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汉帝国 > 第三十九章 东方朔

大汉帝国 第三十九章 东方朔

作者:殷扬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3 21:29:47

第三十九章 东方朔

王郜那和他的弟弟余善对坐。脸上带着愁容,更有几分怒色。

“大王,还在为周亚夫之事生气?”余善问道。

“哼!”部那气愤愤的道:“周裂嘴欺人太甚,率领十万大军前来,若不是本王舍弃了刘驹,还不招来灭国之祸!”

去岁,当北方大战时,景帝有心对百越下手。南越恭顺,没借口。闽越王郜那在周亚夫大军压境的情况下,不愕不杀了刘驹。献上人头。还派余善到周亚夫军中谢罪。好话这才说得周亚夫退军。

郜那野心不自视极高,几时受过这等气?事后想起来,就不由得一肚子火气。

“大王息怒,这事虽然可恨,可是。光恨也没有用,得想办法。”余善笑着谄媚。

“想办法?”郜郓的火气更大了:“你能想出办法?以前有事,都是刘驹给我本王出主意,他如今死了。谁能出主意?谁了解汉朝?”

“大王,臣正有一策要献于大王。”余善笑呵呵的道:“对付汉人。我们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还得借助于汉人之手。”

“怎么借?”部郓有些感兴趣。

“汉皇是明君,把大汉治理得不错,可以说是国泰民安吧。”余善先是赞扬一句,接着就是话锋一转:“可是,汉朝无为而治数十载。早已是豪强横行,各地的诸侯王坐大,与豪强勾结,相互为用,官府不敢问。我们要图大事,就得让大汉内乱,这事非得借助汉人之手不可。”

“嗯,有理!”部郓微一领首:“你以为要如何做?”

“大王,臣是想借助汉人的豪强来达到目的。”余善很是兴奋道:“大汉的豪强不少,最有名的就是郭解了,杀人越货,霸人田产,夺人妻女,威行郡县,官府不敢问。我听说,诸侯王争相结纳他,就连汉皇的弟弟梁王也在拉拢他。此人心高气傲。不把天下人放在眼里。再加上武艺舟强,高来高去,门徒弟子不少。”

“郭解这人本王听说过。”郜那很感兴趣:“听说他势力极大,他要杀人,根本不需他动手,只需要一个授意,立即有人动手,哪怕是汉朝的官员,也会人头落地。可是。他是汉人,他能为我们所用吗?”

“大王这就有所不知了。”余善很是欢喜:“郭解一心效仿荆柯。荆柯当年,明知只身图秦,成功的希望不大,却毅然入秦,行刺始皇,说到底,就是想成名。这郭解和他一般无二。只要给他机会,再予以厚金,他必然答应。大王,前些时日,我派人送去厚礼一份,他收了。”

“那就好,那就好!”部郓大是欢喜:“郭解这人虽然自高自大,却是一诺千金,他答应了的事。一定会做到。

“大王,大汉会打仗的将军不少。李广、程不识虽是边关名将,对我们威胁不大。周亚夫最可恨。他去岁竟然大兵压境,但对我们威胁还不是最大的。”余善开始剖析起来。

“你的意思是说,对我们大越国威胁最大的是周狙了。”部那不住点头:“说起打仗,不在周亚夫之下。兴许还会胜上一筹,他比周亚夫有眼光,看得更准,更难对付。你剖析得有理,要是把周阳除掉,再把周亚夫

右手一挥,做了一个抹脖子的动作,眼里闪过一丝凶狠之色。眉头一挑,很是担忧的道:“周阳名震天下。即使郭解有心做大事,也不定能成功。”

“大王,光凭郭解是不易成功。”余善笑得很是奸猾:“大王是知道的,周阳成了帝婿。据长安传来的消息,梁王本有意招他为婿,却给窦太后否了。周阳帮谁,周亚夫就帮谁,粱王这是一着妙棋,梁王正为此事恼着。若是大王厚结粱王。梁王找机会,大王下辣手,此事一定会成。”

“梁王拉拢周阳不成,只有除掉。不然的话,以他和周氏父子的恩怨。他的大事一定不会成。好办法!”部那猛的站起身道:“备一份厚礼,送给梁王!越厚重越好,不要吝啬!”

