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红楼之万人之上 > 第205章 众人议教之出路

红楼之万人之上 第205章 众人议教之出路

作者:夏中日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0 21:45:09

贾瑀与公孙羽整整商量了一夜。

屋内,烛光微微摇曳,昏黄的光芒映照着两人的身影。他们时而陷入沉思,表情凝重,仿佛思绪陷入了深深的泥沼;时而激烈讨论,情绪激昂,双手在空中挥舞,试图描绘出心中的构想。那争论的声音,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清晰,仿佛是两颗心灵在激烈碰撞,试图寻找到那一丝曙光。

夜,越来越深,如墨般的黑暗笼罩着四周。一切都陷入了沉睡,唯有这间屋子内传出的争论声,打破了这份宁静。月光如水,轻柔地洒在屋外的小径上,却无法穿透那紧闭的窗户,照不亮屋内人纠结与困惑的面庞。

直至东方泛起鱼肚白,晨曦透过窗缝,悄悄地溜进屋内。那温暖而柔和的光线,如同一双温柔的手,轻轻地抚摸着他们疲惫的面容,终于让他们那紧绷的神情有了一丝舒缓。经过漫长的一夜,他们才终于在观点的交织与融合中达成了一致,给张晴儿写了回信。

随后,贾瑀安排自己亲信主簿李用予和王芳术一同返回。此次由李用予负责联络事宜,李用予乃是贾瑀亲卫中培养起来的。他不仅机警果敢,能谋善断,而且武艺高强,在贾瑀心中,他是完成此次任务的不二人选。

张晴儿得到贾瑀的回信时,起初高兴万分。她的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那光芒如同璀璨的星辰,满心期待着信中的内容能为黄天教带来转机,能让教众们看到希望的曙光。她迫不及待地打开信件,目光急切地在字里行间穿梭,仿佛在寻找着那能够拯救众人的密码。

然而,当她仔细阅读完信的内容后,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如同被一阵寒风吹散。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愁眉不展,她的眉头紧紧皱起,仿佛心中压上了一块沉重的石头。

原来,贾瑀在信中说道,只要黄天教能够戴罪立功,便可以对过往之事既往不咎。这本是个令人振奋的好消息,仿佛黑暗中的一丝曙光。

可后面紧跟着的要求,却让张晴儿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黄天教是她父亲一生的心血,承载着太多的回忆与情感。这里也是众多教众的依靠,是他们在乱世中的避风港。解散教会,意味着要打破现有的一切,让教众们失去归属,如同飘零的落叶,失去了根基。

同时贾瑀信中所说也很有道理,朝廷不会同意黄天教这种组织存在。不过,贾瑀也为黄天教教众安排了出路。

贾瑀在信中提到,黄天教解散后,可以转型为以下几种产业组织形式:

其一,开办农庄。可以选取襄阳城外适宜耕种的大片土地,由黄天教教众们共同劳作。种植各类农作物,如小麦、水稻、蔬菜等。引入先进的农耕技术和灌溉系统,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同时,发展畜牧养殖,饲养家禽家畜,为市场提供丰富的农产品。

其二,设立工坊。根据教众们的技艺和专长,开办各类工坊。例如,木匠工坊可以制作精美的家具;铁匠工坊打造农具和兵器;纺织工坊生产布料和衣物。注重工艺的传承和创新,提高产品的品质和竞争力,将产品销售至周边地区甚至更远的地方。

其三,经营商铺。在襄阳城繁华的地段开设商铺,售卖自己生产的农产品、手工制品以及从外地采购的特色商品。可以包括粮油铺、布庄、杂货店等。通过良好的商业运营,积累财富,为教众们创造稳定的收入来源。

在管理方面,成立一个管理委员会,由张晴儿和几位德高望重、有经营头脑的教众共同组成。负责统筹规划产业的发展方向、资源分配、人员调度以及财务管理等重要事务。

对于教众们,根据他们的意愿和能力进行分工。擅长农耕的去农庄劳作,有手艺的进工坊工作,善于交际和经营的则在商铺服务。

为了提高教众们的积极性和工作效率,设立合理的薪酬制度和奖励机制。对于表现优秀、贡献突出的教众给予丰厚的奖励,包括物质奖励和荣誉表彰。

同时,注重与当地官府和其他商业组织的合作。遵守朝廷的法规政策,按时缴纳赋税,积极参与地方的公益事业,树立良好的形象,为产业的发展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

还会定期组织培训和学习活动,提升教众们的技艺水平和经营管理能力,使他们能够适应新的工作和生活方式。

总之,通过这样的产业组织安排,贾瑀承诺自己会帮助黄天教教众能够融入正常的社会生活,凭借自己的努力过上幸福太平的日子。

张晴儿把教中自己的亲信骨干找来,并且将李用予介绍给他们。众人围坐在一起,脸上满是疑惑与担忧。

张晴儿神色凝重,缓缓开口说道:“各位,六省经略贾瑀的回信来了,条件已经摆在我们面前。”

一位亲信急切地问道:“圣姑,那贾瑀到底是怎么说的?”

