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小族长的奋斗 > 第4章 参观船厂

小族长的奋斗 第4章 参观船厂

作者:清河小子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4-11-07 22:44:24

翌日,张恪便起程去往南定城的清江督造船厂视察。目前,虽然船厂的行政关系上,依然是隶属于水部舟楫署的。不过由于皇帝及郭守敬的默许,船厂的业务主管其实已经变成市舶使,也就是张恪了。这种事儿,自然是不合规矩的,但左右不过是间船厂,给了也就给了。反正清江船厂目前的工作重心已经转到了制造海船上,如果不把它的主管权转移给市舶司的话,那会造成极大的不便的:干着市舶司派的活,却又要事事向舟楫署请示,那就啥事都耽误了。

当张恪走进清江造船厂时,郑浩看着这个年轻人,也不免感慨万千:去年见面时,大家还没有什么关系了,这一转眼,人家就变成自己的上司了,世事之离奇,让人措不及防啊!

“郑主事,咱们又见面了。”

“下官参见张大人。听说大人前日便到了青龙城,下官正想着去拜会了,没想到大人却先到船厂来了。大人勤于政务,下官敬佩之至。”

“职责所在,未敢懈怠啊!好了,不说这些了,本官此行是为了了解造船厂的诸项事宜的,还要烦请郑主事不吝辛苦,带我去考察学习一番。”

这个张大人倒是学到了郭部堂雷厉风行的行事作风,不说废话,直奔主题了。也好,这样的人才是干实事的官。因此,郑浩并没有什么不满,而是欣然的躬身一礼后,带着他往船坞而去。

一边走着,郑浩一边介绍船厂的情况。他自然知道张恪对于造船之事是个外行,因此尽量用一些一般人能听懂的词汇来介绍。目前的清江督造船厂有工匠五百多人,大小厂区六个,大小船坞八个。自年初接到郭守敬的命令后,便开始为制造海船而做着准备了。经过对原有船坞的改造,目前而言,清江船厂已经能够同时开建两艘海船了。随着第一艘海船的成功下水,工匠们积累了经验,造船的速度会加快,可以说:只要材料跟得上,清江船厂便可以以平均一个月建造一艘海船的速度,不断造出船来。这样的效率,在郑浩看来,已经是极为高效的,放眼整个人朝,怕是找不出来第二家的。而且,其他的船厂造的还是行驶于内河的小船,这又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郑浩介绍到这些事情时,自然也是非常得意的。然而,张恪听完后,却是摇了摇头,道:“不,这还不够,远远不够。”

郑浩闻言,心里面既讶异,同时也难免有些不服气:这还不够吗?你这小子,到底是有多大的胃口啊?

张恪也没有和他打什么哑谜,随后便将自己的设想一一道出。依照张恪的想法:

未来几年内,出海的船队规模,每一支都应该有上百艘船,上万海员;而这样的船队人朝应该每年都有两到三支,能够出一次海,再加上回港整休的,应该常备五到六支远洋船队的。这样子对海船的需求量就是五百艘以上了。照这么算的话,如今一个月才造一艘的话,那五百艘得造到猴年马月啊。

郑浩心说:几年之内,就要造五百艘海船?开玩笑的吧?只是如今站在眼前的可是他的直属上官,他也不敢随便否定他的话,但还是忍不住提出了疑问:“几年内,就要造出来五百艘海船,就算资金和人员问题可以克服,那木料怎么解决呢?大人有所不知,目前造船所用的木材,大都为杉木,松木,橡木等。这些木料做小船行驶于江河之中,还行。但若用来造大海船,其实是不太适合的,因为经不起巨浪冲击,若是万一触礁的话,更是触之则碎。咱们船厂刚刚造好的那一艘海船,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一些关键部位和重要部件上还必须要用硬木来造。比如檀木,黄花梨木等,可是那玩意儿不仅贵,而且加工起来,费时费力,而且硬木重木一般都比较难寻到,大料、好料更是难得。所以,大人若想在几年内就造出五百艘合格的海船,那么其它的先不说,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材料问题。”

张恪点了点头,道:“此事我已知道。为此,也早就有所安排了,相信过不了多久,就会有适合造船的木料大量供给的。”

郑浩狐疑地看着他:是不是真的啊?要说在这造船界,对木料的了解,我还真没服过谁呢!连我都觉得要解决这个问题,困难重重,你一个连造船都不懂的小年轻,凭什么解决这个问题啊?这玩意儿,总不可能凭空变出来的吧?

