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汉帝国 > 第四十九章 汉武帝的决断

大汉帝国 第四十九章 汉武帝的决断

作者:殷扬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3 21:29:47

第四十九章 汉武帝的决断

语说到紧要外了。b景帝驾崩这事,对千匈奴。对,微肋来说,都是难得的良机,可以说是千载难逢的良机!

关键就要看汉武帝如何决断了。

若是汉武帝决定遵守古礼,行三年国丧,汉朝三年内不事征伐,那么,在这三年内,汉军只能紧守城池,不使城池有失便是。如此一来,汉匈奴形势就回到以前了,军臣单于利用这三年有利时机,会做出很多事情,滋扰汉朝边境,掳掠百姓财物不有可能拿下东胡,对汉朝大打出手。

若是汉武帝不遵守古礼,派汉军果断出击,这对汉朝来说,有莫大的好处。匈奴出动倾国之兵,大举南下,一旦给汉军打败,损失必然惨重异常,匈奴在短时间内难以复原。

这个短时间,不是数年,十数年,而是数十年,甚至上百年更有可能是永远!

要知道,长城大战时,周阳大破匈奴五十万之众,匈奴伤亡惨重,至今还没有完全复原。要是再来上这么一下,匈奴能够征伐的丁壮必然损失殆尽,没有数十年时间休养生息,是不可能尽复旧观的。

更重要的是,要是匈奴惨败了,实力大损,以汉朝的强势,会不进行战略追赶击吗?汉军肯定会大举攻入大漠深处,对匈奴大举屠戮,不给匈奴任何恢复实力的机会。

匈奴若是分散在大漠深处,即使以汉军强悍的战力,要想全歼匈奴,也是难上加难。如今,军臣单于趁着景帝驾崩的有利时机,调集倾国之兵南下,这是给匈奴最后一击的良机!

华夏与匈奴上千年战丰中从未有过的良机!

只要抓住这机会,汉朝就有击破匈奴,完成赵武灵王、秦始皇想做而没有做到的事情!

前途非常美妙,可是,如何决断才是大问题。要知道,遵守古礼,三年不事征伐,是汉朝时期的大礼节,即使以汉武帝的强势,也不见得敢打破这一古制,那是人伦大道,关乎孝道的大事。

“大帅,那你还等什么?赶快去见皇上呀!”聂壹忙催促起来。

聂壹的声调很高,尖细刺耳,如此对周阳这个大帅说话,那是很失礼的事。可是,此事干系太大了,由不得聂壹声调不高亢。

“大帅,你一定要说服皇上,一定要出兵呀!”聂壹的声音依然高亢,忍不住右手紧握成拳小用力的晃着拳头。

“尽力吧!”周阳心中念头转动,就是换作他来作出决断,也要前思后想。景帝尸骨未寒,汉军大举出动,即使击破匈奴,肯定有人会讥嘲,甚至骂汉武帝为不孝。

若是汉武帝不出兵,一定会有人骂汉武帝优柔寡断,为一个孝字而丧失如此大好良机。

一句话,不管汉武帝做出何种决断,他都会背上骂名,都会为人讥嘲。

“你先在这里等着,我这就进宫去。”周阳甩下一句话。大步而出。

兵士牵来追风驹,周阳飞身上马,打马直朝未央宫赶去。

“大帅,你慢点,别跑那么快!”随行的兵士打马急赶,哪有追风驹的脚程快,只有在后面大叫大嚷的份。

“出了什么松”“大帅一向稳重,如此急迫”必是有天大的判情!”

兵士不由得猜测起来,依他们对周阳的了解,没有天大的事情,周阳断不会如此急迫。

长安街上积雪盈寸,雪花仍在飞舞,朔风怒卷,可是,寒风不能压抑百姓的热情,街上仍是人满为患,熙熙攘攘,肩摩肩,韪碰蹬。

“让开!让开!快让开!”周阳打马急赶,一边大声吆喝起来。

“啊!是大件!”长安百姓很是惊讶,不解的打量着周阳。

“大帅的小妾怀上了?”百姓记起献俘当日,周阳疾驰而去的事情,猜测多端。

“你糊涂了!大帅这是去宫里!”立即有心思明快的百姓看出了端倪。

在百姓的猜测中,周阳早就跑远了。来到未央宫,周阳把缰绳递给宫卫,飞也似的冲了进去。一问之下,方才知道汉武帝在景帝灵前,周阳二话不说,撒腿便奔。

景帝灵前,刘彻、一众皇子、还有不少执事人等,正守在守灵,咋。个哭得眼睛通红。刘彻更是哭得形销骨毁,整个人瘦了一圈,眼眶深陷,不复以前的丰神隽秀。

周阳风风火火的冲了进来,刘彻眼尖。率先发现周阳,忙问道:“姐夫,你有事?”

