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红楼之万人之上 > 第147章 挟胜推行盐业改

红楼之万人之上 第147章 挟胜推行盐业改

作者:夏中日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0 21:45:09

贾瑀率领着队伍回到了贾府。他马不停蹄地开始全力救治受伤的士兵,确保每一个伤者都能得到妥善的医治。对于在战斗中英勇牺牲的士兵,贾瑀下令厚葬,并给予了极为丰厚的抚恤,以慰藉他们的在天之灵。

做完这一切安排后,贾瑀稍作思索,随后叫来林虎,严肃地说道:“林虎,你去审问那个投降的倭寇,务必从他口中撬出有用的情报。”

原来,这些倭寇的出现果然是赵谦的第三计,意在引倭寇祸乱金陵。

然而,倭寇的头目也并非愚笨之辈,所以他先派遣了这一小股部队前来探路。

结果未曾料到,整个金陵城的防务竟如此空虚,简直如入无人之境。

金陵地处内地,长久以来军备松弛,纸面上本该有四五万的精锐部队,实则连十分之一都不足,而且剩下的士兵还缺乏训练。

正因如此,才让倭寇们的偷袭得以成功。

这些事情都记录在案,等回京之后报告给皇上。贾瑀决心,贾瑀现在决心完成整顿盐务的最后一步,明天按时召开整顿盐务大会。

第二天,江南各省的盐政、盐运、盐道官员以及盐商们纷纷聚集在了金陵省衙门。

清晨的阳光洒在衙门的朱红色大门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衙门内外,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大堂之中,人头攒动,熙熙攘攘,足足坐了上百人。他们身着华丽的服饰,或交头接耳,或神色焦虑,都在静静地等待着贾瑀的出现。

就在这时,贾瑀带着钦差的全套仪仗,身后跟着府军卫,威风凛凛地出现了。

贾瑀身着官服,步伐稳健,神色庄重。他身后的府军卫们个个身着铠甲,手持兵器,神情严肃,身上散发着一股浓烈的肃杀之气。

他们的脚步声在大堂中回响,仿佛是命运的鼓点,迅速蔓延至整个会场。

一刹那间,原本嘈杂的大堂变得鸦雀无声。所有的声音仿佛都在瞬间消失,只剩下沉重的呼吸声和紧张的心跳声。

昨天他们在战场上奋勇杀倭寇的情景还清晰地浮现在众人眼前,那惨烈的战斗,英勇的身姿,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为之震撼。

此时,没有一个人敢大声呼吸,更别说开口说话了。

贾瑀神情肃穆,目光扫过在场的众人,大声说道:“今日,我代表朝廷在此召开整顿盐务大会,接下来将颁布新的盐务管理条例。”

他的声音在大堂中回荡,清晰而有力。

一个户部官员从旁走出,手中拿着一卷文书,开始读起新的盐务条例。

大堂中,静静的,只有这一个声音。

“其一,取消总商这一制度。从今往后,所有人员皆可前往盐政衙门领取盐引,然后依据盐引前往盐场购置食盐,并到指定的区域进行销售。”

随着这一条例的读出,在场的官员们心中开始不安起来。他们深知,总商制度的取消意味着他们失去了对盐业的垄断控制,以往从中获取的巨额灰色收入也将不复存在。

“其二,取消盐运的既有模式,往后盐运事务将由商户自行处理。原盐运衙门变更为缉私衙门,其主要职责在于严厉打击私盐的贩卖活动,以及全力保障盐路的畅通无阻。”

这一条更是让那些长期依赖盐运谋取私利的官员们脸色变得极为难看。他们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财路被彻底截断了。

“其三,盐税改革。分为三部分,国税上缴国库一引一两银,护税上交盐运衙门一引一钱,厘金上交地方政府一引一钱。”

这个条例一经公布,在场的所有官员心里都“咯噔”一下。他们清楚地知道,往后自己的各种灰色收入将彻底化为泡影。倘若再起贪念,那就是贪腐,等待他们的将是严厉的惩处。

而商人们则是表情各异。

一部分商人喜上眉梢。虽说表面上看起来盐税比以往增多了一些,但是只要能够切实取消那些形形色色的灰色支出,他们的利润必然还是会有所增长。

不过,也有一部分商人感到忧虑。那就是盐引一旦放开,随后这个市场就会涌入大批的商人,竞争必然会愈发激烈。

但这恰恰正是盐务整顿的关键核心所在,其目的就是引入更多的竞争。

如此一来,税收能够增加,老百姓能够从中受益,而不再像如今这般,只有寥寥几个垄断的大商人和官员们大肆敛财。

一位资深的盐商在心中默默盘算着,他知道,虽然竞争会加剧,但只要经营得当,依然有利可图。

另一位年轻的商人则显得有些兴奋,他觉得这是自己一展身手的好机会。

而那些习惯了依靠关系和贿赂获取利益的官员们,此刻却如坐针毡,他们在心中暗暗咒骂着贾瑀,但又不敢表露出来。

贾瑀看着众人的表情,心中明白,这场改革必将面临巨大的阻力,但他已经做好了迎接挑战的准备。

他再次开口说道:“此次盐务改革,乃是朝廷的决心,也是为了江南盐业的长远发展,为了百姓的福祉。如有违抗者,定当严惩不贷!”

