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红楼之万人之上 > 第271章 前线溃败谋后事

红楼之万人之上 第271章 前线溃败谋后事

作者:夏中日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15 21:05:48

就在京城之中,几位皇子为了争夺士林之心,明争暗斗、互不相让,一片喧嚣纷扰之时,此时,从北疆前线忽然传来了一则令人震惊不已的消息。

镇远侯钟诚和楚王萧纲率军与凶奴作战,然而,战况却在瞬间急转直下。原本我方将士还士气高昂,奋勇杀敌,战场上喊杀声震耳欲聋。

可转眼间,局势却变得极为不利。狂风呼啸,黄沙漫天,似乎也在预示着这场战争的悲惨结局。

两人遭遇了一场惨痛至极的大败,镇远侯钟诚不幸在战场阵亡。他身披战甲,手持长刀,在与凶奴的激烈拼杀中,身中数箭,最终倒在了血泊之中。

楚王萧纲亦身负重伤,他的战袍被鲜血染红,脸上满是疲惫与痛苦。

此次战役,我方损失堪称极为惨重,八千多名将士英勇捐躯。他们有的还是初上战场的年轻士兵,怀揣着报国的热情,却再也无法回到家乡;有的是久经沙场的老兵,却最终马革裹尸。

凶奴乘胜追击,气势汹汹,一路猛冲。他们骑着高大的战马,挥舞着锋利的弯刀,口中发出刺耳的喊叫声。一度攻到边城之下。边城的城墙在岁月的侵蚀下略显斑驳,此刻却成为了守护百姓的最后一道防线。边城局势万分危急,仿佛在下一刻就会被敌军一举攻破。

幸亏大同镇总兵牛继宗及时带兵救援。牛继宗带领的士兵们个个英姿飒爽,眼神中透着坚定与无畏。他们的马蹄声响彻云霄,仿佛是大地的怒吼。牛继宗身先士卒,挥舞着长枪,勇猛无比。他以雷霆万钧之势和无畏无惧之勇,堪堪顶住了凶奴人的凶猛进攻。这才将凶奴人阻挡在长城之外,暂时稳住了局势。

这惊人的消息传来,京都顿时一片哗然。大街小巷,人们议论纷纷,脸上满是忧虑与恐慌。

朝堂之上,群臣皆是面色凝重。有的大臣眉头紧锁,目光中充满了担忧;有的大臣则低头沉思,似乎在思考应对之策。彼此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永正皇帝坐在龙椅上,脸色阴沉得仿佛能滴出水来,他怒拍龙案,大声喝道:“朕的将领,朕的士兵,竟遭此惨败!”那声音在大殿中回荡,震得众人心中一颤。

皇帝接着说道:“成国公、英国公,这就是你们两人保举的将领?这就是你们说的英勇善战、智谋百出的百胜将军吗?怎么败得如此之惨?”他的目光如利剑一般,直直地射向跪在地上的两人。

成国公熊楚和英国公俞懋二人连忙跪地请罪,熊楚声音颤抖地说道:“陛下息怒,此次战败,实乃臣等之过,臣等罪该万死。”他的额头紧贴地面,冷汗不停地滴落。

英国公俞懋也赶紧附和道:“陛下,臣等知罪,愿受责罚。”

这时,一位老将军站了出来,他满脸沧桑,声音洪亮地说道:“陛下,此事不能全怪成国公和英国公,战场形势瞬息万变,又岂能全部在预料之中?”

兵部尚书王子腾冷哼一声:“哼!若不是他们保举不当,怎会有此大败?”他的眼神中充满了责备。

那老将军怒目而视:“王尚书,你这分明是在推卸责任!调兵遣将,兵部难道就没有责任?”

王子腾不甘示弱:“你这是强词夺理!”

一时间,朝堂上争吵声此起彼伏,不休不止。大臣们有的面红耳赤,有的则在一旁无奈地叹气。

永正皇帝怒喝道:“都给朕住口!”他的声音如同惊雷,在朝堂上炸响。

朝堂瞬间安静下来,鸦雀无声。

永正皇帝说道:“朕的八千将士没了,你们现在请罪又有什么用?说吧,现在该怎么办?”他的语气中充满了愤怒与无奈。

兵部尚书王子腾上前一步,拱手说道:“皇上,现在幸亏有牛继忠将军挡住了敌军,现在我们应该支援牛将军。”

永正皇帝眉头紧皱,说道:“通知,下旨,让太原镇、宣府镇、榆林镇,赶紧派兵支援。再让山西都司抽调军队赶紧支援,一定要顶住,不能让一个凶奴人进来。”众臣忙应道:“遵旨。”

然后永正皇帝又叹口气说道:“派派人把楚王接回来。”

这时,首辅叶高本来想说些什么,看着皇帝的表情,又深深地咽了下去,同时也制止了齐王欲开口的举动。

皇帝铁青着脸,离开了朝堂。

众臣面面相觑,心中皆是忐忑不安。成国公和英国公跪在地上,冷汗直冒,衣服都被浸湿了一大片。王子腾则赶紧去安排调兵支援的事宜,脚步匆匆,神色紧张。齐王一脸阴沉,不知在想些什么,眼神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而叶高则暗自叹气,忧心忡忡,他捋了捋胡须,眉头始终没有舒展开。

