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汉帝国 > 第八十六章 直下南越

大汉帝国 第八十六章 直下南越

作者:殷扬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3 21:29:47

第八十六章 直下南越

关,地外闽越和南越交界!外,是南越防备阅越的世沁士隘

此时,在大浦关外十余里处,正有一支汉军在行进。这支汉军全部骑着战马,无论是步兵,还是骑兵。正是周阳率领的汉朝新军,从东面向番离进军。

南越和闽越虽是关系不够好,闽越数次攻打南越,但是,两国之间仍是有商贸往来,有几条道路。周阳这次进军,就是从这些大道上前进。

“禀大帅,大浦关守将遣人求见。”赵破奴策马而来,大声向周阳禀报。

“叫他过来。”周阳吩咐一声。

赵破奴应一声,忙去带人。

“大帅,南越派人来做什么?”公孙贺想不明白。

“肯定没安好心。”公孙建马上就平了结论。

“先看看吧。”周阳也有些好奇。

正议论间,只见赵破奴带着一个身材高大的南越兵士过来:“这就是大帅,快见过。”

“见过大帅。”兵士忙上前见礼。

“你见我有何事?”周阳打量着此人。

“禀大帅小的奉命前来传讯。王将军耍出城迎接大帅。”兵士躬身回答。

“你回去告诉王将军。就说我谢谢他。”周阳笑道。王将军就是大浦关守将。

兵士应一声,施礼告退。

兵士一去,公孙贺马上就道:“大帅,肯定没安好心。”

“是鸿门宴!”公孙建大是赞成他的判断。

“未必。”周阳眉头一挑道。

“大帅,我们向南越进军,那是要收南越。南越的将军,哪有开门相迎的道理?他当闭关拒我大军才是应该。此人之言,断不可信。”历来信服周阳的公孙贺却是不信了。

他说得很有道理,周阳这是要灭南越,南越守将哪有打开城池相迎的道理。他据关而守,与汉军大战,才是情理中事。

“那是你们不了解赵诧。”周阳知道问题的根源,抚要把有关赵伦的事情说了。

这事涉及诸多秘辛,公孙贺他们听得直瞪眼珠。就是朱买臣也不例外,他虽是博学之士,也是不知道这等秘辛。

“大帅。即使赵坨有心归附,难保他的部下没有二心。此事不得不防。”朱买臣眉头一挑,眼里精光闪烁。

“主簿说得没错。”周阳点头,很是赞同他的话语:“赵仿有心归附,他的部下未必真心归降大汉,若是要害我们,也有可能。此事。不可不防。”

“这事好办,我们把弟兄们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在关外,一部分入关。若是没有危险,再全部进关。”公孙贺马上出主意。

“就这么定了!”周阳马上肯定。

一边走一边商议,很快就到了大浦关前。

一个南越将军,身着札甲,腰悬汉剑,骑着一匹骏马,个头还不很是威猛,策马而来,冲周阳见礼道:“王仁见过大帅。”

“王将军,就你一咋。人来?”周阳把此人一打量,颇有些惊讶,他竟然一个人前来,还真是想不到:“你就不怕我们拿了你?”

“呵呵!”王仁倒也爽快:“大帅说笑了。开关相迎,是大王的严令,末将不敢不遵行!末将一渺渺之身,大帅哪会与末将过不去。再说了!若是大帅拿了末将,岂不是失信于天下?南越之将岂会再迎大帅?”

此人貌似粗矿,倒是心思细密,想得这么深远,周阳大是赞许道:“那就有劳王将军了。”

“有劳不敢。”王仁谦逊一句。道:“大帅,请!”

