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我刘阿斗真不是曹操的种啊 > 第683章 抄秦的作业

汉朝廷治下有强大的生产力,有优良的交通运输道路。

并州则是没有,当然这不仅会困扰守土的魏军,也会困扰进攻的汉军。

而作为要打过去的进攻方,也要考虑低基建环境中作战的情况。

刘禅在治下广泛控制乡村,修建四通八达的毛细血管般的道路将其连接。

‘县县通’的大基建包括三部分,分别是郡治之间的大道路,郡中县城之间的中型道路,还有县城到治下各乡、亭的小道路。

这方面的基建一直没停下来过,数年时间打造出了一个强大的后勤运输交通系统。

除了在境内就地取粮,境内的粮草调运也是难度骤降,完全不必担心粮草不足。

当年刘禅率军南下平定南中之乱,那艰难的道路一去不复返了。

沿途道路宽阔,桥梁众多,军队行军和后勤补给速度都大大提升。

王师从成都出发,不用一个月的时间,就能杀到南中的重要城池滇池。

相应的,南中的诸多蛮夷们老实了很多。

他们也自觉的不愿看到王师老爷大老远辛苦费劲过来抽自己大嘴巴子。

于是一个个乖乖配合地方官吏的统治,和平贸易,按时缴纳赋税。

与南中相同的是荆南、凉州,凡是道路修建到的地方,当地的蛮夷们都变得热情好客能歌善舞。

他们积极的接受汉人的交流和文化,拥护朝廷的统治。

那些商队深入他们的部族聚居地,通过汉人的精明商业才能利用他们的特产赚取高额利润。

混入商队里的六扇门和东厂的爪牙用专业的素养迅速摸清各个部落的人文地理环境。

有没有反对声音呢,当然有,但很少。

而且这样的声音出来之后,往往并不能持久,很快就会消散在历史的尘埃中。

有的是被军队给剿灭的,有的是被莫名其妙的大火烧死或者跌落悬崖摔死。

总之,基本没有什么大乱子,朝廷在这些地方的统治还是很平稳的。

这就是交通便利的重要意义,交通影响的是军事力量的投放能力,继而关乎朝廷对地方的掌控力。

而这也就是刘禅的朝廷大军能保持战斗力的最大依仗。

在朝廷的行政地图上,不再是粗略如东汉那般最多能看到县城那一个点那么简单。

而是一个县下面一片几十个乡村都清晰标注出来,这些乡村在什么地方,刘禅的统治力就能辐射到什么地方。

以户籍统计为条件,以农业税收为基础,以强大的军队和国家暴力机构为保障。

在朝廷的辖区内,凡是道路能通到的地方,无论是荆南、南中还是河西走廊,汉军都能发挥常规战斗力。

毫不客气的说,着甲率和兵器锻造技术的先进程度,汉军都是当今世界一流的存在。

而军功爵和丰厚的薪资待遇,也让这支部队保持着同时代已知世界里最高昂的基础士气。

只不过,即便是这样的军队,一旦脱离己方的后勤运输系统的保障。

军队战斗力同样会和其他冷兵器部队一样,会与距离的长短呈反比关系。

与后方脱离越远的远征,战斗力下降的越多。

无论汉军的训练多么高强度,装备如何的精良,一旦将士们吃不饱饭,战意下降,饿肚子的话更是要命。

因此刘禅一直重视交通道路的大基建,南方有水网的地区有天然的航道可以利用,因此在南方,河道水网就是生命线。

即便是到了交通便利发达的后世,水路运输依然相比于陆地运输具有运载方面无可取代的优势。

庞大的运载量但是却是更低的成本,回到农业为主的封建社会,水运简直就是交通的动脉核心。

而在北方,尤其是大平原地区,水运依旧是动脉,但是必须得到陆地运输的配合。

因为没有那么丰富的水网能够覆盖着广大的地区。

九曲黄河的辐射区域有限,在大平原上征战的关键军事据点多。

数万大军的军队行军路线,原则上当然尽量应该选择沿着河道方向。

这时候走曲线比走直线更加‘近’,尽可能的以水运减轻后勤运输的消耗和压力。

并州表里山河好就好在有水,有数条南北贯通的水,这是进行军事战争的时候应当利用的地方。

虽然汉朝反暴秦是非常政治正确的事情。

但是不得不承认,当年秦国攻破韩赵魏三国的方阵战略非常正确有借鉴意义。

先渡河攻占河东地区,掌控黄河水道,然后沿河向北进攻上郡,向东进攻河内郡、上党郡。

然后对太原郡形成合围,最后大军以泰山压顶之势荡平太原、雁门。

之后再理清云中郡、定襄郡的局势,如此一来,便可平定并州,可班师回朝了。

司马懿沿着长城防线布防了两万兵力,这点对于汉朝廷来说当然不是什么秘密。

军机台早就得到了确切的情报,在并州刺史马岱前去上任的时候。

军机台就已经将朝廷收集到的并州所有魏军情报都交给了他。

当然,彼此透明,司马懿也知道塞外汉军的构成和情报。

甚至先前匈奴人李格的部落被朝廷用手段废掉的事情,司马懿也隐约能猜到六七成的内幕。

在真正的军事家层面,存在战术上进行欺骗,进行骚操作的可能。

但是到了战略层面,则就是明牌玩阳谋了。

就像原来的历史上,司马懿一生十场大战,八胜一平一负,都是打的阳谋。

其与诸葛亮正式的对战有两次,战绩为一平一负。

负的那场也是阳谋,司马懿指挥着数量占优,且具备防守方本土优势的魏军,与诸葛亮堂堂正正摆开阵势进行野战对决。

司马懿操作没毛病,任何正常的统帅,在占据优势的时候,大都会选择开战,己方优势不大那才是有毛病。

至于野战没打赢,则是战场临阵操作的问题,与战略谋划无关。

后面司马懿施行贴身紧逼的战略,果然就将诸葛亮拿捏的死死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