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汉帝国 > 第二十八章 献俘之仪

大汉帝国 第二十八章 献俘之仪

作者:殷扬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3 21:29:47

第二十八章 献俘之仪

他们的情感恨不得马上就点齐兵马,杀奔心一小※是。(最快8度吧那只能是情感,理智上说,要远征大漠,必须要有万全的准备,要经过缜密的谋划,严谨的部署。

尽管匈奴已经不再强横,毕竟匈奴地域广,大漠苦寒,如今已经不是用兵时节,只能等待,等待来年春暖花开。

略事休整后,周阳他们从雁门出,向长安进。

这次回长安,不仅仅是庆祝收东胡的大捷,还要商议破击匈奴的军机。一众人欢欣鼓舞。打马如飞,恨不得马上赶到长安,面见景帝,商定破击匈奴之策。

关于击破匈奴这事,不仅周阳,就是李广、张辟疆他们,哪一个不是深思熟虑呢?可是,一个人有一个人的想法,这么重大的事情,必须要统一看法,要找到最有效的办法。即使周阳的想法给采纳了,也需要别人按照他的想法来行动,需要朝廷进行全面配合,这非得见到景帝不可。

一路上,众人商议得最多的便是破击匈奴一事。破击匈奴,直捣龙城,无数的仁人志士说过,可是,那离他们很遥远。只能是一句豪言壮语,用来激励人心的。而这一次,不再是豪言壮语,而是行动。破击匈奴,直搏龙城。第一次摆在了众人面前,众人的欢喜之情,难以言喻。

很快就到了中原,周阳他们赶去雷山,与程不识会合。远征漠北,规模空前,汉朝投入的兵力会多得多,留在雷山里的汉军必然要调用。更别说,程不识这员名将,更是不可或缺。

周阳他们还没赶到雷山。就给程不识迎个正着,一见面,程不识就叫起了撞天屈:“大帅,你真偏心。要是让我去,侯产儿就是我的了,哪里轮得着飞将军。”

侯产儿是匈奴的第一猛将,军臣单于的爱将,李广射杀他一事,传得跟风一般快,早就传遍了大江南北。

程不识如此说话,当然不是忌妒李广。而是心有不甘。侯产儿统领的匈奴军队,虽是一支偏师,可是,这是汉朝新军练成之后的第一次大战,意义非凡。更别说。侯产儿已经殒命了,任谁处在程不识的境地。都会很不甘心。

“哈哈!”李广笑得特别欢畅,拍着程不识的肩膀,一挑眉头,调侃起来:“程将军,你有我的箭术吗?我的箭术,就连匈奴都怕,就是你在,侯产儿还是我的!是我李广的!”

李广箭术冠绝当世,独步千古,这是他最得意的事,程不识白了他一眼:“把你能的!尾巴都翘上天了!”

“哈哈!”周阳他们大笑起不已。

见面说笑一阵,程不识问起大战的经过,周阳只得详细给他说了。汉军大战的经过,程不识早就知道了,只是,哪有周阳解说的那般详细,动人心魄。

完大战,周阳问起军营的事情,程不识一一说了。趁这段时间,程不识又挑选了五万新兵,进行练,如今在这里的汉军有十五万之多了。

这五万才练几个月,还没有练成。到来年春季,还有接近半年时间,等到用兵之际,这五万军队又会成为一支精锐之师,如此算来。汉朝新军就有二十五万了,胜算又多了不少。

周阳大是欢喜,把程不识好好夸了一通。

回到雷山军营,周阳巡视一通,一切有条不紊,程不识不愧是名将。(八度吧

停顿了两天,了解了军情。周阳带着众将,直奔长安。

一路急赶,很快就到了。一到长安,周阻吓了一大跳。

只见道路两旁是人山人海,前来迎接的百姓不知道有多少,个个脸上洋溢着笑容,欢喜难言。周阳他们一到,百姓出一片欢呼声。

“大汉万岁!”

“汉军威武!”