“皇上,臣有天大的事情禀报。”周阳左右一打量,此处非说话之地。

“去养心殿。”刘彻抹着眼泪,站起身,走路都有些虚浮,与以前的虎驻虎步截然不同。

两人快步来到养心殿,刘彻率先进入。周阳在殿门口停下来,冲守卫的宫卫道:“你们退到二十丈外。记住,二十丈内,任何人不得靠近,违者斩!”

周阳脸色肃然,杀气腾腾,双眼中精光闪烁。眼下要商议的事情,干系太大了,只要泄露出去,哪怕是只言片语,都会引发极其严重的后果。

“姐夫,何等事如此重要?”刘彻把周阳的严肃样儿看在眼里,大是诧异,右手一挥,沉声道:“姐夫说的,就是联说的!不论何人,敢靠近二十丈者,斩!”

“诺!”宫卫轰然相应,退了开去,在二十丈外守着。

周阳仍是不放心,左右一打;”宫卫都退远了,众才跟着刘彻讲入养心养旧微;川彻急急忙忙的问道:“姐夫,何等事体,如此慎重?”

“皇上,匈奴单于调集六十万大军,不日就要南下了!”周阳的声音有些高亢,一脸的凝重之色。

“六十万?”刘彻给这个庞大的数字吓了一大跳。

六十万匈奴,每人吐一口唾沫,就会汇成一条江河;一人呵口气,就会凝聚成巨大的乌云;每人跺下脚,就会地动山摇;每人揪根头发丝,就会堆出一座山;每人

这是何等庞大的力量,在汉匈奴数十年的战争中,就从来没有过如此之事!

在华夏与匈奴上千年的战争中,匈奴就没有出动过如此之多的兵力,即使头曼单于南下河套之地,周阳大败匈奴那一仗,匈奴也才出兵五十万,整整相差了十万。

以汉军强悍的战力,即使匈奴再多些,也是不惧。可是,军臣单于选择的时机非常好,景帝刚刚驾崩,尸骨未寒之际,正是汉军战力最低下的时候。

要知道,在当时,皇帝是至高无上的,皇帝驾崩对军心士气的打击非常大,更别说还是景帝这样的明君、圣君,他的驾崩,对于汉军将士来说,那是天崩地裂,世界末日到来了,他们处于沉痛之中。

在这种情况下,军臣单于率领倾国之兵杀来,对汉朝来说,那是一个巨大的危机!

危机之巨大,比起数年前那一战,还要巨大!那时候,汉军处于弱势,可是,军心仍在,士气高昂,将士们能与匈奴决死一战。

如今,将士们处于悲痛中,与匈奴厮杀的话,胜算并不大。

“匈奴,匈奴,又是匈奴!”汉武帝右手使劲一握拳,狠狠的晃着拳头,恶狠狠的道:“父皇活活给累垮!父皇尸骨未寒,匈奴就杀来了,欺联太甚!联饶不了匈奴!饶不了匈奴!”

他气愤难已,声调极高,若不是周阳要宫卫退到二十丈外去,肯定能听见了。

“皇上,此事如何区处,还要与大臣们商议,方能定夺!”周阳很是理解刘彻的心情,不要说他,就是周阳。乍得此讯时,也是气愤难已。

“嗯!”刘彻聪慧过人,虽是气愤不已,一经周阳提醒,马上就冷静下来了:“传张辟疆、青衣居士、申公、主父偃、董仲舒、周亚夫、李广、程不识、卫青他们前来议事”。

周亚夫虽给景帝罢黜了,永不叙用,可是,他是一员难得的良将,在如此巨大危机来临之际,听听他的意见。是有好处的。

“诺!”周阳应一声,出去传旨。宫卫得令,忙去传人。

“匈奴,的奴!可恶的匈奴!可恨的匈奴!”刘彻不住踱着圈子,一双手紧握成拳,恶狠狠的吼叫起来:“联若破了匈奴,一定会杀得匈奴种都不剩!”

