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红楼之万人之上 > 第220章 班师回朝遇波折

红楼之万人之上 第220章 班师回朝遇波折

作者:夏中日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0 21:45:09

贾瑀深知,战后事宜的处理乃是一场艰巨至极却又必须圆满完成的重大任务,他毫不犹豫地将全部精力与心血都倾注其中。

人员方面,伤亡的处置成了摆在眼前的首要难题。那数量众多的士兵和平民的伤亡,使得襄阳城仿佛被一层浓厚沉重的阴霾紧紧包裹,令人压抑得几乎无法呼吸。对于己方那些英勇捐躯的士兵的遗体,贾瑀毫不犹豫地下达了严令,要求务必尽最大的努力尽量收集齐全,务必要给予他们应有的至高尊重,而且必须进行极为妥善的安葬。他心里无比清楚,只有这样,才能给予那些仍在战场上舍生忘死、奋勇拼杀的将士们心灵上的慰藉,进而安定他们的军心。而对于敌方堆积如山的尸体,为了彻底杜绝疫病可能大规模传播的危险,他迅速组织起众多的人员,夜以继日地进行集中掩埋。

伤者的救治工作更是如同难以攀越的崇山峻岭,困难重重到了极点。在古代那极为有限的医疗条件下,许多身受重伤、生命垂危的伤者,就如同在狂风中飘摇欲灭的微弱烛光,时刻都有熄灭的可能。医护人员的极度稀缺以及各类药品的严重匮乏,使得救治的情况愈发变得严峻和危急。然而,贾瑀从未有过一丝一毫轻言放弃的念头,他不辞辛劳,不顾疲惫地四处奔走,想尽一切办法搜罗珍贵的药材,广纳贤能之士,不遗余力地招募各地的医者,竭尽全力,只为了能够从死神的手中夺回每一个宝贵无比的生命。

在俘虏安置的问题上,贾瑀陷入了长久而深沉的沉思之中。他一遍又一遍地反复权衡着各种可能的选择。若将这些俘虏收编为己方军队,极有可能会存在忠诚度难以保障方面的巨大隐患;倘若将他们当作奴隶或苦力来驱使,管理成本不仅会极高,而且还要面临他们激烈反抗的巨大风险;而要是选择将其释放或交换,又深深担忧会带来潜在的军事威胁。最终,经过无数次的深思熟虑,他极其谨慎地根据俘虏各自的表现和背景,经过反复斟酌,才小心地做出决定,部分收编,部分释放。

经济方面,基础设施的修复迫在眉睫,其紧迫程度犹如亟待全力救治的重症患者。那断裂得不成样子的道路,崩塌得惨不忍睹的桥梁,破损得千疮百孔的城池,这一切令人触目惊心的惨状,都迫切地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贾瑀当机立断,积极动员广大的百姓,广泛招募能工巧匠,全力以赴地投入到艰难的修复工作当中。尽管眼前的困难犹如一重又一重难以跨越的高山峻岭,但他始终坚定不移地坚信,只有修复好这些至关重要的基础设施,战后的经济才能逐步得以恢复,贸易的流通才能重新变得顺畅无阻。

农业生产的恢复同样让贾瑀忧心忡忡,其忧虑的程度恰似一块沉重无比压在心头的巨大磐石。农田被无情粗暴地肆意践踏,耕牛和农具损失得极为惨重,农民被迫流离失所,农业生产几乎陷入了完全停滞的绝望绝境。他当机立断,重新合理地分配土地,提供充足的种子和农具,不遗余力地鼓励农民重返家乡耕种,并精心周全地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只为让这片饱受战火无情摧残的土地重新焕发出勃勃的生机与活力。

税收的调整无疑是一个极为棘手、复杂万分的巨大难题。残酷的战争致使国家财政陷入了极度紧张的困境,贾瑀深知必须适度增加税收来补充军费开支和重建所需的巨额资金。然而,他也无比清楚地明白,过度征税将会极大地加重百姓的沉重负担,进而引发社会的动荡和不稳定。经过长时间反复的深思熟虑,他殚精竭虑地精心制定了合理适度的税收政策,在切实保障国家需求的同时,尽可能地减轻百姓的巨大压力。

社会秩序方面,治安的维护瞬间成为了迫在眉睫、刻不容缓的紧急要务。战后的襄阳城,盗贼肆无忌惮地横行霸道,贾瑀毫不犹豫地加强了治安管理,果断增派大量的兵力进行日夜不停的巡逻,以雷霆万钧之势严厉打击各类犯罪行为,迅速高效地恢复法律秩序,全力以赴保障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

