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红楼之万人之上 > 第160章 再见北静观众像

红楼之万人之上 第160章 再见北静观众像

作者:夏中日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0 21:45:09

话说这个贾政不日被皇上点了学政前去赴任,府中各人依依不舍。贾宝玉虽然高兴没了管束,但是如今园子里冷冷清清,自己除了每日和丫鬟们玩耍,也无甚乐趣。

他时常一个人坐在亭子里发呆,想起以往姐妹们在园中的欢声笑语,心中不免有些失落。那些一起吟诗作对、嬉戏打闹的日子仿佛还在眼前,可如今却只剩自己形单影只。

偶尔,他也会去贾母处请安,听着贾母的唠叨,心里却盼望着能有点新鲜事儿来打破这无聊的生活。而府中的下人们,见宝玉没了往日的活泼劲,做事也都小心翼翼,生怕惹恼了这位主子。

由于贾家两位当家人贾赦病倒,贾政去外赴任,这开国一派聚会,贾家无人参加。北静王派人拿了他的名帖来到汝宁侯府邀请贾瑀。

贾瑀看着北静王的邀请函,心中清楚北静王还是不甘心放弃贾家这一大势力。而自己之前已决心要对付他,所以此时需要直接面对此人,正好也见识这腐朽不堪的开国一派。

他沉思片刻,眼神逐渐变得坚定,将邀请函收入怀中,吩咐下人准备车马,准备赴约。一路上,贾瑀心中暗自盘算着应对之策,深知此去定是一场没有硝烟的较量。

今天,是在北静王城外的别院中聚会,来的人着实不少,可以说开国一派如今有爵有位的都请来了。

别院门口车水马龙,热闹非凡。下人们忙前忙后地招呼着各位贵客。走进别院,只见亭台楼阁间,宾客们三五成群,或高谈阔论,或低声私语。

贾瑀踏入这别院,神色从容淡定,目光却敏锐地观察着四周。

如今贾瑀在朝中已然是高官贵爵之身,故而他一进来,众人便忙不迭地向他打招呼。这时,主人北静王水溶瞧见贾瑀进来,脸上瞬间堆起了热情的笑容,亲切且热络地说道:“毅恒啊,你来得可有些迟了,往后你可得常与大家走动走动,否则咱们老一辈的情分怕是要生疏喽。”贾瑀微微点头,回应道:“嗯,王爷所言极是。”

接着,北静王亲自把贾瑀引入正厅。正厅之中坐着几位人物,分别是定城侯府的谢鲸,他现今在羽林卫担任指挥同知一职;保龄侯史鼐、忠靖侯史鼎,这二人在都督府挂着职,相比门外那些无所事事之人,总归是强上一些。

还有一人,乃是景田侯府的裘良,近些年来他屡次升迁,如今已担任神武门的守将。

再有一人,竟是贾瑀的熟人,来自镇国公府的牛国武,他在边境历练数年,刚刚调回京城,在金吾卫中出任指挥同知之职。至于其他人,要么没有官职,要么官职低微,连这正厅都进不得,只能待在外面。

进来之后,几人忙给贾瑀让座。大家相互让来让去,最终,贾瑀坐在了史鼎的下首。

贾瑀心中暗想:“嗯,如果王子腾回来,再有牛国武的父亲牛继宗回来,这也就是开国一派在朝中所有的势力了。”

想到此处,贾瑀心中不禁有些讥诮:“这开国一派真是腐朽不堪啊!想想这曾经的四王八公,十二侯,还有无数的伯将军,到如今,竟然只剩这寥寥无几的几人。北静王还在这里强撑门面,而且,贾瑀还留意到东平王府和南安王府并未参与此事,并未参与北静王的聚会。”

北静王说道:

“如今王子腾去九边巡边,那贾雨村贾化近年来也与我们开国一派日渐疏远。本王在朝中可谓是独木难支啊!”

这时,他看向贾瑀接着说道:

“毅恒,如今每日大中小朝都上朝的,也就你我二人了。你我应当在朝中相互支撑、彼此呼应,否则洪熙一派对我们定会赶尽杀绝。”

贾瑀心中暗自冷笑,开国一派虽说人数不少,可确实没什么高官显爵了。大朝之时或许还有些人,然而小朝会就仅仅北静王和自己会参与。

这时贾瑀回应道:

“嗯,王爷。下官此前多次外出执行皇命,如今刚回京。正巧皇上又给了下官一个月的假期,所以对于朝中之事,下官确实知晓不多。”

北静王水溶说道:

“如今朝中主要是洪熙一派和忠顺王一派势大,他们两派相互争斗,日益攻讦,无暇顾及我们,我们才稍稍好过了些。否则的话,咱们开国一派根本无法应对。”

这时北静王又说道:

