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提灯贞观,冒充天人混大唐 > 第174章 兵法论道

李靖作为隋唐时期杰出的军事家,指挥参加的战斗无数,自然有一套自己的军事理论。

李靖的军事思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李靖强调平时做好战备,战争来临时,才会立于不败之地。

二是李靖强调不打无准备之战,必须先谋而后战。没有思绪准备和事先谋划,战争是打不赢的。

三是李靖认为进攻与防守之间不要太死板,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

四是李靖强调要善于运用“奇正相变”之术,能取得胜利就行,胜利者不接受指责。

李靖这些军事思想,在隋唐时期应该说是非常先进的。

李靖正是凭着这些军事思想的指导,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奠定了大唐军神的地位。

特别是第3条和第4条,就有很多游击战的军事思想了。

李靖以少胜多的战斗,基本都采用游击战的策略。

但李靖并没有把这种策略升华到一个高度,这或许是历史的局限性吧。

尚大侯爷说对兵法有研究,李靖的表情就已经出卖了他。

尚青云没指望就凭一句话,李靖就相信自己是懂兵法的。

但这不要紧,尚大侯爷手里不是有伟人总结出来的经典至宝嘛~~

“李将军,我了解过你的很多战役,心有所感,有几句话我想送给将军。

将军可参详一下,有没有道理?”

“尚侯爷请讲,药师洗耳恭听。”

李靖见尚青云谈兵法没怯场,反而说总结了他的作战经验,逐渐有了点兴趣。

“敌进我退、敌退我追、敌住我扰、敌疲我打。”

尚青云语气沉稳,不紧不慢地说出了这16个字。

李靖没抱很大希望,认为尚大侯爷能说出什么兵家之理来。

但随着尚青云这16个字的轻声吐出,李靖的脸上渐渐变了颜色。

没错,李靖脸上不再是白板一样的没有表情,变得凝重惊讶起来。

这16个字总结的,实在是太精辟了。

把他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总结的淋漓尽致,这已经是一种略的高度。

念及此处,李靖郑重其事拱手向尚青云行礼:

“药师感谢侯爷赐教~~药师刚才怠慢侯爷,向侯爷请罪了。”

李靖这话说的真心实意~~作为一个标准职业军人,李靖对兵法的研究,可谓孜孜不倦。

这16个字~~把他很多的军事思想,都浓缩概括进去了。

先他运用游击战术比较多,也比较熟练,但毕竟没把它提炼到理论高度上。

有时候李靖还感到困惑,不知如何把这种思想精髓表达出来。

尚青云说出这16个字之后,李靖收起了轻视之心,不再认为尚青云对兵法一无所知,是个战争小白。

某个方面上来讲,尚青云掌握的军事理论确实比李靖多~~后世的资讯那么多,看过的东西多,高度就不一样嘛。

李靖是职业军人,尚青云一点也没说错。

很多时候,李靖是个为了胜利不择手段的人,这正是他在军中没朋友的原因。

军中没朋友,也就意味着在朝堂没朋友,文官是不会和他玩的。

尽管李靖所作所为,都是为了取得胜利,是站在大局上来考虑。

但致命的是,李靖分不清战略和战术的问题。

战略是宏观的东西,那是皇帝应该考虑的。

作为一场战争的指挥者,李靖考虑最多的应该是战术层面的东西,战略方向的问题,不该是他考虑的。

但他总是弄混这个问题。

很多时候,做李靖的敌人是致命的~~但做李靖的战友,有时候也是致命的。

比方围点打援~~这个策略不光后世人会用,古代人也会用。

李靖反其道而行之,把反围点打援~~运用到出神入化。

那么困守孤城、以及担任诱敌之策的援军,可就遭了大殃。

为了吸引敌军过来,最大化的重创敌军,担任诱饵的唐军全部死光,李靖也不会皱眉头的。

慈不掌兵嘛~~

这种为了胜利不择手段的做法,肯定会遭到袍泽的痛恨。

谁想孤立无援、眼睁睁的看着自己作为诱饵被敌人吃掉?

这也是李靖取得大胜之后,很多人不喜欢他的原因。

这就是战略战术搞不清的原因了。

最大程度的重创敌人,作为战略目标是可以的~~但在战术执行上,你不能看着友军陷于绝境而不顾。

这会让别人心凉的。

人心散了,队伍就不好带了。

当然在隋唐时代,人命如草,这种事情不存在~~李靖治军极严,不听指挥是不可能的。

袍泽不痛恨李靖~~也是不可能的。

实力不足的时候,李靖采用灵活多变的游击策略战胜敌人。

实力充足的时候,李靖也是喜欢对敌人小刀割肉,慢慢蚕食。

无论敌人还是袍泽,都不喜欢李靖。

因为经常被点眼药水,皇帝也慢慢不喜欢李靖了,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李将军,战略和战术是两个不同层面的东西,我觉得将军有时候可能把它们搞混了。”

李靖听尚青云含蓄地讲完一些东西,浑身都被冷汗湿透了。

他终于知道自己不讨人喜的真正原因了。

对于袍泽~~不抛弃不放弃,这才是一支军队正常的做法。

为了追求胜利的最大化,不顾袍泽生死,这很难不让人寒心。

再加上他明哲保身,没参与玄武门之变,诸多因素加起来,才造成目前的局面。

好在李靖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李靖、红拂女一块上桌陪尚青云吃饭。

红拂女性格豪放,说话也是快言快语:

“尚侯爷如此年轻,可惜我家没有合适的女儿,可以高攀一下。”

尚青云一听,差点把酒杯都扔了。

亲娘咧~~就你俩这样奇葩的人,娶你家姑娘~~我还不如找老李多要几个公主呢。

谈起用兵作战,李靖也有些感慨。

唐朝虽然有骑兵,但相对北方草原来讲,骑兵还是太少了。

主要是唐朝的马很少,适合养马的河套地区还被梁师都占着呢。

骑兵作战又费马蹄子,特别是地形不好的地方,战马跑一趟回来,蹄子就废了。

马蹄子废了~~这匹马也就废了。

听完李靖的感慨,尚青云觉得好像抓住了点什么:

“我是不是忘了什么大事啊?”

来到这个时代,因为尚大侯爷从来不骑马,所以没想过这事。

今天听李靖说起来,他才想起来,这个时代好像没有马蹄铁呢。

尚青云不知道的是,这时候已经有马蹄铁了,只是钢铁冶炼水平太差,铁匠打制的马蹄铁合用的不多,没法大规模普及。

不行,这可是大事,得抓紧时间准备,下半年的战争必须得用上。

哼哼,老李呀老李,咱给你解决这么大的麻烦,你要不给小爷一个说法~~

那咱就和岳母大人要个说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