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汉帝国 > 第二章 冤家聚头

大汉帝国 第二章 冤家聚头

作者:殷扬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3 21:29:47

第二章 冤家聚头

做此没用的事一个洪亮的声普在背后响起,讥,茄从沉思中惊醒过来。

“承相!”许茹扭头一瞧,原来是周亚夫进来了。周亚夫虽是在埋怨,脸上却是带着浓浓的喜色。

长城大捷既是汉朝的胜利,更是周家的胜利。在周亚夫心目中,周阳由一个只知吃喝玩乐的纨绔公子成长为统领三军的大帅,那是何等的让人欢喜。作为父亲,还有比儿子如此出息更让人开心的么?

“给你,陈家的。”周亚夫把手中的绢帛递给许茹。

许茹接过,展开一瞧,惊讶起来:“哇,好漂亮的人儿!承相这是哪个陈家的?”

“还能有哪个,当然是与阿父交情极厚的陈承相家。”周亚夫有些没好气。

陈承相就是陈平了。陈平出身低微。而且还有绯闻缠身,陈平得到汉高祖赏识时,谣言大起,有人中伤陈平“盗嫂”。当时的周勃也是参与人之一,陈平与周勃心存芥蒂。

到了吕太后为政之时,陆贾给陈平出主意“天下乱,注意将;天下安,注意相。”在吕太后掌权的时日里。应该将相和。陈平明悟之人。采纳他的建议,趁周勃寿诞之时。送上厚礼一份,亲自到贺。身段放得低,周勃大是欢喜,二人冰释前嫌,倾相结纳,交情甚厚。

吕太后死后,陈平与周勃交情厚,相互信任,联手发动政变,诛杀诸吕,迎立汉文帝。

“原来是陈禾相后人,怪不得如此妙人儿!”许茹惊讶之中带着莫铭的兴奋。做为母亲,当然是希望儿媳妇越漂亮越好了。

把张、萧、陈三家闺女画像摆放,打量起来,三女难分轩轾。她又犯难了,选谁做儿媳呢?

“承相,你说,哪个做正妻好?”许茹兴奋得眼里直冒光。

“你是吃饱了撑的。”周亚夫数落起来:“眼下正是男儿建功立业的良机,阳儿应当驰骋沙场之上。岂能为妇人担误大好良机”。

自从得知景帝决心要彻底解决匈奴问题后,周亚夫就欢喜莫铭了。攻入漠北,困难极大,有很多仗要打,正是男儿决胜疆场之时,他就雄心万丈,盼着有朝一日,再次披挂上阵,与匈奴决胜于大漠之上。

若是在以前,不会有人与他争夺这个帅位,母为他是朝中第一名将。他不统兵还能有谁?如今不同了。他有一个竟争对手,这个人就是周阳了。

周阳虽是后起之秀,却是数十年来对付匈奴最有办法的人了。他的打法很新颖,很有效,只是把现有的兵种进行重组,使用新的战术,就把匈奴打败了。

坦率的说,周亚夫自认不如。景帝要命将的话,那也是周阳,不是他周亚夫。那没关系,谁叫周阳是他的儿子呢?那是父子一体,周阳为将,与周亚夫为将,有什么区别?

后人提起周阳,就会说周阳的父亲周亚夫也是一代名将,这不一样荣耀吗?

当然,这种欢喜他只能埋在心里。不能对许茹说,那是朝庭机密嘛。

“承相,生儿育女也不担误建功立业呀!”许茹可不同意周亚夫的看法,反驳道:“那些驰骋沙场的将军。哪个不是儿女成群呢!”

这话似乎有理,哦,很有道理,周亚夫哑口无言。

许茹很是兴奋,接着往下说:“再说了,周氏一脉,三代将门。阳儿要是不儿女成群,这兵法传给谁去?承相,周氏代代将门,那不更好么?”

这话很有道理,哪个做将军的不想代代将门呢?要想代代将门,就的人丁兴旺:“有理!把这三个娶过来。再多娶几个,要阳儿多努力一下,多生几个聪明的孙子,把兵法传下去

周亚夫兴奋起来了,开始给周阳安排重大的商人伟业。周阳的肩头。又多了一副担子!

