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汉帝国 > 第二十二章 华夏圣地

大汉帝国 第二十二章 华夏圣地

作者:殷扬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3 21:29:47

第二十二章 华夏圣地

阴霾,雪花土舞,地卜的积雪数寸周阳的侯府,李广、程不识、公孙贺、公孙建、秦无悔,一个顶盔贯甲,腰悬汉剑,背负硬弓,精神抖擞周阳身后,仿佛又要奔赴战场一般。

周阳一身戎装,俊朗中更增几分威武之气雪地里,望着大门口。

他们在等待景帝的旨意。虽说要去看建章军的真正秘密,可是,到如今,周阳他们却是不知道要去哪里。对于这事,景帝的回答是,自会有人带他们前去,周阳他们只好等待了。

虽是等待,却是没有怨言。这是汉朝最高机密之一,就连朝中大臣所知者也不多,当时的朝臣中。只有周亚夫略知一二。景帝这次要他们去看,那就是把所有的机密向他们敞开了,这是莫大的信任,无上荣耀,李广他们是欢喜还来不及。哪会有怨言。

一蹄声响起,来到府前停了下来。

这蹄声非常雄壮,来的必是建章军般存在的精锐了,该是景帝派人

了。

周阳正这么想,只见柳铁引着一个大汉进来。这个大汉个头高大。身如铁塔,顶盔贯甲,威风凛凛,走起路来,蹬蹬作响,威势不凡。

“好!”李广他们齐声叫好。

周阳不住点头,打量起此人日此人除了一身的锐气以外。更多的却是精明。看来。建章军真正的秘密,非同小可了。

“丁隽见过大帅!”来人上前一步,冲周阳行礼。

“丁隽!好男儿!”周阳大拇指一竖,赞叹不绝。“谢大帅夸奖!”周阳如今是首屈一指的名将了,能得他的赞扬;那是何等的荣耀,丁隽脸上泛着红光。冲李广、程不识他们见礼。

虽是初次见面,对丁隽印象不错。李广他们一一回礼。

“末将奉旨前来护送大帅,冉及各位将军。”丁隽见礼一毕,直说正事,没有任何多余的话语:“从眼下起,大帅,以及各位将军,不的带任何护卫。你们的安危,由末将担待。”

周阳和李广他们身为名将,自有自己的护卫,走到哪里就带到哪里。竟然不让周阳他们带护卫,这事很是意外。不过,周阳他们并没有着恼,反倒是兴奋。如此做,那是为了保密,建章军真正的秘密能数十年不泄露,正是靠的严密防范。

“那就有劳丁将军了。”周阳很是爽快。

丁隽暗中松口气,他最担心周阳他们坚持要带护卫,那样的话,虽然他有旨意在身,也得费一番口舌:“谢大帅成全!大帅,各位将军,请!”

“请!”周阳道声请,翻身上了追风驹,李广他们飞身上马,随着丁隽出了府门。

一出府门,周阳眼前户亮。只见府前有数十骑,个个身着汉军服饰。顶盔贯甲,腰悬汉剑,背负大黄弓。列着整齐的阵势。人数虽不多,那气势犹如千军万马,人如龙,马如虎,气贯长虹。

“啧啧!”嘴快的李广赞叹不已,浓眉一挑,问道:“这是哪支军?如此威武雄壮!”

这数十骑绝对不在建章军之下。可是,周阳一个也不认识。数千建章军,周阳不敢说每一个都能记住名字,至少,能混个脸熟。这数十骑,却是个个陌生,根本就没见过。

“这也是建章军。”丁隽一笑:“要是在以往,自是不能告知各位知晓,今日不同了,你们知晓也无妨。”

“呵呵!”李广拈着胡须,开心的笑了,催促起来:“要去哪里?快走啊!我还想早点见识见识建章军的秘密呢。

“飞将军请见谅,地点不能说。可是,到了那里,你们就知道了。”丁隽飞身上马,一挥手,数十骑把周阳他们围在中间,护卫着。驰出了长安。

一出长安,打马西去。到了天快黑时,来到一座大山前,只见此山极是高峻,千峰万登,雄峻非凡。

为白雪覆盖,雪景苍茫。让人赞叹。

“这是陈仓吧?”周阳于关中的的图甚熟,一加印证,立时有了结论。

“大帅好眼力,此处正是陈仓。”丁隽笑着点头道:“准阴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还定三秦,正是此山!”