默炽

长安,一个不为人注意的拐角处。正有一个相摊。所谓相摊,不外一面写有“相“字的旗子,一个身形瘦削的老者,须发皆白,颇有些猥锁,靠在墙上打盹。

“呼噜噜!”骄声整得山响。口水顺着嘴角流下来,把破旧的衣衫都沾湿了。

这个老者不是别人,正是赠金给卫青,还为周阳算命的相士。此时,这相摊前只有他一个人,他的那个小朔子徒弟不知在何处。

老者睡得很香甜,脸上带着微笑,仿佛有大喜事发生似的。

“师父,师父!”一阵急促的叫声,把老者的好梦搅了。老者睁开打,睡眼惺松,懒洋洋的打量着他的小徒弟:“小朔子,打扰长者睡觉。会折寿,你知道吗?”

“师父,我知道啦!”小朔子笑嘻嘻的,取出一包吃食,摆在老者面前。

老者鼻子一吸溜,赞道:“好香!好香!”一把抓原来是一包鹿肉,老者二话不说。伸手抓起一块,猛往卑里塞,大口咀嚼起来,吃得极是香甜。

朔子坐在老者身边,静静的打量着老者,没有吃肉的打算。

老者很是奇怪,问道:“小朔子,你怎么不吃?”

“卑父,一以沾我孝敬你卜朔平眉头。

“好,有孝心,师傅没白疼你老者大是欢喜。

“师父,徒儿这就要离开你了。请你吃顿肉,我们的师徒之情也就到尽头了。朔子有些伤感的道:“以后,师父你一个人四海为家。要照顾好自己。”

“放屁”。老着差点把嘴里的鹿肉吐出来:“你要离开我?。

“师父,徒儿也不想离开你呀。可是,徒儿不能不离开。”小朔子有些想不明白:“跟着师父,本事没学到,反到是饥一顿的饱一顿,没有一天能吃上饱饭。师父,你瞧,当初我跟着你时,胖乎乎的。如今却是瘦得跟干柴似的。嗯,跟那天那个竹竿似的车奴一个样儿了。”

过去了这么多天,他还没有忘掉卫青。

“小朔子,天将降大任于是人”老者开始掉书包了。

他的话网开了个头,就给小朔子打断了:“我知道,我知道,增益你所不能。你就会说,不会看相,不把相摊摆在人多的地方,专找没人的地方,一天到晚,连人也见不到几个,更别说裹腹了

“你小子懂什么?。老者有些愤怒了:“我们这不是给人相仓

“是看天命!我耳朵都听起茧了”小朔子很没好气:“说来说去就那么几句,不是天命,就是升官发财。对一个车奴,你说什么封侯。那不是讨罪受么?”

一通牢骚发完。接着道:“皇上招贤纳才,我这就去应试,说不定就能博得封侯拜相

“呵呵”。老者猛嚼起鹿肉,笑的很是欢畅,撇撇嘴:小朔子,皇上要招人才,不是经国之士,就是有一技之所长者,你有何长处?皇上可没招会看相的。”

“哼,你还好意思说,天天说习的是鬼谷相术,却是把车奴当贵人。什么眼神”小朔子很不满。

朔子。你知道皇上这次诏旨一下,有些什么人来吗?”老者扳着手指道:“广川董仲舒,淄川公孙弘,会稽朱买臣,吴县严助,就连申公这老家伙也带着他的弟子王盛、赵绾前来应试了。你比得上哪一个?”

朔子听得有些发呆:“申公也来了?他不是不出山吗?”

