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提灯贞观,冒充天人混大唐 > 第171章 李靖和孔颖达

李靖和孔颖达他们两个人的家,就住在平康坊。

只是尚大侯爷从来不关心、没打听过。

不光他俩,就连褚遂良家,也住在平康坊。

平常与他们没什么交道可打,也就没什么联系。

这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人,悄悄在下面看大屏幕,尚青云还是很惊讶的。

李靖作为大唐战神一般的存在,不好好研究兵书,跑来研究古文字干啥?

难道他那张白板一样的脸,研究一下古文字~~就可以变得丰富多彩、变成九条或者九饼吗?

孔颖达过来看,倒还情有可原~~国子监大牛嘛~~

按照曾经的历史,孔颖达去年被封为国子博士,今年该封为曲阜县男,转给事中了。

孔颖达也算是老李的人,老李平定王世充后,就征召他为秦王府文学馆学士。

尚青云上一次在金殿上见过他,对他印象很深。

他俩过来看大屏幕,都有各自的原因。

李靖过来,是因为他手里有很多兵书古籍,上面的好多字他不认识。

听说《说文解字》以后,他就想过来看一下,能不能把那几套兵书完善起来。

孔颖达过来的原因就简单了,他手里现在就有一套、老李给他的简体字和《汉语拼音方案》的资料。

孔颖达并不迂腐,他早就知道:没有一成不变的东西,汉字也是逐渐演化的~~

最终演化到什么形态,孔颖达并不清楚,看完这套资料之后,他的想法逐渐清晰起来。

确实就如天人所说~~文字的作用主要是传达信息,便于书写、易于推广,这是很重要的。

作为秦王府的老人,他是倾向于支持这个工作的。

今天孔颖达听他的学生说,天人推出了一档《说文解字》节目,从古至今文字的演化,讲得非常清楚。

这就搔到了孔颖达的痒处。

这相当于对着他的脑门卖弄学问,作为国子监顶流博士,孔颖达坐不住了。

再加上他家就在这里,离得非常近,所以他就过来一看究竟。

看完《说文解字》,孔颖达对这位天人侯爷的手笔感到佩服。

但他绝对没想到~~自己在这里看大屏幕,竟然也被天人给监视到。

至于说他俩来看过《白娘子传奇》没有,尚青云不敢保证,因为那个时候他没空关心这个,外面的人太多了。

正常理解的话,尚青云觉得他们应该会看的。

如果他们没有这个好奇心,今天就不会过来看《说文解字》了。

尚大侯爷真想招呼他们俩:到家来看吧,别在大街上苦哈哈地站着了~~

但那是不可能的~~尚大侯爷只能装作没看见,由他俩去吧。

大屏幕的播出时间并不固定,尚大侯爷高兴了就播几天,不高兴了就不播。

到平康坊来的人,什么时候能看见大屏幕播出,完全是靠运气。

尚大侯爷觉得这样就挺好~~一不用把自己给束缚住,二可以让他们有种买彩票的感觉~~

遇上了就是惊喜,遇不上也没什么损失,这不挺好的吗?

由于从昨天才开始播出《说文解字》,加上这又是知识性的内容为主,平康坊大屏幕下面聚集的人并不很多。

孔颖达和李靖都是大唐王朝资深人士,他们之间不可能不认识。

再加上两人的家都住在平康坊,你说他俩互相不认识,这不是开玩笑吗?

只不过孔颖达是住在西南角,李靖则是住在东南角。

无论怎么说,都在一个坊里住,肯定是低头不见抬头见。

他俩住在平康坊可不是作者瞎说,这是《长安志》中记载的。

孔颖达和李靖两个人虽然一文一武职务不同,但身上的气势肯定与普通人不同。

即便隐藏在角落中,可他俩站在那里,就像两盏明灯一样闪闪发光~~那个气势掩盖不了,一看就知道是大人物便装而来。

很不幸,他们两个也相互发现了对方。

“原来是药师兄~~今日天气炎热,没想到药师兄也出府纳凉?”

大唐重视军功,再加上李靖为开国功臣,年龄也不小了,比孔颖达还大三岁。

孔颖达主动打个招呼,不算辱没自己大儒的身份。

李靖眉头微皱,其实他也怕别人发现自己,刚才他心里一直默念:“你看不见我~~你看不见我~~”

李靖一直维持自己的高冷人设,但别人主动和自己打招呼,何况又是孔子后人~~国子监大儒,他肯定不能失礼。

李靖还礼道:“冲远兄也出门纳凉?今日天气炎热,冲远兄不在家研究学问了?”

孔颖达字冲远,是孔子第32代孙。

文武之间阵营不同、利益不同,但那只是阵营间的利益,两个人私交之间,并没有具体的冲突。

闲扯几句,还是扯到了大屏幕的播出内容上。

“这文字演化之道~~没想到天人侯爷也是非常精通啊。”

孔颖达由衷地赞叹了一声。

“是啊。

更难能可贵的是~~如此直观的把这个演化过程呈现出来,这可是头一遭啊。”

李靖也是实心实意地称赞了一声。

严格起来说,李靖和尚青云还有个小约定,邀请尚青云去他家做客。

只是李靖的情况比较特殊,尚青云不方便去。

嗯,说穿了~~还是尚大侯爷懒得动弹。

李靖和尚青云也算一个阵营。

一听李靖这话,孔颖达来了兴趣:

“没想到药师兄不光行军打仗厉害,对古文字还颇有研究啊~~”

“冲远兄见笑了。

药师不过几本书里有些古体字不认识,听人说起《说文解字》,特地过来看看,有没有说到我不认识的字上。”

作为一代军神,李靖不可能是个莽夫。

动不动指挥几十万大军,偌是个莽夫,如何能够保持长胜不败?

兵书是肯定要看的,这都是有传承的。

但年代久远,有些字不认识很正常。

始皇帝统一六国之前,每个国家的文字都不相同,那真是千奇百怪。

据统计说,汉字数量最高的时候,加起来能有十几万个。

幸亏始皇帝统一了六国,统一了文字,否则后世的华夏还不知道怎么样呢?

最好的结果也就像后世的欧洲一样,四五十个国家,几十种语言,那你慢慢玩去吧。

人和人之间,最重要的就是交流沟通。

找到一个共同话题,扯开了聊起来,慢慢就拉近了距离。

谁能想到~~大唐军神李靖跟大儒孔颖达竟然是邻居?在夜幕下,站在大街上,他俩聊得还这么愉快?

聊着聊着,话题就不仅限于《说文解字》了,慢慢就扯到了《白娘子传奇》上。

这种文化形式很新颖,唐朝人没见过,但并不否认他们也有审美观点,他们也知道这种形式很好看,能深入人心。

“那法海~~可真是个坏人哪。”

孔颖达看《白娘子传奇》比较入迷,深受剧情影响,很有感触地说。

“杀的还是少~~杀多了,他们就老实了。”

李靖的话语轻描淡写,身上的杀气却是掩盖不住~~

你猜~~李靖看过《白娘子传奇》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