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明末钢铁大亨 > 第1750章 绝户计加釜底抽薪,弄垮士绅二

投献的人,早期都是刁民。

他们不交税,地方官为了保证税收,就把差额摊派到自耕农身上,导致自耕农负担的税赋逐年增加,二百年下来,他们实际负担的税赋几倍于朝廷的规定。

这反过来逼着更多人投献土地,只有这样才能生存。

良民就去投献。刁民呢,他们把土地一卖,用卖的钱做押金,去找有免税权的人,租更多的地,还可以免除徭役。

现有的体制不改掉,税基越来越少。崩溃就是时间问题,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杨凡对崇祯说道:“如果陛下把农业税和农民的一切税收和徭役都免了。会发生什么。”

崇祯冲口而出:“天下大乱,百姓造反。”

杨凡笑道:“百姓造谁的反,和谁作乱。”

崇祯道:“自然是造士绅的反,现在开始,朝廷一分钱都不收了。徭役也都免除了。干吗还把土地投献给士绅,必然要拿回自己的土地。自己自耕自种不好吗。何必和士绅分账呢。让他们白白的得大头儿。”

杨凡笑道:“这条政策一发布,天下百姓必然和士绅要求拿回土地。士绅必然不答应。因为一旦答应,他们的大量土地瞬间就没有了。他们就会被打回原形。他们会血腥镇压百姓。撕下伪善的面具,直接变成恶霸,霸占土地不还。”

“不过,百姓也不是泥捏的。他们要是万众一心,认准了一个事情,谁看了都害怕。百姓是不会找朝廷麻烦的。任何动乱都会限制在乡下。陛下只需要坐在京城看着就好。”

崇祯是又惊喜,又害怕。这条计策太毒了。让他吓得浑身发抖。

如果能推行下去,必然把天下士绅搞垮。这场动荡最终的结果,必然是士绅和百姓彻底决裂和敌对。而不是现在百姓依附于士绅来对抗朝廷。

血雨腥风啊,不知道要死多少人。这件事带着浓郁的杨凡风格,他不论是打仗还是做事,都是搞得人心惊肉跳的。

崇祯想了好久,患得患失,不能决断。

他一辈子也没干过这等事。吓都吓死了。

好一会,他才继续问道:“要是真的把农税全免了。盐税真的能收上来吗。”

一年两千万两白银啊。想想就让他疯狂。

杨凡给他画的大饼,他是真的眼睛都红了。

“陛下可以先办成了盐税包税制的事情,收到了银子,然后取消农税。”杨凡说道。

崇祯头疼的说道:“盐税在我朝初期,还是朝廷碗里的肉。可是土木堡之后,逐渐被文官的家属侵夺。而且晋商和徽商两大商团的内部的盐商集团垄断了大头。这两大商团靠着资助读书人,不知道用债务和把柄,控制了多少官员。朕担心,就算朝廷拍卖,也没有人敢买,最后流拍啊。”

杨凡冷笑道:“那就看陛下敢不敢做了。陛下可以先再淮河以北推行。那里臣还自趁看顾的过来。如果流拍的话,臣就自己出钱,按照起拍价买下来,臣派家丁和家奴去淮河以北的各个城市卖盐去,我看谁敢阻拦。三年后,他们看臣赚了钱,必然眼红。再重新拍卖,臣退出。”

崇祯激动的说道:“如此甚好,朕就没有后顾之忧了。”

要是杨凡这尊凶神恶煞出面兜底,他就不怕了。

反正钱他收到了,至于杨凡怎么卖盐,怎么在辖区内缉私,怎么和盐商和私盐贩子斗,他就不管了。他只要拿钱就好。

杨凡根本不怕这些人,他自己在吕宋的盐场,采取盐田晒盐法生产。还有工业化制盐。产量扩大后供应整个大明都绰绰有余。

杨凡就没打承包的主意。他打的是,自己的精盐,质量比官盐好到不知哪里去了。产量更是吓人。毕竟是现代技术生产,规模极大。他可以垄断生产环节。

他准备等包税制展开后,他和包税商直接合作,用自己的精盐取代官盐。把大明所有的盐场全干破产。

他的精盐就定在和大明官盐一个价格上,那他的现代产盐法也是暴利。这东西工业化后极其便宜。

皇帝拿了钱,自然不会在乎那些盐场的死活。没人给他们伸冤。

杨凡可以把失业的盐户都移民到西北,一人分五十亩地,赋税和徭役全免,还不美死他们。

盐商们全滚蛋,吸了大明百姓二百多年血了,杨凡没抄他们家就算是仁慈了。

如果,晋商和徽商中的盐商采取下作手段,阻止拍卖的话,杨凡就自己买下来。

先可着淮河以北先搞。这些地方杨凡的势力够得着。北方也没有啥能他对抗的大势力。杨凡用三年时间把反对他的都打服了,三年后重新拍卖。

到了这时候,动心的各种势力就多了,第二次拍卖肯定能顺利卖出去。

杨凡不会冲在第一线拉仇恨的。做全国的唯一食盐生产商就好。卖盐的事情就不参与了。人不可以吃独食。一定要分出一半来给别人分享才好。

这样就会形成一个新的,遍布大明的食盐利益集团,用他们取代旧的。

当然,崇祯也可以在淮河以北取得成功后,开始着手取消农业税和徭役。然后在逐步向全国推广。

杨凡之所以肯做这件费力不讨好的事情,主要还是他的财政压力也很大。

现在全靠现代传送工业白银来填补财政刺字。每年年底算账后,小娘皮都吓得手脚发麻。惊恐不已。赤字太大了。

他的铁路、公路、军费、教育、水利、研发全靠他额外输血。

小娘皮那边各项收入能把其他费用打平就很好了。

盐铁是古代最大的暴利行业,杨凡自然要全部掌握在手中。

让陛下拿走两千万两就是代价。只要崇祯能办成。第一期三年内,杨凡愿意自己从兴禾银行,划转一年两千万两给他。

而他来卖盐,也绝对赔不上,销售环节,他能赚回来的远超两千万。

该说的,都说完了,杨凡也就告辞了。

剩下的就看崇祯敢不敢干了。反正机会已经给他了。

如果他敢干,至少民变能控制住了。

朝廷不收你钱了。你们怨不得朝廷了。至于怎么活下去,你们自己考虑吧。当然赈灾也是不可能的,崇祯没钱,也没有粮食。就是有,他也舍不得。

这件事要是办成了,士绅就彻底垮了。他们没有了经济基础和依附农民,屁都不是。

杨凡潇洒的带着小娘皮走了,崇祯彻夜失眠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