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红楼之万人之上 > 第105章 一波堪平一波起

红楼之万人之上 第105章 一波堪平一波起

作者:夏中日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0 21:45:09

兵士调来之后,贾瑀一直紧绷的心弦终于得以稍稍放松了些许。他那原本紧蹙的眉头缓缓地舒展开来,犹如拨云见日,凝重的神色也随之有了一丝缓和,心中更是大定下来。

他迅速而又有条不紊地安排士兵分批划区,眼神坚定而专注,目光中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有的士兵被安排负责弹压可能出现的骚乱,以维持社会的稳定;有的则被指派负责守卫重要的区域,务必保障关键地点的绝对安全。

一切安排完毕之后,贾瑀如释重负般地长舒了一口气。此刻的他,脸上虽仍带着几分疲惫,但神情明显轻松了许多。接下来要做的,便是耐心静候朝廷的旨意。

与此同时,贾瑀还仔细地将后续的情况一一进行梳理。他时而陷入沉思,目光深邃而悠远,仿佛在思考着每一个细节的处理方式;时而奋笔疾书,笔尖在纸上飞速游走,留下一行行工整而有力的字迹。终于,一份详细的奏折完成了。

他精心挑选了几匹膘肥体壮、脚力极佳的快马,将这份承载着众多期望与信息的奏折加急送往京城。在这份奏折中,贾瑀经过深思熟虑,隐瞒了有关赵奎的事情。

贾瑀心里十分清楚,私自调兵这一行为必定会引起皇帝的猜忌和不满。每当想到此处,他的脸上便满是凝重之色,眉头再次不自觉地皱起,心中犹如压着一块沉重的石头。

所以,他巧妙地把所有相关的事情都推到了赵奎身上,在奏折中写道,说是赵奎有感于东鲁百姓生活的艰难,心怀怜悯,故而特派遣军士前来协助治理河工。写罢,贾瑀的眼神中透着一丝不安与期待,他不知道这样的解释能否被朝廷所接受。

随后,贾瑀马不停蹄地开始重新与工程专家们聚在一起。他目光专注,神情严肃,认真倾听着专家们的每一个观点和建议。在讨论过程中,他时而微微点头表示赞同,时而提出疑问引发更深入的思考。

众人共同重新划定谋划修建堤坝的相关事宜。在一次次深入的讨论和研究中,方案逐渐完善起来。很快,堤坝的修建工作再次启动,又开始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贾瑀亲自来到工地,看着工人们忙碌的身影,他的脸上也露出了些许欣慰的笑容。那笑容中,既有对工程进展顺利的喜悦,也有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随着贾瑀对东鲁官场雷厉风行的大力整治,曾经泛滥成灾的贪污受贿、以次充好等恶劣现象被一扫而空。整个东鲁官场上下一心,所有人都齐心协力地投入到修理堤坝的工作中,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团结和高效。

贾瑀看着这一切,紧绷的脸庞终于有了一丝放松。他那原本充满忧虑的眼神,此刻也多了几分希望的光芒。

五日之后,京城的旨意终于快马加鞭地传来。刘崇、王宽等大小官员四十五人被朝廷下令全部革职查办,不得有片刻延误,即刻就要被押解前往京城。

赵奎因积极配合贾瑀,在治理河道一事中有功,故而暂时得以留任。贾瑀听到旨意,神色复杂,既有对贪官落马的快意,那快意从他微微上扬的嘴角和明亮的眼神中流露出来;又有对未来局势的深思,这份深思让他的眉头不自觉地再次皱起,目光变得深邃而悠远。

同时,许昌义因其功绩受到隆重表彰,被追封为都察院副都御史,谥号“忠恪”。最后,皇帝对贾瑀予以嘉奖,并且严令贾瑀加快工程建设的进度,还表示等其回京后会一同按照功劳大小进行赏赐。

贾瑀跪地接旨,眼中满是感激与坚定。他的身体微微颤抖,那是对皇帝信任的敬畏和对未来责任的担当。

原来,在贾瑀的奏折送往京城之后,京城的各个派系在朝堂之上展开了一场极为激烈的交锋。各方势力互不相让,针锋相对,你来我往,通过了一轮又一轮激烈的争吵以及诸多暗中的交易与妥协。

最终,郑思齐被朝廷责令致仕还乡。此次事件中,忠顺王和洪熙一派双方剑拔弩张,闹得不可开交,彼此都损失惨重,可谓是两败俱伤。

而东鲁省新任的官员,无一例外,皆为皇帝的心腹亲信。

随着皇帝的旨意下达,贾瑀总算彻底放下心来。他那一直紧绷的神情终于舒缓了许多,仿佛长久以来压在心头的巨石终于被挪开。

与此同时,他安排人手处理赵奎遗留的问题。他们精心制造了赵奎醉酒后从花船上掉落的假象,使其变得痴傻(傀儡卡的副作用)。

赵奎的家人尽管心中存有疑虑,毕竟赵奎为人贪花好色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再加上当天他的几名护卫不知所踪。

然而,终归这不是什么值得宣扬的光彩之事,赵奎家人也只是匆匆向朝廷上报了赵奎的生病离任,之后便不再多提。

而公孙羽经历了此次事件后,也决心投靠贾瑀,正式成为了贾瑀的谋士。

许正阳和许芸二人则扶灵回乡。他们默默地走在路上,心情沉重而悲伤。

许正阳紧紧握着父亲的棺木,仿佛还能感受到父亲的温暖。他的眼神空洞而哀伤,脸上的肌肉紧绷着,透露出内心的痛苦。每走一步,都仿佛带着千钧的重量。

许芸则低着头,泪水不断地流淌下来,她的双肩微微颤抖,像是在承受着巨大的悲痛。那泪水滑过她苍白的脸颊,滴落在尘土飞扬的道路上。

她想起了小时候与父亲在一起的点点滴滴,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思念和哀伤,眼神中满是对往昔的怀念和对未来的迷茫。