难民的安置问题也让他耗费了不少的心思。数量众多的难民无家可归,生活困苦到了极点。贾瑀不辞辛劳地设立了专门的收容所,为他们提供充足的食物、温暖的住所和基本的生活用品,并积极主动地帮助他们寻找合适的居住地,精心组织开展生产自救活动,只为让他们能够重新站立起来,过上正常安稳的生活。

社会稳定的维护更是重中之重,丝毫不敢有半分懈怠。战争所引发的社会矛盾和冲突,如同汹涌澎湃、深不可测的暗潮般剧烈涌动。不同阶层之间的尖锐矛盾、复杂的民族矛盾等各种问题随时都有可能如火山般爆发。贾瑀深入民间,怀着一颗赤诚之心倾心倾听百姓的心声,采取切实有效的得力措施缓和矛盾,公平公正、不偏不倚地处理各类纠纷,全力以赴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在贾瑀坚持不懈、全力以赴的努力下,襄阳城逐渐从战争那触目惊心的巨大创伤中慢慢恢复,重新展现出蓬勃旺盛的生机与活力。

当一切都安置妥当之后,贾瑀经过反复的深思熟虑,最终下定决心班师回朝。最近京中传来了诸多令人极度不安的消息,这让他的内心如同被无数只蚂蚁啃噬,充满了深深的忧虑。尤其是想到如今自己的根基以及家人都在京城,贾瑀更是心急如焚,对京城那难以捉摸的局势担忧到了极点。

在这种万分紧迫的形势下,贾瑀毅然决然地决定即刻返回京城。随后,他率领着英勇无畏的金吾卫护军和训练有素的府军卫新军,押解着在平叛之战中俘获的俘虏,毫不犹豫地踏上了返京的艰难征程。

而襄阳后续的重建工作,则暂时交给了能力极为出众的林启贤。贾瑀坚信,以林启贤那卓越非凡的才能和高度的责任心,定能不辜负自己的殷切重托,让襄阳的重建工作得以顺利推进,取得圆满成功。

一路风餐露宿,日夜兼程,紧赶慢赶。这一日,终于走到了保定。

却不想,刚准备收拾营地休息一晚,就见前方有一人快马加鞭前来禀报,说京城来了信使,要见贾瑀。贾瑀立刻让人将这信使带来,只见来者是内阁中书科的一名中书舍人。他带着一封内阁明发的谕旨,恭恭敬敬地说道:“皇上让贾大人暂停在保定。由于襄逆的俘虏比较特殊,皇上因这襄逆乃是宗室反叛,暂时并不想看到这些俘虏,所以让贾大人暂时待在保定,随后等京中料理好局势,贾大人再带人进京。”

贾瑀虽然心中充满了疑惑,但看着这谕旨上那清晰无比的玉玺签发印章,又是内阁郑重发出,不由得人不信。

打发走这名中书舍人,贾瑀立刻找来几名亲信商议。众人也皆是满心疑惑,这道谕旨来得太过突然,实在是令人匪夷所思。

贾瑀、公孙羽和李白居围坐在一起,面色凝重得犹如乌云密布,就京城传来的这道奇怪谕旨展开了深入而细致的商讨。

贾瑀眉头紧紧皱起,手指轻轻而又急促地敲击着桌面,缓缓说道:“这谕旨来得实在是蹊跷,皇上怎会突然让我等在保定停驻?襄邑的俘虏虽说特殊,但也不至于如此行事。”

公孙羽沉思片刻后说道:“莫不是朝中有人故意为之,想要阻碍大人进京?”

李白居轻轻摇着手中的折扇,有条不紊地分析道:“或许是京中局势发生了重大变化,有人不想让大人此时回京,以免影响他们精心布置的布局。”

众人各抒己见,议论纷纷,一时间气氛紧张而凝重。

就在这时,林虎气喘吁吁地跑了进来,大声说道:“大人,我从宫中的内线得到紧急报告,太上皇已经驾崩了!如今京城乱成了一锅粥,所以属下连夜从京城赶来。”

这一消息犹如晴天霹雳,在场众人皆惊得目瞪口呆。贾瑀眼神瞬间变得凌厉无比,沉思片刻后说道:“此事绝非偶然,这谕旨背后必定有不可告人的巨大阴谋。太上皇驾崩,京城局势必然动荡不安,恐怕有人想趁此机会对我们不利。”

公孙羽急忙说道:“大人,此去京城必定凶险万分,不如从长计议,谨慎行事。”

李白居也赶忙附和道:“是啊,大人,切不可贸然行动,以免陷入危险境地。”

贾瑀站起身来,神色坚定如铁地说道:“京城局势不明,我若不尽快前往,恐怕会生出更多难以预料的变故。我决定只身前往京城,探查清楚具体情况。你们率大队缓缓赶来,以防万一。”

众人见贾瑀心意已决,虽心中充满了担忧,但也只能恭敬应下,各自去准备后续事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