“哈哈!”

周亚夫想到周氏一脉人丁兴旺。将帅辈出的美妙前景,再也忍不住了。开怀畅笑。笑声爽朗,好不快活。

“恭相,有人来访”。陈尚未进来禀报。

此时的陈尚不再是冷着一张脸。而是一脸的笑容。周阳这一仗太长人心气了,他这个周亚夫的心腹就更别说了,格外荣耀,仿佛那是他打的似的。

“不见!”周亚夫想也没有想。一口回绝了。

“承相,这人你一定得见。”陈尚略一迟疑,提醒一句。

“谁呀?”周亚夫语气有些不善了。

“是梁王!”陈尚愣怔了一下,这才禀报。

“梁王!”周亚夫仿佛火烧了屁股一般,差点跳起来,脸上的笑容刹那间消失不见了,一双虎目中厉芒暴射,身上的气势放开,宛如一头远古凶兽,大声吼起来:“他来做什么?他是不是来看我周亚夫的笑话?我周亚夫吃得香,睡得沉,身板结实着呢!还死不了!”

气势威猛不凡,当年指挥千军万马冲杀的周大将军复活了,很是骇人。许茹给他一吓,手中的绢帛落了下来,一地的美人横陈。

周亚夫与梁王之间是死仇。不死不休。平定七国之乱时。周亚夫手中兵少,虽是景帝下旨要他驰援椎阳,周亚夫却是抗旨不遵,任由梁王在雕阳孤城里与吴楚数十万大军厮杀。

这事,梁王是怀恨在心,一心要置周亚夫于,此年来,一有机会就要给周亚失下绊子,今年初。下手就是其中一例。

梁王这个死仇,他竟然上门了。登门拜访,周亚夫大出意外,哪能不怒火万丈。

“承相。见还是不见?”陈尚提醒一句。

周亚夫并没有说话,而是大步一迈,蹬蹬一阵沉重的脚步声中,就去得远了。他这是怒了,怒气冲冲的去见梁王。

一到厅堂,只见梁王一身的便服,寻常深衣,头戴进贤冠,甚是洒脱。有一股飘然之意。

随他而来的是三个文士和一个将军。让周亚夫讨厌的羊胜和公孙诡并没有来。

五工傻傻的站着,连个座位都没有。更别说茶水了。梁王是窦太后的心尖肉,素有算名的王爷,权势熏天的人物,走到哪里都是待为上宾。就是景帝也得让他三分。

到了周亚夫这里,连杯茶水都没有,连座位都没有,说出去肯定是一大奇闻。

放眼汉朝,也只有周亚夫敢对如此对待他。陈尚是周亚夫的心腹。对梁王很是痛恨,给他送上茶水。安排座位,那就是怪事了。

三个文士的眉头微皱,这也太无礼了。梁王却跟没事似的,脸上带着笑容。

一见周亚夫进来,梁王跨前数步。一抱拳道:“刘武见过条侯。”

周亚夫怒容满面。略一拱手:“周亚夫见过梁毛梁王驾临,不知道有何贵干?要是周亚夫没有记错,我们没什么好说的。”

既没有请坐奉茶的意思。话中还颇有不忿,有撵客之意。

无礼之极!

比。王珐比

梁王长这么大,谁给过他如此难堪?三个文士眉头拧得更紧了,梁王一旦发怒,即使周亚夫位高权重,名满天下,也不会好受。

可是,出乎他们意料的是。梁王不仅不怒,反倒是笑容依旧:“条侯,不管怎么说,我们当年一起与吴楚交战,即使没有交情,你也不致于一见面就撵我走?”

周亚夫却是不为所动,仍是冷冷的道:“有话就说,没事请便

梁王笑容一敛,一脸肃穆:“孤今日前来,不为其他,只为向条侯恭贺。令郎打败匈奴。大长华夏志气。孤心中欢喜,特来道贺。”

梁王会来道贺,那就是黄鼠狼给鸡拜年。绝对没安好心。周亚夫极本就不信,冷”多一声,算是回答。

梁王接着道:“你一定以为本王巴不得周阳兵败,败得越惨越好,是不是?一开始,孤是这么想的!孤恨你周亚夫,你的跟头跌得越痛。孤就越欢喜。”

他还真是够光棍的,实话实说了。

周亚夫头一昂,胸一挺,很是自豪的道:“阳儿统兵,还未见败仗,梁王你失望了吧?”

