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魂穿祝英台之戏马虐梁 > 第8章 来的人竟然是马文才。

英台单独居住的藏书阁内。

英台女子身份全院只有常夫子夫妻和梁山伯知晓,究其原因就是因为英台和阿水单独居住这藏书阁。

这藏书阁藏有自春秋以后诸子百家多半手抄本,皆有竹简所录藏于此。而这些书皆是梁山伯父亲和常夫子历尽半生才寻得的至宝。

此时期农民能有地种便已是好生活,书是当地大家族里才有的私藏品。而这藏书阁便是祝母娘家姜氏,出一半钱修建的,所以英台和英台两个哥哥才来这里读书。

来到英台所住藏经阁二楼,祝母推窗远眺,望着万松书院那片朱竹林不由的出神。

赵阿娘及蔡阿娘开始帮小姐收拾起行李,半屋子的漆木箱子了,几个粗使仆妇还子在往楼上搬。阿水咂舌道:“这次夫人又带那么多箱子来,屋子快没下脚的地方了。

赵阿娘整理着绢帛笑道:“所以这次夫人又让常夫人把旁边那间大的厢房留给小姐。小姐以后便睡间大点的去。”

阿水听后,高兴的跑去旁边厢房看去了、

祝文文看祝母摸着手腕上的珊瑚还在出神,便撒娇道:”阿娘,你怎么不看我,只看这竹林?“

祝母回神看着她,神色颇为忧虑。对着蔡阿娘几人摆摆手,几人听命出去。祝母走到软榻坐下,靠着一黑漆曲凭道:”九儿,你临走时跟娘说的那个梁山伯到底关系如何?”

祝文文绞着自己的袍袖低头不语。

她暗思那祝英台和梁山伯关系本就差最后一步,祝母如此溺爱祝英台,临走都是大吵一架,想必也是怕两人私奔跑了吧。盲猜两人临走应该说的已经很多了,现在还是闭嘴为妙。

祝母用手按着太阳穴显得很是疲惫,从豫州马不停蹄赶到书院,就怕女儿不辞而别,所以找人先一步来此处打听梁山伯家世以及为人。

刚和常师母打听才知,常师母女儿和那梁山伯定有娃娃亲,她才松一口气。看女儿平安回来,想必女儿当初说’山伯在哪里我也在哪里这话也只是气话。“

要缓缓说开才好,男女之事堵不如疏。

祝文文看祝母似乎头疼,便跪在祝母身后给母亲按揉太阳穴。

祝母欣慰拍拍女儿的手温柔道:”这天底下就属男子的话不能信,那梁山伯和常夫子的女儿有婚约在前,他们两人青梅竹马一起长大。父辈情谊牵连,如师如父的关系,这样的情谊他怎么说舍就舍。“

在路上这几日,祝文文故意远了梁山伯。但梁山伯对自己还是百依百顺。他却只字不提自己的婚约。初听阿水说梁山伯婚约没感觉什么,想着只觉不过是古代娃娃亲而已。

现在适应身份后才明白,那是古代父母定下的婚约哪能随意毁约。若是能毁约,想必常师母便是第一个婚约之人。

心想:”若婚约已解除,为何这一路上梁山伯不说。看来他还有婚约在身。“想到此处,她不自觉的双指随着心跳加速而加速,手上的力道也变了。

祝母知道她听进去了,趁机劝导:”男人心性便如这门外秋蝉,心热时自然是扯着嗓子叫唤,过些时候也就凉了。“

祝文文心内开始替祝英台不值,暗想,要不是自己闯进来,此刻两人已经私奔了,古时私奔可是不孝大罪,他有婚约等于有老婆,祝英台不成小三了么?

“阿娘我和梁山伯没有什么。”祝文文抬眼和祝母对视。

祝母莞尔一笑,道:“阿娘明白,也知你心内难过,不如你这段时读书之际去你舅舅家散心,多看看外面多见见人,心胸也有所不同了。”

二人正说着,却听外面乱糟糟的,祝母叫来赵阿娘问缘故,赵阿娘只说像是有人新来投学的。阿水好事心起,听见动静早下楼打听去了。

母女二人听嘈杂声变大,起身走到窗户边看热闹。

院中也已挤满了看热闹的学生,边看边议论着这新来人的来头。一般来投学的都有些家资,可是这样十几个男仆,四五女仆的,十几箱家私得还从未有过。

当年祝英台来书院,带四个箱子过来,就已经被常夫子骂得狗血喷头,现如今这般排场,所有人都等着看夫子怎样训斥。

但见身着灰褐色短衣的男仆,两人成对,往这层院落东南角的一处小院搬箱子。十几个男女仆人叫叫嚷嚷,箱子都是统一云漆黑锦云描金木箱。

四五个十四五岁俏丽女仆,笑笑闹闹的端着精致小漆盒,不避众人得眼光往小园中走去。书院中看热闹的男学生,看着这几个佳人,眼珠子都要掉地上了。

祝文文感叹,只看这仆妇配置便知道来人定是一位有钱人家的公子。

咚咚咚上楼声音,阿水被高阿娘拦住训道:“这丫头真是越来越不懂规矩了,真是跟着小姐在外面放野了。”这话中有些责怪小姐之意。祝母听到便让阿水进来,顺便微警高阿娘两句。

阿水见此便面色得意,不等夫人问便像倒豆子一般,全说出来了:”夫人小姐新来得人是豫州马太守的二公子,听说他只来此地求学一年,哎呦,外面的东西全是他的,听说只房内贴身侍女就带了四个。装箱子的马车都来了四辆呢!“

阿水说着,移到床边,指着进进出出那四个娇俏的女孩子给小姐夫人看。

接着说:”听说马公子现在只是让人把东西搬来,人去周边狩猎去了,真想看看太守家公子是什么模样。“祝文文听到来人是太守家的’马公子‘心里戈登一声,难道这是男二号马文才出现了么?心里突突直跳。

但马上安慰自己:“哪里这么巧,天下姓马的多了去了,哪能姓马的就是马文才呢?”

