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我刘阿斗真不是曹操的种啊 > 第122章 坏了,这是有人在搞我

刘禅遭刺杀的事申耽曾从自己在荆州的友人提过。

而水土不服又是这个时代远行之人常有的通病。

对于这突如其来的一幕,申耽虽诧异,但只当是这仆人与刘禅主仆情深,不疑有他。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少年的外貌,让人以为是天真表露,从而放松警惕不以为有诈。

申耽赶紧传唤来下人,命其速速将刘禅的酒换成茶汤。

“不可!”

不想,刘禅竟亲自开口拒绝。

茶汤,顾名思义,粗茶淡饭,这时候的茶真就是能当汤喝的。

这时人们又将茶汤叫做茗粥,即是用茶树生叶煮成羹汤。

其内加上葱姜蒜,撒上盐,有条件的再煮上一些肉。

而且味道嘛……只能说介于难喝与不好喝之间。

不想喝这只是原因之一,更重要的是要让在场的所有人都看到自己对申家的情谊比金坚啊。

刘禅推开黄皓,然后慷慨激昂地说申家守土一方,又能及时拨乱反正,解苍生避于倒悬之苦,使百姓免于兵戈之祸。

“……而我所凭借的,不过是父辈的余荫罢了,怎么能在大功之臣面前倨傲呢?”

说罢,不等他人反应过来,刘禅一仰头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父亲不能亲来汉中,但我绝不会让申府君的功劳被遮蔽,我一定会向父亲具言您的功绩。”

看的申耽一愣,这时,忽然有人鼓掌称赞起刘禅来,说他年少有为,谦逊有礼之类的话。

不少人被带着也跟着夸赞起来,纷纷赞扬刘禅识大体有德行,善待有功之臣什么的。

申耽作揖,说大汉被奸臣欺凌,自己早就想着匡扶汉室,为大汉鞠躬尽瘁了,而后也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宾主尽欢,宴会上和谐的不能再和谐了。

刘禅趁机宣布,地方上应该靠乡贤教化治理。

那谁是乡贤呢,就是在座吃得满嘴流油的诸位啊!

所有人官职照旧,热闹过后,上庸还是你们的上庸,一切都回归原样仿佛没什么变化。

天还是那个天,地主豪强还是那一批人,佃户贫农也还是那一批人。

豪强们非常高兴刘禅保障了他们继续做人上人的利益。

不仅日常交谈中常称赞刘禅在宴会上谦逊有礼的言行,让刘禅的名声在本地传扬。

因为刘禅军纪严明,没有骚扰地方,所以更是有不少人主动拿出一些酒肉粮食来劳军。

端的是其乐融融,军民鱼水。

要说变化其实也有,城头上魏的旗帜被撤下当柴烧,换上了崭新的汉旗。

官员在人口中也一个个变成大汉纯臣。

这些就是细枝末节不值一提的小事了。

宴会之后,在刘禅有意无意地推波助澜之下。

很快本地上上下下大多数人都知道了刘禅是非常信重礼待申家的。

所谓君使臣以礼,那么,接下来就应该是臣事君以忠。

这是规矩,也叫礼制,是世家门阀的道德准绳、立身之本。

申耽是守规矩的,他表现的非常勤恳,但是这时候,民间四处似乎传出一些不好的声音。

也不是什么大事,只是说他申家意图造反而已。

第一次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正在勾决死刑犯的申耽猛地一惊,毛笔掉在桌子上落下一滩墨水。

坏了,这是有人在搞我申家,然后他下令家仆赶紧去查。

只不过这些人好像被抓过似的,变得十分小心谨慎。

然后又有谣言说申家频繁有人进进出出,这不正常的调动是他们在集结人手准备作乱。

一时间风声鹤唳。

谣言传播汉军自然也知道了,这时有人将此事禀告刘禅。

刘禅则是义正言辞的警告他:“申府君待人以诚,深得民心,是品格忠厚的长者、德行高尚的名士,怎么会做叛国之贼呢,汝勿复言矣。”

然后这件事也被传开,刘禅的形象又成功拔高一筹,用人不疑的形象跃然纸上。

别人对刘禅歌功颂德,但此时申耽却深感头疼,他感觉此事有蹊跷。

他怀疑过自己在本地的仇人,但那些都被自己碾压,不会搞出这般动静。

然后就是怀疑这是曹魏或者江东的细作搞到鬼,目的就是搞乱上庸。

甚至还怀疑这就是刘禅在搞他,但自己找不到这是对方搞鬼的证据。

可同时也没有不是对方搞鬼的证据……

而且,申耽其实他自己也不愿相信:“公子不过是个少年,真的有如此心机吗?”

然后为了洗清嫌疑,他主动封存府库,交给汉军清点。

刘禅没有拒绝,粮食没问题,但是武器甲胄大都是些老古董太过陈旧。

申耽解释说上庸几十年没有兵事,管理武库的都尉是个年龄很大的老人,才有此疏忽。

并主动提出罢免此人,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

刘禅知晓这是申耽藏了一手。

将精良武器甲胄拿去武装自己隐匿户口而训练的私兵,却将半淘汰的残次品拿来交差。

这是在告诉自己,他申耽并没有要作乱的想法。

自己可以通过交涉从他这里攫取一些利益,但他也有自保能力,警告自己不要逼迫太甚。

想通此节之后,刘禅给了他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后者不明所以但也跟着笑了笑。

上庸的都尉肯定是申家的自己人,既然对方把这个位置让出来,不拿白不拿。

刘禅略一沉思说道:“既如此,那便让那位老者回家颐养天年吧。至于新都尉的人选,吾举荐邓良弼接任。”

以刘禅现在的军功地位,所谓举荐其实也就是任命了,只是需要走个流程而已。

东汉太守权力大大加强,掌军权为主将,都尉只不过是副将全方位受制于太守。

即便将此位置让渡出去,申耽也有信心压制住那个新的都尉。

随后自有人将刘禅的决议传达出去。

正在孟达军中处理公文的邓辅,忽然得知自己被举荐为比两千石的都尉的时候,脑袋先是一空。

随后十分兴奋的朝着刘禅所在虚空一礼。

他原本还因为自己的儿子被刘禅扣在身边做人质而唉声叹气。

现在一看,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啊,绕了一圈,自己还是当上了两千石。

虽然不是一郡的一把手,但上庸到底是比房陵大多了,职级含权利可是不低的。

如此看来,多少人想送人质过去还没这个机会呢。

邓辅向孟达拜别,后者自然不会阻挠这个妹夫的升迁。

甚至送了他五百兵卒让他带去上任,如此不至于被申耽彻底架空。

刘禅慷他人之慨,将府库里面那些陈旧的武器甲胄全拨给了邓辅。

至于那些粮食,刘禅笑纳其中的大部分,但这些还远远不够。

为了后续发展需要,他要从申家手中掏出大批粮草。

不多时,刘封领兵抵达上庸。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