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红楼之万人之上 > 第229章 帝王心思深似海

红楼之万人之上 第229章 帝王心思深似海

作者:夏中日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15 21:05:48

贾瑀和建阳长公主星瑶在宫外的一处清幽之地见了面。

星瑶那如画的蛾眉紧紧蹙着,宛如两弯拢不住愁绪的新月,秀美的脸上写满了深深的忧愁。她的眼眶微微泛红,像是两颗熟透的樱桃,显然是刚刚哭过,轻启朱唇时,声音带着几分颤抖,仿佛风中飘零的落叶:“贾瑀,此次我来是为了凌楚乔的事。她去了边境,我这心啊,就一直揪着,着实心疼这位好友。”说着,眼中泪光闪烁,那满含期待的目光直直地望着贾瑀,犹如溺水之人紧抓住的最后一根稻草。

贾瑀看着星瑶那焦急又无助的神情,心头不禁一软,赶忙出言安慰道:“公主莫要太过忧心,虽说边境苦寒,但她毕竟能和家人在一起,相互也有个照应。”

星瑶听了,轻轻叹了口气,那如秋水般的眼眸中瞬间闪过一丝难以掩饰的失落,好似璀璨星辰的骤然黯淡。她贝齿轻咬下唇,那嫣红的唇瓣被轻轻咬住,更显楚楚可怜,喃喃说道:“只愿她在那遥远的地方能够得遇良人,生活顺遂。”说完,她微微低下头,几缕发丝滑落,如黑色的绸缎遮住了她的侧脸,却遮不住她脸上那落寞的神情。

星瑶心中不禁又暗自叹气,如今太上皇已然去世,曾经那座坚实的依靠仿佛在瞬间崩塌,化为齑粉。而自己心上的贾瑀又已经娶妻,每每想到此处,她的心就如被万箭穿过,痛得无法呼吸,每一次心跳都带着刺骨的痛楚。

她抬起头,目光有些黯淡无光,曾经明亮如星的眸子此刻却显得如此苍白和憔悴,那一抹无奈与哀愁仿佛深深镌刻在了骨子里,再也无法抹去。她又深深叹了口气,自己虽是贵为长公主,可未来的命运究竟如何,却难以知晓,难以把握。曾经对爱情的美好憧憬,如今都化作了泡影,徒留满心的伤痛与情殇。

两人静静坐着无语,时间仿佛凝固了一般,周围的空气仿佛也变得沉重而压抑。贾瑀望着星瑶,心中五味杂陈,他深知公主对自己的情意,可如今他已为人夫,又能如何?他眉头微皱,眼中流露出一丝愧疚与无奈,那神情仿佛在诉说着内心的纠结与挣扎。

星瑶的目光游离在远方,思绪不知飘向了何处,或许是回忆着往昔的美好,又或许是在畅想那遥不可及的未来。良久,她转过头来,嘴角勉强扯出一抹苦笑,那笑容里饱含着太多的心酸和苦楚,仿佛是一朵在寒风中颤抖的花朵。

“贾瑀,或许这就是命吧。”星瑶的声音轻得几乎听不见,带着深深的绝望,如同坠入黑暗深渊的呼声。

贾瑀张了张嘴,却不知该说些什么,只能默默地低下了头,那沉重的头颅仿佛承载着千言万语的无奈。

一阵微风吹过,吹乱了星瑶的发丝,她却浑然不觉,只是呆呆地望着眼前的虚空,那空洞的眼神让人感到无比的心疼。

“我曾经以为,身为公主,能有选择的权力,可到头来……”星瑶的声音再次响起,带着浓浓的自嘲,那声音在风中破碎,飘散。

贾瑀抬起头,看着星瑶,眼中满是怜惜,那目光仿佛能融化千年的冰雪:“公主……”

星瑶摆了摆手,打断了他的话:“罢了,不说这些了。”

两人再次陷入了沉默,只有那轻轻的风声在耳边回荡,仿佛在诉说着他们无法言说的哀伤,那是命运的捉弄,是无奈的叹息。

不知过了多久,星瑶缓缓站起身来,整理了一下裙摆,动作优雅却又透着无尽的落寞。脸上又恢复了往日的端庄和高贵,可那伪装的坚强却让人更加心疼。

“本宫该回宫了。”星瑶的声音平淡如水,仿佛刚才那个伤心欲绝的女子只是一场幻觉。

贾瑀也跟着站起身来,拱手行礼,动作恭敬却难掩内心的复杂:“公主慢走。”

星瑶微微点了点头,转身离去,那孤独的背影在夕阳的余晖中显得格外凄凉,如同被世界遗弃的孤雁。

贾瑀望着她远去的身影,久久不能回神,心中的愧疚愈发沉重,如同一块巨石压在心头。

这边,永正皇帝坐在御书房中,脸色阴沉得如同暴风雨来临前的天空。面前站着他的亲信太监高进忠、周锡安和吴勇,三人皆低着头,大气都不敢出。皇帝的目光深邃而忧虑,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那节奏杂乱无章,显示着他内心的烦躁。

“这次贾瑀在叛乱中的表现,你们怎么看?”皇帝率先打破了沉默,声音低沉而威严,犹如闷雷在耳边炸响。

高进忠微微躬身,谨慎地说道:“陛下,贾瑀此次确实立了大功,但其轻易夺了府军卫军权,这……不得不让人心生忌惮啊。”他的额头冒出细密的汗珠,在烛光的映照下闪烁着。

皇帝冷哼一声:“朕又何尝不知!他这般能耐,让朕如何能安心?”那声音充满了愤怒与不安。

周锡安趁机上前一步,尖着嗓子说道:“陛下,如今的大臣们,心思各异,哪有几个真正忠心耿耿的?依奴才看,不如向各个衙门派出太监监军、监政,也好把控局势。”他的眼神中透着狡黠与算计。