张恪见他一脸的不信,便笑道:“咱们这儿缺少合适的木料,但不能代表其它地方也没有吧。郑主事,还记得汪大渊吗?”

“自然记得,有关这个人的线索还是去年下官提供给大人的。啊?莫非,大人找到他了?听说这人也是做木材生意的,而且当初他来我们船厂订造大海船,听说就是因为在海外发现了好木料,要用大船去把它们拉回来的,这就难怪了。”

张恪摇了摇头,道:“汪大渊已经故去多年了,此事另有隐情,以后有机会再细说吧。总之,郑主事不用担心,很快你就有大量适合造大船的木料了,你还是好好想想怎么扩张产能吧。”

郑浩兴奋又自信的道:“大人放心,只要木枓供应得上,我定然不负大人所托的。”

一行人接着便一起来到了岸边。看着码头外停靠着那一艘新造好的海船,张恪直接上到船上,仔细看了起来。郑浩跟在后面,继续为他解说。

“一艘船,从选料开始,还需要经历一百多道工序:起龙头,安龙骨,安肋骨,安船梁,封船身,铺甲板,安船楼,填油灰……,环环相扣,步步相连,每一个步骤都要认真对待,严格执行,才能造出安全又耐用的船来。”

张恪边听边看,这艘船完全是按照汪大渊的海船仿造的,无论是船形,大小,甚至是桅杆数量都是一模一样的。经实际测量,这艘船长二十五丈,宽十二丈,有五桅,载重量约两百万斤。闻着船上还没有完全散掉的桐油味,张恪却是心情大好。自从去年,在望海楼上,看到巨鲸背上的人影后,张恪便开始产生了要造船出海,探索深蓝之处的想法。虽然后来证实了那个人影其实就是红红公主,如今更是已经变成了自己的盟友了。但这个想法,却是没有改变的。因为相比于对陆地的了解,海洋到底有多大,有没有其他的文明,人朝对此是一无所知的,张恪有着对未知的恐惧。不去认真探索一番的话,他始终难以放下心情来。只是,这种担心对其他人而言,多少显得有些“杞人忧天”了,想要因为自己的一个毫无根据的担忧,就大费周章的造大船,下大洋,显然也有点儿戏了,多半会被认为是在劳民伤财的,恐怕没有多少人会同意这么做的。为此,张恪才绕了个圈子,以开展海贸的名义,用商业利益捆绑了他们,支持他出海。如今,这一切在慢慢的实现了,心情大好下,就连那股子桐油味,都显得没有那么刺鼻了。

郑浩自然不知道张恪的这些心潮起伏的,只是也多少感觉到这位大人似乎心情大好了,这也让他稍松了口气。自他履任这家船厂主事以来,尽管他兢兢业业的,但实际上船厂却可以说是一直都处于那种半死不活的状态的。郑浩相信,若不是他在做着这个主事,换个人的话,估计这家船厂早就关门大吉了。而自从去年张恪跟随郭部堂忽然来此参观后,事情就慢慢的在起变化了。尤其今日听张大人的一番话后,他预感到,船厂即将迎来一次发展的良机了。从小生于船厂,长于船厂,他对船厂的感情,不言而喻。但看着它始终半死不活的,心里面自然也是极其难受的,然而他只是一个八品主事,并没有什么能力改变什么。为了这几百个船工及他们背后的家庭,他也只能想尽办法艰难的维持着。而如今,新的时代正要到来,想想都令人兴奋啊,他一定要好好把握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