欢呼声响彻云霄,惊天动地。震人耳膜。百姓奋力挥动胳膊,尽情的渲泄他们的好心情。

东胡虽然势弱,毕竟是华夏上千年的世仇,这仇恨积累到了可怕的程度。如今,一朝而收东胡,要百姓不欢喜难言都不行。

东胡网收之际,消息传到长安,百姓就欢喜不禁,如今,征战的英雄归来,他们能不赶来迎接吗?不仅长安的百姓赶来了,就是关中,与关中邻近的百姓,能来的全来了。

“好多的人,比起长城大捷,一点也不少。”李广虎目打量间,大是惊讶:“这收的是东胡就这么多人,要是把匈奴给击破了,会是什么样呢?”

这个问题谁也无法回答,周阳他们打马来到清明门,只见主父偃正在这里等他们。

主父偃一见张辟虐,忙滚鞍落马,跪在地上,冲张辟疆叩头,道:“主父偃见过先生!”

“主父大人,快快请起。”张辟疆跳下马背,忙来搀扶。

“若无先生赠书,主父偃焉有今日?。主父偃非常恭敬。

主父偃不过是一介布衣寒士,若无张辟缰赠他《鬼谷子》一书,他焉能有今日成就?对这事,主父偃一直记在心里。

“主父大人言重了,这都是主父大人天资不凡。”张辟缰谦逊一句。

“当日一见,竟不知先生乃留侯之子,实是惭愧!惭愧!”主父偃不住摇头,很是自责。

“主父大人,我当日与二叔祖见面,还以为二叔祖不过是骗吃骗

哪甲想得到,毋是三叔周阳回想起当日联※时。把他当作江湖骗子的事情,不由得莞尔。

“大帅把我当乞丐了,好眼力!好眼力!”张辟疆调侃一句。

“哈哈!”众人大笑不已,气氛骤然活跃。

“主父大人,皇上可有旨?”周阳问道。

“禀大帅,皇上有旨,要你们去高庙,举行献俘之仪。”主父偃传景帝旨意。

献俘这事,早就订好了的,周阳他们没二话,随着主父偃赶去高庙。高庙位于洛城门附近,在长安的正北面。周阳他们是从正东的清明门入城的,转而向北行。

此时的长安城里,街道洁净异常,要献俘,就得把长安打扫得很干净。这事,根本就没有动用朝廷的力量,消息一传开。(8度吧手机站waP.百姓就自动扫,整个长安干干净净,纤尘不染。

街道两旁,尽是欢呼的百姓。人人挥着胳膊。尽情的欢呼。这是他们这辈子最欢喜的时刻了。这些年来,汉朝的武功不断,一个又一个的好消息传来,长城大捷小收复百越,固然让他们欢喜,可是,还不及这次。

这毕竟是灭国,还是汉朝开拓的,汉朝百姓大有生逢盛世的喜悦。

高庙就在前面的里处,文武百官站立在两厢,在他们身后的是宫卫,个个站得笔直,一脸的欢喜之色。

太子刘彻大步而来,周阳他们翻身下马,冲刘彻见礼:“见过太子。”

“姐夫,你可回来了!刘彻一见周阳的面,大是欢喜,笑呵呵的过来,亲热的拉着周阳的胳膊,在周阳耳边轻声道:“姐夫,有一件大喜事,要不要我告诉你?”

“太子,什么事?。周阳大是好奇。

“嗯!”刘彻调皮的眨眨眼睛,一遥头道:“不告诉你。你回府便知,要早点回去哦

周阳府里只有南宫公主和张灵儿,难道她们出事了?周阳心头一跳,很是紧张,忙问道:“出什么事了?。

“姐夫,瞧你想到哪去了?怎么能出事呢?这事,你得自己去看,才有意思,我说了就没劲刘彻脸一肃,朗声道:“皇上有旨,请征战东胡的有功将士入高庙”。

“什么事?神秘兮兮的!周阳很想从刘彻嘴里抠出答案来,可是,处此之情,只能暂抑此心。只要不是坏事,一切都好说。收拾起心神,周阳率领众将,大步朝高庙而去。

站列两厢的文武百官,看在眼里,恨不得马上回到府里,和妻妾加加班。能不能生出周阳这样有出息的儿子。

献俘之仪,是中国古代最隆重的仪式之一了,没有重大的胜利。没有特殊的意义,是不能举行的。收东胡一战,汉军的斩数远不如数年前的大战,可是,其意义却比长城大捷要大得多,景帝这才决定举行太庙献俘之仪。

汉朝创建数十年,大大小小的仗打了不少,可是,高庙献俘之仪,仅此一次,这会载入史册,会千古流芳,只要能够进入高庙,就足以让祖祖辈辈荣耀了。更别说。周阳是这些征战将士的统帅,走在最前面的。谁能不艳慕呢?