成国公熊楚和英国公俞懋两人相约来到成国公府,商量这件事情的善后事宜。

成国公府的书房里,气氛凝重。熊楚眉头紧锁,说道:“昨天咱们在前线的人已经来信,给我汇报回来此次事情的内情,这次战败都是因为楚王一意孤行。在几场小胜之后,他被胜利冲昏了头脑,执意要出城作战。镇远侯钟成,本来是极力阻拦,但是楚王不听劝告,态度坚决,一意孤行。最后钟成无奈之下,只好陪着楚王出战,结果却中了凶奴人的埋伏。而在战斗中,钟成为楚王殿后,死在了凶奴人手里。楚王最后带人仓皇逃回城中。”他一边说着,一边不停地叹气。

俞懋气得直跺脚,骂道:“钟成怎么这么糊涂?楚王是个没有上过战场的生瓜蛋子,怎么能听他的!”

熊楚无奈地摇摇头,说道:“咱们当初没有考虑到这种情况,钟成还是为人过于忠厚老实,哪敢顶撞楚王。早知如此,咱们当初还不如推荐吴天佑带兵。楚王总不能和他外祖父争执。”

俞懋长叹一声,说道:“行了,都现在了,咱们想想怎么善后吧。不要再说这马后炮的话了。这楚王咱们接下来到底该怎么处理?”

熊楚沉思片刻,说道:“依我看,无论如何,这楚王咱们得保住。毕竟他是咱们在这场争斗中的关键棋子。”

俞懋皱起眉头,说道:“可如今这局面,要保住他谈何容易?”

熊楚接着说:“咱们得想办法把责任推到钟成身上,把楚王塑造成英勇作战的形象。”

俞懋犹豫道:“这样能行吗?会不会引起众怒?”

熊楚咬咬牙,说道:“顾不得那么多了,这是咱们唯一的机会。大不了今后多给钟成的家人一些补偿。”

俞懋叹气道:“也只能如此了,但愿能顺利过关。”

熊楚又道:“还有,得派人去安抚前线的将士,别让他们乱说话。”

俞懋点点头,说道:“这个我来安排。”

熊楚说道:“那就赶紧行动起来,千万不能再出差错了。”

两人商议完毕,各自心事重重地离开,开始安排后续事宜。

永正皇帝回到寝宫,怒不可遏地骂道:“洪熙一派这些家伙,每天都叫嚷着自己多么能征善战、武功盖世,如今却弄出这等废物局面!”他在房间里来回踱步,双手不停地挥舞着。

高进忠说道:“他们就是骄傲自满,过于轻敌了。其实这几年他们没打什么大仗。”

永正皇帝叹气道:“太祖太宗、父皇他们每一代都是开疆拓土,四夷宾服。如今到朕这里,连个凶奴都骑头上来了。”他望着窗外,眼神中满是失落。

周锡安报告道:“皇上,据奴才的消息,前线失败不仅仅是大意轻敌。前线各个派系互相不配合,甚至拆台,这也是造成损兵折将的重要原因。”

永正皇帝瞪大双眼,说道:“这些混蛋,一天天党同伐异,都蔓延到前线了!”

周锡安小心地看了看永正皇帝,又接着说:“当然,奴才还听说,和楚王殿下和镇远侯也有关系。两人到了前线,偏听偏信,只任用洪熙一派,也激化了这次矛盾。”

永正皇帝握紧拳头,恨恨地说:“真是荒唐!朕的将士们在前线流血拼命,他们却在搞这些乌七八糟的勾当!传朕旨意,严查此事,但凡涉及之人,一个都别想逃脱惩处!”

周锡安连忙应道:“皇上息怒,奴才这就去安排。”

永正皇帝来回踱步,自言自语道:“朕绝不能让这种风气继续蔓延,否则我大清朝的江山如何稳固?”

过了一会儿,高进忠小心翼翼地开口道:“皇上,此事还需从长计议,切不可操之过急,以免引起更大的动荡。”

永正皇帝停下脚步,看了高进忠一眼,说道:“朕明白,但此事必须要有个了断。”

高进忠说道:“陛下,那如今前线没有人统筹安排,随后援兵一到,而那牛继宗只是一个总兵,恐怕难以统筹全局。”

永正皱眉,思考片刻之后,说道:“那就让贾瑀前去总督吧。”

周锡安本来想说不能让贾瑀再立军功而提出反对意见,可是转念一想,如今内阁中几个大学士,叶高和王天培年事已高,精力有限;马东真正在替皇上处理财政乱局,分身乏术;林之焕一介书生,从没上过战场,缺乏经验;张申书是皇上在内阁中影子,皇上不可能放出去。想来想去,也只有贾瑀最合适去了。想到这里,周锡安闭上了嘴。

永正皇帝接着说道:“高进忠,你去内阁传旨一下,尽快安排。”

高进忠到了内阁,将永正皇帝的口谕传达完毕。众人的目光齐齐投向贾瑀。

贾瑀心中暗自叹了口气,脸上却不敢表露半分,连忙说道:“臣遵旨,定当往前往为陛下分忧。”他的声音坚定,但眼神中还是闪过一丝忧虑。

叶高说道:“林阁老,您票拟个条陈,让高公公带进去,随后尽快发旨。前线局势紧迫,等不得啊。”

林之焕微微点头,应道:“好,老夫这就着手办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