送别兄妹二人后,贾瑀率领众人前往其他州县视察工程。

他们沿着崎岖的道路前行,一路上风景如画。青山绿水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美丽,微风轻轻拂过,带来阵阵花草的清香。

但贾瑀却无心欣赏,他眉头紧锁,心事重重。那紧锁的眉头仿佛两道深深的沟壑,承载着他对工程的担忧和对百姓的责任。

他的心思全在即将视察的工程上,希望能够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改善民生。每想到此处,他的眼神便更加坚定,步伐也更加匆忙。

几天后,贾瑀等人抵达了章丘县。

章丘县乃是此次堤坝损毁程度最为严重的地方,贾瑀面色凝重,双唇紧闭,眼神中满是忧虑。他望着那残破不堪的堤坝,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尽快修复。

带领众人决心在此停留下来,认真督促当地的工程进展。

这一天,铃儿和灵逸两人闲得发慌,满脸期待地缠着贾瑀逛街。

贾瑀无奈地笑笑,那笑容中带着几分宠溺和无奈。他带着二人漫步在这小县城的大街上。

灵逸四处张望着,脸上满是失望,嘟囔着说道:“这里怎么什么也没有?”

贾诩嘴角上扬,露出温和的笑容,安慰道:“你以为这是京城吗?改日空闲下来,我带你们二人去郊外散散心。”

就在这时,传来一声细微且带着几分颤抖的声音:“瑀哥哥。”

贾瑀听到这一声音后,身子突然一愣,眼神中闪过一丝疑惑,这声音似乎有些熟悉,好像是许芸的声音。

他迅速扭头看去,只见一个浑身脏兮兮、衣衫破烂的小乞丐站在自己不远处。那小乞丐眼神中透着无助和惊喜,目光中满是期待和依赖。

接着又是一声带着哭腔的:“瑀哥哥。”贾瑀仔细一看,心中大惊,果然是许芸。

他眉头紧皱,满脸的难以置信,急忙上前问道:“芸妹妹,怎么了?”

许芸看到贾瑀,一直紧绷的心神瞬间一松,眼眶中蓄满的泪水夺眶而出,身子一软,晕倒在贾瑀怀中。

贾瑀一脸焦急,连忙抱紧许芸,神色紧张地呼唤着她的名字。

回到住处,贾瑀赶忙让铃儿和灵逸给许芸仔细擦洗了身体,换了干净衣服。

随后又匆忙找来医生为其诊治。原来,许云身体并无大碍,只是因饥饿、害怕,精神过度紧张才导致如此虚弱。

待一切安排妥当,贾瑀这才安顿许芸歇息。

贾瑀来到堂屋与公孙羽商量,神色忧虑,眉头深锁地说道:“子燚兄妹俩扶灵回乡,按说不该有差池,这是遇到什么事了?为何今天芸妹会突然出现在这里?”

公孙羽手抚下巴,沉思片刻说道:“只能等许家小妹醒来,我们才能知晓。”

第二天,许云刚醒来便哭着要找贾瑀。

贾瑀听闻,即刻来到床前,紧紧握着许芸的手说:“芸妹妹,我在这。”

许芸泪流满面,抽抽搭搭地哭着说:“瑀哥哥,你快去救救我哥哥。”

贾瑀轻拍她的手背安慰道:“发生什么事了?芸妹妹,你慢慢说。”

许芸一边抽泣,一边断断续续地诉说了他们回乡路上发生的事情。

却说许正阳和许芸兄妹一路上皆沉浸在深深的悲伤之中,神色黯然,脚步匆匆地赶着路。

结果刚出济南城不久,就有家人神色慌张地来报,声称感觉有行踪可疑之人鬼鬼祟祟地跟在他们身后。

许正阳听闻,眉头紧皱,眼中闪过一丝警觉。他的心跳瞬间加快,心中暗想:自己带着年幼的妹妹,绝不能让她陷入危险之中,必须得万分小心才是。

于是,他面色凝重地吩咐家人全都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务必严加守卫。

没过几日,他们走到了一处偏僻荒凉之所。

突然间,只见几十人如凶神恶煞般猛地冲了出来,拦住了他们的去路。

为首一人目露凶光,恶狠狠地说道:“不要反抗,乖乖跟我们走,兴许还能留你们一条性命!”

许正阳毫无惧色,面容坚毅,目光坚定如炬地说道:“休想!”

一边沉着冷静地安排家人奋力抵抗,一边急切地让一亲信家人带着许芸赶紧逃走,去找贾瑀搬救兵。

这家丁乃是许家训练有素、颇具武艺的护院,他毫不犹豫地带着许芸转身就跑。

几名穷凶极恶的匪徒在后面穷追不舍,在激烈的打斗之际,护院使出浑身解数,拼尽全力拖住那几名匪徒,声嘶力竭地大声呼喊让许芸快跑。

许芸在极度的慌乱中逃跑,一个不小心,不慎落入了路旁的小河中。

水流瞬间将她冲走,就此和大家失散。但也正因为这意外的落水,让她侥幸躲过了贼人的追捕。

而后,许芸一路上历经艰辛,风餐露宿,靠着乞讨为生,一心只想寻找到贾瑀。

分别之时,她清楚地记得贾瑀是一路向东而行,所以她便坚定不移地顺着河道一路向东苦苦寻找。

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这里赶上了贾瑀。

许芸哭着说道:“瑀哥哥,你快去救哥哥”。

贾瑀安慰道:“放心,芸妹,我回去就子燚的。”

说着看许芸精神疲惫,哄睡许芸。吩咐铃儿灵逸照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