李广、程不识、公孙贺、公孙建他们上个脸上泛着红光,一张嘴裂成了荷花,哪里合得拢。他们心中之欢喜,远远过了长城大捷之后走驰道。周亚夫站在前面,打量着龙驻虎步而来的周阳,眼睛眯成了一条缝,哪里睁得开,周阳实在是太给他挣脸了。周家三代将门,周勃从龙。立下不战功,周亚夫平定七国之乱,他们父子二人有这样的荣耀吗?

此时此刻,周亚夫真想痛饮千杯,要是可以的话。

景帝身着皇袍,头戴通天冠小精神奕奕,站在高庙前,打量着周阳,大是欢喜。这个爱婿,太给他长脸了,不仅洗雪了平城之耻,高后之辱,收了百越,还把东胡给收了。更重要的是。击破匈奴在望,景帝做为皇帝,哪能不欢喜的?

“周阳,快来!”景帝脸上全是亲切的笑容,冲周阳招手,一抬脚,就要上去迎接。

站在景帝身边的申公忙提醒一句:“皇上,不可失仪。”

按照礼节,景帝要站在这足接受周阳他们的献捷,不能动,景帝只好退回来。

把景帝的举动看在眼里,一众文武大臣,肠子都悔青了,妻妾的肚子太不争气了,生不出如此能奈的子嗣。

对于周阳来说,景帝既是君,更是一个不错的长辈,对他特别爱护,把景帝的举动看在眼里,周阳心里为一股暖流包裹着,快步上前,冲景帝见礼:“参见皇上!

“参见皇上!”李广他们快步跟上,冲景帝见礼。

“呵呵!”景帝畅笑声响起小目光在众将身上一扫,高声吟咏起来:“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这是高祖的《大风歌》,流传千古的名作。景帝此时此刻吟来,是心怀大畅,看着众将,大声道:“这是高祖的《大风歌》。大汉草创之际,匈奴横行,滋扰边关,掳掠百姓财物,高祖盼望着有猛士守四方之土,还百姓安宁!如今,联身边是猛将如云!周阳、李广、程不识、卫青、公孙贺、公孙建、秦无悔、秦衣、张通,你们每一个都是好样的,是大

“谢皇上赞誉!”周阳他们齐声致谢。“起来吧!”景帝一挥手。周阳他们谢过之后,站了起来。

“大汉平东胡献俘之仪,开始!”司仪申公大声宣礼。

“大汉万岁!”

接下来,应该是献俘。可是。却没有按照计进行,前来观礼的百姓冉惊天动地的欢呼声。

“大汉万岁!”景帝挥着胳膊,大吼起来。

景帝一吼,群臣跟着大吼。周阳他们心神激荡,热血澎湃,无不是跟着大吼。

“大汉万岁!”整个长安沸腾了,到处都是冲天的呐喊声。

这吼声惊天动地,直上云霄,百里皆闻,这是大汉的盛事!华夏的盛事!

吼声足足持续了一盏茶时分,方才渐渐平息下来。

董仲舒捧着一束绢帛,朗朗读了起来,先是痛说东胡的危害,从春秋战国时代说起。那时的东胡,正是强盛之时,就连匈奴都得退避三舍,不敢樱其锋芒。华夏抚击东胡的斗争不断,秦开大败东胡,司马错抗击东胡,只能败而不能破。破而不收。如今,汉朝收了东胡,雪却千年奇耻,这是华夏的盛事。

这篇文章是司马相如和枚乘、庄忌他们合写的,文辞极其华丽,气势磅礴,最后归结到一点,那就是汉朝收东胡,是千古伟业!