韩信在汉中给刘邦拜为大将后,第一计便是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成为流传千古的奇计。韩信在拜大将前,名不见经传,一众将领根本就没有听说过他。就是高祖刘邦。那也是因为萧何笃定此人有国士之才,这才拜他为将。

拜将之后,韩信连出十策,刘邦欢喜不已,相见恨晚,大是后悔差点让韩信走脱。要不是萧何月下追还,此人不知投于何人帐下,那就损失大了。

刘邦信服了,众将不服,对韩信多有不屑。直到此计成功,一帮大将个个服气,就是周勃、曹参也只有听命的份。

这是韩信第一次展示其杰出的军事才干,是汉军的一个神话,尽管韩信给灭族,其故事仍是在汉军中流传。

“此山钟灵毓秀,颇多轶闻传奇。”丁隽也是个健谈的人。指着大山说起了轶闻:“五百多年前。也就是秦文公时代,有山中猎户猎到一只象羊又象猪的怪兽,以为祥瑞。欲献给文公。可是,在路上遇到两个小孩,劝猎户不要去见文公,说这是抚,是凶兽,出生之际就要噬母。长大了更是吸人脑髓,非为祥瑞。猎户一听这话,就要把这兽打死。抚突然开口,说这两童子是神鸡。叫陈宝者圭,得女者户古时放了猜,安追两章子。删4“为神鸡,飞走了。

这种传说故事,周阳不以为意。当故事异听便算,李广他们却是听理很来劲,精神抖擞,问道:“后来呢?”

“后来?”丁隽一摇头,接着讲故事:“雌鸡藏于此山中,秦穆公时,为穆公所得,秦穆公是以成伯业。穆公修宝夫人庙,四时祀之。至于雄鸡,至今下落不明。”

传说,雄鸡飞到南阳去了,为光武帝刘秀所得,是以刘秀中兴汉室,开创了“光武中兴”的大好局再。

到了唐朝时,复闻神鸡鸣蹄,唐肃宗以为此是祥瑞之兆,遂改陈仓为“宝鸡”这就是宝鸡的由来。

一边边在山道上行进。很快就进了山,山道蜿蜒。崎岖难行。再加上天寒地冻,战马行走在上面,有些吃受不住,周阳他们只得下马,牵马而行。

“不会是在山里?”李广嘴快,率先问出来。

这问题正是程不识、公孙贺、公孙建他们要问的,个个打量着丁隽。

“飞将军说对了,正是要进山。”丁隽微一点头道:“本来有一条大道,只是有点远,这才抄近路。”

“哦!”众人恍然。

“还有多远?”周阳问道。

“大帅莫急,快到了。”丁隽朝山下一指:“就是那,河谷之中。”

“河谷中?”

周阳他们正处身山巅上,他不提;还真没有注意到山下有河谷。朝山下一望,只见山下河谷并不大,一条小河流过。此时的小河已经结冰了,宛若玉带,素洁如玉,极是好看。

“这河谷这么能有什么秘密?”李广快嘴之人,忍不住了。

这问题,正是众人所想,不住点头赞同。

“呵呵!”

丁隽拈着胡须笑起来:“飞将军有所不知,此河谷中别有洞天。别看外面里面可大了呢,就是十万之众在这里,也不会为人发现。你们瞧,只需要把这里,这里,以及几条通道一守,任何人不能靠近。”

这种事情,他不可能撒谎,周阳四下里一打量,还真没说错,这绝对是一个藏兵的天然之地,只有几条不多的山道,一旦控制住了,谁知道在里面藏有大军?怪不得,建章军的真正秘密这么多年没人知晓,和这地势有很大的关系。

“是这理!”周阳、李广他们不住点头赞同。

秦无悔却是双眼发亮,四处打量。还很激动,身子有些发抖。

“秦将军,你怎么了?”周阳眼尖,问道。

“大帅,末将没事,没事。”秦无悔忙回答。

明明有事,只是他不愿说,周阳也不好问,跟着丁隽朝山谷行去。

很快就到了山谷中,只见山谷中有不少蹄印,车辙印。处身之处。河谷甚窄,策马往里行了一阵,渐渐宽大起来。

河谷里还有不少基址。似乎在多年前,这里有人居住过,而且人还不少。周阳大是惊奇了。如此之地,谁会来住?