“不是不出山,是他的时运未到。如今,他的时运来了,他还能坐得住?”老者一笑,接着道:“董仲舒号称儒宗,著有《春秋繁露》;公孙弘少时家贫,只能靠养猪过日子,他却一边养猪一边读书,竟成名士,颇有才气,胸中自有经纬;朱买臣一山中楼夫,却是意志坚定。深晓越事,在这些人中,就他最有意思了

朔子的兴致给提起来了:“他有轶事?”

“他特爱读书,可是,家里贫寒,只能靠贩楼为生。他背着柴禾。一边走,一边读书,朗朗读书声不绝。”老者似乎对天下读书人极为了解:“他的妻子却说他,正事不做。读这些无用之书有甚用。朱买臣就说,他时运未到罢了,等他的时运一到,就会飞黄腾达。他妻子一等二等三等,一等就等了数十年,朱买臣不仅没有飞黄腾达,反倒是家境越来越差。他妻子忍受不了,就离他而去,另嫁他人为妇

“这个妇人!”小朔子不住摇头,颇有不满之意。

“这还不算,还有更有趣的事儿呢老者接着说轶事:“自从妻子离开后,朱买臣的日子越过越差。连饭都没得吃了。一天,他饿倒在坟头上。这坟头,正是他妻子所嫁男子的祖坟,适逢夫妇二人前来上坟。他妻子可怜他,就把祭祖的肉给他吃了。才救了他一命。”

“趣事!趣事”。小朔子不由得笑了。

“朱买臣的时运到了,他必将一飞冲天!”老者双眼上翻,望着天上的白云,悠悠问道:“小朔子,你真要离我而去,做朱买臣妻那样的人?”

“我小朔子给问得愣住了。想了想:“师父,我意已决,请师父见谅。”

“皇上策试,你如何应对?”老者问道。十五岁习歹,一岁而得剑术之要;十六岁读,得圣人之意;十九岁学兵法,排兵布阵不在孙吴之下。”

“呵呵!”老者捧着肚子,差点笑翻在地上,问道:小朔子,你这还是人吗?你那是妖!”

“那不是妖,是我,是我东方朔!”东方朔胸一挺,头一昂,意气风发:“我身长九尺三寸,双目炯炯。齿白如贝。勇猛赛孟贲。快捷赛庆忌,廉若炮叔,信过尾生”

孟贲、庆忌,皆是有名的勇士。

炮叔、尾生皆是赫赫有名的人物,他全不放在眼里,最后还拍着胸脯道:“谁叫我是东方朔!”

老者指着东方朔,笑得气喘,连话都说不出来了。

东方朔却是信心十足:“皇上听了我这话,一定让我做承相。”

“小朔子,你今年才多大?你才十六岁。你要学兵法。还要再等三年”。老者以东方朔的话讥嘲他。

东方朔一愕,牛皮穿帮了,可他仍是在吹牛:“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活百岁,想那甘罗,年仅十二就给始皇派为使臣;周阳岁在弱冠,就能大破匈奴,想我东方朔,何许人也。”

一抱拳:“师父

朔子。慢!”老者从怀里掏出一物,扔给东方朔。

东方朔接在手里,原来是一束绢帛,瞧这色彩,有些录落,应该有些年头了,展开一瞧,嘴巴张得老大,半天合不拢。

“师父,你真习得鬼谷相术?”东方朔兀自有些不信。

“你不是拿在手上吗?”老者浑浊的眼里精光闪烁,明亮如太阳。原本有些猥琐的形象一扫而空,站起身来,仿佛遗世而独立的仙人一般。一派仙风道骨。

“师父,你你你”东方朔与老者相处多年,就没见他如此气质,不由得大是吃惊。

“小朔子,你时运未至,若现在入世,不过是一徘优,给皇上讲谐趣罢了,到老无功。”老者的声音很是清越:“若你随我习相术,必有贵人助你,贵不可言!”

“师父,你没骗我?”东方朔有些难以置信。

“当你尽得本门之学,自会明白。”老者没有明确回答,而是反问道:“你是入仕,还是随我云游天下?”

“弟子愿追随师父。”东方朔略一思索,立时有了决断:“师父。这相术好难,我跟看天书似的,你能不能给我讲讲?”

