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女穿男:我靠种田吃软饭 > 第246章 运粮

女穿男:我靠种田吃软饭 第246章 运粮

作者:一只老干部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4-11-07 22:43:58

陆幼卿跟秦珂都未选择乘坐马车,骑马快马加鞭赶往勤州。

秦珂骑马还是当初陆幼卿教的,算不上什么骑艺高超,至少赶路没什么问题。

这两年工部已经陆陆续续将京城内的主干道都铺成了水泥路,可是京城外的官道还未来得及修,这一路上秦珂屁股没少受罪。

两人在抵达勤州前便兵分两队,秦珂带着一队人去锦州调遣粮食,陆幼卿则直接带人进入勤州接管勤州事宜。

秦珂对锦州并不陌生,当初陆幼卿参加科举考试便是在此,只不过当时他只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

如今再次到锦州,锦州刺史早早便候在城门口迎接他。

值得一提的是,前任锦州刺史在晋阳即位后没多久,就因贪赃枉法、草菅人命被撤职入狱。现任刺史周琦玉刚刚坐到这个位置上才一年时间。

他见到秦珂时态度很是恭敬,笑得要多殷勤有多殷勤。

“秦大人,路途辛苦,下官已在府中备好饭菜,给大人接风。”

“那便麻烦大人带路。”秦珂也想探探这周琦玉的底。

看着摆在饭桌上的饭菜,丰盛而不奢侈,虽菜式多样,但并无什么太过贵重的菜,不管这周琦玉是不是故意为之,至少秦珂目前对他的感观还算可以。

填饱肚子以后,秦珂也懒得跟他寒暄,直接开门见山道:“好了,周刺史,我们直接办正事吧。”

“是,大人,陛下吩咐好的粮食都已备好,只等大人来清点。”

派来传旨的人比秦珂早两日到,周琦玉收到陛下的旨意便急忙开始准备,两日昼夜不停,总算在秦珂到来之前将其备齐。

一袋袋鼓鼓囊囊的粮食被整整齐齐地码放在车上,如同小山一般,从远处看过去,根本看不到尽头。

府衙的士兵手持兵器,负责看守这些粮食,神情戒备,目光锐利如鹰隼,生怕有任何闪失。

秦珂随即检查了几车,待负责清点的人确认无误后,便正式交接。

秦珂押送粮食去往勤州时,速度已慢了许多,那么浩浩荡荡运送粮食的队伍想快也快不起来,秦珂干脆弃马乘坐马车。

托着下巴望着车窗外,秦珂内心不由得想,其实这事他自己一个人便能做,而且效率会更高、更保险。

可惜他的空间要绝对保密,他做出来的事情,拿出的东西已经挺惊世骇俗的了,若是再让知道他还有芥子空间,那他就别想活了。

运送粮食的队伍刚刚进入勤州境内,玄甲军便整军戒备,毕竟勤州受灾的百姓众多,难保没有饿昏了头的灾民过来抢粮食。

毕竟人在饿到绝境的时候,什么都做的出来。

秦珂深深吸了一口气,勤州空气都是湿润的,山洪过后,雨倒是停了,但洪水还未退去,天空一直像被撕破了口子流掉了所有?颜色一样灰蒙蒙的,令人无端觉得心情压抑。

他在前往宁塘县的路上,随处可见受灾的面黄肌瘦的灾民,田地基本都被洪水毁了,因为洪水前的暴雨,好多作物都来不及抢收,家中的许多存粮也因为后面的山洪而被浸泡损坏,根本没法吃。

再有城中不乏有坐地起价发国难财的奸商,在陆幼卿抵达这里前,城中的粮价对普通人来说已是天文数字。

秦珂拉着赈灾粮与陆幼卿汇合的时候,陆幼卿已经整肃了勤州的粮价,抓了几个带头的商户开刀。

用抄家得来的粮食赈灾了一拨,所以秦珂的运粮队来的时候那群灾民才没有那么失控。

“你来得正是时候,若是再晚几日,灾民便又要暴动了。”陆幼卿忙的脚不沾地,见秦珂来了,都没时间问候几句。

她穿着简单的长衫,不知道白日去过哪里,衣摆同长靴都沾着厚厚的土渍,是泥水干涸后留下的痕迹。

“雨现在虽然停了,但是也不晓得还会不会继续下,你保存粮食时一定要记得防雨防潮。”

对陆幼卿的叮嘱,秦珂沉吟片刻后,点点头道:“没问题,此事交给我。”

官府的粮仓修建时便已经考虑地非常全面,是存粮的最佳位置。

秦珂盯着军队将运来的粮食装入粮仓后,派官兵严密把守,不过粮仓的钥匙只有他与娘子手中有。

“你们在这里等着,我去看一眼。”秦珂将人都打发出去后,独自一人进去,偷偷将放在后面的粮食存放进空间,并简单伪装了下。

并吩咐里面没有他的允许,谁都不许进去。

他的空间内没有时间流动,这样他只需每日过来瞧一眼,再逐渐放一部分进去即可。

有些地方洪水已经退去,有的离着涑河近的区域洪水还没退去,水位的高度使得人很难步行。

陆幼卿只得派遣小船进去先行救出被困的灾民,能救多少是多少。

“大人,这是我们今日抓到的黄三,那些流言都是从他口中传出来的。”陆幼卿还未处理完手头上的事,便有差役押着一个尖嘴猴腮的中年男子进来。

玄甲军主要负责维护秩序,论对本地的熟悉程度,抓人还是当地的差役更合适。

陆幼卿没来两日便挑了几个差役为她调查灾民之间那些流言。

她到此地时,流言已经衍生至:去年颁发新政惹怒了老天爷,才会降下此灾难。

普通百姓都未怎么读过书,只会人云亦云。且新政允许女子能够拥有?自己单独的户籍,且女子可以主动提和离。

普通百姓对这两项更为痛恨,女子要是能拥有?自己的户籍,到年龄了,自己把家一分,自己就能做自己的主?,再也不能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主宰女儿的婚事。

她们单独立户,别说?读书和男人抢官做,这?各行?各业她都能插一脚,严重?威胁到了一部分人的利益。

论起和离,则更让人气愤。本来娶进来的婆娘就是自己的人了,任打任骂,结果政策一出,她一不高兴,就能去官府要求和离,哪家哪户的男人会高兴呢。

于是有人一带头说这话,本就饿极了,受苦受难的百姓当然纷纷附和,越传越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