秦无悔身子微微发抖,胸口急剧起伏,激动不已。

周阳大是惊奇,正好问他,却见李广一双虎目中精光暴射,四下里搜索,脸上带着惊疑之色:“飞将军。怎么了?”

“难道这是那个。地方?”李广却没有回答周阳的问话,抚着额头,沉吟起来。

“哪个地方?”程不识有些没好气。

“先别问,我还拿不准。”李广没心情理睬程不识的埋怨:“我去前面那块碑还在不在?”

“还在!”丁隽洪亮的声音响起。

“传说是真的?”李广陡然之间,双目睁得老大,一拍马背,冲了出去。

把他的那急切与激动的样儿瞧在眼里。周阳大是奇怪。与李广相识这么久,一起滚过刀山,一起趟过血河,就没见李广如此激动,难道这山谷大有来历?

周阳一拍马背,追风宝驹撒开四蹄。追了上去。周阳问道:“飞将军,这是什么地方?”

“大帅,你先看看这些地方,对我们练兵大有用处。”李广历来对周阳的问话是有问必答,如今却是改了性子一般,不仅没回答,反到是提醒周阳了。

周阳真想把他的嘴巴撬开。可是,他不愿说,只得不问。打量起四周。只见河谷越来越宽,地上的基址越来越多。这些基址筑得很结实。虽不知筑于何年何月,可以肯定一点,明间不短了,却是完好无损。

仔细打量一通,这河谷很大。足以容纳十万之众。若是在这里练兵。里面整得山响,山外也不会有人知道,这的确是个练兵的好地方。

更难得的是,基址完好,只需要盖起营房就行了,可以省很多事。

“到了!到了!”周阳寻思之际。只听李广惊喜的声音响起:“那块碑真的还在!”

周阳朝前一瞧,只见前方有一块高台,高台上立着一块石碑。

李广一语说完,一拍马背,飞也似的冲了过去。来到高台前,飞身下马,冲上高台,一脸肃穆的看着石碑,不再言语。

周阳来到高台前,翻身下马,快步上去。程不识他们一个接一个的冲上来,秦无悔激动得紧紧握住了剑柄。

这石碑足有四五尺高,录蚀严重。不知道是何年立起的。石碑上写的有管时间流逝,风雨侵蚀严重,字迹模糊,周阳仍

字迹苍劲有力,宛如苍龙一般,给人一种巨大的威压。

周阳句的读下去,等到读完,竟然愣住了。石碑上写的竟然是秦军的战歌:“赳赳老秦。复我河山!血不流干,誓不休战”。

秦无悔激动得热泪盈眶,不由自主的跪在了石碑前,呜呜的哭了起来。

周阳、程不识、公孙贺、公孙建不明他何以哭泣,李广和丁隽却是明白原委,长叹一口气,惋惜不已。

“秦将军,你身为前朝兵士后人,来到前朝练兵的地方,激动难已。这实属正常。”李广在秦无悔肩头拍拍:“前朝已亡,徒留悍风。让人叹息!你不要伤心过度。练兵还少不了你,打匈奴更是不能没有你”。

“嗯!”秦无悔重重点头,仍是激动得落泪。

“前朝练兵的地方?”周阳和程不识他们同声惊讶起来。

“前朝练兵的地方多了,此处有甚特别的?”程不识很是想不通。

丁隽为之释疑:“若无此处,何来前朝大军?若无此处,何来伊阙斩首三十万的战果?若无此处,何来长平大战?若无此处,始皇怎能扫灭六国,一统华夏?若无此处,百越岂能归附?若无此处,蒙恬岂能大破匈奴于河套?。