他的声音坚定而有力,在大堂中久久回荡。

当贾瑀的声音落下之后,整个会场依旧鸦雀无声,气氛凝重得仿佛能滴出水来。

其实,仔细想来,这次改革,除了那些总商和其背后的豪门世家会遭受重大损失之外,实际上其他人都没有太大的损失。贾瑀所制定的政策可谓考虑得周全细致、面面俱到。即便是官员们,虽说通过不法手段获取的收入大幅减少,然而合法的收入却相应增加了,对于底层官员而言,这无疑也是一件令人欣喜之事。

坐在前排的八大洋盐商,起初脸色煞白如纸。不过很快,黄正邦、马瑞祥等人的神色就恢复了正常。毕竟自家已经积累了几代人的庞大产业,即便往后做不了总商,依然可以选择做普通的盐商,或者干脆涉足其他行业,总归是有退路的。

而范崇礼等人的脸色却变得铁青,他们已然深陷与官员相互勾结的纠葛之中,难以自拔。很显然,他们的家族即将面临没落的命运,前景一片黯淡。

在贾瑀强大的武力威慑之下,不论是金陵的高官,如甄应嘉、高亚腾、卫德耀这些位高权重之人,还是普通的官员,又或是那些所谓的总商、商人们,无人敢起丝毫的小心思,都乖乖地依照贾瑀的安排行事。

贾瑀站在高处,目光如炬,扫视着下方的众人。他的身姿挺拔,散发着一种让人无法抗拒的威严。那些平日里趾高气扬的高官们,此刻在贾瑀的注视下,也都低下了头,不敢与之对视。甄应嘉脸色阴沉,心中虽有不满,但也不敢表露出来。高亚腾紧握着拳头,却又无奈地松开,他知道此刻反抗无异于以卵击石。卫德耀则在一旁偷偷观察着局势,盘算着自己的得失。

普通官员们更是噤若寒蝉,他们深知贾瑀的手段,谁也不想成为出头鸟,招来杀身之祸。那些总商们,曾经凭借着特权垄断盐业,获取巨额利润,如今也只能乖乖就范。商人们相互交换着眼神,虽然心有不甘,但面对贾瑀的强势,也只能选择服从。

同时,贾瑀为了防止改革出现波动,从而影响到百姓的食盐需求,又让贾芸偷偷地运来了一大批食盐,随时准备投放市场。

贾瑀在做出这个决定之前,经过了深思熟虑。他深知,改革的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的疏漏都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为了确保百姓能够在改革期间依然能够买到食盐,他秘密地与贾芸商议运输事宜。

贾芸亲自带领着一队可靠的人马,日夜兼程,不辞辛劳地赶路。他们避开了众人的耳目,小心谨慎地保护着这批食盐。一路上,他们遭遇了恶劣的天气和复杂的路况,但他们没有退缩。

而在这个过程中,贾瑀丝毫不敢松懈,他密切关注着各方的动态。每天都会听取手下的汇报,了解市场的变化和民众的反应。他深知,改革的每一步都至关重要,稍有不慎,就可能前功尽弃。

他的书房里,堆满了各种情报和文书。贾瑀常常在烛光下,仔细地研究着每一份报告,思考着应对之策。他的眉头紧锁,眼神中透露出坚定和专注。

那些原本心存侥幸的官员们,在贾瑀的严密监控下,也不敢有任何不轨的举动。他们明白,贾瑀的决心坚如磐石,任何妄图破坏改革的行为都将受到严厉的惩处。他们只能暂时收起自己的野心,等待时机。

有一位官员,试图暗中勾结商人,操纵盐价。但他的一举一动都在贾瑀的掌握之中。贾瑀毫不留情地将其拿下,当众严惩,以儆效尤。这一举动让其他官员们更加胆战心惊,再也不敢轻举妄动。

商人们虽然心中对未来的竞争充满了担忧,但在当前的形势下,也只能顺应潮流,积极调整自己的经营策略。有的商人开始研究新的销售渠道,有的则努力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他们明白,只有适应改革的潮流,才能在未来的市场中立足。

整个金陵的盐务市场,在贾瑀的强力推动下,正逐步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百姓们也感受到了改革带来的变化,食盐的价格逐渐稳定,供应也更加充足。他们对贾瑀的改革充满了期待,相信未来的生活会越来越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