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汉帝国 > 第九十六章 太后驾崩

大汉帝国 第九十六章 太后驾崩

作者:殷扬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3 21:29:47

第九十六章 太后驾崩

紧跟在景帝身后,赶尖长信一路上,景帝双眉紧锁,不言不语。心事重重,周阳看在眼里,不祥的预感更加强烈。

很快来到长信宫,直奔实太后的寝殿。远远就闻到一股浓烈的药味。周阳心头一跳:“难道太后快不行了?”

窦太后是一个不错的长辈,对周阳很是关怀与疼爱,打从内心把周阳当作亲人,这让周阳对窦太后很是感激。一想到这种可能,周阳的心不由得揪紧了。

“母后,母后!”

馆陶公主焦急的声音远远传来,周阳更加肯定了。

窦太后若是不行了,那就是国丧。按照古礼,国丧期间是不能征伐的,怪不得景帝不要周阳提对匈奴用兵一事。

眼下,汉朝南方的威胁已经解除,正是对匈奴用兵的良机,若是三年后再用兵,那是错失良机。可是,景帝已经下定决心了,再说也没用。匈奴还真是好运,窦太后竟然救了匈奴一劫。

“母后,母后!”

景帝急惶惶的,朝着寝殿冲了进去。周阳加快脚步,跟着进去。

一进寝殿,只见馆陶公主、阿娇、王美人、南宫公主、刘敌他们都在。个个一脸的愁容。

南宫公主看见周阳进来,俏脸上一喜,紧接着就是愁容满面,冲周阳淡淡一笑。

窦太后躺在榻上,一张脸苍白如纸,没有一点血色。整个人瘦削了许多,只有一只狗那般大。更严重的是,死气沉沉,没有生气。

人瘦不要紧,只要有生气就好办。一旦没有了生气,再胖也是没

周阳瞧在眼里,不由得暗叹一声,这才半年没有见面,寞太后就成这样了,这变化也太大了。

转念一想,这也在情理之中。梁王是窦太后的爱子。寰太后不得不下令处死他,这对她来说,是莫大的打击,让她心疼,让她心碎,倍加折磨,身子越来越差。

“母后,母后!”景帝扑了上去,紧握着窦太后皮包骨的枯手,眼泪再也忍不住,滚了下来。

“启儿。”塞太后枯瘦的左手在景帝头上轻轻抚动,颤抖不停。

“参见太后!”周阳上前见礼。

“是周阳呀?”箕太后精神一振,精神头稍稍好转,支撑着要坐起来。慌得景帝忙扶起她:“母后,你这是要做什么?”

“周阳,过来!来!”室太后在景帝的搀扶下,坐了起来,右手朝周阳伸出。周阳握着她的右阵冰凉传来,竟是没有一点热气,跟握住冰块没区别。

“姥姥,你躺着。”周阳扶着宴太后。

“不!”窦太后左手伸出道:“南宫,来,握着姥姥的手。”

“姥姥!”南宫公主伸出如玉般的素手,紧握着寞太后的左脸的担忧。

“老身强撑着一口气没有走小就是放心不下南宫。”窒太后喘息不已,把周阳和南宫公主的手叠在一起,双手紧攥着:“周阳,南宫是个苦命人。你要好好待她!要好好待她!”

“姥姥,你放心。”周阳点头,瞄着伊人。南宫公主冲周阳浅浅一笑,一脸的娇羞之色,一颗螓首不由自主的低下了。

“嗯!”窦太后微一点头:“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

话一说完,窦太后身子一软,好象面团一般,慌得一众人急惶惶的唤着。

“呼呼!”箕太后呼吸急促。随时可能断气。

阿娇和南宫公主不住在她背上轻拍着,景帝、馆陶公主急得直搓手。刘最可怜巴巴的。却是束手无策。

“传仓公!”周阳忙道。

“不!”窦太后终于喘息过来,出声阻止传仓公:“皇上,老身这辈子没什么遗憾的。老身本是一宫女。蒙先帝不弃,母仪天下,生有两子一女,儿女孝顺,老身很满足了。”