老者右脚一伸,脚上破烂的靴子砸到两丈外:“去,给我捡回来!”

“师父,你这不是难为人吗?”东方朔有些不情愿,还是跑过去捡了回来。

“穿上!”老者右脚伸到东方朔鼻子前。

“臭死了!师父,你多久没洗脚了?拿远点!”东方朔一边埋怨,一边给老者穿上。

“孺子可教!”老者微一颌首:“走吧!”

破烂的袍袖一拂,呼呼生风,大步而去。东方朔颠儿颠儿的跟了上去。师徒二人,很快就消夹不见了。

默联

未央宫,养心殿。

景帝跪坐在矮几上,主父偃、窦婴、冯敬三人跪坐在景帝对面。

“招揽人才一事,进行得怎么样了?”景帝缓开金口。

“禀皇上,诏旨一下,各地读书人蜂涌而至,如今的馆舍已经住满了。”寅婴很是兴奋:“欲修武事,必先得将;欲治国,必先得才。皇上圣明,诏旨一下,贤才云集。大汉数十年未有如此之盛况,大汉必将前途无量!”

“恭喜皇上,贺喜皇上!”主父偃和冯敬二人齐向景帝贺喜。

“宴婴说得好!”景帝深表赞成:“没有将,怎么修武事?没有贤才,怎能治国?高祖之所以得天下,就在用三杰,联一定要让贤才在位。你们都有些什么人才?”

“皇上,这次来的大才不少。其他的人才更是不可计数。”主父偃很是振奋:“广川董仲舒,淄川公孙弘,会稽朱买臣,吴县严助。”

“说说他们的才学秉性。”景帝很感兴趣。

“董仲舒习儒家,号称儒宗。

以臣观之,他的儒学已非也孟之学了,暗含儒家霸术。”主父偃结发游学数十载,于这些读书人的事儿极为了解:“公孙弘少小家贫。无以为生。只能养猪。他一边养猪,一边读书。竟成名士,胸中有经伟。朱卖臣是一楼知…”

一一道来,听得景帝满脸红光。又难以置信,慨然而叹道:“大汉竟有如此之多的人才,联竟然没有招揽启用,联之误矣!幸得周阳建议。发现如此之多的人才!呵呵!”

“皇上,申公也来了!”冯敬笑呵呵的道。

申公在当时,是名闻天下的儒士。竟然连他也来了,景帝还真是有些难以置信:“真的?真的?他真的出山了?”

“是呀,皇上!”窦婴笑道:“申公数十年不出,如今竟然带着他的门生王减、赵绾到长安了。”

“好好好!”景帝大是欢喜。“皇上。还有一个人也来了。”主父偃再次禀报。

“谁?”景帝虎目中神光炯炯,能得主父偃如此隆重推荐,必是了不得的人物。

“卫绾!”主父偃回答。

“卫缩!”景帝猛的站起来。哈哈大笑道:“他也来了!他也来了!来得好!联正要请他出山呢!你们知道吗?若不是他出奇策周亚夫不会在三个月内平定七国之乱。联升他为中尉,没多久,他就托病请辞。联不已而准了他。”

卫绾,一个在中国历史上并不太显扬的名字,对中国历史的发展却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

如果说著名的学者亚里士多德打造出了亚历山大大帝,那么,卫绾就打造出了汉武大帝,他是汉武帝的师傅,是“建元革新”的实际推动者。

建元革新,被历史学家评为。汉武帝在短短几年时间里,取得的成就超过了文耸两代皇帝数十年的努力。

虽然建元革新在塞太后的干预下,很快停止。可是,寰太后死,后。汉武帝接着推行改革,就是源于建元革新。

汉武帝的改革造就了强盛的大汉帝国,打造出了一个热血横流的伟大时代,建元革新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传旨给的阳,要他赶回长安。与你们一道,办好这次策试。”景帝搓着双手,笑道:“另外,要卫绾进宫,联要与他长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