本来只需自己和梁山伯不死就行了,要是突然再来了一个马文才,这不是添乱么?

人群外梁山伯与一梳着螺髻垂鬓,身着琥珀色交领上襦的妙龄女子一瘸一拐同行而语。祝文文本能往窗边闪了一步,不想让他们两人看到自己。

看见这般排场,祝母道:“重镇太守家次子,这样的排场还算薄俭了。”

楼下书生都直愣愣看那四位美灵动游走。

突然一声训斥从人群中传来:”这里书院,不是酒肆乐坊,哪里来这么多人?“

众人皆知常夫子来了,便纷纷让路静列两边,等着看好戏。

只见一虬髯夫子,穿着上简下丰,窄衣宽袖,头戴夫子冠,身着玄色衣衫随几个小童正色走进人群中央。

那边一众仆人中走出一位中年人,躬身作揖道:”夫子,我家公子要在此久住,我们搬的这些是公子日常的衣物和用品。“

常夫子法相庄严,拿手指道:“众人求学,皆是只有常服三套,笔墨纸砚若干,有书童的可带书童一名。你们来时不知道么?多余的怎么搬进去再怎么搬出来。”

常夫子平生喜追求清谈名士之风,虽自身出身寒门,却机缘凑巧把寻常经典皆已读完。功曹举荐县令他也不受,常年守着书院为己清修,散谈老庄玄学。

在部分小民眼中越是他予官不收,越发激发钦慕。再加藏有典籍的藏书楼,常夫子不是权贵,亦不是仕族,却在本地享有清誉,算是本地清流。

那小管家呆在原地笑道:“这些物品却是公子日常所需。我家夫人特命小人不许磕碰带来,若今日带走,小人回去也不好交代。”

常夫子听这家仆是拿太守夫人压自己的话,更觉恼怒,高声道:“既然如此,我们小小书院是容不得马公子了,待老夫给马太守书信一封,告自己无能之罪,你家公子还是请回吧。”

二人正僵持着,马厩侧忽传一少年声音:”夫子何故这样大的火气,只是几箱衣物而已,不让带便不带,何故赶人走呢?“

人群外一身天青色垂胡袖直据袍的高挑青年,满面春风大步走来。众人听他刚才所言,便知他就是豫州太守次子。

少年见常夫子还在吹胡子瞪眼睛,便上前深施一礼道:”学生豫州马文才,常夫子安。“

常夫子见他礼数还算周到,气便消去一半。仍立眉道:”书院常规,你可清楚?”

马文才道:“学生在国子学求学两年,规矩学生知道。”

众人听到’国子学‘三字便议论纷纷起来,其中一位书生对旁人低声道:“他竟然在国子学就读,怎么会来我们这里?”

另一书生也道:“国子学,全是世家子弟,皇帝近亲。听说品阶低的仕族都没有资格旁听,这太守之子竟能进太子学,不可思议啊。”“

有人接话道:”豫州,重兵要镇,你当和我们这里江州一样啊?马太守掌有兵权,曾平过三次叛乱呢。”

常夫子自然也听到此话。

长眉一立,喝止众人道:“求学读书,不以身份辩之,你们来此处求学,学会文武艺,上报效朝廷。将来察举出来,福泽百姓。止金戈于当世,尽忠言于朝堂。既然你知道规矩,便把多余箱子带回,更不能留侍女在身旁,你去办吧。”

马文才道了句:“是”便向小管家挤挤眼睛,管家知趣去办了。

常夫子劝散议论学子去做功课。外围的梁山伯也看清马文才长相,抬头锁眉望向藏经阁。祝文文此时正在窗口和祝母并肩而站。

梁山伯引项高望,身边女子见楼上窗边所站之人,也轻轻施礼。那马文才看二人皆看去,自然也跟着抬头望去。

他见藏经阁楼上,一美夫人身边站着俊朗书生。他仔细辨认,猛然那妇人身边站的竟是路上马车里的女子。只不过此时她穿着男装,不禁面扇一扇自语道:”她不是女的么?怎么换上男装也在这里?”

再看那抬头的梁山伯,暗叫道:“这不是和楼上女子同车的书生么?难道他们?”

马文次初见常夫子便知这书院迂腐得很,想这一年要拿腔拿调做清谈,实在疲乏。不曾想竟有女扮男装的美人,还有窃玉偷香的书生,真是好不热闹。

想罢便哈哈大笑几声,几人皆看向他,梁祝二人也认出他来,不由心中一冽。

那马文才吩咐管家道:“给我留一半物品,其他的你再运回去,春夏秋冬也让她们回去,这里且有意思呢。”

说罢双手背后,大摇大摆回自己小院子去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