窦太后是在吕太后时期进入宫里做宫女的。吕太后当政期间,为了拢络诸侯王,下令从宫女中挑选有才德。容貌美丽的宫女,赐给诸侯王。

窦太后也在入选之列,她想去赵国,因为赵国离她的老家近,她入宫多年,一直惦记着两个兄弟,尤其是弟弟窦少君更是日夜思念。

为了去赵国。罢太后找到管事太监,把事儿一说。管事太监很是感动,同意把她派到赵国了赵国,就可以回故里与亲人团聚,窦太后万分欢喜。

可是,人算不如天算,管事的太监竟然把这事给忘了,把她给分到代王府里。代王,就是后来的文帝。寰太后万分不甘心,却不得不去。来到了代王府里。由于她做事勤难得的是,她极有英气,有主张,引起了文帝的注意。

后来,几经周折,她就成了文帝的妃子。寰太后虽是女儿身,却是巾烟不让须眉,做事极有见地,越来越得宠。最后给立为皇后,成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箕太后。

“呼呼!”窦太后才说了几句话,就累得不行,呼呼直喘气。

喘息一阵,略微好点,接着道:“老身这辈子只有一件憾事,一件错事。”

“母后,你说什么呢?哪有什么憾事,没有错事。”馆陶公主忙着宽慰一句。

“丫头,你别打岔。”窦太后气喘不已,一句话说说停停,费时老长方才说完:“老身千不该,万不该。要想做成兄终弟及,使得阿武有了凯觎之心,朝中小。家里不和,骨肉相残,纹是老身的错武!呜到这里,眼圈一红,再也忍不住了,呜呜的哭了起来。梁王之所以一盯着皇个不放,就在于窦太后太过溺爱他,想搞兄终弟及,才有兵戎相见,骨肉相残之事,实太后不得不亲自处死梁王。

这不仅是窦太后的恨事。亦是天家恨事,景帝、馆陶公主长叹一声。对梁王这个弟弟,他们的感情特别深。

阿娇和南宫公主慌不迭的给窦太后擦眼泪,小声相劝:“姥姥,你休要伤心。”

“外婆,你真哭。你哭,人家都要哭了。”阿娇眼圈儿通红,随时会落泪,娇声娇气的说话,一副楚楚可怜之态。

“好你斤,阿娇,竟敢取笑外婆。”窦太后给她竟然逗乐了。止住了哭声:“老身千不该,万不该,硬逼着中行说去了匈奴。中行说是个聪明人,在宫里喜欢上跳下蹿,老身看着不顺眼,心想你喜欢上跳下蹿,那就去匈奴跳吧。中行说不愿去,还放出风声,要是他去了匈奴,会做对不住大汉的事。当时,老身哪里放在心上,硬逼着他去。没成想,中行说真的成了大汉的心腹大患。这是老身的憾事。是老身亲手给大汉树了一个强大的敌人。”

中行说本是汉宫中的太监,因与寞太后不和,给窦太后硬逼去匈奴。当年,中行说放出狠话,说若是他去了匈奴,他就要对汉朝不利。可是,谁也不信他的话,包括文帝和窦太后,都没有放在心上。心想,一个小小的太监,你能做出什么事来?

谁也没有想到的是,中行说去了匈奴之后,竟然真的教唆匈奴,掳掠边关,为祸日烈。在中行说教唆以前,匈奴只是在边关掳掠,没有进图中原之心,更没有灭亡汉朝的打算。仅仅是把汉朝当作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仓库罢了。

中行说教唆之后,匈奴了解了汉朝的内情,胃口越来越大,不再满足于在边关掳掠,开始深入腹地。有了历史上的“凌辱之恨”尤其是伊稚斜当上单于后,对中行说更加信任,可以说是言听计从,准备灭亡汉朝,进图中原。

中行说之祸,可以说前所未有,愈演愈烈。说到底,就是窦太后造成的。

对此事,景帝曾经无数次暗中埋怨过。今日,寰太后亲口说出来,景帝还得宽慰她:“母后,你别多想了。中行说这奸贼,十恶不赦”

“皇上,休要为老身开脱。”寰太后摆手,阻止景帝往下说:“这是老身的憾事,老身一直没说,并非老身不明白。周阳,周阳”

紧紧攥着周阳的手,喘息着道:“你一定要活捉中行说,代老身向他致谦,就说老身当年不该把他逼去匈奴,是老身对不住他。”

“啊!”