“王将军,请。”周阳一拍马背,与王仁并骑进城。

赵破奴带领汉军紧随身后,担任保护之责。公孙贺带着数千汉军紧随其后,公孙建和秦无悔带领其余的汉军,停留在关外。

大浦关是从闽越进入南越的必经之处,可是,其坚固程度远远不能与中原的城池相比,更别说和睢阳这样的坚城比了,差得远。这样的城池,可挡闽越之兵,却无法阻挡汉军。若是王仁有异举。汉军一轮进攻就能攻破,公孙贺打量一通,大为放心。

大崩关不大,周回不过数里之地,城中的街道只有那么数条,行人更少,连商铺都很少。

看着大浦关的冷清,再回想现代广东的发达,周阳不由得感慨万千。两千多年前,秦始皇平定岭南。汉武帝收复百越之时,可曾想过。此地会如此的发达呢?

为数不多的南越兵士在城上巡逻。除此之外,再也见不到南越兵士。大浦关内的房屋不多,就算南越要藏兵也不可能,看来王仁是真心相迎,并没有其他心思,公孙贺暗松一口气。

王仁也是明白,他处于嫌疑之地,也不多说。这是周阳,亲自入城了,若是换个人,很可能是呆在城外,要部下进城来探看关内情景。

想到此点,王仁不仅不怒,对周阳反倒是佩服。

王仁把周阳请到他的将军府,设宴款待。席间谈得最多的就是中原情形,王仁对真定的情形更是关心。因为他的祖上就是真定人是五十万南征大军中的一员。

赵坨也是真定人,王仁祖上是真定人,他们是小老乡”赵伦对他特别信任。

可是,周阳他们没去过真定小对真定了解愕不多,无法回答,这让王仁惋惜不已。

用过酒宴,周阳他们略事歇息

一路行来,南越守将无不是遵行赵坨的严令,开关相迎,给周阳他们补充粮草。周阳他们是兵不血刃,就进入南越腹地,只需要再有两日就可以到达番禹了。

这一路行来。周阳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这些守将,他们的祖上都是五十万南征秦军中的一员。

他们见到周阳,问得最多的就是中原情形。当然,他们最关心的就是他们祖上出生之地。这些地方。数十年未通音信,他们非常期待周阳告知他们详细情形。可是,周阳哪里知道,让他们惋惜不已。

周阳非常感慨,岭南和中原虽只隔了五岭,说起来并不算远。可是。就是这五岭,却使得岭南和中原有着天壤之别。五十万秦军一入岭南,再也没有回返中原,再也没有回到故乡,他们埋骨岭南,客死他乡,为的就是保住岭南。

那种情怀,那种心境,那腔热血,周阳是感动异常。

不仅周阳感动,公孙贺、公孙建、朱买臣他们哪一个不是感动不已。

最感动的就是秦无悔了。他是秦军的后裔,在岭南,处处可遇秦军的后番。秦军的后甭见秦军的后裔,别有一番难以说清的情怀,要他不激动都不行。

南越的守将,一听说秦无悔是秦军的后裔,特别亲切。更是感慨,周阳胸怀宽广,竟然连秦无悔这样的秦军后弯都敢收入军中,还信任有加。

感慨之余,他们又欣喜不已。秦无悔这个秦军的后裔都给重用,要是南越归降了汉朝。他们也会给重用。不用担心他们是秦军后裔,汉朝找他们的麻烦。

有了此心,他们对周阳他们是倍加热情,可以说是有求必应了。

默默默

番离,吕嘉府上。

吕嘉、吕夷、郭解三人正在密议。“哈哈!”吕嘉端起一盅茶。开怀畅笑:“赵儒真是老糊涂了,他竟然下令,开关迎接汉军,这不是投降吗?”

“赵俏这么多年来,就是想着回归真定。叶落归根,哪把南越百姓的前途放在心上。”吕夷一裂嘴解。眼里掠过一抹狠厉之色:“他越是如此,对我们举大事越是有利。阿父,孩儿暗中联络,有不少大臣愿与阿父一道,共襄盛事。”

“赵诧经营数十年,根深蒂固,要想撼动他的根基,很难,很难!”郭解眉头一挑,微微一笑道:“可是,他这么一做,他的根基就动摇了

“郭大侠此言极是吕嘉开心的赞同,声调都有些高:“南越大臣中,有不少人是各地的部族,他们不象那些秦军后裔那般。对中原人,对汉人有着特殊的情谊。赵亿不战而降,他们是不赞成的,只要我登高一呼,赵伦的王位,必将不保。”

