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红楼之万人之上 > 第273章 军中是非难分辨

红楼之万人之上 第273章 军中是非难分辨

作者:夏中日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15 21:05:48

做好各种安排后,贾瑀专程前往探望受伤的楚王萧纲。

他踏入营帐,脸上带着无比恭敬的神情,双手抱拳深深一揖,行了一个标准的礼节后,开口说道:“楚王殿下,下官听说此前战事异常激烈,殿下更是身负重伤,下官特意前来探望,不知道战况到底怎样了?”说完,他抬头望向楚王,眼中流露出关切和好奇的神色。

楚王萧纲的眉头微微皱起,眼神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但他迅速调整表情,努力让自己看起来镇定自若。他清了清嗓子,声音低沉地说:“贾大人有心了,不过只是些小伤而已,本王已命医官进行过医治,并无大碍,无需挂念。”

他的语气坚定而平稳,似乎想要传达一种自信和威严,然而仔细观察却能发现他眼中的疲惫与无奈。他知道自己受伤的消息已经传遍朝堂,现在只能尽力掩饰内心的不安,以免引起更多人的担忧或质疑。

贾瑀目光炯炯,毫不退缩地直视楚王,诚恳说道:“殿下,末将一心为殿下分忧,还望殿下能如实相告。”

楚王避开贾瑀那锐利的目光,轻轻咳嗽了一声,回道:“贾大人莫要多心,真无大碍。”

贾瑀心中暗暗叹息,接着又说道:“殿下,下官征战多年,深知战场形势瞬息万变。若殿下此刻对下官有所隐瞒,恐日后于大局不利啊。下官只是想了解凶奴的战力,并无他意。”

楚王萧纲面色一沉,有些恼怒地说道:“贾大人,本王说了无事,莫要再追问。你来此是指挥防御,不是查案!”

贾瑀却毅然上前一步,抱拳说道:“殿下,末将并非有意冒犯,只是如今边城局势危急,若不能知晓实情,下官恐难制定有效的应对之策。”

楚王冷哼一声,怒目而视:“贾大人,你这是在质疑本王?凶奴战力,一战损我八千,有什么可问的。”

贾瑀赶忙低头,急切说道:“殿下息怒,下官绝无此意。只是如今边城百姓危在旦夕,将士们浴血奋战,下官实在不敢有丝毫疏忽。”

楚王沉默了片刻,语气稍稍缓和了一些:“贾大人,本王并非有意隐瞒,只是此事关系重大,需从长计议。”

贾瑀抬头,目光坚定无比:“殿下,下官愿与殿下一同承担,还请殿下明示。”

楚王长叹一口气,无奈说道:“罢了,贾大人,你且坐下,本王与你细说。”

贾瑀依言坐下,楚王缓缓开口说道:“此次战败,实乃主帅钟成决策失误。不过本王也是一心求胜,却中了敌军圈套。”

贾瑀微微点头,深表理解地说道:“殿下能坦诚相告,实乃边城之幸。那接下来殿下有何打算?”

楚王眼中闪过一丝迷茫,苦笑道:“本王如今也是心乱如麻,不知如何是好。”

贾瑀沉思片刻,郑重说道:“殿下,当务之急是重振士气,稳固防线,等待援兵。”

楚王一脸苦涩:“贾大人所言极是,只是这士气……”

贾瑀神情严肃,郑重说道:“殿下,只要您能与将士们同甘共苦,身先士卒,将士们必能重燃斗志。”

楚王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贾大人所言有理,本王定当自省。不过,想必父皇不会再让本王带兵了吧。”

贾瑀接着说道:“殿下,还有一事,末将不知当讲不当讲。”

楚王说道:“但说无妨。”

贾瑀压低声音:“此次战败,朝中恐怕会有人借此大做文章,殿下需早做准备。”

楚王神色一凛,表情凝重:“贾大人提醒得是,本王自会小心应对。”

事实上,双方心里都跟明镜似的,彼此清楚对方的真实意图和想法。贾瑀虽然没有亲眼目睹,但也有着敏锐的洞察力和判断力。他凭借着自己多年来驰骋沙场、南征北战的经验,仔细地查看了战报,又仔细观察了楚王身上的伤势,心中已经对真实的战况有了一个清晰而准确的判断。

然而,贾瑀并没有当场揭露楚王等人的谎言,因为他深深地知道,如果在这个关键时刻戳穿楚王的谎言,就等于是在变相地帮助齐王萧纬。他在心中暗自思索着,权衡着利弊得失,最终还是决定暂时保持沉默,等待更好的时机再做打算。毕竟,现在还不是时候,过早地行动可能会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贾瑀走后,楚王萧纲坐在营帐内,脸色阴沉得如同暴风雨来临前的天空。他对着亲信徐天策说道:“天策,你对贾瑀此次来访,有何看法?”