所有人,包括周阳在内,忍不住惊呼出声。谁也没有想到,寰太后竟是说出这样的话。

“母后,道什么歉?”馆陶公主宽慰道:“他爱做奸贼,天生的贼骨头!”

“然后,当着中行说的面,把他的九族给诛了!再把中行说给剐了!”宴太后最后沉声道:“就算老身对不住他,他也不能不要祖宗,去做奸贼!”

汉朝怕过度的激中行说,没有对他的亲戚下手。若是当着中行说的面。处置他的亲戚,那是对中行说莫大的打击。

“姥姥放心,一定把他剐了!”周租忙道。

“不,要先致歉!”窦太后听出来了,周阳有敷衍她的意思。

“母后,你放心。

”景帝接过话头:“抓住中行说,联亲口向他致歉,再诛他九族,把他剐了。”

景帝知道窦太后的性格,她说一是没法更改。

窦太后给汉朝树了如此强大的敌人,她心里很难受。先致歉,再诛杀,这与她恩怨分明的性子相合。

“好!好!”箕太后一连说了几个好字,头一歪,晕了过去。

一众人慌作一团,周阳忙叫人传来仓公。仓公把脉之后。不住摇头。叹息不已。

殿中一众人静默不言,窦太后来日无多了。

尽管不愿意,尽管伤心,景帝不得安排起窦太后的后事了。

默默默

张府。

“通儿,随大父来。”张不疑很是慈祥,冲张通笑着招手。

“大父,这是要去哪里?”张通有些不解,跟在张不疑身后。

“通儿,你为大父求情小免了大父的苦役,大父欢喜。”张不疑笑呵呵的,他做了十几年的城旦舂。吃足了苦头。张通第一次立功,就为他求情,张不疑心里着实欢喜。

“大父,这是孙儿该做的。”

两人进了屋,张不疑关上门,脸一肃,脸上的笑容徒然不见:“通儿。跪下!”

“跪下?”张通很是意外,大是不解,仍是依言跪了下来。

张不疑打开墙角的箱子,最出一束绢帛,展了开来。这是一幅画;画中一个身材瘦长的男子,面目姣好赛过妇人,一袭白衣在身,飘然若仙,给人一种出尘之感。

“曾祖父?”张通一眼就认出来了,画中人正是张良。

张良一生用计无数,计计雄奇。让人赞叹,可是,他的长相却不好说。太史公原本以为张良是一个身材高大,雄伟不凡的大丈夫。等到见了张良的画像,大出意料,太史公绝对没有想到…几。张良竟然妇好如妇人,眉自如画六张不疑把张良的画挂在墙上,跪下。头道;“不孝子张不疑参见阿父!阿父,孩儿不孝,妄图行刺故楚内史,致使天威震怒,家道中落。孩儿思之,痛悔肝肠!阿父,通儿聪颖。性强力,生擒阅越王部郓,立下大功,请阿父在天之灵护估通儿。”

“咚咚”。张不疑不住叩头。

“通儿,自今日起,你就是张家之主”。张不疑叩完头,站起身。

“啊”。张通大是意外,忙问道:“大父,这是的何?”

“通儿,这是阿父留下的导引术。”张不疑又取出一束绢帛:“阿父的兵法得自黄石祖师,这导引之术却是得自一个高人。阿父有遗命,非张氏杰出子弟不得修炼,是以大父没有传你。

如今,你立下大功,张氏复兴有望,这导引术你勤加练习。”张通接过绢帛,双手不住抖动。

张良是一座丰碑,张氏子弟只能仰视的存在,能得到他的遗物,张通激动难已。

“嗯!”张不疑把张通的激动模样看在眼里,不住点头:“通儿,这导引之术,你择一杰出子弟传下去,切记,切记!”

