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魂穿祝英台之戏马虐梁 > 第99章 补愧疚,刺史提生意

二爷姜正仪听说是军衣,喜得老爹还没说话,他先说话了。

双手对拍道:“我管的就是我们姜家的布料来往,若真有军衣,我姜家自然能接,只是不知军衣需量多少。”

马文诚点头道:“入冬前便需要三万套,三个月后还需五万套。共计八万套。”

二爷听这么大的量也开始犹豫。

姜老太听他谈起军需,有些犹豫。私想这厮要是真想将这买卖给姜家,大可一早便说。

此时才说,不免让人起疑,自己姜家从未与军队买办打过交道,自然什么流程都不知道。

那边姜正仪已经开始打听细节了。

姜正礼听马文诚说军衣需要大量棉麻也跟着皱眉。

姜家是种桑养蚕,产的是丝绸。羽家庄也有种麻。只是数量较少,哪里供应的上那么大的用量?

再说所有人都知,这军需可都是要立军令状的。完得成,能挣不少钱,若没有完成,那可是要杀头的。

见二弟对这宗生意有意,姜正礼便打断问:“敢问刺史,这样大的需求,怕是我们做不了。这要是做不完,是不是也要受军法处置啊?”

马文诚笑道:“岳父说的是,这是军需,是要立军令状的。”

见马文诚叫自己岳父,姜正礼长叹一口气,身子往后一仰,腰杆子直了直。

他对二弟道:“女婿都叫我岳父了,咱们就是一家人了。咱们庄上产的是上用的丝绸和湖绸。

这冬衣需要的是棉麻,咱们庄子产量不多,我看还是算了吧。”

姜正仪见大哥做了刺史岳父得意之余,还想管他手上的生意,心中顿起醋意。想再争辩,腹内先想好争辩得理由。

倒是马文诚见姜正礼提棉麻不够的问题。他提出本县多庄共织得想法。

等王府采买将契约拟出来了,羽家庄可以看过再签。

只是先有一点,庄子必须先屯有三万件冬衣的麻布,让将军买办验过才行。

姜正仪觉得临川县共织是个这是个好办法,只是这三万件军衣的棉麻布,屯起来有些麻烦。

这么大的量,一家布厮是拿不出来的,便是临川县所有的棉麻都收了来,还差不多,那可是一笔不小的费用。

二爷问:“这了军衣购买得费用王府定的是多少?”

马文诚道:“以现在的市价来定,大概每套军衣五贯钱。”

听到数字,姜正仪便掐着指头算起来,算上采买麻布的的本钱和棉花的本钱,再去除工匠的工钱,每套冬衣大概能挣一贯半。

若是自己家里种麻草,原料费用就会降下来,但还纺成线,会耗费时间,根本就来不及,必须有成品棉麻布。。。。。。

二爷还在低头算账,三爷姜蒋正亚也殷勤上来道:“这荆州将军府需要军衣,不知道需不需要军粮啊。”

马文诚正坐微笑道:“怎么咱们羽家庄还有粮食?”

姜正亚眯着眼睛讪讪笑道:“这不是还有以后么?”

姜老太爷刚遇流民暴动见识了这马文诚的厉害,如今军衣订单他是慎之又慎,先不说话,只在一旁听着。

姜正亚算了半天,抬头道:“我算过了,第一批三万套我们可以去筹集市面上所有的麻布,然后分给各个庄子给我们代做。我们只赚一贯钱,剩下半贯是让其他庄子拿去。

其他庄子做第一批军衣的时候,我们去江州其他郡县,采购棉麻布匹,我们就着手后面那五万套,这样时间我们是来得及的。“

几人都在一旁听着,姜正礼听二弟这样算,也在心里算了一笔账。每套军衣挣一贯钱,三万套就是三万贯。后面的五万套可以做挣七万多贯。

前后两批军衣可赚十万多贯。

只用半年的时间,姜家便有以前两年的利润了,这可是件肥差啊。

马文诚微笑道:“姜家与我既是姻亲关系,我又怎能见姜家受难熟视无睹呢?说出来也真是看看不能帮到羽家庄。”

说罢用两指相叠,夹起那账单还给了姜正礼。姜正礼讪讪一笑,收在怀中。

姜老太爷听这话,明里点头,心里暗骂:“要不是老夫看出是你带人冲了庄子,逼你拿出这件订单,你个王八儿子会拿出来了么?”

三爷是管粮食的,现下说的是老二的生意,自觉无趣,低头只顾喝酒。

姜正礼虽然知道这生意赚钱,可他想的又深一层。只要有宗生意在,姜家的粮食生意和鲜果生意几乎等于全部停摆。

姜家好不容易这几年分出的三宗生意,又变回了一宗生意。又回到生意好则全家旺,生意败则全家败的场面。

明知知道这是块肥肉,可姜家实力有限,实在吃不下这么大宗生意,他是个天生喜欢稳妥的人,这宗生意太冒险了。

他想拒绝,与马文诚眼神恰逢交汇,马文诚见姜正礼眼神闪烁,似有躲闪,便知姜正礼想放弃。

马文诚在桌几蘸茶水画道:“这宗生意是有些大,我本意是想给汝州蔡家。

既然我与楚乔成了好事,我人在这里还是想先问问咱们姜家的意思。”

蔡家嫡长女是马文诚另一位贵妾,娘家实力要比姜家大几倍。若这生意给了蔡家恐怕蔡家当场就答应了。

姜老太爷知道自家实力不能与那蔡家相比,想是马文诚是因为流民暴动这事心中有愧,便先将生意拿到姜家说。

和蔡家一比,姜老太爷又有些心动,不免想若这宗生意成了,不出几年姜家也有了蔡家的势力。

正应了那句:余暮白发人,虎老雄心在。

马文诚又道:“这批军需要的多也要的急,若是咱们庄子想再考虑我们先不提,若各位长辈还是想要,我倒是有个一举两得的好办法。”

这话正说在姜正礼的心坎上,怎么才有稳妥两全其美的办法呢?”

马文诚称在离江州府衙很近的安平县,那边多产棉麻。

那里的三大布庄和自己有些私交,可以先佘布匹给姜家。姜家只需找人做工就可以了。

等将军府第一笔银子到了,需给布庄将赊欠的账还清即可。“

姜正仪听这话欢喜,也就是说,他们只需要出制衣工人的钱,就可以将将军府的钱给套出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