“不!”梁王右用力一挥。笑容重上脸庞:“孤不仅没有失望。反是欢喜!尤其是周阳不计生死,明知与匈奴打野战,胜算不多。为了大局。仍是统兵直奔长城,那是准备用性命来换取数年的安宁,如此气慨。孤,不,刘武,只有钦佩!”

不称孤,而称名,是对周阳的尊重。

他没有说谎,这是事实,说得很是诚恳。对梁王这个人,周亚夫走了解的,虽然骄横,却是一条汉子。敢作敢为,敢为敢当,他如此说。那就是真的如此想了。

周亚夫大是诧异,脸上的怒气稍退,问道:“为何?”

“哈哈!”梁王笑了,笑得很开心:“周亚夫,刘武视你为眼中钉。恨你,想置你于死地。可是,刘武是高祖血脉。大汉受辱,就是天家受辱,我刘武也愤慨!若有可能。刘武愿舍弃荣华富贵,提三尺剑。横行大漠,即使战死,也是无怨无悔!”

这话说得斩钉截铁,掷地有声,让人不敢有丝毫怀疑,周亚夫耸然动容。

有这种想法的不止梁王一人,他周亚夫何尝不是呢?周亚夫的怒气再降,脸色缓和多了。

梁王接着道:“周阳明知胜算不多。却毅然提兵北上,要与匈奴血战。如此气魄,凡我大汉男儿,稍有血性。都会钦佩无已!”竖起了大拇指。

从怀里取出一束绢帛,递给周亚夫道:“这就是孤当时为周亚夫准备的礼物,一束祭文!”

“祭文?”周亚夫听得不明所以,展吓了一大跳:“招魂歌?你你你

周阳还没有兵败,梁王就把招魂歌写好了,周亚夫脑子有些短路,惊讶得连话都说不出来了。

“没错”。梁王微一领首:“当时,孤思来索去,都没有算出几成胜算,以为周阳必败无疑。可是。孤怎么也没有想到。周阳竟然化腐朽为神奇,把你周亚夫,还有孤。都没有放在眼里的弩结成了弩阵。有此弩阵匈奴何足惧?这招魂歌也就没用了。可是,孤想,孤前来拜访,以你周亚夫的性子。还不把孤撵出去。孤堂堂王爷,若是给你撵了出去,还不成为天下的笑柄,只好把招魂歌带来,让你明白孤的用心。”

周亚夫捧着招魂歌,想说几句,却不知从何说起。

“怎么?你若是怀疑,尽可以问。

”梁王朝那个将军一指道:“这是韩安国,想必你知道。”

“原来是韩将军,失敬,失敬!”周亚夫忙见礼。

在平定七国之乱中,有三个人的功劳

是周亚夫,个是粱王,个是寰亚夫是粥。没什么好说的。梁王之功仅次于周亚夫,梁王之所以有那么大的战功,就是因为韩安国。周亚夫虽然没见过韩安国,却是闻名已久。素来敬佩韩安国的兵略智计。

“韩安国见过条侯!”韩安国忙回礼。能得名满天下的周亚夫如此看重,他的骨头有些轻飘飘的。

“这位是枚乘。这位是庄忌。这位是司马长卿,这篇《招魂歌》就出自他之手。”梁王一一引介:“周亚夫。你若不信,可以问他们。”

枚乘和庄忌,是当时的文坛领袖,名动夭下的文士,司马相如虽然文才在他们之上,却是后起之袖,现在还没有他们出名。

周亚夫对枚乘和庄忌闻名已久。甚是仰慕,大是欢喜,上前见礼:“周亚夫见过三位。”

枚乘、庄忌和司马相如忙还礼:“见过条侯。”

“快,上茶!”周亚夫对枚乘他们很敬重,可以慢怠梁王,却不能慢怠这些文士。

梁王五人跪坐在矮几上,端着茶盅,品起了茶。枚乘、庄忌、司马相如不脱文士之风,大赞茶水之美。

“想我刘武,大汉的王爷,到了周亚夫这里,讨盏茶吃,都是如此的难得。”梁王端着茶盅。调侃起来:“站了半天,磨了半天的牙,讨得一盏茶,还不能润喉呢!”