“大父放心,通儿明白。”张通听出来了,张不疑这话有些不对劲。问道:“大父,你何出此言?”

“数十年了,二弟一直不见踪影。突然在长安出现,还把阿父的兵书给了你,你要勤加研读,不要堕了阿父的名头。”张不疑脸色惨然,话锋一转:“可是,二弟不见我。这些天,我们把长安都找遍了,却是不见踪影。大父这是要去找二弟,不论他在哪里,都要找到他!”

“大父,家里不的没有你!”张通惊讶得一张嘴张愕老大。

“通儿,若大父不去找他,他是不会与大父相见的。”张不疑摇摇头,笑道:“知弟莫若兄,大父知道他的性子。只要大父离家,他自会与大父相见

交待完家里事,张疑带上行头,还有一把剑,飘然离去。

默炽

破虏侯府,周阳与李广、程不识、公孙贺、公孙建、秦无悔他们围坐在一起,一边吃茶,一边说话。

“大帅,我们今儿来,没别的事,就一件事。”李广快嘴,茶没喝到三口,就忍不住了:“什么时间打匈奴?”

“是呀!”程不识马上附和:“以前。大汉没有骑兵。如今,我们有了骑兵,有了陌刀,百越也收了。此时不打匈奴,更待休何时?”

“大帅,我们这就去见皇上。”公孙贺放下茶盅。

“再等等吧!”周阳苦恼的摇摇头。打匈奴,正是时候,可是,偏偏在这节骨眼上,寰太后即将驾崩。依景帝的决心。一定会守古礼。三年不事征伐。

这也不能怪景帝,梁姜是簧太后的心尖肉,窦太后还不得不处死梁王。景帝虽然没有说,心里一定在想,这是他对不住寰太后,若是不守古礼,那就是亏欠了窦太后。

景帝虽是广位明君,却往往把情感带入国事,这事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以景帝的性子,无论着么说,也不会出兵。

“等什么呀?”李广的声调特别高。

“咣!”

他的话音刚落,未央宫传出洪亮的钟声。

“丧钟?”周阳眉头一挑,暗道不妙。

“谁?”李广他们惊讶不置。

“太后驾崩了!”周阳叹口气。

“啊!”李广他们直接石化了。窦太后生病之事,知道的人并不多,李广他们才从百越回来,哪里知道。

“进宫去吧”。周阳站起身,叫人弄来丧服,穿在身上。

李广、程不识他们换了丧服,跟着周阳一道,进宫奔丧去了。

窦太后驾崩,就在这几天,宫中早就在准备了,灵堂已经设好。周阳他们直奔灵堂。

一到灵堂,周阳吓了一大跳。不由自主的停了下来,一双眼睛直勾勾的看着前面,连眼珠都不知道转动。

“大帅,怎么了?”李广惊奇的问一句。紧接着就步了周阳的后尘。眼珠瞪出,嘴巴张大,胸口起伏:“啊!”

“啊!”惊呼声响成一片,程不识、公孙贺、公孙建、秦无悔他们个个石化了。

周阳震惊的并不是箕太后驾崩。而是景帝的变化。此时的景帝。跪在窦太后灵前,一头华发,脸色憔悴,容颜苍老。景帝不过四十多岁的人,乍一看之下。竟是六七十岁了。

与景帝不过数日不见,景帝竟然苍老了这么多,一下子老了二十岁。周阳还真的有些难以置信。

景帝的身体本来就不好。一直强撑着。寰太后驾崩,他心神大受打击,再也扛不住了,一下子就老了。

周阳他们好不容易清醒过来,忙去灵前行礼。

果不出周阳所料,景帝下旨,要为窦太后大操大办丧事,要按照古礼,国丧三年,不事征伐。

“哎!”

旨意一下,李广他们齐齐长叹。却又无可奈何。

本卷完。接下来是本书的大内容很多。强汉大军纵横驰骋。飙风万里,凡马中蹄踏处,皆是大汉土地。东胡、匈奴、西羌、西域、罗马帝国,将在强汉大军面前颤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