张晴儿深吸一口气,声音略显沉重地说道:“贾瑀说,只要我们戴罪立功,过往之事可以不追究。但要解散黄天教,把它变成产业组织。”

众人一听,顿时炸开了锅。

“什么?解散黄天教?这怎么行!”一位脾气火爆的亲信猛地站起身来,大声嚷道,“黄天教可是我们的根基,怎么能说散就散!”

另一位亲信也皱着眉头,满脸不舍地说道:“圣姑,这可是老教主一生的心血啊!我们怎么能如此轻易地放弃?”

李用予赶忙说道:“诸位,先别激动,听我讲几句。贾大人也是为了大家的未来着想。不管什么时候朝廷是绝对不会容忍黄天教这样的组织存在的,如果我们不解散,那后果简直不堪设想。但如果变成产业组织,大家依旧能够团结在一起,而且照样能过上安稳的日子。就比如说开设农庄,我们有这么多的人手,可以开垦大片的肥沃土地,种植各类粮食蔬菜,不但能够满足咱们自己的需求,还能把多余的拿去卖钱。工坊里能够制作出各种精美的物件,商铺也能让咱们的东西有地方出售。这样一来,大家的生活就不愁没有着落了。”

一位较为冷静的亲信沉思片刻后,微微摇了摇头说道:“听起来似乎是有几分道理,但这一切真能像想象中那么顺利吗?经营农庄、工坊和商铺,哪一样不需要大量的资金和丰富的资源?我们从哪里去获取这些呢?”

又有亲信接着说道:“而且我们对这些生意根本就是一窍不通,能做好吗?万一赔了,那我们可就真的是一无所有了。”

一位年轻的亲信附和道:“是啊,这风险实在是太大了。我们在黄天教虽然现在处境艰难,但至少熟悉这里的一切。说不定还有其他的办法,没必要非得走这一步啊。”

另一位亲信满脸担忧地说:“万一贾瑀是在骗我们呢?解散了黄天教,又不给我们支持,那我们可就真的是走投无路了。”

还有亲信说道:“就算要做产业,我们能和那些经验丰富的老手竞争吗?市场就那么大,人家早就站稳脚跟了,我们能挤得进去吗?”

一位年长的亲信缓缓说道:“圣姑 ,我明白您的一番苦心。可这毕竟是一个重大的转变,我们真的能够适应吗?而且这里面的麻烦事肯定不少,各种规矩、税收,光是想想都让人觉得头疼。”

张晴儿目光坚定地说道:“各位,我知道大家对黄天教感情深厚,不舍得就此解散。但如今的形势大家也都清楚,襄阳王覆灭在即,我们如果不抓住这个机会,一旦被牵连,那后果将不堪设想。贾大人既然提出了这个方案,想必也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的。我们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勇敢地尝试一番。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就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坎儿。”

李用予紧接着说道:“诸位请放心,我们贾大人绝对是诚心诚意的。来之前他向我保证,会全力支持大家的转变。资金方面,他会想办法帮忙筹集一部分,还会派专人来指导我们经营产业。关于竞争,虽然市场已经有其他人占据了,但我们也有自己的优势,我们人力充足,而且大家又团结一心。只要找准方向,做出特色,未必就不能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而且,贾大人说了,只要大家真心投效,过往的恩怨就一笔勾销,日后肯定不会亏待大家的。”

经过一番更为激烈和深入的劝说与讨论,众人的态度渐渐有所转变。

最终,一位年长的亲信说道:“圣姑,既然您都这么说了,我们愿意相信您,愿意投效贾瑀。但要是出了差错,那可怎么办?”

张晴儿顿了一顿,说道:“我相信贾瑀,希望大家也相信我。”

其他人也纷纷点头,表示同意,但眼中仍透露出一丝不安和犹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