声音高亢,含有无尽的愤怒,不甘的屈辱!

周阳看在眼里,暗叹一口气,匈奴这一手实在是太气人,让人很是气愤,景帝连下葬的机会都没有。谁能不气愤?

就在刘彻的气愤中,张辟疆、旯错、申公、主父偃、董仲舒、周亚夫、李广、程不识、卫青他们先后到来,冲刘彻见礼。刘彻只是挥挥手,不言不语,踱他的步,一众人看在眼里,奇在心头,却是没人敢说话。

刘彻这步踱得没完没了,一直踱下去,过了老长时间都没有荐下来。

“皇上,你这是怎么了?”李广终于忍不住,出声相询。

“还能怎样?匈奴气煞联也”。刘彻猛的转过身,咆哮起来:“父皇尸骨未寒,单于就出动六十万大军杀奔汉境,气煞联也!气煞联也!”

张辟疆他们直接石化了小个个张大了嘴巴,说不出话来。

不是他们胆子山,而是这事太惊人了。六十万匈奴大军选在汉朝最为虚弱的时候,杀奔汉境,那是天大的危机。

张辟藩、申公、主父偃、董仲舒、周亚夫、程不识、卫青个个一脸的凝重之色。就是周阳,也是没有说话,这次的危机非常严重。

“呵呵!”

就在众人的沉默中,只听李广畅笑起来,右手拈着胡须,笑得极是欢畅,一双虎目竟然眯上了。

“飞将军,你何事发笑?。刘彻不由得一愣,沉声问道。“皇上,这可是好机会呀,千载难逢的良机!”李广右手的大拇指竖起来,都快把养心殿的斗拱给戳破了:“六十万匈奴呀,要是给我们全歼了,匈奴就得从娘肚子里重新来过!”

李广这话貌似调侃,却极为有道理。

匈奴六十万大军杀来,紧随在大军后面的牧民少则七八十万之多,多则百多两百万。若是汉朝把六十万大军给歼灭了,随在其后的牧民也会死无葬身之地,匈奴就会损失百多两百万口众。

匈奴不缺骏马,不缺牛羊,最缺的就是口众!口众是匈奴永远的痛!

在如此之多的口众死于非命之后,匈奴还会剩下几个人?能上战场的还能有多少?

能剩下来的,只有妇孺老弱了,匈奴真的是得从娘肚子开始,重新来过。

“呵呵!”众人给李广一句话逗乐了。忍不住大笑起来。

“飞将军说得也对!”刘彻轻轻点头,脸上的气愤之色消褪,平复下来。”,那你怀等什么。赶快下旨出兵吧!,小李广边搓千催促起来,虎目中精光闪烁,一副急不可耐的样儿。

“嗯!”刘彻很是赞赏的打量着一众武将,个个激奋异常:“将军们有如此战心,联就放心了!此事太过重大,都坐下来,我们好好议议

“皇上,议什么议?你说打哪,臣就打哪!”李广嘀咕一句仍是坐了下来。

刘彻坐在宝座上,扫视群臣,脸色凝重:“自从华夏与匈奴为敌以来,上千年了。在这上千年的历史中。曾有赵武灵王、李牧、蒙恬,还有姐夫大破匈奴。可是,匈奴最多也才出动五十万之众,而这一次。匈奴竟然出动了六十万大军。

要是联所料不差,这是匈奴的最后的兵力了,要是再多,匈奴已经拿不出来了。飞将军说得没错,若是大汉把这六十万匈奴给全歼了。匈奴就会从娘肚子重新来过了!”