徐天策拱手,微微低头说道:“殿下,依臣之见,这贾瑀来意颇为复杂。”

楚王紧皱眉头,冷哼一声道:“哼!本王看他此次,倒像是来探虚实的。”

徐天策点点头,应道:“殿下所言极是。不过,从他的言语和态度来看,似乎暂时没有要与殿下为难的意思。”

楚王沉思片刻,缓缓说道:“本王也有此感。依本王判断,贾瑀这次起码会保持中立,不会拆穿本王。”

徐天策眼睛微眯,谨慎地说道:“殿下,不可掉以轻心。这贾瑀心思深沉,难以捉摸。”

楚王站起身来,在营帐内来回踱步,步伐略显焦躁,说道:“但目前看来,他若能保持中立,对本王也算有利。”

徐天策说道:“殿下,还是需多加防备,以防他另有打算。”

楚王停下脚步,目光坚定地说道:“不管怎样,本王先按兵不动,看他后续动作。”

徐天策的脸色异常严肃,仿佛有千斤重担压在他的身上,他缓缓开口道:“殿下,京城那边传来了确切的消息。成国公和英国公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反复权衡,终于做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此次这场惊心动魄、波澜壮阔的战事,他们准备将所有的荣耀和功绩都归属于您,而所有的罪责与过失,却要让镇远侯钟成来承担。毕竟,镇远侯钟成已经在战场上死了,无法再为自己辩解。”

楚王听完,脸色瞬间阴沉下来,犹如乌云密布,双目之中透着寒意,却许久都没有开口说话。

徐天策见楚王这般模样,心下有些忐忑,赶忙急切地解释道:“殿下,此事虽说看似有失公允,对镇远侯钟成也甚为不公。但在当下这种局势,咱们实在别无他法,也只能出此下策。不过,殿下请放心,咱们需要在其他方面给予钟家充分的补偿,以此来安抚人心,免得落人口实。”

楚王依旧沉默不语,仿佛一尊雕塑般静止在那里。过了好一会儿,他才缓缓开口,声音中带着一丝无奈和疲惫:“罢了,本王答应你,日后定然不会亏待钟成一家。只要本王还有能力,定会让他们有所依靠。”

徐天策连忙恭敬地拱手说道:“殿下圣明,有您这番承诺,钟家也算是有所慰藉。整个洪熙一派必定会竭尽全力,保证将这个事情妥善安排,不留下任何隐患。”

楚王深深地叹了一口气,神情落寞,无奈地说道:“可无论我们再怎么费尽心思地去掩饰,这兵败的事实终究是无法改变的。这是一道深深的伤疤,刻在了本王的心头。”

徐天策急忙宽慰道:“殿下莫要太过忧心,事情既然已经发生,咱们只能向前看。臣等自当不遗余力,想尽一切办法,竭尽全力去挽回局面,减少损失。只要咱们团结一心,定能度过此次难关。”

洪熙一派在军中的势力毕竟依旧根深蒂固,这些人不仅身居要职,而且关系错综复杂。没过多久,他们便迅速行动起来,对这次战败幸存的将士进行了一番安排。有的被安排退役,虽然保住了性命,但却从此告别了军旅生涯;有的则被调往他方,远离了这片曾经奋战的土地。而那些原本就与他们意见不合的将领,则被纷纷降职或调离重要岗位。这样一来,整个军队都弥漫着一股紧张的气氛。

如今在朝廷的军报中,此次战败的责任全都归咎于主帅钟成。他被描绘成一个无能之辈,指挥失误导致了军队的溃败。相反,楚王则被描述成英勇无畏,率领部队成功突围的英雄形象。这样的报道让人们对楚王充满了敬佩和赞扬,却将钟成贬得一无是处。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简单。只有高层才知道真正的情况。他们清楚地明白这场战争背后隐藏着怎样的猫腻与真相。楚王因为自身的原因而导致了战争的失败,但皇帝对于自己的儿子并没有追究其应有的责任。这种袒护使得其他官员不敢轻易触及这个敏感的话题,以免得罪皇室。

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御史奉命前来调查时,众人早已料到结果。他们知道这不过是一场表面文章,不会有任何实质性的改变。果然不出所料,这次调查仅仅只是走个形式,没有深入探究战争的真相,也没有对楚王进行问责。最终,这件事情就这样不了了之,仿佛从来不曾存在过一样。

钟成成为了这场政治游戏的牺牲品,人死之后的声誉被毁。而楚王则继续逍遥法外,享受着他的荣耀和地位。这场闹剧让人不禁感叹官场的黑暗和不公,权力的滥用使得正义无法得到伸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