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小族长的奋斗 > 第26章 格 局

小族长的奋斗 第26章 格 局

作者:清河小子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4-11-07 22:44:24

正在张恪等人焦头烂额时,李严寻了过来。待听完周通的汇报后,李严除了紧锁眉头外,却也同样没有什么主意。张恪随口问道:"守心兄有打听到什么吗?"

李严摇了摇头,道:"我又去找秦锐详细的问了下,但并没有什么新的信息。几天前,他也是偶然间听说了此事后,才来告诉我的。现如今这件事情已渐渐的在士子中间广泛传开了,这也导致了那些落第举子与中了杏榜的士子隐隐对立了起来,因而如今他也没办法再去打听到什么新消息了。如今秦锐自己也在忧心,若此事最终爆开来,他这好不容易考上的贡士……,唉!"

张恪无奈的叹了口气,这事儿已逐渐有失控之势了。虽然暂时稳住了林庭谦等人,但终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只差一个引子,这个丑闻就将爆开,浮上台面,到底该怎么办呢?

四个人冥思苦想之后,张恪最终道:"此事终究是要曝光的,为今之计,只有说服老师先一步,主动的将这整件事,禀告陛下,先保住自己再谈其他了。"

李严点头道:"这倒是个路子。只要周大人成为了率先揭发弊案的人,就能反客为主了。只是,这样做的话,崔尚书那里怎么交待了?"崔浩是本届会考的主考官,若是周勃将此事绕过他,直接去禀告皇帝,那就是陷上官于不义,崔浩在此之后,会怎么看待周勃,可想而知。而且这样做,也有弄权之嫌,此事之后,皇帝和朝堂诸公又会怎么看周勃的为官之道呢?

周通急道:"如今,还管得了这么多吗?难道要让二叔平白无故受此牵连吗?"

张恪又是一叹,来到这个世界后,他第一次有这种无计可施的无力感。政治和官场的复杂,当真远非其他的领域可比,这心啊真的是操稀碎了。时间紧迫,最终,张恪决定还是先去找周勃谈一谈,再作计较。

张恪和周通在太阳落山前,来到了周府。一直等到月亮爬上树梢后,周勃才回到家来。据师母说,礼部最近一直在安排组织殿试的事情,老师近来都是忙到很晚才归家的。周勃见到他们,倒是很高兴。可是,当张恪将林庭谦所言之事,告诉他后,周勃愤而起身怒道:"竟有此事。科举,为国举贤,抡才大典。竟然有人行此卑鄙之举,士可忍孰不可忍。你们在这儿等着,我这就去找崔尚书言明此事。"张恪两人没想到周勃反应这么激烈,等回过神来,周勃已经走出去了。两人想要追他回来,但这是在内城,如今已经宵禁,他们没有令牌,无故不得在街上行走,因而追至大门口后,就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周勃离开的背影,顿足叹息。

呆呆地站在周府门前,看了一会儿后,张恪忽然摇头失笑起来。周通讶然道:"敬之,何故发笑?"

张恪笑了一会儿,道:"我笑我们终究是格局太小了,不如老师多矣。同样的事情,你我第一眼看到的都是利弊荣辱,而老师看到的却是公平正义;我们钻在权谋的牛角尖里,越陷越深,而老师摒弃权术的束缚,直指本心,反而能站在更高处,看透一切。"周通似懂非懂的听着,静待下文。

张恪理了理思路,接着道:"我们都知道,这是件丑闻,一旦曝光牵连者众。所以我们都只自顾想着要将老师从这旋涡里拖出来,于是我们想要劝老师先行一步,去皇帝那里揭发弊案。然而,站在老师的角度看,这就是一个弊案,应当查清一切,还众人一个公道,于是他想都不想,直接去找崔尚书呢。表面上看,都是去揭发弊案,但因为出发点不同,找的人也自然不同。我原本也觉得,老师直接去找皇帝比较好,哪怕会因此得罪了崔尚书,但却是首功一件,掌握主动。然而老师没有这么多私心,他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去找崔尚书,其实这才是最好的处理方式。唉,为一己私心,差点本末倒置,害人害己,终究还是格局小了呀。"

周通听完还是有些不明白:"可是,将此事先告诉崔尚书,二叔不就捞不着什么好了吗?我还是觉得直接去找皇帝,比较好。"

张恪摇了摇头,道:"表面上看,是这样子。然而,从长远来看,那样做却弊大于利。直接去找皇帝,固然会抢一个首功,但这样也同时得罪了崔尚书。而且在其他的大臣眼里,老师此举也令其成了个不顾上官和大局,只顾自己邀功和升迁的小人。因小利而失大义者,也必畏威而失德,会因私而废公,若有选择的话,是没有人愿意和这样的人为伍的。到时候,老师恐怕会就此成了孤家寡人。有道是: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隅。格局不够大,终究是会落了下乘,虽可图利眼前,却后患无穷。"

周通有点回过味儿来了:虽然表面上只是向谁禀报的小差别,但确实如张恪所言,造成的后续效果却大相径庭。看来比起周勃来,他们的格局确实是小了。周通点了点头后,又道:"那接下来,此事将会如何发展呢?"

张恪道:"既然老师已经将此事向上峰摊开了,那皇帝明天肯定也会知道的。不过,依我看,此事大概率还是会被秘密压下的。林庭谦等人想必是会因此得到一些补偿的。但是礼部内部的自查必然是免不了的,至于牵扯会有多大,就非我所能知了。"

"林庭谦他们会答应吗?"

张恪笑了笑,道:"他们想闹事,固然是因为知道有弊案,心存不满。但说到底,不过是为求一个公道,或者更准确的说是为了得到他们觉得被非法剥夺了的利益。而只要存在利益,就有谈判的空间。退一步说,他们难道不知道,一味地把此事闹得不可开交,接着弄倒几个高官,再让皇帝和朝廷下不来台,颜面尽失,对他们而言,真的有什么好处吗?所以,我想,他们最终应该会接受的。"

没想到,大家苦恼了半天,到了周勃这儿,却是以这样的方式去面对。张恪也不由得暗自反思自己:终究是习惯于用阴谋诡计和利弊得失来看待问题,解决问题,却反而把事情给弄复杂了。却忘了为人处事最重要的是直面问题,然后堂堂正正的去解决,这才是王道。兵法有云: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虽然很多人喜欢以奇胜,但若是从做实事的角度看,以正合才是做好事情的基础和先决条件。若丧失了核心价值观,老想着用奇行险招去达到目的,或可得一时之利,却终究不能长久。若能堂堂正正打走司马懿,孔明何苦冒险去唱空城计,那都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想到这里,张恪在心里告诫自己:以后遇到事情,还是要坚守本心,别让自己变成一个只会耍权弄谋之徒,君子还是当以阳谋为立身之本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