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我刘阿斗真不是曹操的种啊 > 第34章 榨干他们

西直门前,两方势力隐隐对峙。

形势却是一边倒。

被围在中间的十余家族和仆僮约三千余人,士气低迷坐以待毙。

城上和外围包围过来的亲兵守备勉强到这些人的一半,约一千五百人。

即便是刘禅率领三百余人抵达现场,人数上也不占优势。

但随着他的到来,对峙便注定走向终结。

所有人都没想到刘禅会动手,没想到刘禅能动手。

也没想到他动手能这么快,这么狠。

刘禅也知晓此次事变,自己的成功不可复制,机缘巧合的占比实在是太多了。

自己名声不显,作为大家都轻视的一个十三岁小孩子,因此才不被提防。

自此以后这种情况怕是不会再有。

所有知道他如何夺江陵军政之权,如何发动事变诛灭梁齐二家之人,都会对他给予足够的重视,当成一个值得敬畏的对手来应对。

以后,年龄不再能帮助刘禅能隐藏自己,也做不到像今天这样轻松阴人成功。

刘禅被重兵簇拥,其甲胄精良易于辨认。

被围困在此的绝大多数人这才第一次看见鼎鼎大名的公子监军。

他们纷纷起身,有老人,有中年人,全都诧异地看着眼前少年。

若不是眼见为实,他们实在难以想象。

实在难以将眼前少年和这一系列事件的谋划者联系起来。

江边遇袭后火速入江陵,以刺杀为借口夺取武库和各城门,以养伤名义将自己隐藏于暗中。

以观摩营的名义洗牌江陵守军各级将官,以招抚贼寇的传言转移众人视线,然后突然暴起兵变,仅用数个时辰便掌控全局。

“这,真的是一个如此年龄的少年能做到的吗。”

“公子,真乃神人也,我等认栽。”

双方非常安静,都保持着一种匪夷所思的默契。

刘禅写了一封书信,没有用信封,简单折叠后便让人给糜芳送去。

“糜使君,我家公子托我给您带句话。”

信使恭敬地将信件递给精神萎靡的糜芳,“公子说,前些日子养伤,劳舅父挂念。而今外甥已经痊愈,以后会多有叨扰,还请舅父不要厌烦。”

闻言,糜芳立刻坐起身子,因为动作太快,大脑缺氧差点晕厥。

好不容易缓过神来,赶紧打开信件,只见上面只写着一句话:“舅父,我想念糜娘了,可有衣冠冢,我好前去祭拜。”

读完,糜芳的视线已然模糊,他用手撑着车厢边嚎啕大哭起来,哭的十分放肆。

良久,糜芳才吐出一个字:“走。”

侍从不解,这人山人海的,他们如何走得脱,硬着头皮问了一句:“府君是要走去哪?”

“回家。”

说完以后,糜芳便钻进车厢里呼呼大睡起来,鼾声如雷,周围人听得清清楚楚。

四百余糜家人都跟在他的车驾之后缓缓挪步。

走到包围圈的时候,亲军守备纷纷让开一条通路。

一石激起千层浪,被包围的各家族话事人凑到一起。

话没说多少,一直在眉来眼去精神交流。

其中一个较为年轻的家族长心一横,开口道:“无非是两种,将他舅父与我们分开,独独问罪我等。或者是安抚我等,以示不再追究之意。”

另一个老者摇头道:“都到了这一步,不追究是不可能的。”

“那就谈嘛,我高家认栽,要钱给钱,要粮给粮。可是总得起个话头啊,这般僵持下去也解决不了事情啊。”

老者叹息一声:“唉,事情要不要解决,如何解决不是我们能置喙的,全凭禅公子一言而定。”

时至今日,他们的命运如何就全在刘禅手上了。

当然,他们还是有凭依的,之所以如此乖乖束手,是因为这样做希望更大。

对于割据军阀来说,杀死本地豪强势必会陷入泥潭,自古以来只有失败的案例,还未有成功的案例。

孙策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在江东大肆屠杀士族,结果身败人亡便是前车之鉴。

刘禅年少冲动可能会不计后果,但更大的可能还是会吸取前人教训,权衡利弊。

事实也确实如此,刘禅也确实不想再杀这群人。

谯周凑到流刘禅身后,拱手道:“公子,您要如何处置他们?”

在谯周看来,接下来处理这十余家将是一件十分棘手且有损名望的事情。

凭公子对自己的‘喜爱’程度,这种脏活累活很可能得落在自己头上。

与其让公子点名,不如自己现在主动站出来,还能留下个好印象。

“杀肯定是不能杀,但是既然已经得罪他们,便不用再对他们抱有什么冰释前嫌的幻想,毕竟曹操焚烧书信的烂梗也无法模仿。”

谯周始终保持微笑,他知晓公子所说是曹操当年官渡之战后焚烧下属通敌书信的往事。

“但也不能这般轻易的放过他们,若是他们依旧是豪强,必然成为我执政荆州的阻碍。”

刘禅的意思很明确,把税收拉到百分之百,将这些人压榨到极致,就此废掉他们的武功,使他们再也没能力作妖。

这不仅是个精细活,还得是个酷烈的人才能完成的任务。

谯周并不认为自己性格酷烈,但若是将此任务交给自己,也能完成,不过需要多使用一些手段。

这时,一直跟在刘禅身旁,一言不发的董允站了出来:“公子,此事交给我吧。”

此言一出,不仅谯周感到意外,刘禅也对此十分惊奇。

董允可是一直以君子直臣的形象示人,尤其是对刘禅的一些过错行为,那是会直接暴脾气地开怼。

现在竟然会主动接这烫手的山芋,而其是一个处理不好就会损毁自己名望的麻烦事。

谯周不理解,刘禅也不理解。

其实,人是会变的,而且变的非常快,有时会因为一件事一个瞬间,就有可能开窍而性情大变。

董允虽不至于性情大变,但他对刘禅的看法经今日之事却是大为改观。

心思深沉且足智多谋,勇而无畏但谋定后动,灵活多变而不拘一格。

财名器利人等等,一切好像都能成为他利用的工具。

这样的君主真是古之未有,也十分让人好奇他能成就怎样的功业。

当然,还有一点就是董允对自己先前给出的点评起了一种要负责的心思。

自己既然说公子若为君,天下兴焉。

那总得有个验证吧,不然自己就成胡吹乱说的了。

公子,就让我董允见证你的兴天下之路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