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汉帝国 > 第八十七章 长城放歌

大汉帝国 第八十七章 长城放歌

作者:殷扬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3 21:29:47

第八十七章 长城放歌

十七章长城放歌

河西走廊,羌人眼中的膏腴之地,那里土肥水美,草青天蓝,比起山高林密的青藏高原,那里是天堂,若是能在那里放牧,还有什么比这更让人舒心的呢?

匈奴遭此惨败,河西空虚,羌兵若是出动,完全可以兵不血刃就能拿下来。此时的河西之地,并非没有匈奴军队,只是匈奴队军的数量不会多,更重要的是,连单于都给汉朝活捉了,他们的士气低落,不可能抵挡得住羌兵。

这是良机,千载难逢的良

一想到即将进入土肥水美的河西之地,一众大臣眼里全是美妙的小星星,七嘴八舌的说起了河西的优点。

“河西走廊,地势低,气候温暖,比起西海暖和”

“河西土肥水美,天也蓝,草更青,牛羊更加肥壮”

“焉支山,你们忘了焉支山有了焉支山,我们的妇人就更加好看了。”

焉支山,是河西走廊上的名山,这里不仅风景优美,更是放牧的好去处,匈奴人多以此为据点,放牧的牛羊非常肥壮。更难得的是,焉支山还出产一种“红蓝草”,匈奴取其花朵作胭脂,是以这里的匈奴妇人以美丽而闻名。

正是因为焉支山多出胭脂,才有“北地胭脂”代指北方美女的说法。

一众大臣越说越兴奋,声调越来越高,巴不得肋生双翅,立时飞到河西之地。

东方朔只是静静的听着众臣的说话,没有发言。只要西羌肯从山高林密的青藏高原出去,就是有去无回,一众大臣越是说得起劲,东方朔越是欣慰。

可是,西羌王却是双眉紧拧,陷入沉思中,并没有说话。这让一众兴奋的大臣大是解,急急忙忙的问道:“大王,何事烦心?”

“汉人如此能打,一仗就把近两百万匈奴给打得没了连单于都给活捉了”西羌王脸上带着淡淡的忧色,沉吟着道:“我们坐山观虎斗,汉人不会不明白我们的心思,若我们冒然出兵河西之地,到时,汉人与我们算帐,我们可打不过呀”

“这个……”西羌王一席话说得众人漏*点顿失,一脸的惊疑。

若是西羌在汉匈奴大战之际出兵帮助汉朝的话,立时出兵河西之地,那就是名正言顺了。可惜的是,当时的西羌王决定骑墙,坐山观虎斗,没有帮助汉朝。若西羌冒然出兵,汉朝岂能忍受?

不要说强大的汉朝,就是换作西羌王,他也不会容忍,一定会起大军前来厮杀。若是在以前,面对汉朝大军,西羌王还会说打不过,难道不会跑?可如今,他没这胆了。

要知道,汉军是深入匈奴的圣地龙城,一仗打得匈奴没了脾性,歼灭的是近两百万匈奴,还把单于君臣一网打这辉煌的战果面前,谁不胆颤心惊?

西羌王虽是垂涎河西之地,却还保持了理智,东方朔听在耳里,暗中赞赏,此人并非无能之辈。

“大王,总不能眼睁睁的看着河西落到汉人手里吧”一众大臣很是不甘心。他们也知道西羌王说得有理,可是,任由他们梦寐以求的河西走廊落到汉人手里,那是一种折磨。

“眼下河西走廊空虚,正是出兵的良机可是,我担心我们吞得下,吐不出来”西羌王双手紧握成拳,用力过度,手背有些发青。

这绝对是千年难得遇上的良机,却苦于汉朝兵威正盛,他不能下定决心,是出兵还是不出兵。出兵,一旦汉朝发怒,西羌是打不过的,这是千百年来的教训。作为西羌王,他是不会忘掉先辈用鲜血和性命换来的教训

不出兵,任由无数先辈做梦都想拥有的肥美土地落到汉朝手里,他是心疼不已。一时之间,西羌王陷入天人交战,委决不下。

对这问题,一众大臣也没有好主意,只有打量着东方朔。

“西方先生,你以为呢?出兵,还是不出兵?”西羌王不得不向东方朔问计了。

“大王,你所担心的是汉人出兵前来攻击?”东方朔并未直接回答而是反问一句。

“是呀”西羌王很是惊心的道:“我没想到,汉军如此能打,以区区之数,竟然把匈奴给击破了击破匈奴,那是汉人上千年的心愿,就是强横如秦始皇都没有做到呀汉人如今做到了,那就是说,汉人的兵威已经超过了穿着黑衣黑甲的秦军了我们对付得了么?”