“大汉万岁”。

董仲舒的声音一落,又是惊天动的欢呼声响起,长安再次沸腾了。

接下来。就该是献俘的时候了,先押上来的是东胡王。如今的东胡王。憔悴不堪,人已经瘦了一大圈,一头华。到了长安之后,汉朝并没有虐待他。好吃好喝供着,他天天吃着他向往已久的汉朝美食,却是心不在焉,这才明白,做亡国之君是如此的难受,倍受熬煎。时间一长,他就瘦了,憔悴了。

“臣周阳奉旨统兵,出击东胡,天估大汉,将士用命,平定东胡,俘获东胡王,献于大汉皇上”。周阳按照礼节大声道。

“天佑大汉,将士用命,周阳统兵有方,方成此功!”景帝一脸的肃穆,手一挥,东胡王给押进了高庙。

接着押上来的是东胡一众大臣。他们和东胡一般,由于日夜焦虑,憔悴不堪。周阳和景帝按照计划好的一番对答之后,全给押进了高庙。

李广牵着烈阳驹过来,周阳接过缰绳,来到景帝面前,道:“此驹乃匈奴名驹,号烈阳驹,为匈奴左谷蠢王侯产儿坐骑,为飞将军李广缴获,献于皇上!”

“烈阳驹?”景帝眼睛猛的瞪圆了,一双明亮的眼睛在烈阳驹身上溜来溜去,笑道:“赤电、追风、烈披,匈奴的三大名驹,全为大汉缴获,哈哈!”

赤电、追风、烈阳匈奴的三大名驹,全为汉军缴获,其意义重大。匈奴爱马,犹爱名驹,这三大名驹落入汉朝,这说明匈奴已经不再是以前的匈奴,击破匈奴之期不远了小景帝欢喜不已,右手紧握成拳,大笑道:“好好好!破击匈奴之期,不远了!不远了!”

“大汉万岁!”又是一阵惊天动的欢呼声,作为回应。

景帝接过缰绳,用手抚着烈阳驹,很是喜爱,笑道:“联有了赤电马,这烈阳驹虽好,若是跟着联,也派不上用场,还是给飞将军吧

“谢皇上!谢皇上!谢皇上!”李广二话不说,大步上前,几乎是从景帝手里抢过缰绳,笑得一张嘴哪里合得拢了。

武将爱宝马,象烈阳驹这般万中无一的良驹更是罕见,人见人爱。李广心中的欢喜之情,难以言喻,比起得到十万两黄金还要高兴。

上次,李广缴获追风驹,赠给了周阳,如今,他终于拥有了一匹堪与追风驹齐名的宝驹,欢喜之情难以抑止,李广忍不住蹦了几蹦。

“宝马配英雄,飞将军,你就骑上此马。为大汉建立业去吧”。景帝笑呵呵的打量着李广,勉励一句。

“诺!”李广的声音很高。震人耳膜。

程不识,卫青一众武将,眼里全是艳慕之色,惋惜自己没有李广那般箭术,不能一箭射杀侯产儿。

一直没有说话的刘彻,却突然说话了:“此驹极好,可是,比起西域的汉血宝马,谁优谁劣?

“汉血马?”周阳大是惊讶。

汉血马是西域的“名片小”传说当年汉武帝之所以征西域,就是为了得到2师城的汉血马。其实,那是后人诬蔑汉武帝的。汉武帝之所以决心对西域用兵,那是因为汉朝派往西域的使者老是被杀。

汉朝使者之所以被杀,那是因为汉朝使者带的礼物不少,西域诸国眼红,就派人杀了汉朝使者。而当时,汉朝在西域没有立威,西域诸国想杀便杀,被杀掉的汉朝使者不少,这于汉朝的国威是一个挑战,汉武帝这才决心对西域用兵。

师城一战之后,西域诸国终于认识到汉朝的强大,惧汉朝兵威,再也不敢杀汉朝使者。

当然了,汉武帝爱马之人,顺带派了两个相马师,去2师城挑选几匹天马也是情理中事。

“太子,你怎么提到西域了?”景帝也是诧异。,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6…有。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超快八度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