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魂穿祝英台之戏马虐梁 > 第193章 老仆点播少主,二爷州府借粮

王氏回来时面沉似水,姜正仪正在廊下逗黄莺。见妻子面色不好放下鸟食问她:“可打听出消息来?”

王氏坐在席榻上先喝了两大碗水,心虚道:“没问出什么,却揽了件事回来。”说罢苦笑看着姜正礼。

等王氏将余氏的话搬过来说了一遍,姜正仪差点没蹦起来。

大声道:“让我去借粮?你答应了?”

王氏低头委屈道:“我没敢说什么,她说咱们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让二爷去祝家货肆走一遭。”

姜正仪和那庶姐本就很熟,一年也见不上一面,现在让自己硬着拿着脸去借,不是和老三一样了。见妻子低头不语,姜正仪呔了一声, 甩着袖子去找姜正礼去了。

从二院到大院的有条正在修葺的抄手游廊,因前一段打雷劈断了家里的老树,挡住一半的路。

姜正礼走得心急便想抄小路来走,他撒开脚步往前,却听见身后有人叫自己,:“二爷怎么走了这条路走,这条路不好走啊。”

他回头去看,却是他们院内的老管家卜旺,拿着几包药笑着向将正仪行礼。

这卜旺是父亲当年亲自挑选的老人了,儿子小卜仍在姜家做管家,他这个老人,就连姜正仪这个主子也要给他几分薄面。

见是他叫住自己,姜正礼停住脚,笑着道:“卜老,你这是哪里去?”

卜旺摇了摇自己手里的盒子道:“老太爷这今日觉得好多了,郎中又换了方子,我去给太爷抓些药。”

姜正礼这才想起这今日只去父亲房里点了卯,还没去伺候汤药。

此时见卜管家这样说, 连连拍自己脑门道:“瞧我这记性,今日忘记去侍奉父亲汤药了, 该死该死。”我与你同去父亲房中就是。

二人走在路上闲话说起,姜正礼要他去祝家借粮一事。

老卜道:“这是好事,二爷为何踌躇?”

姜正仪尬笑道:“我那庶姐嫁入祝家时我才七岁,我与她并无交情,我怎么好去借粮?况且大哥得罪了她女儿,祝家怎么会借粮给我?

大哥将这事交给我,我怕我是个不成事的。我爹只将那棉麻布丝娟生意交给我,这粮食我除了会吃,哪里会懂。”

那老卜哈哈一笑,给姜正礼分析道:“二爷,小的倒认为这是二爷的好时机。”

姜正礼知道得老马识途这个道理,有些下人跟着主人时间长了,比主家自己看得清楚。何况这老卜在院子里几十年,心里明白,人心还正。

姜正礼眼珠一亮,立马拱手道:“还请卜老爹赐教。”

老卜不敢称尊,连忙回礼道:“二爷这这般真是折煞小的了,二爷愿意听,那小的给二爷说道说道。”

蒋正礼驻步躬身去听,二人站在一棵桑树下说起话来。

老卜道:“二爷,当年老爷将家务分作三处,大爷管庄子坐镇家事,二爷管的是桑田布匹,三爷管的是粮食果品。收成都归在庄子上,除了庄子上开销,各院的月例,来年再做分红。可二爷管的买卖是要出去跑货,三爷管的粮食也两个季节外出。 所以各院都在外有了院子,好比三爷也就存了许多家私也是寻常。

眼下三爷生意又回到庄子了,总是要有人管。大爷又要坐镇姜家剩下只有公子和二爷,大爷兴许想让小公子接受,可他一个娃娃出去还得仰仗谁也不认的,所以粮食的事多半还会交给二爷。

刚二爷所说,和祝家不熟,在小的看,熟有熟的好处,不熟有不熟的好处。大爷得罪了祝家, 可二爷没有啊,新人新路,二爷比大爷还有些脸面在。

二爷,在小的眼中,这粮食可比布匹精多了,这荒年间,小的可以光着腚可不能吃饭啊,”姜正礼听完和老卜一起哈哈大笑。

老卜接着道:“小的再说句掏心窝的实在话,二爷手里那桩买卖, 靠得是大爷女婿,又不是您女婿~”

老卜说到这里住了口,抬头看了看天,笑着道:“哎呀~光顾着和二爷说话,太爷夫人等小的拿药回去呢,小的得先走一步了。 ”老卜将该说的话都说了了,笑着给姜正礼拱手,拿着药去了。

见老卜走远,姜正仪开始心里犯嘀咕,这老卜说的话像是父亲要说的话。余氏今日和妻子说的那番话,是拿自己去借粮换军衣的单子。

老卜说的对,那是人家女婿又不是自己女婿,这么大的单子,自己也做不得主,不如就顺其自然。

自己先借粮食看看,再和老三手里那几个粮庄见面打打交道,若是一切都顺,不如求了老爹,将老三那摊子接过来也好。

心里拿定了主意,心胸也开朗起来,抬头大踏步的往大哥院内去了。

又过了五日,姜正仪安顿好后院,来到大门前,两辆马车去一字排开在门前等着,姜老太爷和姜正礼带着几个女眷儿女站在门外相送。

姜正礼身子完全好了,只见他一身黄色丝绸宽袖交领长衫穿在身上,头戴一顶黄色卍子头巾站在最前面。

将一封书信交在姜正仪手上道:“你拿着这信,去找在州府东边集市的祝家货站,将信交给他们董掌柜,就说我们今年来借粮。

借多少,利是多少,怎么运,我都和你交代过了,你切莫惹事。

姜正仪双手一摊说道:“大哥, 弟弟我就本就不是那轻狂的人,何须大哥交代这些。”

姜正礼笑道:“你的性子最刁滑,等你换回来我们再商议军衣的事。”他本以为二弟会为这个上心,哪知姜正仪只字不提,只交代他照看好父母和家人。

拜别父母兄长妻儿后上马坐定。

随着马车撵着土路,两辆马车交错吱吱呀呀声音,姜正礼便向州府的祝家去借粮去。

姜家暂且不提,只说这姜正仪去借粮。

祝家庄的生意遍布三州八县,在北方收小麦和高粱,南方收水稻和茶叶。

当年也因祝老太公在本地做生意,听得姜家两个女儿待字闺中,便在本地找个媒人为儿子求娶。

所以江州祝家这个货站算的上是祝家的歇脚处,姜家的及时雨。祝英台父亲祝公远,要去北方做生意经过此处,也会在此处落脚休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