“哈哈!”

这调侃话很能逗人,一众人给他逗乐了。

“周亚夫,我们是冤家,有道是:不是冤家不聚首!既已聚首,何不再冤上一回?我们好好喝上几杯,冤上加冤!”梁王有些得寸进尺。

以他和周亚夫的仇恨,周亚夫能给他一盏茶吃,已经是很难得了,他竟然讨起酒喝了。这事太出人意料。纬安国四人惊讶的打量着周亚夫。他肯定不准。

然而,让他们意外的是,周亚夫竟然首肯了:“上酒,摆宴!”

佣人得令,很快就摆上酒宴,六人各踞一案,吃喝起来。

梁王喝着酒,笑道:“要想喝别人的酒,要么交情厚,要么就做冤家。别无良法!”

这话仍是调侃,却与当前情景相合,众人又笑了。

“周亚夫,你有没有想到,周阳会用弩阵对付匈奴?”梁王眼睛猛的睁大了,盯着周亚夫,眼里精光四射。

“没有!”周亚夫猛摇头。他知道。是因为看到周阳的奏章,不是他想到。

他是直性子。他说没有。肯定没有。梁王摇头道:“我们都没想到,就周阳想到了。弩,哪支军队没有?哪座城池没有?你周亚夫被誉为大汉第一名将,你没有想到。周阳却想到了,你周亚夫是不畅快,还是欢喜呢?”

对于别人,不是问题,对周亚夫,这还真是个问题。

周亚夫是当世第一名将,没有想到用弩阵对付匈奴,这是失败,他很失落。可是,周阳是他的儿子,他又欢喜。

“既不畅快,又欢喜!”周亚夫如实回答。

“哈哈!”梁王大笑起来:“人言周亚夫性情直,今日一见,果如是言!”

未央宫,养心殿。

景帝一身燕居之服,那个神秘的中年人与之对座。

“老三到了长安,有什么举动?”景帝问道。

“禀皇上,梁王进京之后,倒没什么异动。可是,他去了周亚府上。与周亚夫把酒言欢,很是畅快。”中年人如实禀报。

“你说什么?老三去周亚夫府上了?”景帝大是意外,两道浓眉一挑。颇有威势。

“是的,皇上。”丰年人肯定一句。

“他们说了些什么?”景帝很是好奇:“周亚夫没把老三撵出来。还请他喝酒,老三说的话。联很感兴趣。”

中年人把打听到的话说了一遍。

“老三啊老三。算你说了句人话,还知道你身上流着高祖的血脉。”景帝一点没有着恼,反倒是好笑,右手不住在短案上拍着:“老三什么眼神?竟然把《招魂歌》都写好了,以为周阳败定了,他这脸丢大了吧!”

两兄弟不是那么对付,梁王出丑。景帝肯定要奚落几句的。

比。2可珐比

这事说起来确实有些好笑,中年人也是忍俊不禁,笑道:“说来也怪。他拿出招魂歌,周亚夫就请他喝酒了。这两人,死仇,说句不好听的话,尿不到一个壶,真是让人想不到。”

“呵呵!”景帝笑得很是欢畅:“这就是周亚夫,直性子!老三把这种丑事说出来,周亚夫对他的不满就会打消,请他喝顿酒算什么。”

“皇上,在下担心,若是梁王以此为契机,与周亚夫冰释前嫌。于皇上大计有碍。”中年人提醒一句。

“无妨!”景帝右手一挥:“周亚夫虽然臭着不少,却很忠心。不要说老三只说了一件丑事,他就是说上十件八件,周亚夫请他上十顿八顿酒,周亚夫还是忠于联的。”

略一停顿,话锋一转道:“可是,周亚夫虽然忠心,却糊涂不能不警醒他一下。联得给周阳提个醒,有周阳在,周亚夫不会再出臭着了。传旨,召田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