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魂穿祝英台之戏马虐梁 > 第24章 梁母怒打负心子,有心人巧思探前事

马文才是武将出身,虽说不是大士族,却最看不惯这些虚礼。

马鞭在几人之间虚晃一下,几人皆用手一挡。

马文才道:“当今天下,北有狄戎,南有叛军。我看咱们以后还是多举办无武射的好!”

见这几人又把自己和那梁山伯放在一起,他很是不爽,这帮只会喝酒吟诗的老帮菜,不配谈论骑射。

几位上宾脸上略显尴尬。

常夫子立马圆场道:“礼射突出礼字,讲究谦和,礼让,庄重。提倡‘发而不中,反求诸己’。主要彰显寓德于射,寓礼于射,以彰显尊贤风气。文才刚所说武射,不便在书院举行。”

几位乡里皆背着手,笑而不语。

马文才不依不饶,继续道:“尚德,尊贤固然是对,可是在战场上保不住命,我看这些德啊礼啊,不如等到能保命以后再说吧。”

说罢,转身便舍下众人,扬长而去。

几人见他这般无礼,看他背影指指点点。

温县令冷笑一声道:“豫州,离我们江州甚远。想必那豫州风俗德化与我州不同,太守虽掌一方帅印。我们江州还是我们本地人说了算的。”

温县令说罢扫了一眼同乡,其中一位道:“我们宗族几代在此,哪里吃过那豫州的黄米,自然是我们本乡人说了算,黄口小儿罢了。”

几人此时纷纷看向梁山伯,都道了声:“后生可畏啊~”

常夫子也道那马文才只是来书院一年而已,自然要给太守几分颜面。

几人纷纷点头,不再多说。

宾客席间,女眷还在讨论场中各人。

祝文文再见梁山伯时,他手上满是荷包与手帕。祝文文常听说此时男人如果长得够帅,出门就会被妇女围观。

美男卫玠不是因为身体不好被看死了么?看来这些女眷是看上梁山伯的美色了,不过说明女孩子的眼睛都是雪亮的。

阿水此时来报告酒席已经准备妥帖,请几位公子前去庆功。几人正讨论今日有哪些好吃的美食。

几人身后有一妇人在唤山伯。

转身看去,一身穿枣红色襦裙的妇人和一个十几岁的小丫头缓缓走来。

山伯见后,上前几步扶那妇人道:“母亲,您怎么来了。”

几位同窗知道来人是梁母,便都前来,向梁母请安问礼。梁山伯自然一一介绍几位。梁母满眼慈爱,点头欢喜。等梁山伯介绍到祝英台时,梁母脸上突变怒色。

对着祝文文上下打量一番,见她和自己庶妹的确有八分相像,只是眼中并无庶妹曾经的胆小谨慎。

想到那日庶妹临走说得狠话,心中气恼不已。见儿子的神情,两人在一起有私情是没错的。

祝文文见梁母对自己突然变脸也不知道为什么。

暗想:“是不是梁山伯回家把两人事情与梁母都交代了?所以这个老太太看自己变了脸色,不过这样最好,有人帮自己了。”

梁母正正脸色,故意道:“母亲此来也是为你的婚事。若是定下婚事,定要请你这几位好友前去喝你的喜酒啊。”

邹秋平几人听到此话,又惊又喜。口中不住恭喜着梁山伯和梁母。只见梁山伯满脸通红,不解地看着母亲。梁母像没看到一样,仍盛情邀请几位要做梁家这边地男宾。

梁山伯尬尬一笑说道:“我年纪尚小,应多读圣贤书,婚姻大事再等等也不迟。”

梁母打断他说:“从小就定下的娃娃亲,你等得了,人家女儿家可等不了。”

几人开始好奇打听女方是哪家,家住哪里?此时因为无媒无聘,梁母也不好说出口,几人又是一番恭喜。

祝文文在一旁当吃瓜群众静静看着。

心想:“看来现在不需要自己出手了,梁母就是自己最好的辅助。”

她要看梁山伯这个孝子要怎么忤逆自己母亲。

几人和梁山伯梁母别过,自去吃饭逍遥去了。

梁母拉着梁山伯要去后院常夫子住处。梁山伯没走两步便停下脚步。看梁母一脸的怒气,他不明白到底哪里惹到母亲了。

便问道:“母亲为何对我同窗祝英台满面怒气?”

梁母拧着眉毛道:“我看那个书生不甚安分,怕他带坏了我的儿子。”

梁山伯不想再隐瞒下去,顿声道:“母亲,儿子想要退婚。”

梁母上去便啐道:“你我孤儿寡母,若不是常夫子帮扶,哪能活到今日。常夫子带你视为义子干儿,不嫌弃我们家贫还把掌上明珠与你定亲,你今日怎能说出这样大逆不道的话。”

梁山伯不躲不闪道:“ 儿子有心上人了,再说我一直也把婉央当义妹,我们没办法结为夫妻。”

梁母‘啪’的一巴掌打在梁山伯脸上。 梁山伯脸上顿时起了五个手指印

眼角噙泪厉声骂道:“你怎能做那无信之人,无论是哪家女儿我都不准。我只认常婉央做我儿媳,除非婉央点头,把你说那人纳来当妾。”

梁母看着儿子左脸五根手指印,心有委屈,心痛更甚。憋屈生气全涌上心头。

气得身体上下颤抖,指着梁山伯恨恨道:“你想娶的人是刚才那祝英台吧,我今天实话告诉你,你娶谁都行,就是不能娶祝英台,哪怕你娶路边的乞丐,娶猪娶狗,你就是不能娶她。”

梁山伯没想到祝母直接说出了英台的名字,双眼盯着母亲道:“母亲没见过英台,我也未提过我要娶的人是她,怎的母亲一下子就说出来,是谁告诉您的?”

