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我刘阿斗真不是曹操的种啊 > 第346章 求真、务实、严谨、准确

直到这时候,这群考生们才有了好好体悟一下成都文旅的情趣。

因为如今的交通越来越便利,商贸活动较以前兴盛了一倍有余。

成都虽然名为行台,将来还于旧都后,定然是要升格为陪都的,因此也是颇为繁华。

南中、交州、荆州的物产都能寻到,甚至还有许多江东和北方的商品。

还有各种杂技表演,不仅有汉人胸口碎大石之类的表演,还有经过永昌郡边境来到成都的天竺人、贵霜人。

他们的操蛇表演、喷火表演也让人颇感到惊异。

当然,成都最为受到民间热烈讨论的,自然是城外北射山蹴鞠比赛。

那里如今已经修筑一座专门的体育场,中间是蹴鞠场地。

周围则是观众席,由内向外一层层阶梯式排布。

想要进入体育场便需要买票。

当然,票价一直很便宜,一枚直百钱。

这么多年来一直都是这个价,如果谁觉得贵,就好好反思一下自己这些年有没有好好努力,有没有好好挣钱。

观众席位只有三千,但是没关系,还有不限量的站票。

每月都有友谊赛,参赛的有各军营的代表队、组织修路劳工组成的球队、民间爱好者组成的球队,大大小小的球队几十个。

另外,还有主业挑大粪副业踢球的国家队。

每次友谊赛都会有三支球队,两两互踢,一次比赛踢三场,然后分出一二三名。

每场比赛的门票收益的五成,便是第一名球队的奖金,两成为第二名的奖金,第三名没有奖金。

剩下的三成则是体育馆的运营维护支出。

但是刘禅肯定不是做慈善、白忙活。

有官府的衙役四处出击,打击非法赌博活动。

然后东厂的人出面组织体育场官方竞彩活动。

其中,组织修路劳工组成球队这件事是刘禅鼎力支持下才落实的。

允许他们来参加、观看比赛,虽然略微会降低工程进展。

但是却大大降低了管理成本和出乱子的风险。

从前,劳工们每天面对的都是不苟言笑的巡逻士兵以及拿着鞭子,态度凶狠的监工。

工作处于高压之下,晚上一群人聚在一起,不是吐槽今天的饭菜难吃,就是咒骂哪个监工不是人、生儿子没屁眼……

有时候还会传出一些朝廷会对他们不利的谣言。

比如‘失期,法皆斩’什么的,容易引发徭役暴动。

以往的时候,若是发现这样的势头,就要调派更多的兵力去镇场子,高压震慑以防生乱。

而如今,让他们踢球之后,这些劳工兴趣极大。

每天都在分析各个球队的优劣,甚至是某个球员的优劣,颇有一番指点江山,自己上比他们都厉害的架势。

情绪得到宣泄,谣言也传播不起来,自然没有人再想着闹事。

因为最近成都外来人很多,体育馆特地组织了多场比赛。

这些四方来的考生以及他们的亲眷们,深刻的感受了一场场蹴鞠文化,不少人对此产生浓厚兴趣。

当然,也有一部分考生是不能这般放肆的去玩耍的。

因为这场考试毕竟关系到他们能否踏上仕途。

他们心忧考试结果,每日待在旅馆里度日如年。

尤其是对于那些底层寒门,这样的机会实在是太宝贵,由不得他们不重视。

他们想要打听阅卷的情况,但却是一点办法都没有。

阅卷方面,刘禅进行了严格保密。

内有乾天卫军里三层外三层的将场地保护起来,外有东厂的人在周围监视。

食物什么的早就备齐,在榜单出来前,任何人都不得出入。

吃住睡全都在阅卷场所,全天候十二个时辰有人巡逻。

一千二百三十四份考卷,经过各官署抽签而组成的阅卷团的九名官员初审。

认可的画圈,不认可的画斜线。

一份试卷若是能得到五个圈,也就是得到一半以上的人认可,便是通过了初审。

然后刘禅则是和杨洪、伊籍、郭攸之、董和、光禄勋赖恭、少府卿王谋等七人,对得到认可通过初审的试卷进行复审。

光禄勋赖恭、少府卿王谋这两位是九卿高官,资格老,位份高。

而六十多岁的老同志董和,便是刘禅的太子府重要班底成员董允的父亲。

现任掌军中郎将,署大司马府事。

从职位上来看,他的工作实际上相当于太尉,协助刘备管理天下兵马。

虽然没有太尉之名,但有太尉之实。

老刘很喜欢这位以清贫俭约闻名于世的臣子,所以一直将军队的后勤部交给他。

董和的廉洁和勤俭,在当今这个风尚之下,着实是鹤立鸡群般的存在。

当年他担任成都令的时候,蜀地物产丰富,当时风气盛行奢侈,经商之家,穿戴如同王侯,饮食玉液琼浆,到婚娶丧葬时,几乎倾尽家财来铺张办理。

董和便以自身的行为节俭来为众人做出表率,粗衣素食,处处以符合礼制为行为准则。

以身作则影响当地豪族,令奢侈风气大为改变,大家都对其心存存畏惧而不敢冒犯。

刘禅听闻自从董和居官食禄以来,没有收过任何一点不义之财,家中开支全部仰仗他的官职俸禄。

这种勤俭节约的品格令刘禅很敬佩,因此对他很尊重。

道德高尚的人,脾气总是又直又硬,他儿子董允也是如此,不过这些刘禅都能接受,君明臣直嘛。

有这些人在,便也不会有人敢质疑阅卷的公平性了。

除了数学问题是有标准答案之外,其他问题则多有些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不过刘禅还是给他们定下了择优的一些原则,比如要:求真、务实、严谨、准确。

对于夸夸其谈,所提对策没有可行性的,典故或逻辑不严谨、不准确的很难获得认可。

经过七日加班加点的阅卷,终于从这一千二百三十四份试卷中,选出来三百二十一份得到一半以上认可的试卷。

“不能得到认同的自然不需要我们浪费时间,剩下的咱们一起来评评优劣。”

刘禅的意思是这三百二十一份基本上都是要录取的,只不过,只有其中优秀的人能当官。

剩下的,则是分配到各个部门去当跑腿的办事吏员,然后视工作成绩将来有可能被提拔为官。

毕竟朝廷初创,许多地方都是缺人手的。

而复审要做的,就是挑选出来哪些人是值得重点培养的官,哪些只适合做办事的吏,这是需要区分开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