而,西李选侍仗着朱由校年幼无知,自己又是先帝宠爱的妃子、是抚养朱由校的人,便借此为理由赖着不走。

她就像一只狡猾的狐狸,巧妙地利用宫廷的规则和人情世故,一次又一次地挑战着大明祖制的底线,企图继续掌控一切,企图篡权。

对于西李选侍企图成为皇太后并“垂帘听政”的行为,朝廷内部掀起了一场波澜。

有官员认为,朱由校无嫡母,也无生母,西李选侍抚养他的这段经历,使其成为最合适的皇太后人选。

然而,朝中官员持反对声音的也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强烈。

就在朝廷争论不休的时候,西李选侍采取了行动。

她将朱由校软禁在暖阁中,阻止他与群臣见面。心想:“你们这些权臣,想和我斗,看我自有高招对付你们。”

明光宗朱常洛曾经的伴读太监王安,秘密见了反对西李选侍的大臣们,他道:“各位大人,你们有所不知,新皇爷被西李选侍软禁在暖阁中……”

反对派的官员们听了大吃一惊。这西李选侍胆大包天,竟敢挟持即将登基的皇上。

他们思考商议着该如何接朱由校参加皇上的登基典礼。最后他们决定先悄悄的把朱由校接出来。

在夜色中,反对派东林党的精英们悄然从暖阁中接出了朱由校。

消息像野火般迅速传开,西李选侍立刻召集了魏忠贤等一干宦官,让魏忠贤带着宦官急速赶去,阻止反对派接走朱由校。

然而,魏忠贤等人一到现场,就遭到了东林党和反对派的猛烈言语攻击。他们破口大骂这些宦官,试图用言语将他们击退。直到这些骂声如潮水般涌来,将他们淹没。

东林党和反对派才带着朱由校气势汹汹地奔赴文华殿参加典礼。

随后,东林党的官员在紧张的气氛中商议,决定:“九月初六日,我们安排新皇在乾清宫即位。”

然而,西李选侍不仅不搬出乾清宫,反而传话给反对派的官员:“我是新皇帝的养母,大臣们必须把新皇帝‘还回去’,尊我为皇太后。”

反对派对此表示强烈反对,双方在这场僵持中,仿佛有一股暗流在涌动。

直到九月初五的夜晚,反对派东林党首杨涟带着群臣,堵在了朱由校暂居的慈宁宫,齐声道:“臣请求万岁下令,强制将西李选侍迁出乾清宫。”

此时朱由校年纪尚小,他从小到大,一直被西李选侍控制着,他对西李选侍一直心怀恐惧,活在恐惧的阴影中。

反对派杨涟等只得以死相逼,如同决堤的洪水般涌来的压力让朱由校终于下定决心与西李决裂。他说:“传我旨意,让西李选侍搬出乾清宫。”

于是,众大臣带着人,传朱由校旨意,催促西李选侍搬出乾清宫。西李选侍只能无奈地搬出乾清宫。

而这一刻的到来并不如预想中那样平静,东林党成员望着西李搬离的背影,不禁长出了一口气。一切都仿佛一场噩梦。这就是一场权力斗争的真实历史事件,被称为“移宫案”。

翌日,朱由校在乾清宫登基为熹宗,这个惊心动魄的故事就此结束,而新的故事又将在乾清宫中拉开序幕。

朱少龙穿越成的朱由校时常思考着:“红丸案”和“移宫案”,这两个事件的背后,揭示了明代党争的惊心动魄。东林党杨涟等人的成功“移宫”,而西李选侍与支持她的宦官魏忠贤等人勾结在一起。揭示了明朝权力斗争的激烈,揭示了人们为了一己私利而愿意付出的代价之大。这一事件让他更加深刻地了解到了明代社会的黑暗面。

因此,在这个风云变幻的年代,朱少龙,穿越成了一位有远见的皇帝,他决定要改变一切。他知道,若想掌控局势,首先要抓住军权。

他深思熟虑,决定采取一种策略,那就是用魏忠贤来制衡文官集团,以此保持朝堂的平衡。

他明白,只有通过制衡,才能将臣子们的权力置于笼中,就像把权力的猛兽关进笼子一样,防止其肆意妄为。

然而,如果不把权力关进笼子,那么权力就会像洪水猛兽一样,无法无天,给大明朝和人民带来无尽的困扰和痛苦。这就是朱少龙的智慧所在,也是他决定采取行动的原因。

于是,朱少龙与魏忠贤一同给朝臣制定了一系列严格的法令和规则,以此来限制文官们的权力。他深知,只有通过公正公平的手段,才能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让每个人都能看到公平和正义。

朱由校对魏忠贤加以信任和重用,让魏忠贤拥有监督百官的权力,朝中的官员中出现贪污**,以权谋私,买官卖官,不为大明朝干实事现象,就由他来向皇上禀报,最后按皇上的旨意交大理寺公正惩处。

朱由校给了魏忠贤向江南士大夫合理收税的权力,以此来增加朝廷的财政收入。

同时,朱由校削弱了魏忠贤掌握禁军的权力,自己则在军中安插亲信忠臣,牢牢掌握住了军队的指挥权,包括禁军的指挥权。

朱由校挑选了对大明朝最忠心的武术高手,组成秘密团队,保卫自己的安全,最高统治者完全掌握了军权,这才是为大明朝繁荣昌盛走出了最重要的一步。

朱由校心想:“我现在已经掌握住了军权,往后有人敢贪赃枉法。如有朝臣敢损害大明朝和百姓的利益,我就学明太祖皇帝,对奸臣贼子,想抓就抓,想杀就杀,只要不乱杀一心为朝廷办事的忠臣。”

真实的历史是,朱由校当皇帝时,天启早期,他懂得制衡权力,朝廷和军权尚掌控在明熹宗朱由校手中,只是后来才被阉党魏忠贤专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