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小族长的奋斗 > 第29章 乱象

小族长的奋斗 第29章 乱象

作者:清河小子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4-11-07 22:44:24

在张恪忙着制定通关流程时,京城矾楼已经连续上演了《女驸马》十天了。但其热度却是丝毫未减的,偶尔行走在街上时,还能听到有人哼唱着:“为救李郎啊离家园哪…………”。京城毕竟有着几百万的人口,想让这些人全都看过这出戏,那还不知道要演多少场了,更何况还有那些个想要二刷三刷的狂热粉丝。不过,尽管这出戏热度不减,售票更是场场清空,但高芝和许鹤等人经过商议之后,还是决定暂时停演《女驸马》,改演一段时间《窦娥冤》。这样子,也是为了保持新鲜感,算得上是饥饿营销吧。

虽然是已经演过许多场的戏呢,但为了谨慎起见,矾楼的剧场还是停演了三天,关起门来重新排练了一番《窦娥冤》。而当矾楼贴出告示,要开演一部新戏时,此事不出所料,又在京城里登上了热搜,许多观众对此翘首以盼。当然,说是新戏,但这是对京城的观众而言的。对于一些经常走南闯北或者消息灵通的人而言,《窦娥冤》却是早在去年就已经在青龙城上演过的老戏了。甚至也不乏有些人去过青龙城,观看过此剧的。但不管怎样,对于已经被吊上戏瘾的人来说,又有新戏可看了,那真的是让人欢欣鼓舞的事啊。因此,《窦娥冤》的戏票一经开售,便毫无意外的在短时间内就被一抢而空了。

在青龙城演出时,这个戏是被分成上下部,分两天来演的。不过这一次,许鹤将其压缩了一部分,删掉了一些次要内容,使得整部戏的情节更为的紧凑明快,将原本接近三个时辰的演出时间,变成了不到两个时辰。虽然还是分成了上下两场,中间有休息换装的时间,但一个晚上就能演完了。第一次演出,酉时三刻就开场了。虽然卡在了饭点上,但观众们的热情并没有减少,提前吃完晚饭,或者直接到矾楼吃饭,然后早早的就来到了剧场外,排队进场。

从内容上讲,《窦娥冤》比起《女驸马》来,是不够讨喜的,毕竟这是一出悲剧。但要是论调动观众的情绪,在让人产生共情上,那《窦娥冤》毫无疑问是更具实力的作品。这是一部观众看完后,情绪会大受影响的作品,它的悲剧色彩如此浓厚,以至于让人觉得,它的出现,就是为了赚人眼泪的。由于这部剧的传奇性,加上一些声光效的应用,在带入观众的情感方面,它的确有着比《女驸马》更加出色的表现力。只是,对于第一次观看这个戏的观众而言,毫无疑问却是要经受一番心神的鞭挞的。悲伤,愤怒,怜悯,心疼,这种种心理变化集中在两个时辰的时间里,不断冲击着他们的灵魂,很少有人能在此过程中,一直保持着情绪稳定,失控的更是不乏其人。还好有过经验教训的高芝,早早的就请了官差过来,帮助维持剧场内的秩序,所以整场演出倒是很顺利地完成了。

第二天,关于《窦娥冤》的各种讨论,便在京城各地进行着。但其实,只不过演了一场,真正入场看过的人也不过六七百人。而在听过这些看过首演的观众的观后感后,许多人对这个戏的好奇心倒是在不断增加的。咱就说,看个戏而已,也都知道是假的,演绎的,就这,还能哭成了狗,这戏真有这等威力,是不是吹得有点过了啊,你们该不会是戏托吧?还没有看过的人自然多多少少会抱着一点怀疑的态度的。只是,经典就是经典,它还真就是用来虐心的戏剧。于是,随着《窦娥冤》的不断演出,也不断的有更多的人入了这个坑。