到此处,停顿下来,微一凝思,这才接着道:“可是,这毕竟是匈奴的倾国之兵,单于亡我之心不死,不容小视!至于这一仗,打还是不打,你们就各抒己见吧”。

这个决断不好下,刘彻得权衡,把方方面面的利害关系考虑清楚了,方能做出决断。要打的话,就要有必胜的成算,要不然,不如深沟高垒,紧守城池。这样做,很窝囊,让人感到屈辱,可是,总比败军覆师的强。

“皇上,你的意思是不是要出兵的话。成算几何?”张辟疆明亮的眼里精光一闪。

“嗯!”刘彻点头,道:“小若是成算足够,联就下旨出兵!若是不算大,就紧守城池!”

“皇上,那国丧呢?”董仲舒迟疑一下,不由得问起来。

汉朝以孝治天下,若是汉武帝以为成算够大,下旨出兵,这置孝字于何地?董仲舒不得不提醒一句。

“父皇以破击匈奴为己任,若是联能击破匈奴,父皇在天之灵必会含笑”。刘彻右手紧握成拳,大声道:“若是联死守一个孝字,任由匈奴杀来,百姓遭殃,黎民涂炭,天下攘攘,联有何面目面对列祖列宗?”

“这个”刘彻所言极是有理,可是,在汉朝,这个孝字同样具有巨大的力量,董仲舒张口结舌,不知从何说起。

“自古有言,忠孝难两全,本朝的晃错选择了尽忠,成为不孝之子。”刘彻叹口气,声音放缓道:“联只能选择忠,为了天下苍生,不能尽孝了,父皇在天之灵,请宽恕孩儿!

晃错力主的藩,忠心王事,他的亲戚朋友怕他惹出大祸,想劝他放弃削藩策,又不敢对他说,只得找他的老父亲前来劝说。父子俩面对面的一通勾通之后,晃错依然坚持削藩策,他的老父亲见劝不动他,气愤不过,投河自尽。

这是汉朝历史上非常有名的事情,张辟疆他们一声叹息。

一身青衣的晃错,听得刘彻提起昔年旧事,老父投河之事宛若眼前,不由得长叹一口气,眼中泪花滚滚。

刘彻的决心已下,周阳暗松一口气。周阳担心的便是刘彻遵循古礼,要举行三年国丧。对于现代人来孝是必须的,却没必要进行三年,更没有必把百姓拖入水深火热之中,周阳本就打算说服刘彻,听了他这话,一颗心终于落回肚里了。

“皇上决心已定,臣不再劝说,只是说说这胜败之事。”张辟缰略一凝思,开始剖析起来:“在上千年的战争中,若问华夏什么时间最为虚弱,便是眼下!先帝驾崩,军心不振,将士们悲痛难已,若要与匈奴开战,这胜耸恐怕不会太大!”

军心不振,士气低落,再强悍的军队都不会打胜仗,这是实情,张辟疆可谓眼光独到,一语切中要害。

“依你的意思,就不出兵了?”刘彻明亮的眼睛紧盯着张辟疆。

“不!”张辟疆断然否决:“皇上,臣恰恰相反,主张出兵!还是大举出兵!”

“哦!”刘彻有些意外。

不仅刘彻意外,李广、程不识他们哪一个不意外?

“单于是个精明人,抓住了最为有利的战机!”

张辟疆先是赞扬一句军臣单于,紧接着话锋一转,冷笑一声,道:“可是,单于他却没有想到,他此举的后果有多严重!上千年来,匈奴与华夏大小之战不计其数,匈奴亦曾强横一时,却没能灭了华夏,原委何在?在于华夏能拧成一股绳,把所有的力量用来抵御外敌。春秋之际,胡人入侵中原,当时,天下大乱。五伯号召天下诸侯,不一样把胡人打出去了吗?”

声音徒转高亢:“单于此举,必将让将士们感到气愤,感到屈辱,无法忍受,一定会奋起抗击!华夏千千万万的壮士,必将万众一心,击破匈奴!”

“这就是哀兵必胜!”张辟疆最后掷地有声的道。

“说得好!”众人齐声赞赏。

“至于这一战,有多少胜算。还是听听大帅的看法!”张辟疆目先,落在周阳身上。

周阳身为统帅,于兵事,他最是熟悉了。汉朝的胜算为几何。他是了然于胸,他的话具举足轻重的作用。

也就是说,破击匈奴的大事,由周阳一言而决!,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肌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