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汉帝国 > 第六十四章 血染大漠

大汉帝国 第六十四章 血染大漠

作者:殷扬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3 21:29:47

第六十四章 血染大漠

驰骋的蹄声如雷,溅起的烟尘冲天而上。人如龙,马如虎,气势如虹。杀气腾腾,汉军眼里闪着炽烈的战意,挥着汉剑,冲杀过来。好象一股狂风席卷而来。

此时的匈奴大军,已经给马群冲得七零八落,结不成阵势,趁机掩杀便可,用不着使用手弩和长矛。

望着煞神似的汉军,军臣单于吓得头皮炸。不是他胆而是他身边只有为数不多几个亲兵,要是汉军冲过,不需要用汉剑砍杀。只用马蹄就能把他们踩成肉饼。他能不怕吗?

打了一辈子的仗,就没有遇到今日这种情形,明明有十万大军,却是结不成阵势,收不拢军队,把自己暴露在汉军面前,别提他有多郁闷了。

唯今之计,只有走为上策。一拍马背,军臣单于疾驰而去,他的亲兵从后跟上,把他护在中间。

“那是单于!”李广眼力不错,远远就现了军臣单于,兴奋得好象嘴馋的馋猫碰到咸鱼似的,吼声如雷:“交给我了!单于休走,李广来矣”。

也不管周阳同不同意,也不管程不识愿不愿意,握着大黄弓,就冲了过去。

李广的声音远远传了开去,军臣单于听得清清楚楚,却是惊在心头。扭头一瞧,只见李广宛若天神一般杀来,手中的大黄弓射出的箭矢一枝接一枝,好象雨点般射来。跑得慢的亲兵纷纷中箭落马。

什么时候单于成了汉军的活靶子?军臣单于郁闷得有吐血的冲动,却是无可如何,只有拍马疾走的份。

飞将军虽然勇猛过人,箭术精绝,夭下无双,可是他胯下战马却不见得比军臣单于的战马更快。只能紧紧追着。却是无法拉近距离。

望着紧追不放的李广,军臣单于不由得叹口气,要是赤电宝驹还在,早就拍马逃到哪去了。可是。赤电宝驹在长安,成了景帝的坐骑,只能叹叹气。却没有办法。

“休走!“

李广一箭对准战马射去。射人先射马,这是高明之着。只要把战马射杀,军臣单于就能手到擒来。

李广的箭术傲视千古,当世无人能敌。可是。距离太远,射到之时已是强弩之末,军臣单于的骑射不差,他是匈奴有名的勇士,有名的射手骑手,沉着应对,一拉马缰,闪了开去。

一箭射空,李广哪会罢休,一弓四箭,对着战马射去。军臣单于沉着应对,不是闪开,就是用弓拨开,李广一轮狠射,竟然拿他没办法。这可很少遇到的事情。

要是距离稍微近点,军臣单于纵然是匈奴有名的勇士,也不敢接李广的锋芒。可惜的是,战马脚程不相上下,要追近也不可能。

就在李广追杀军臣单于之际,汉军以千人为队。分为七队,开始砍杀起来。

此时此刻,匈奴的军队还沉浸在马蹄余生的惊惶之中。根本就没有清醒过来,更别说收拢军队,重整阵势了。

汉军一冲来,他们根本就没有还手之力。只有给屠杀的份,不是做了汉军的剑下亡魂,就是给箭矢射杀。

只一会儿功夫,地上就多了很多尸体。空气中弥漫的血腥气更加浓烈。

周阳趁着砍杀的空隙观察战场,只见到处都是惊奔逃命的匈奴,到处都是吼着战号。挥着汉剑的汉军在驰骋,在砍杀。

以区区七千骑兵,杀得匈奴十集骑兵无还手之力,这绝对要算一个,壮举!