他为相多年,对南越的情形非常了解。南越军队是由秦军后裔掌控的,这是赵儒的心腹,他无法插手。可是,南越的大臣,其中就有不少部族首领,他们不仅是朝中大臣。还掌握有军队。当然,这些军队是他们的部族私军。

造成这种情形的是秦始皇推行的融合策略。当年,秦军平定了岭南。有不少部族投降了秦军,他们有功,征战之后。就应该安抚。秦始皇对这些部族首领进行赏赐,给他们高位,要他们死心塌地的为秦朝

赵伤当上南越王后,依然推行这一策略。秦始皇这一策略,是无可厚非的,可是,却带来一种严重的后果,那就是赵陀不能掌控所有的军队。

吕嘉只要结好这些部族首领,就能有一支为数不少的军队,就有了与赵伤抗衡的本钱。

他一直想控制这些部族军队。却一直没有契机。赵诧下令,开关迎汉军,就给了他机会,那些部族首领对汉军的到来,肯定心有不甘,只要他带头,这些部族首领必然是响应一片。

想着美好的前途,吕嘉得意非凡。忍不住大笑起来:“哈哈”。

“恭喜承相,贺喜承相”。郭解忙拍吕嘉的马屁。

“呵呵!”郭解这一凑趣,吕嘉更加欢喜了。

“承相冉算何时动手?郭解最芜心的就是这个问题。

“明日早朝!”吕嘉眼里闪过一抹狠厉之色,双手紧握。数十年了。他等的机会。终于来了,他的前途一片美好。

“承相。大事得成之后,首先要面对的就是汉军郭解沉吟:“敢问承相,有何妙策?”

南越军队根本就没有抵抗,汉军长驱直入,进展神速。若是不把汉军打退,即使吕嘉夺得南越王位。也是坐不稳。吕嘉一到,郭解就失去了最后的容身之处,他自然是很在意了。

“这事不难。”吕嘉得意的一笑道:“大事一成,大汉不得不认可。到那时。在下送些厚礼便成。若是还不行。大不了闭关拒守。汉军虽是长驱直入,毕竟人数不多。再者,他们没有粮草,只要断了他们的粮道,他们就会一败涂地。”

南越地形复杂,多山地丛林,只集有切断了汉军的粮道,汉军就有大麻烦了。吕嘉之言,很是在理。

“明日早朝,我先问罪,然后郭大侠再动手吕嘉得意的一挑

头。

默蚁联

晨曦初上,曙色微明。

南越王宫,赵伤穿戴整齐,手柱着拐杖,站了起来。

“大父,你这又何必呢?早朝之”有孙儿呢,你何火亲自尖。”赵胡很是不满,嘀吐起来,※

赵坨九十多,快近百的人了。身板虽是硬朗,也是精力不继了。朝中之事,多是由赵胡处置,只有重大的事情,才禀报他决定。

赵伤一年到头,也没几次上朝,除非有重大的事情,非他去不可。

“胡儿啊,今日之事,你处置不了。非得大父去不可。”赵俏整理一下衣衫:“传秦衣。”

“大父,什么事儿呀?,小赵胡听得不莫所以。

“胡儿,你呀,处理政事这么多年。却是没有多大的长进”哎!”赵住摇摇头。不愿再说。

“秦衣见过大王!”秦衣大步而入,冲赵儒见礼。

“秦衣。都准备好了吗?”赵们问道。

“禀大王,都准备好了。”秦衣声调有些高:“只等大王下令”。

“那就好!”赵俏直起身子道:“拿我的剑来!”

一个亲卫忙把赵儒的剑拿来。赵儒抓在手里,拔剑出鞘。好一把宝剑。剑光闪闪,如一泓秋水,光华刺目。

“这把剑,是始皇当年亲手赐予我的!”赵亿眼中精光暴射,好似利剑一般,让人心悸:“那一年,我才十九岁!这剑随我,已快八十年了!今天,又得饮血!走!”

