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红楼之万人之上 > 第121章 钦差贾瑀之广陵

红楼之万人之上 第121章 钦差贾瑀之广陵

作者:夏中日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0 21:45:09

三日后,正值阳光明媚、碧空如洗的绝佳时节。天空湛蓝得好似一块纯净无瑕的巨大蓝宝石,洁白的云朵悠悠然地飘荡着,变幻出各种奇妙的形状。

贾瑀身着一袭整洁笔挺、做工精细的官服,那官服上的绣纹精美绝伦且璀璨夺目,在灿烂阳光的映照下闪烁着若隐若现的微光。

他率领着手下那一众来自户部的官员和兵丁,众人皆是精神抖擞、士气高昂。他们迈着坚定有力、整齐划一的步伐,毅然踏上了南下的漫漫征程,每一步都仿佛承载着坚定不移的决心和英勇无畏的勇气。

不久之后,他们又顺利地与贾琏、黛玉等人成功汇合。一时间,这支队伍愈发规模庞大,浩浩荡荡将近两千余人。人员众多,车马连绵不绝,那场面当真壮观无比,犹如一条蜿蜒绵长的巨龙缓缓前行。

马蹄声清脆响亮,车轮声沉闷厚重,相互交织在一起,扬起滚滚尘土,仿佛一条气势磅礴的黄龙在身后翻腾起舞。路人纷纷驻足侧目,脸上满是惊叹之色,为这支队伍的宏大规模和非凡气派所震撼。

众人一路艰辛前行,路途虽充满坎坷却也始终满怀希望。直至来到宽阔无垠、水波荡漾的运河边,而后有条不紊地转乘官船,顺着悠悠流淌、波光粼粼的河水继续南下。河水清澈透明,倒映着湛蓝的天空和朵朵白云,微风轻柔拂过,带来丝丝沁人心脾的凉爽。

这一路上,贾瑀倒是显得颇为悠闲惬意。他放心地把大队人马的行程安排、后勤保障等诸多纷繁复杂的事务都托付给了能力出众、办事可靠的公孙羽,自己则落得一身清闲自在。

只见他悠然地站在船头,尽情欣赏着沿途美不胜收的风景。江水悠悠流淌,两岸青山连绵起伏,宛如一幅水墨画卷。绿树成荫,郁郁葱葱,鸟儿在枝头欢快地歌唱。他时不时与身边的人畅快地聊聊天,分享着彼此的新奇见闻和有趣故事,心情格外舒畅愉悦,仿佛世间的烦恼都离他远去。

与此同时,贾瑀也在脑海中深入思考着未来的计划和目标。他心里清楚,前方还有许多未知的艰难挑战等待着他们,但他坚信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同舟共济,就一定能够克服重重困难,实现心中宏伟的理想。他的目光深邃而坚定,仿佛能穿透眼前的重重迷雾,清晰地看到未来的光明前景。

在这样轻松愉快、和谐融洽的氛围中,贾瑀与众人一同踏上了充满希望的新征程。他们内心充满信心和勇气,满怀着对未来精彩冒险的无限期待,憧憬着能够在这波澜壮阔的旅程中成就一番惊天动地的伟大事业。

此次出行,贾瑀还特意带了晴雯和金钏这两个聪明伶俐、活泼俏皮的丫鬟在身边。他每日的时光要么是与这两个丫鬟嘻嘻哈哈、欢乐无比地嬉笑逗趣,充满了清脆悦耳的欢声笑语;要么就是与才情出众、气质如兰的黛玉切磋诗词歌赋,交流文学心得,沉浸在诗意盎然的美妙氛围之中,日子过得那叫一个惬意逍遥,让人好生羡慕。

黛玉在这一路上心情也格外舒畅愉悦。贾瑀的风趣幽默如同春日里温暖和煦的暖阳,总是能恰到好处地逗得她频频展颜欢笑,那如花般的笑颜灿烂动人,一扫往日的忧愁阴霾。

林黛玉心中不禁暗自思忖:“我往昔和宝玉相处的时候,总是深陷于情感的纠葛之中,每日以泪洗面,满心都是无尽的忧愁。可是如今,为什么与贾瑀一同出行的这些日子里,我却能如此轻松愉快呢?”

她仔细思索着其中的缘由,忽然间恍然领悟,或许正是因为贾瑀身上那种洒脱豁达、不拘小节的独特气质,如同轻柔的清风一般,能够轻易吹散她心头堆积已久的层层阴霾,让她感到前所未有的轻松自在,仿佛重获新生。

不日,当队伍抵达扬州之时,这座繁华热闹的城市早已做好了周全的迎接准备。扬州当地的官员们通过各种灵通的渠道提前探知贾瑀即将到来的消息,扬州知府亲自率领着一众大小官员,早早地就在城外宽阔的官道旁恭敬等候。他们身着整齐划一、庄重肃穆的官服,面容严肃而庄重,翘首以盼,目光中充满了期待和揣测,心中暗自揣摩着这位钦差大臣的来意和性情。

贾瑀骑在一匹高大威猛、毛色亮丽的骏马上,远远望见等候的官员们,脸上瞬间浮现出恰到好处的微笑,那笑容既不显得过分热情洋溢,也不让人觉得冷淡疏离,分寸拿捏得精准到位,尽显其高超的处世智慧。

待走近后,他轻盈地翻身下马,只是礼节性地与众人简短而客气地寒暄了寥寥几句,对于一路行程的延误以及可能存在的其他问题等事宜只字未提,表现得沉稳大气、波澜不惊。

随后,他那锐利如鹰隼般的目光迅速扫过人群,眼神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疑惑,明知故问地开口问道:“嗯,怎不见巡盐御史林大人?”