吴勇也连忙附和道:“陛下,贾瑀此人,绝不能让他再碰军权,否则后患无穷啊!”他的表情谄媚,极力迎合着皇帝。

皇帝皱起眉头,沉思片刻后说道:“你们所言,也不无道理。但这贾瑀……”他的目光闪烁不定,心中的阴谋开始滋生。

高进忠抬头看了一眼皇帝,小心翼翼地说道:“陛下,奴才与贾瑀也算有些交情,深知他或许并无二心。但此次之事,确实影响重大,不得不防。”

皇帝猛地一拍桌子,怒喝道:“朕对这些大臣们真是失望至极!一个个表面恭顺,背地里不知在盘算着什么!”桌上的茶杯被震得晃了几晃,茶水溅出。

周锡安和吴勇连忙跪下,齐声说道:“陛下息怒,保重龙体要紧!”他们的身体颤抖着,生怕皇帝的怒火波及到自己。

皇帝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此事容朕再思量思量。你们都退下吧!”他的声音疲惫而又充满了决绝。

永正皇帝在御书房中来回踱步,心中思绪翻涌,犹如汹涌的波涛。

“那些太监们虽说都是肮脏小人,”皇帝喃喃自语道,“但到底是皇权的依附,便于掌控。这次贾瑀之事让朕警醒,派出他们去各个衙门和军队作为耳目,或许能更好地把控局势。”皇帝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决然,那是对权力的极度渴望和对他人的极度不信任。

回想起此次叛乱事件,永正皇帝眉头紧皱,额头上的皱纹如同刀刻一般。锦衣卫身居宫外,关键时刻联系不便,才导致了如今这般局面。“不行,必须成立一个宫内的情报机构,才能及时掌握各方动态,避免再有类似的危机出现。”皇帝暗暗下定决心,双手不自觉地紧握成拳,关节泛白。

他停下脚步,目光坚定地望向窗外,仿佛已经看到了新的情报机构在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他巩固皇权,稳定朝局。那眼神中充满了野心和掌控一切的**。

接着又想到贾元春此次幸亏生了个女儿,他不禁暗自松了一口气,如此一来,倒也不必担心贾瑀以后同贾元春内外相合生出其他事情,这让他的心头稍稍安定了几分。

永正皇帝的思绪如纷飞的柳絮,飘到了以前贾瑀赐婚的那段往事。他清晰地记得贾瑀在男女感情之事上的那种犹豫不决。

“哼,或许这倒是个好法子。”永正皇帝的嘴角微微上扬,眼中闪过一丝算计的光芒,那光芒阴冷而残酷。他想到可以再次给贾瑀赐婚,让他深陷于儿女情长和家长里短之中,无暇顾及其他。这阴谋在他心中生根发芽,迅速蔓延。

想到这里,永正皇帝不再犹豫,起身便朝着凤藻宫走去。一路上,他的步伐匆匆,心中反复思量着自己的计划,那心思如同一张密密麻麻的网,等待着猎物的落入。

来到凤藻宫,贾元春赶忙出来迎接,行礼道:“臣妾参见陛下。”

永正皇帝踏入凤藻宫,脸上带着看似关切的笑容,走向产后尚在休养的贾元春。他轻轻逗弄着襁褓中的新生女儿,眼神中流露出几分喜爱,可那目光深处却隐藏着难以察觉的冷漠。

“爱妃产后身子可还好?”永正皇帝温柔地问道,声音中却带着几分敷衍。

贾元春赶忙欠身行礼,“多谢陛下关心,臣妾一切安好。”

皇帝点点头,目光看似随意地问道:“不知你那族弟贾瑀近况如何?”

贾元春微微一怔,随即回道:“回陛下,臣妾久居宫中,对贾瑀之事所知不多。但听闻此次他在叛乱中立下大功。”

永正皇帝轻哼一声,“他此次功大,朕只封了个公爵,如今想来,倒是觉得不够。”

贾元春心中一惊,不知皇帝何意。

皇帝接着说道:“朕想着,要不再次给他赐婚,也算再给他一份恩宠。”

贾元春忙道:“陛下,这……”她以为皇帝说的是星瑶,面露难色,“星瑶公主怕是不妥,毕竟……”

皇帝眉头一皱,“并非星瑶,朕自有打算。”

贾元春不敢再多言,只是垂首站在一旁,心中暗自揣测皇帝的真实意图,心中满是忧虑。

皇帝说道:“星瑶是皇家贵女,不可能去做小,当然贾瑀已有正妻,朕也不能让贾瑀废妻。朕听说贾瑀府中现在有一个表妹,还有一个师妹。朕干脆成全他。”

元春赶紧解释道:“陛下,那林黛玉是父亲林海遗嘱吩咐,由贾瑀照拂。许芸则是父母双亡,只是贾瑀代为教养。”

永正皱了皱眉,随后说道:“这也都是忠臣之后,如今贾瑀贵为国公,按制可以有两位侧夫人,就这两人吧。”说完,永正假意豪迈地笑起来,“这是一时没有合适的对象,要不朕打算多赐几个,贾瑀才二十多,人不风流枉少年。”

元春心中焦急,却又不敢违抗圣意,只得低头应道:“陛下圣裁。”

永正看着元春,说道:“爱妃不必担忧,这也是对贾瑀的恩宠。”

元春强颜欢笑:“陛下所言极是。”

永正站起身来,说道:“此事就这么定了,爱妃好好休养。”说完,便大步离开了凤藻宫。

元春望着皇帝离去的背影,心中忧虑更甚,不知这突如其来的赐婚会给贾瑀带来怎样的影响。那背影在她眼中渐渐模糊,仿佛预示着未来的迷茫与未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