“呛!”还剑入鞘,大步而去,沉稳异常,一点也不象九十多快一百的人了。

“又要饮血?”赵胡眉头一皱。很是想不明白。摇摇头,紧随其后。

默蚁

南越的朝堂。叫“宣室殿当然,这不是汉朝的宣室殿。是赵胡仿效汉朝的宣室殿而取的名。南越在经济上严重依赖汉朝,这就造成了一股仿效之风,赵胡当上南越王后,甚至连王宫都取名为“未央宫。”

殿中的大臣有数百之多。正在交头接耳,议论纷纷。他们议得最多的就是汉军长驱直入,南越不战之事。

“汉军离番离只有两天的路程了。”

“来得真快!”

“沿途关隘不仅不战,还开关相迎。给他们粮草,能不快吗?。

“大王也真是的,竟然不战而降。哎”。

“这还是大王吗?大王当年可是打到长沙,打得汉朝屁都不敢放一个”。“我们得向大王谏言,一定不能让汉军再前进一步。”

“对,向大王谏言。”

吕嘉听着群臣的议论。大是的意。脸上却是平静异常,仿佛没听见似的。

郭解身着南越兵士的装束殿门口,只需要吕嘉下令,他就会动手。以吕嘉的权势。把郭解弄到这里来,一点难度也没有。

“大王驾到!列位臣工早朝!”

“大王幕了?”赵儒上朝的时间很少,群臣大是惊奇。转念一想,汉军都快到番易了,赵沱不得不现身了,这很正常。

群臣伸长了脖子,只见赵俏在亲卫的簇拥下,大步而来。一部花白的长髯不住飘动,腰悬秦剑,手柱拐技,很是威武。

今天的赵伤与往日里的赵佳截然不同。以往。他上朝总是有些精力不继,走路有些打晃,今天却是健步如飞,其快如风,沉稳异常,仿佛他不是上朝,是在奔赴战场似的。

“难道大王要亲自披挂上阵小与汉军大战一场了?”群臣很是奇怪的想着。

赵坨十九岁成为秦始皇的亲卫。跟随秦始皇征战天下,扫灭六国,立下不小的战功。三十出头就给秦始皇命为大将。他打过的仗不知道有多少,他砍下的人头可以堆出几座山。

他是咋。知兵之人,是一员良将。对他的军事才干,不会有人怀疑。

他披挂上阵,与汉军大战,这未必没有可能。可是,既然要打,为何要把汉军放进来呢?难道说,这是赵沱的妙计?以赵儒之知兵,很有可能。

“参见大王!”群再忙见礼。

“免了!”赵儒一挥手,道:“你们可有奏议?”

“禀大王,臣有奏议一个大臣上前一步,此人正是一个部族的首领,冲赵住见礼道:“汉军长驱直入,大王为何不发兵拒战?”

“是呀,大王!”又一个部族首领上前一步:“大王不仅不拒战,还开关迎接汉军,这是哪门子的道理?”

赵伤眉头一挑,脸色平静,无喜无怒,只是静静的听着。

这一来。那些心怀不满的部族首领胆子更大了,一个个的质问起来。

“承相以为呢?”赵俏盯着吕嘉。

“大王,众臣所言,正是臣所想。吕嘉选定今天动手,这气势一定要足,言辞一定要尖锐,才能引起那些部族首领的共鸣,声调非常高:“大王,你开关迎汉军,这是不战而降。大王,你可曾把南越的前途放在心上?你这是怯战!”

“对,是怯战!”这些部族首领已经和昌嘉声气相通,立即附和。

“南越当由南越人作主,岂能让汉人到来?”吕嘉右臂一挥,大声质问道:“赵亿,你枉为南越之君。实为汉皇走狗,你不配做南越之王。来啊,把这个老糊涂拿下,另立贤君。”

“拿下赵儒!”

吕嘉苦心经营这么多年,他的势力不他的话音一落,一片附和声响起。日08旧姗旬书晒讥片齐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