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魂穿祝英台之戏马虐梁 > 第213章 温县令解棋局,马文才稳三方

温县令看那封信看着看着不觉皱起眉头,将信一巴掌将信拍在案牍上,震声开口道:“小小书吏竟 如此大胆?”

一旁的寒伯松见他如此气恼,忙问问道:“温兄,是否公务缠身,不如这盘棋我们改日再下。”

温县令见好友问了,脸色稍缓,哼了一声道:“哦~寒兄不是外人,我也没有什么好隐瞒的,近日本县迎金佛进临川郡的事,想必寒兄早有耳闻。眼下有些阻碍,竟是乐同县的一个小小书吏。我现在就上书州府,让州府大人将这书吏法办了不可。”

这寒泊松和温良才本是同窗,又连着族亲。二人私交甚好,温良才在临川县做县令,这寒伯松在曹吉县任县令,二人在官场上可谓同气连枝。互为臂膀,今日说到金佛道临川他也来了兴致。

听温县令说起这乐同县书吏,他便猜到是这钱占奎。便抖了抖衣袖开口道:“温兄说的可是乐同县的是钱占奎?”

温县令道:“正是此人,他竟然和山上盗贼串通一气,散布鬼神之说,杀害往来客商。”

说罢将茶肆老板张大吉的供词递给寒伯松看。

寒伯松拿着供词看了一遍,唏嘘一声,指着这供词道:“仅这一份贼人供词根本就做不得数。温兄可想过去年乐同县郑老卸任,为何这会让这一个小小书吏掌管乐同县么?”

问县令捋了一下自己的胡须想探头道:“这是为何?”

寒伯松道:“去年那郑老归乡时,正与小弟同船而渡。和郑老攀谈一番知道,这钱占奎是乐同县钱庄主的二儿子,钱家在乐同县也颇有势力,为乡里铺路修桥做了不少好事。别看钱家这阔绰,那钱占奎却个是个十分爱弄权的人,乡里许多花捐都是他想出来的,让郑老来担着骂名。郑老虽是县令却不及这钱书吏的势力大。

以致郑老卸任一年有余,乐同县也没有合适的人去,州府知道钱占奎的为人,由他代管也不提拔。前几日还说要找个合适人去呢。可那些待官的哪个都不想去,”

温县令不由口中唏嘘,正在想着两教寺在两县的边界处,要真是把金佛迎过来。这么大块的肥肉乐同县离那么近, 凭着钱家的势力必定也想分一口,这是自己和马文才的他们是私账,怎么能让他人染指。

心中一时烦闷,看着桌上的那盘残棋拧眉。

寒伯松看出来温良才烦闷,拿起自己手中黑子落下问道:“温兄此时是想如何让这寺庙顺利在临川县的管辖内吧?”

温良才捏着白子道:“寒兄不知,这马家的二少爷也是个不好惹的,他兄长这边刚迎娶了就姜家的长女,二少爷要往江州临川郡迎金佛。其心如司马昭,路人皆知。

可这金佛若是能进临川,想必以后江州的四驾马车常在我临川郡出入。我也有个好的前途。眼下寺庙找好了,金佛快到岸了,又来个乐同县书吏和山上贼人一道要杀这几人。本是我郡县的事,要是我不管,还有什么脸面。

况且这几人有马家的二公子,我处理不好,怕是我项上人头不保啊。”

寒伯松见温良才实话交底,便跟着老友一起边下棋边想法子。

眼见黑子落了陷阱,他忽然眉眼舒展道:“我想到这钱书吏和临川县有些渊源。”

温县令将白子落下道:“此话怎讲?”

寒伯松道:“我听闻郑老说,这钱梳书吏曾拜师在万松书院的常夫子门下。想必他还是念些师恩的。若他对两教寺有些想法,便让常夫子去劝说。想必他不会不给这个情面的。”

温县令听到常夫子,突然哈哈大笑起来吗,落下白子道:“我想到如何化解此局了,多谢寒兄指点。”

寒伯松见他高兴也不落子,问他:“温兄想到何良策?”

温县令哈哈一笑道:“因寒兄提醒我忽想起一人来,此人是常夫子的义子,今年刚被举孝廉得了周阳县教觎的小官,寒兄知道这周阳县地方偏僻不说好常有流寇作乱,也不知他得罪了谁将他安排在哪里。

因为此时,常夫子没少找我,非要我去州府替他求情,否则他便自己去找州府大人,大骂州府不公。

我有心帮他,本想让那书生回我临川县府衙,今被寒兄这么一说,想到将此人调到乐同县当县令,启不两全其美?”

寒伯松点头道:“嗯,这是步好棋,这书生和钱占奎是同门,不敢闹得太僵,他背后还有万松书院和临川县,心是偏这边的。这般安排恰到好处。”说罢又落了一枚黑子。

温县令道:“这马家的二公子和书生也是同窗。这么一来,这两教寺必定在我来临川县内。这梁山伯是我临川人也可制衡马家势,我见过此人一片赤诚君子心,也能制衡马家势力和名声,好保留我们江州人自己的势力。”

说罢看着棋盘落了一枚白子,拍手道:“此棋局我破也~”二人看了看棋盘哈哈大笑起来。

乐同县内。

虽说白日间,马文才一行人做轿夸街好不热闹,此时又是宵禁,几人在乐同府衙后院住着很不安稳。

几人本想再找家客栈住,可挡不住钱书吏和百姓的热情,硬生生几被请到了府衙后堂,钱占奎以他们为民除害为由宴请各位。

几人虽都知道这钱书吏不是好人,可看他本人却是和善规矩。陈福寿说起茶肆老板张大吉的口供。

没想道这钱占奎却道:“少侠千万可别被这歹人蒙蔽,他们这首领叫‘草里蛇’阴狠毒辣,读过几天书,晓得一些道理,最会挑拨离间。我本乐同县人氏,家族宗亲五代有余,我害我乡里做甚。

若说我没本事,小的承认鄙人不才,打不过山上贼人。可要说下官通贼,怕是整个乐同县都不信。”

祝文文几人听钱书吏说的委屈,不禁有些模棱两可。古人常说,偏听则信,兼听则明。他们也只是听那张大吉的一面之词恐怕也不全。

便拱手道:“那张大吉有口供,不知大人可有凭证。”此话一出陈福一脸不可思议的看着祝文文。自古以来只有官说民罪,哪里有民质问官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