当然,也有许多人表示更喜欢《女驸马》的,毕竟这部剧,欢快,轻松,有趣,也同样很有传奇性。但自然也有不少人会更爱《窦娥冤》,尽管看这个戏时,要被狠狠的虐心,但却丝毫不影响他们对这部戏的追捧,属于那种:虽然你虐了我千百遍,我却始终待你如初恋的心理状态。而自然,像矾楼,《窦娥冤》,《女驸马》,许鹤,许合子等等,便都成了目前在京城里面,最受瞩目的焦点人物和话题了。总之,你要是对于这些全都一无所知的话,那只能说明你落伍了,需要去补补课了。

矾楼的成功,戏剧的成功自然也让一些人眼红,并且逐渐的有人开始着手组建自己的戏班子,打算模仿他们,推出自己的戏剧。于是,慢慢的京城里便开始陆陆续续的出现了一些戏班子,或者更准确点说,是草台班子。这些小戏班子,在民间找了一些过去演小戏的演员,摒弃过去演的那些粗糙的片段式的小短剧,努力模仿着许鹤他们的戏剧模式,演一个完整的连贯的故事。但是,好的故事内容,却不是那么简单容易就能打磨出来的。《女驸马》和《窦娥冤》这么经典的故事,那是在另一个时空里,被千锤百炼打磨过的,绝非凭空出现的,当然这一点,除了张恪本人知道外,其他人包括许鹤他们自然都是不清楚的。

只是,随着许鹤的戏班子的成功,人们对于看戏的需求急剧的攀升,但光是靠矾楼剧场的演出,自然是不可能完全满足这个新兴市场的需求的。所以,尽管这些个草台班子所演的戏,水平不高,甚至于是粗制滥造的,却依然不乏观众会前去观看。这些观众的心态大抵就是:吃不到熊掌,吃吃鱼也好啊,总比没得吃好!

当然,这样的市场环境,是无法动摇到许鹤他们的市场地位的,在高端戏剧市场上,他们依然可以说是断层式的领先于所有人,妥妥的唯我独尊,一家独大的存在。这当然不仅仅是因为他们是开创者,同时还因为许鹤对于戏剧内容的严格把关,以及许合子她们这些优秀演员的加持,让他们的演出一直都保持在很高的水准上。因此,尽管也有一些小戏团直接照搬了这两个戏上台,只是由于水平上的差距太大,有形而无神,有架势而无灵魂,虽然也能吸引到一些观众,但在一些人眼里,却是画虎不成反类犬的存在。不过,那些草台班子倒也不太在乎这个,他们本身的定位及目标人群就是这样的,他们也坦然接受这些,反正只要还有人愿意花钱买票看他们,那就接着演呗。至于艺术追求什么的,倒不是不想,它不是,如今还没到那个份儿上吗?

关于京城戏剧界的这些情况,张恪倒也听说了些。不过,他对此并不打算插手什么,甚至连插嘴都没有。本身,这个市场就是在急剧扩张的,光靠许鹤他们,就是拼了命的演出,也根本不可能满足观众的需求的。至于说,现今出现的这些乱象,那也是没有办法的,这个市场要成长是必须经历这个过程的。这些草台班子,必须在这些乱局中经历一次甚至是多次的洗牌,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优胜劣汰,让其中一些优秀的戏班及演员在这个漩涡中,在经历充分的竞争后,再从中脱颖而出。到了那个时候,相信整个戏剧界也会迎来一次脱胎换骨的改变的。总之,不经历风雨,哪能见彩虹;不经一番寒澈骨,哪得梅花扑鼻香。因为这些考虑,张恪便不打算对此做任何事,这并非消极的放任自流,而是“听其自流,待其自生”。张恪是相信,有竞争才会有进步的,目前并不适合对此多加干预的。因此,虽然朝堂上已经有声音出现,想要对那些草台班子,进行取缔,认为他们过于低俗,有伤风化。皇帝也为此召见过张恪,询问他的意见。张恪只说了句:“百姓们对戏剧是有强烈需求的,适当的引导自然是应该的,但强行取缔它们,绝不可取,也无必要。”皇帝应该是听进去了这话,或许他也觉得,此事确实是没有这个迫切性,因此也就暂且将其搁置不谈了。于是,京城戏剧界便在这种大环境下,不断的快速发展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