之所以能有如此壮举,原因在于,军队靠的是阵势,阵势一旦散乱,要重新结成,需要很长时间。匈奴给惊马冲乱后,哪能在短时间内重整阵势。

更别说,此时的军臣单于给李广追得象受惊的兔子一样惊惶逃蹿,没法下令,没法重新集结,这就成了无头之蛇,没法行动。

李广的追杀,虽然没有擒住军臣单于,在压制匈奴,让匈奴不能重整阵势上,还是有莫大的贡献。

如此良机,千载难逢,不需要什么言语,不需要军令,汉军也知道现在应该是大屠杀的时候。他们是越杀越勇,战号越吼越嘹亮。

“汉军威武”。

战号直上云霄,震得大地都在颤抖。

杀戮在不断进行,每时每刻,都有匈奴给杀死。

只需要再杀一阵,就能彻底击溃匈奴,让其在数日间不能重整阵势,这于汉军有莫大的好处,周阳不由得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

要是周阳现在能用的骑兵不是七千。而是七万,这些匈奴早就杀得四散逃命了。毕竟这是十万大军,漫山遍野都是,就算是十万头猪,任由七千汉军去砍杀,也要费很大一番周章。要想彻底击溃他们,让他们在数日内不能重整阵势,还真不是那么容易做到的。

“乌拉特”。

就在这时,远远传来匈奴的吼声。

周阳一瞧,是一支匈奴援军正疾驰而来。从狼旗的数量判断,应该有几千人。人数虽然不多,其破坏性却是极大,这是堂堂之师,阵阵之旗,一旦赶到,就会成为中心,到处乱蹿的匈奴很快就会聚在一起,重新结成阵势。

“得赶快击破!”周阳马上就有决断,传下号令,三千建章军集结在一起,准备对付这支匈奴援军。

建章军的动作很快,只一会儿功夫,阵势就品:。在周阳的指挥下,排着整齐的阵势时着匈奴援军小尔”

两军开近,周阳看清了,领头的正是伊稚斜,这可是老熟人。在安陶城下,伊稚斜差点送命,再次相见,岂能让他走脱?

“大帅,单于让飞将军盯上了,左谷蠢王就交给我们了!”公孙贺兴奋得象跳在屋梁上打鸣的公鸡,伸长脖子大吼:“上次让他在安陶城下逃掉,这次不能便宜他了”。

要是把军臣单于抓住了,再把伊稚斜给收拾了。这仗不用打了。胜负已分。周阳脸一沉,大声下令道:“不论生死。除了他就好!”

军臣单于是匈奴的领。当然以活捉为上。伊稚斜,他不过是匈奴一大臣,生死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除掉他就行了。

周阳手一挥,建章军吼着战号,手绰手弩,开始冲锋了。

伊稚斜此番之所以能赶来,是因为他在附近搜索牧民,给马蹄声惊动赶来一瞧,只见不少匈奴兵士给马群裹胁而去,就知道大事不妙。军臣单于吃了大亏。

他是明悟之人,通晓兵略,知道此时此友,军臣单于最需要的并不是援军,而是时间,让他重新集结军队,结成阵势的时间。他手里的军队只有五千,虽然不算多。只要能拖住汉军,让汉军不能穷追猛打,就能给军臣单于争取到时间。

就算周阳不攻击他,他也会攻击汉军。他一瞧汉军阵势,竟然要与他正面硬撼,不由得笑了,笑得极是开心:“谁说周阳挺会用兵?也不过如此嘛!与大匈奴铁骑硬撼,那是找死!”

一拍马背,率领匈奴骑兵冲了过去。

华夏与匈奴从春秋战国一直打到现在,真正用骑兵打败匈奴的只有秦朝的飞骑。即使赵武灵大破匈奴于河套之地。那也是凭借强弩的优势,压制了匈奴的骑射,而不是靠骑兵。

蒙恬指挥的河套之战,那可是投入飞骑,与匈奴硬撼,不光是凭借威力无穷的秦弩。

秦朝的飞骑是厉害,可惜的是。秦朝已灭,飞骑绝迹。没有了秦朝的飞骑,谁还能与匈奴的铁骑正面硬撼呢?

不要说汉朝的骑兵,就是同属游牧民族的东胡、月氏军队,遇到匈奴骑兵,也只有望风而溃的份。

伊稚斜乍见之下,他能不兴奋吗?

