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我刘阿斗真不是曹操的种啊 > 第585章 朝廷不拒绝颍川士人

汉军偏师占据昆阳城后,颍川郡便回到了汉朝廷手中。

颍川着名士人、隐士、书法家,胡昭亲自率领一众亲友乡里喜迎王师。

不喜也不行,大头兵们是真的敢对他们动刀子。

胡昭,颍川人,早些年的时候到冀州避乱,辞谢袁绍的任命,归回隐居故乡。

此人很聪明,察觉到天下大势有变,而他性格又比较不拘束,袁绍又是个志大而才疏的家伙,不是能够托付身家性命的人。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任司空丞相后,频频以礼征召他。

胡昭当时正值壮年,家族还是需要他出仕来维护利益的,于是便让他前往应答任命。

到达以后,他立刻就发现朝廷的水很深。

曹操是个比袁绍更加聪明,更有手段,但也更有野心的人。

作为汉桓帝延熹五年出生的人,他对汉室还是有些感情的。

他不相信曹操会做霍光,于是没有选择向荀彧那样继续辅佐曹操。

自己陈述本是一个在野书生,对军对国都没有用处,归心诚恳,请求离去。

曹操当时还没有平定北方,知道自己的势力并不被所有人看好,对士大夫群体也比较客气。

于是对他说:“人各有志,出仕隐居,各异其趣,勉力完成你高雅的喜好吧,按道理我是不会勉强你的。”

胡昭于是移居陆浑山里,亲自耕种,以求道为乐事,以研读经籍自娱。

十里八乡的隐居大名士过着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潇洒日子,邻里人尊敬并且喜爱他。

建安二十三年,陆浑县长张固被命令调集壮丁,派往汉中服役。

百姓厌恶且害怕远道服役,都怀着不安的心情。

平民孙狼等人趁这个机会起兵杀了县主簿,形成叛乱,县镇因此而被摧残破坏。

张固率领十几个吏役士兵,在胡昭住所周围,招呼聚集留下的百姓,恢复了政权。

孙狼等人于是向南归附了关羽。

关羽授给他们官印,拨给士兵,回去成了草寇贼兵。

到了陆浑以南的长乐亭,他们自动互相发誓约定,说:

“胡居士是个贤者,一致不得侵犯他的家族。”

整个地方依靠胡昭的关系,都用不着担心害怕了。

后来关羽因为孙权袭击荆州而停止北上,孙狼再次南逃。

战事安定后,胡昭迁居到了河南尹宜阳县。

之后关中战败消息传出,他便在家人的护送下回到了颍川老家。

结果还是没躲掉,颍川郡回到汉军手里,胡昭再也没有能逃离的地方。

由于他名气很大,汉军很容易发现他,与其被汉军找上门,他觉得自己正面迎上去更明智些。

胡昭善长隶书,与钟繇、邯郸淳、卫觊、韦诞齐名,他的书信墨迹,往往成为人们学习的楷模。

弘农光复,韦诞他们投效汉朝廷之后,还向朝廷举荐过此人。

称赞他说:“胡昭心地天真,行为高洁,越老越是坚定。玄远虚心,静穆朴素,有伯夷、四皓的节操。应得到征召任命,以勉励世风世俗。”

但是刘禅不希望朝廷的学风往修玄论道的清谈方面发展,而是坚持求真务实。

所以并没有对这家伙表现出多大兴趣,征辟为官之类的事情刘禅并没有松口。

他可不希望有人拿自己刷名望,若是谁敢跟自己玩什么‘三辟公府不就’,那就下一道诏令,此人及其后代都不准入朝为官。

这是针对个人的禁锢,不是东汉末年的党锢,但也不能让世人忘掉皇帝有这个权力。

不过因为对方名气很大,刘禅还是下令前线将士要礼待老人,算是给大家一个面子。

当然,如今胡昭主动向汉朝廷表现出善意,那么便是刘禅也得表现出足够的善意了。

主要原因有两个,颍川士人是一个圈子很广、脉络很密的集体。

胡昭并不仅仅是一个人,朝廷对他表现出接纳,其实是对他身后的整个利益集团释放不拒绝的善意。

人心这种东西看不见摸不着,但将来关键时刻或许能发挥关键作用。

另一方面,则是此人跟司马懿是好友。

低调做人,高调做事,结交有影响力的朋友,并不是司马懿与生俱来的本能。

而是他吸取了少年时的教训后,总结出来的处世之道,这其中胡昭就起到了关键作用。

司马懿少年时师从胡昭。

胡昭与司马懿私人关系很好,两人亦师亦友。

司马懿是学馆中的学霸,又出身名门望族,为人处世不免恃才傲物,得罪了陆浑县的周生等人。

这周生是个狠角色,当地游侠头目。

他纠集了二十多人,将司马懿绑架至崤山渑池之间,准备将他杀害。

胡昭听说此事后,急忙赶到渑池,对周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他放了司马懿。

但周生与司马懿积怨太深,不肯听从胡昭的劝告。

胡昭不放弃,仍然声泪俱下地力劝。

最后,周生终于被他的诚意所感动,无条件地放了司马懿。

自从司马昭用携带来的细作名与六扇门合作立功后,刘禅也猜到了司马懿的打算。

接纳这个胡昭,将来说不得能对司马懿施加什么影响。

于是,慎重考虑之后,刘禅便一纸诏书任命他担任汝南太守。

另外,刘禅还分别任命张南、冯习担任颍川郡和汝南郡的都尉,掌握这两地的兵权。

随着刘封、关平继续南下,大量民众追随之下所向披靡。

定颍、上蔡、吴房、安城等接连投降,半个豫州便已经成为汉军的囊中之物。

此外,北方偏军也传来好消息。

李轨、刘猛率领汉羌胡联军大败南匈奴,已经杀到了南匈奴王庭。

这场讨伐作战的理由很简单,汉朝廷有着充分的法理,想给他们安什么罪名都没有任何问题。

无论是给刘猛夺权,或者是先前南匈奴侵扰凉州的复仇,或者干脆就是征讨不臣,乃至于替去卑复仇等等。

主动权在汉军,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更何况匈奴跟汉相爱相杀这么多年,罪名随便一找都有一大堆。

什么陈年旧账都可以翻出来,这也是历史悠久的好处之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