梁母也不回答,只是低头垂泪。

上前摸着儿子的脸道:“你与祝英台不合适,她会为你招致灾祸,再者,你这门亲事是老早就定下的,婉央那品行容貌家世,堪配与你。

今日的赛事也是常夫子为你做官铺路。你怎能为她一人舍弃这么多年的恩情?儿啊~你一旦悔婚,这举官的事也就没有了。”

梁母这番担忧梁山伯怎会没想过。

那日与常婉央走在路上也是探视她的心思,那常婉央说自己一直人梁山伯做兄长,绝无半点杂念。

梁母不愿再多说,此时便要去见常夫人。梁山伯拗不过母亲,只丢下一句“若母亲求亲,就是在逼我。”说罢竟扬长而去。

梁母气的浑身发发抖,梁母看儿子仿佛看到曾经的自己,为感情倔强不肯回头。

看着儿子长这么大头一次忤逆自己,有伤心也有几分落寞,若非她是祝家女自己怎会如此执着,想到庶妹临走时的话,更是满面愁容。

杏儿看着这一切问道:“大娘我们是回家么?”

事已至此,不能再拖了,梁母扶着杏儿转身道:“走,去后院的惟居”

杏儿扶着梁母向后院走去,杏儿一直只在梁家渠生活,最远也只是去镇上的集市买些东西。今日随梁大娘一起出门来书院。只觉得这书院简直就是仙境,哪哪都好。

光是这园子就大的很,有假山有水潭,花红柳绿比那庄稼地好看多了,就连地上所走的路一个地方一个样子。马场附近是黄泥土路,小池塘边是石子路,现在去了后院,又成了青石板路。

她刚看看一座假山,怎么转个弯就成一个院子,真叫她大开眼界。但身旁的梁大娘却像司空见惯一般。

他们来到一处院落,上面两个字,杏儿也不认得。梁母让她在院子里等着她进去一会。

杏儿答应着,自顾自得玩开心得很。

她在院内得水池边蹲来,拿身旁得牵牛花逗鱼玩。见那鱼身上有花纹, 与自己在乡间水塘里看到得鱼也不一样。

正在纳闷,忽听得门外有人喊她,她回头见梁山伯向她招手。

她痴痴得走过去,眨巴着圆眼睛道:“梁大哥,你怎么不进去?”

梁山伯高出杏儿两头,当初也是见这小丫头淳朴请她时不时找照顾自己母亲。今日见这丫头身量,好像不长个永远这么高。

他从身后拿出一片荷叶,包着几块荷花糕来递给杏儿,让他尝尝书院里厨娘的手艺。

杏儿乐得双手在麻衣上擦了擦,接过来高兴得吃了了一块,边吃边夸赞这糕点好吃。

梁山伯看她全心在吃,有意问道:“杏儿,你平日照顾母亲也是辛苦便给你拿两块糕点尝尝,不知最近几日我母亲身体和心情可好?”

杏儿从没吃过这么甜得糕点,糖对于她来说可是奢侈品。她吃得小心翼翼生怕掉一粒米。

见他问想到刚才母子两人争执,便答道:“大娘身体挺好得,就是心情好像不大开心。”

梁山伯微微低头接着问:“为什么?是不是你惹着她了,还是田里得佃农惹着她了?”

杏儿摇头凑近小声道:“都不是!前一段时间晚上有两个人来家里说是寻水喝,结果是一位身穿华服的贵人还有一位女仆。大娘让我回家了,第二天我再去,大娘就整日不高兴。”

梁山伯猜到有人去找过自己的母亲,可是贵人到底是谁?

他看杏儿还在吃,就拿出竹筒给她,让她别噎着。

半蹲下来,又问:“她们和母亲说了什么你可听见?”

杏儿眨巴着眼睛回忆道:“她们提着羊角灯特别好看,穿华服的贵人戴着帏帽。”

杏儿努力回忆那天的事,突然道:“对了,那个婆子叫大娘‘大小姐’那位贵人叫大娘‘姐姐’。”

杏儿说完,开始吃第二块。

梁山伯猜到是祝英台的母亲,但杏儿这么一说,他糊涂了。

‘大小姐’‘姐姐’看来是母亲的娘家人,可母亲说自己娘家羡氏没什么人啊。就算是母亲娘家人,也不会知道自己和英台的事情啊,到底是谁说的呢?

他陷入沉思。

杏儿把几块荷花都吃完了,突然双手捏着衣角尴尬问道:“梁大哥这糕点哪里可以买些?我刚才嘴馋忘记给我爹娘留些了。”

说完杏儿舔舔嘴巴,摇着脑袋有些不好意思。

梁山伯笑道:“我下次回去特意给你带些,不让母亲知道可好?”

杏儿开心点头,想了想从自己手腕上褪下一条红珊瑚手链举着给梁山伯道:“梁大哥,那贵人走的第二日,我扫地时在地上捡到的。我看这红色石头漂亮,就给大娘捡起来,大娘说不要,送给我。

说完把珊瑚手链递给梁山伯道:“梁大哥,这个给你吧,能抵给我家人的糕点钱么?”

梁山伯上下反转那珊瑚手链,见其做工精美无比,这样上等的珊瑚母亲为何又要给杏儿?

他接过手链暗笑:“这串手链怕是连她家的地都买得下,她竟然要换几块糕点,真是个小丫头。”

顺手把手链揣在袍袖中,答应杏儿以后每次都给她家人带糕点,只是今日的事不能给自己母亲说。杏儿也不想让梁大娘知道自己嘴巴馋。

连忙点头答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