摘下硬弓,搭上劲矢,只要到了射程范围内,让汉人知道什么叫骑射了得。伊稚斜美美的想着,策马疾冲。

然而,他大出意料的是,他还没有冲到射程范围内,只听一阵破空声响起,不计其数的弩矢出现在空中,对着他们罩了过来。

空中飞行的弩矢。密密麻麻。好象一张大网。

“手弩?”伊稚斜马上便明白原委。

手弩是汉军的一大利器,就没听说过他们给骑兵使用,步兵倒是用得挺多。伊稚斜马上就知道不妙了,有不大少匈奴会成为箭下亡魂。

果如他所料,弩矢射来,惨叫声响成一片,不少匈奴纷纷坠马。

匈奴只会盘马弯弓,却没有达的科技。不能炼铁,更不可能给军队装备铁甲。匈奴兵士全是皮甲,遇到手弩。等于没有防护能力,非死即伤。

“冲!”

伊稚斜久历战场。深知弩对匈奴的威胁有多大,唯今之计,只有快冲近。和汉军搅在一起,凭借匈奴马上砍杀的优势,把汉军消灭。

他的处置是对的,在经过数轮手弩射杀之后,匈奴终于冲进了射程内。只要到了射程内,那么,匈奴的骑射威力就会显现出来,那是匈奴的天下。

“让汉人尝尝大匈奴勇士的骑射!”

伊稚斜兴奋得脸上直冒红光,奋力挽弓。

不仅他欢喜,匈奴兵士哪一个不欢喜异常?骑射功夫,是匈奴的看家本领,和汉朝打了数十年,还没有一支汉军能在骑射上占到便宜,哪怕是一丝一毫。

匈奴的骑射是马**。羊肉喂出来的,汉人能比得了么?

匈奴使出了吃奶的力气挽弓。准备好好教刮一下汉军。

“咻咻”。

他们刚把弓挽成满月,还没有把箭放出去,只听破空之声响成一片。空中出现又粗又长的箭矢,好象毒蛇一般,对着他们飞来。

“射雕者?”伊稚斜是何等眼力劲,一眼便看出来,如此箭矢、如此箭术,必是射雕者般的存在。惊讶得下巴都差点砸在马背上:“这么多的射雕者?”

三千建章军,就是三千射雕者般的可怕存在。匈奴虽是号称骑射了得,就是把所有的射雕者集中起来,也不见得能有三千。

更别说,还是一下子派出三千射雕者作战,就是匈奴也没有如此大手笔呀!

与三千射雕者作战那是送死,伊稚科心惊胆跳,真想拨马便逃,要是可以的话。

“噗噗”。

箭矢入肉的声音响成一片,一团团血花闪现,匈奴纷纷坠马。摔在地上的匈奴,除了极少数走运的外,都是死。建章军那是何等的箭术,射你鼻子不会射你眼窝,都是一箭致命。

现在伊稚斜犯难了,面临着一个两难选择,要么逃,要么冲。

逃的话,成功的可能性不大。因为他的对手是建章军,他们的箭术了得,一旦进入他们的射程,逃走的代价会非常大。即使逃出龙心,工有弃弩,敌两重打击下能逃老的匈奴会有多少沁旧”

若是预料准确的话,等他逃出去,他的五千军队,能活下来一千吗?谁也说准。

冲的话,与三千射雕者般存在的建章军大战,战胜的可能性很

可是,冲锋的话,却比逃走更有优势。原委在于,一旦欺近身,凭借匈奴熟练的刀法。还是有胜算的。至少,比起逃走的代价要小得多。

略一权衡,伊稚斜有了决定。大吼一声:“冲啊!杀啊!”

要想减少伤亡,只有以最快的度冲到建章军身前,与之搏杀。不让建章军的箭术挥威力。

不得不说,伊稚斜的计算非常得当,前提是他的对手不是建章军,至少不是给周阳重新武装的建章军。真是那样的话,说不定真要给他得逞。

他的遇到的是给周阳重新武装的建章军,威力比起开到北地时大得太多,他注定要踢到铁板上。

在禁受了建卓军的几轮射杀后,匈奴终于冲到建章军身前二十来丈了。如此距离,不是放箭。而是应该准备近身搏杀了,要不然的话。汉剑不在手。给匈奴冲近身来,那会吃大亏。

果然,汉军收起了弓箭。从兵器钩上摘下了近战武器。

近战武器倒是近战武器,却不是伊稚斜想象中的汉剑,而是一支支长约两丈的长武器,明晃晃的长矛。

这远远出了伊稚斜的想象。他就是做梦也会想不到,汉军竟然会装备长兵器。一寸长,一寸强,匈奴弯刀不过两尺来长,而矛长约两丈,近身搏杀。能讨得了好吗?