扬州知府听到问话,赶忙趋前一步,神色略显紧张慌乱,额头上甚至冒出了细密的汗珠,连忙回道:“林大人月前染病告假了。”

贾瑀听闻此言,眉头微微一皱,脸上迅速浮现出一抹真切的担忧之色,语气关切地说道:“本官和林大人乃是亲戚,知府大人安排好随员兵丁驻扎事宜就可,本官就住在巡盐御史衙门便好。”

知府连连点头,应声道:“是是是,一切全凭大人吩咐。”他心里清楚,贾瑀和林家的亲密关系在官场上众人皆知,这并非什么秘密,自然不敢有任何异议。

随后,知府领命匆匆去安排各项事宜,此事暂且按下不表。

贾瑀则带着贾琏、黛玉等人,未作片刻停留,径直朝着巡盐御史衙门的方向大步流星地走去。

一路上,众人神色各异,心思重重。贾琏眉头紧锁,目光深沉,似乎在绞尽脑汁地思考着此次扬州之行可能带来的利益与麻烦;黛玉则面带忧色,眉梢眼角都透着深深的忧虑,不知是在为父亲身体的状况忧心忡忡,还是为接下来的未知境遇愁肠百结。

而贾瑀目光坚定如铁,步伐沉稳有力,心中也在不停地思量着见面之后如何说服林如海,同时想着收集有关林如海的详细情报。

林如海,出生于钟鸣鼎食之家,书香传世之族。其祖上曾袭过列侯之位,到了林如海这一代,虽侯爵之衔已尽,但林如海凭借自己出类拔萃的才华和坚持不懈的努力,硬是在波谲云诡的仕途上闯出了一片广阔天地。

林如海自幼聪慧绝伦,对诗书礼仪展现出了极高的天赋和浓厚的兴趣。在家族的悉心培育和严格教导下,他饱读诗书,对经史子集皆有深入研究,精通要义,展现出了非凡的才智和高远的抱负。

年少时的林如海,便立下了金榜题名、光宗耀祖的宏伟志向。他日夜苦读,废寝忘食,无论是寒冬腊月的刺骨寒风,还是酷暑炎夏的炽热骄阳,都不曾让他有丝毫的懈怠和退缩。

那一盏盏昏黄的油灯,见证了他无数个日夜的辛勤付出和不懈坚持。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竞争激烈的科举考试中,林如海一举高中,成为了家族的无上骄傲和众人羡慕敬仰的对象。

初入仕途的林如海,因其才华横溢、品行端正高洁,很快便得到了上司的赏识和同僚的认可。他被任命为兰台寺大夫,负责掌管宫廷珍贵的图书和重要的档案。

然而,林如海并不满足于眼前的成就和安稳。他深知,要想真正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为天下百姓谋得福祉,就必须深入地方,亲身了解民生疾苦。于是,他主动请求外调,毅然前往扬州担任巡盐御史这一重任。

扬州,自古以来便是繁华富庶之地,但同时也是盐务管理的关键地区,利益关系盘根错节,错综复杂,贪污**现象屡禁不止,极为严重。林如海深知自己肩负的重任艰巨而重大,上任伊始,便不辞辛劳地深入调查盐务实际情况,下定决心整顿盐政,坚决打击不法商贩和贪污**的官员。

在扬州的日子里,林如海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严峻的挑战。那些不法商贩和贪污官员相互勾结,形成了一股强大顽固的势力,对林如海进行了百般阻挠和威胁。但林如海并未有丝毫退缩和畏惧,他凭借着自己坚定如磐石的信念和过人的智慧谋略,与这些黑暗恶势力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扣人心弦的激烈斗争。

他明察暗访,不辞辛劳地收集证据,不惧权贵的施压和威胁,坚决公正执法。在他的不懈努力下,许多贪污**的官员被依法绳之以法,不法商贩的嚣张活动得到了有效遏制,扬州的盐务管理逐渐走上了正轨,恢复了清明有序。林如海的清正廉洁和刚正不阿赢得了百姓的衷心赞誉和爱戴,但也因此得罪了不少位高权重的权贵。

在家庭方面,林如海娶了出身名门、温柔贤淑的贾敏为妻。夫妻二人相敬如宾,感情深厚笃实,相濡以沫。婚后,他们育有一女,取名黛玉。黛玉自幼聪慧美丽,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深得林如海的宠爱呵护。林如海对黛玉的教育极为重视,不仅亲自悉心教导她读书识字,还不惜重金聘请名师为她授课,希望她能成为一个才华横溢、见识广博的女子。

然而,命运似乎总是喜欢捉弄善良的人。贾敏不幸早逝,这给林如海和黛玉带来了沉重无比的打击。林如海在悲痛之余,更加疼爱黛玉,将所有深沉的父爱都毫无保留地倾注在她身上。但由于工作繁忙,事务缠身,他无法时刻陪伴在黛玉身边,只能将她托付给贾母照顾,以求她能得到妥善的关爱和照料。

尽管家庭遭遇如此不幸,但林如海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职责和使命。他依然坚守在扬州,为整顿盐务而不懈努力奋斗。然而,长期的劳累和沉重的压力最终还是无情地拖垮了他的身体。他的健康状况日益恶化,每况愈下,但他仍然强撑着病弱的身躯处理政务,直到再也无法起身,令人钦佩和惋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