“如今有实权的就是毅恒你一人了。先前你去金陵整理盐务,就没有跟大家通个气。如今听说无数人家都进入了这个盐业开放,咱们可是慢了一步。虽说也进去了,但是终是慢了一筹。”

贾诩这时心中暗想:自己有什么义务通知你们?嘴上却说道:

“嗯,整理盐务,我就是个跑腿干事的,一切事情都是由皇帝决定的。先前我也不知晓,等到后来,皇上给我下了旨意,那时我已远在金陵,也无法告知大家。”

北静王说道:

“嗯,如今你在户部,今后再有这发财的事,一定不能忘记大家。”

北静王水溶又说道:

“前些日子,本是寻得了一条路子,打算往北境走点货。当时,你父亲也参与其中了。然而,后来咱们安排的主事之人,名叫孙绍祖的,不知怎的,突然就出了岔子。竟被锦衣卫给拿了去,最后人也死在了锦衣卫的狱中。如此一来,这桩事情也就只能不了了之。”

贾瑀微微皱起眉头,说道:

“此前我在东鲁公干之时,曾听闻东鲁有众多人往往东瀛走货的。这可真是一条相当不错的挣钱途径。”

水溶瞪大了眼睛,一脸惊讶地说道:

“往东瀛走货?难道是走私不成?嗯,走私,这定然是违反朝廷法纪的。”

贾瑀神色凝重,接着说道:

“但是我们朝中开设了市舶司,现今我们或许可以在这贸易行上想想办法。”

北静王水溶撇了撇嘴,回应道:

“这市舶司皆是由宫中派遣的中使主持的。”

贾瑀回道:“下官自然是清楚的,乃是由宫中中使主持。

如今这市舶司仅设在了金陵,金陵诸大家族虽说不能直接主持市舶司,可与中使相互配合,也是赚得盆满钵满。

现今王爷在两位陛下跟前说话甚是管用,倘若我们向陛下提议在北边,于天津或者东鲁一带也开设一家市舶司,只要咱们能够参与其中,那定是一笔颇为可观的买卖。

再者,如今国家财政颇为艰难,先前下官在金陵整理盐务,虽说每年能增添个几十万两,却依旧于事无补。当下北境、南境皆需大量银两,设立了市舶司,往后国库内陆皆能增加收入。”

北静王水溶皱着眉头说道:“此事似乎确有可为之处,本王需好好思量一番。”

在座众人听到贾瑀的建议后,眼睛纷纷一亮,都出言来劝北静王。

“王爷,此计甚妙啊,若能成事,于国于民皆是好事,咱们也能从中获利。”保龄侯史鼐急切地说道,脸上满是期待,眼睛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忠靖侯史鼎也附和道:“是啊,王爷,贾大人这想法颇有远见,咱们可得抓住这个机会。”他一边说着,一边微微前倾身子,目光紧紧盯着北静王。

定城侯府的谢鲸忙点头应和:“王爷,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啊!”他的嘴角上扬,双手不自觉地搓动着。

景田侯府的裘良拱手道:“还望王爷早做决断,莫要错失良机。”他一脸诚恳,眉头微皱,神情中透露出一丝焦虑。

镇国公府的牛国武更是激动地站起身来:“王爷,咱们开国一派正需这样的机遇重振声威!”他双目圆睁,脸色涨红,双手握拳。

北静王水溶听着众人的劝说,心中也不禁开始动摇,陷入了沉思。

看着众人那急切的模样,贾瑀的嘴角微微上扬,心中不禁暗自冷笑。这些人果然上钩了,真是一群见利忘义之徒。

回想起之前在东鲁的日子,贾瑀就一直谋划着发展海外贸易。可如今的国家实行闭关锁国之策,若想涉足此道,要么冒险走私,要么就得辗转至金陵。然而,这两种途径都不是贾瑀所期望的。

此刻,贾瑀心中打着如意算盘。如果能成功推动北静王参与开设市舶司之事,那自己便能在近处开展海外贸易,大展拳脚。在这开国一派之中,虽然各府都经营着商铺生意,看似热闹繁荣。但真正论及行商贸易,有实力且经验丰富的唯有薛家。他深知,一旦此事提上日程,这市舶司的商贸运作必然会交到薛家手中。而自己如今与薛家早已紧密联合,利益相通。如此一来,后续自己便能顺理成章地将整个开国一派的财源牢牢掌控在手中。

想到此处,贾瑀的眼神中闪过一丝狡黠。让北静王出面牵头,替自己搭建好了这个平台。届时,自己便能在幕后操纵,坐收渔利。这一切都在按照自己的计划稳步推进,只要北静王点头同意,那未来的局势必将对自己极为有利。

贾瑀表面上不动声色,依旧维持着那副恭敬谦逊的模样。但内心早已充满了期待和兴奋,仿佛已经看到了那滚滚而来的财富和无尽的权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