匈奴根本够不着汉军,就会给汉军捅翻在地!

给骑兵装备长兵器,汉军还没有做过,伊稚斜也没有经历过,不知道其威力如何。可是,依他的才智,不会想不到,这可是要命的事情。

在这一刻,伊稚斜终于明白过来,为何这支汉军敢于以堂堂之阵与他硬撼,那是他们手里有“撒手钢”

“杀!”

伊稚斜虽然心惊不已,却是不慌,挥着弯刀,大吼一声,冲了过去。

此时此刻,要逃已经来不及了。不仅仅要经历建章军的近射搏杀。还要遭到弓箭和手弩的射杀,那是三重打击,比起适才更多一重,逃跑会死得更快。

现在,他是没有退路,只有冲了。不冲也得冲,冲也得冲,没得选!

里面冲来的三千建章军。三千枝长矛在手,就象三千条毒蛇,直朝匈奴扑去。建章军未到,那种杀气,那种震憾力已经到了,匈奴兵士倒抽一口凉气。

上过战场的人,都知道在如此高冲锋的情形下,长矛的威力倍增,不是血肉之躯所能抵挡得住的。此时此刻。匈奴兵士心里一个劲的喊:“昆仑神!”

可是,昆仑神没到。建章军要命的长矛已经到了,一片耀眼的坐,芒闪过。紧接着就是一阵惊天动地的惨叫声,混合着长矛入肉的闷响声,还有匈奴坠马的摔砸声。

战马的高冲锋,冲击力惊人。再加上长矛的锐利,匈奴皮甲的薄弱防护能力,哪里禁受得住。长矛往往是穿透胸膛,透背而出。

顺着矛尖滴下的鲜血,在日光下格外美丽,那殷红的矛尖就象毒蛇的信子,仿佛毒蛇在品尝美味的鲜血似的。

建章军放手,拔出汉剑,一具具栽到在地上的匈奴胸口上插着一支支长矛。随着匈奴的抽搐而晃动。乍一看见上去,就象千条万条饱饮鲜血的毒蛇欢快的甩动尾巴似的。

“杀!”

一声惊天动地的怒吼声响起,三千把明晃晃的汉剑在日光下出夺目的光华。对着匈奴当头劈下。

给长矛一捅,前面的匈奴给捅于马下,匈奴的阵势混乱,已有不稳之势,建章军趁势砍杀,匈奴哪里抵挡得住,很快就乱了,混乱不堪。

军队一旦没有了阵势,那就是一盘散沙。没有了威力。接下来的事情,就很好办了,是大屠杀。

伊稚斜满打满算,以为汉军与匈奴正面硬撼,那是自找死路。他万未想到的是,自找死路的是他。他的五千骑兵,在三千建章军面前,根本就不堪一击,只一个回合就给建章军打得没有了还手之力。溃不成军。

这是汉匈奴战史上。第一支与匈奴铁骑硬撼的骑兵,意义重大!

从这一刻起,汉匈战史上,汉朝骑兵不如匈奴铁骑,匈奴铁骑横行无忌的历史已经结束,汉匈战史已经揭了新的一页。

不管将来的战事如何展。汉朝骑兵组建的方向已经找到了,那就是手弩、硬弓、长武器、短兵器。

每一个汉朝骑兵具备四重打击力,在如此狂猛的打击面前,匈奴占不到丝毫上风。

从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大力推广骑兵开始,骑兵作为一个全新的兵种出现在战场上,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

然而,赵武灵王的骑兵也好,秦朝的飞骑也好,都不如眼下的建章军战力强悍。不是因为飞骑的刮练不好,而是装备不如建章军多,打击的手段不如建章军多。

一个骑兵运用的新天地,已经出现在汉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