一口气说了不知道多少个“若无此处。”随之而来的,却是秦军一个个辉煌的战绩。伊阙之战,秦军斩首三十万。白起更是终结了冬季不用兵的古。

一到冬天,不论有没有打胜。所有的军队全去窝冬,打死不出战。这是流传数千年的古,白起在伊阙一战终结了这一古。人们这才明白。冬季也可以用兵。

是以,这一战在历史上没甚名气,却在军事史上具有重大的意义。

长平之战,秦始皇统一中国,蒙恬大破匈奴于河套,更是不用说了。流传千古的著名事件,竟然和这里扯上联系。

周阳明白了:“这里是前朝集一次练兵的地方?”

“正是!”李广大声道:“商鞍变法后,秦国变强。

可是,秦国面对的敌人非常强大,秦国的敌人是魏国,是魏武卒。秦国的军队在魏武卒面前吃了很多败仗,丢了河西之地,丢了函谷关。丢了大半个关中。秦国要想收复河西之地,就需要一支能征善战的大军。当时,秦**队战法落后,装备老旧。根本不是魏武卒的对

到这里,停了下来,丁隽接过话头道:“商鞍审时度势,命国尉车英在此谷练秦国新军。当时,练的只有五万人。数年之后,新军练成,商鞍率领这支新军,在河西打败了公子印,收复河西。那一战。秦国新军第一次参与实战,爆发出了惊人的战力,他们是正面硬撼。打败了魏武卒

“那是魏武卒啊!是魏武卒!”

李广感叹不已:“孙脑马陵道射庞涓。庞涓因此而身死,魏武卒大败。可是,那不是正面硬撼。孙脑是利用复杂的地形,限制了魏武卒的发挥,这和大帅用暴雨限制匈奴的骑射是一样的。”

魏武卒,是战国时侯的一个传奇!

一个神话!

是不可战胜的代名词!

是名将吴起在河西练的重装步兵,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支重装步兵。

魏武卒身着铁甲,使用清一色的铁兵器,只露眼睛在外面,其进攻力,其防御力都是惊人的。

战国时期,由于科技的限制,铁兵器虽在用,却很少,用得更多的是青铜兵器。青解兵器很软,不够锋利。象秦军那样把青铜兵器打造的和铁兵器相差不大,那是独树一帜。

每一个。魏武卒就仿佛一头怪兽。无坚不摧。数万、十数万魏武卒出现在战场上,排着整齐的队形,横冲直撞,那将会带来毁灭性的后果。没有人能抵挡。

魏国正是凭借这支精锐部队,称霸战国上百年。在这支精锐大军面前,列国束手,唯有拱手尊魏国为霸主的份。

苦头吃得最多的就是秦国了,秦**队屁败于魏武卒之手,几乎亡国。不仅把河西丢了。还把函谷关都丢了。丢了函谷关,无异于把大门对魏国敞开了,魏国随时可以灭掉秦国。

正是因为魏武卒善战,在孙脑指挥下的齐军不敢与其正面硬撼,孙。脑才不得不用计,把庞涓诱到马陵道。马陵道地形复杂,多山地丘陵。不便魏武卒发挥,才有孙脑大败庞涓,庞消方才身死。

若在平原地带,尽管孙脑是著名的兵家,他率领下的齐军也不是魏武卒的对手。

在列国眼里,魏武卒是不可战胜的神话。可是。就是这支被视为神话的大军,在河西之战中,却给秦国新军打得大败,可以说是全军覆没。

还是正面硬撼打败了魏武卒。秦国新军由此声名大噪,威震天下。

从此以后,这支军队横扫天下,卷起了一股黑色风暴。

正是从这里开始。有了河西之战。伊阙之战。长平大战,六国灭。华夏一,岭南归附,匈奴大败”热血横流,关山飞渡,英风烈烈。无数的传奇与辉煌,任由后人评说!

周阳激动不已,胸口急剧起伏。眼中噙着泪水来到这里,那就是来到了华夏的圣地,谁能不激动?,女欲知后事如何,请登凶。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