“啪啪啪”东方朔没有说话,双手轻轻相击,发出清脆的击掌声。

他这一举动太过怪异,上自西羌王,下至群臣,大是不解,疑惑万分的打量着东方朔。

“西方先生,你这是何意?快明言吧”西羌王很是不解,忙催促起来。

“大王,你何必明知故问”东方朔说的话更绕了。

“明知故问?”西羌王嘀咕一句,更糊涂了:“从何说起?”

“大王,你可记得阮仲翁?”东方朔仍是没有回答西羌王的问话。

“记得记得当然记得”西羌王的声调陡然转高:“那个英雄,虽是杀了我大羌无数的百姓,可是,我们大羌佩服英雄,仍是对他敬服不已”

阮仲翁,是秦始皇时期的一个著名英雄人物,他最大的业绩便是抵挡羌人的进攻。此人自小便异于常人,身板结实,两丈高,跟姚明一样的巨人。

更重要的是,此人力大无穷,能生裂虎豹,具有万军之中取上将首级的高强身手,曾经杀得西羌溃不成军,西羌人一提起他,就要竖大拇指,赞不绝口。

据说此人从军,不是为了立功,而是为了一口饭。他自小便食量惊人,他家境本不错,只是他太能吃,等到长到十五岁时,他的父亲便再也养不起他了,一个富裕家境给他吃成了穷光蛋。

陇西为了抵抗西羌的入侵,正在招兵,他父亲没办法,只得把年仅十五岁的阮仲翁送去参军。他力大无穷,非常壮实,从军不会有任何问题。自此以后,他就在陇西冲杀,杀死的西羌人不知道有多少。久而久之,他的名声大起,就连秦始皇都知道他的名字。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了解决西羌边患,亲巡陇西,亲眼目睹阮仲翁的冲杀,赞不绝口。对这员猛将,秦始皇极是珍爱,因此而做了一件为后人指责的事情。

秦始皇收缴天下兵器,铸了十二尊塑像。这十二尊塑像,就是阮仲翁的模样,备受后人讥嗤。贾谊的《过秦论》里有“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指的便是这事。

阮仲翁抵抗西羌入侵之事,虽然过去了数十年,因其威名极盛,西羌王一提起他,不由得声调转高,很是尖细,很刺耳。

英雄虽逝,其威名仍存,一众大臣也是忍不住脸上变色,大气都不敢出,仿佛阮仲翁仍然在世,就在他们眼前似的。

东方朔把一众君臣的紧张样儿看在眼里,不由得大是感慨。秦始皇以阮仲翁模样铸十二金人像,虽为后世讥嘲,可是,阮仲翁身死数十年后,仍是让西羌谈之色变,人生若此,夫复何憾?只可惜,英雄未得美名流传,反倒是给人谩骂。

“以阮仲翁之威,都不能奈何大羌,汉皇又何能为呢?”东方朔的谋划,便是要把西羌调出山高林密的青藏高原,最好是让他们趁此时机,进入河西之地,他是一定要做成的。

以汉军的战力,西羌根本就不是对手。只是,青藏高原山高林密,不便大军作战。在这里打仗,军队不能派得太多,多了就是窝兵,根本展不开。一旦进入河西之地,那就不同了,汉朝可以出动大军围歼西羌。

“是呀”阮仲翁当年的名气太大,西羌人用他的名字来吓唬童子,就是如此了得的英雄,都不能灭了西羌,还有何好惧的呢?西羌王,以及一众大臣,不由得松口气。

“大王请想,当年的阮仲翁如此了得,不能拿大羌如何。就在于,大羌有高山密林可以倚仗,打不过,难道还不能逃?”东方朔抓住机会,大下说词:“若我们出兵河西,能拿下河西,固然是好若不能拿下,汉军出动,我们还不能撤回来么?有了高山密林,汉军又何能为呢?”

高山密林,一直是千百年来西羌最大的倚仗。若不是高山密林可以倚仗,西羌早就给秦始皇灭了。

这话说到西羌王的心里去了,忧虑之心顿去,大是欢悦:“也是这理说到在高山密林里作战,汉军再多也没用就是阮仲翁,他不是不想打进来,就是他不敢哈哈”

“哈哈”一众大臣跟着大笑起来。

“再说了,即使我们撤军,难道我们就一无所获?”东方朔再抛诱饵:“河西的匈奴可是肥得流油呢,他们的牛羊很肥壮,他们的妇人很美丽,那里有胭脂,大羌的妇人不正需要么?撤军之时,还可以把匈奴的牧民、妇人、牛羊、骏马全部弄走。汉军即使来了,也不过是一片空地罢了,要人没人,要牛羊没牛羊,他们又能呆多少时间呢?到时,汉军不得不撤。汉军一撤,大羌再复入,这河西之地不就是大羌的了?”

这前景实在是太诱人,别的不说,光是河西走廊上的牛羊、骏马,就足以让西羌垂涎了。若是得到这些牛羊、骏马,西羌的实力就会猛增。

“西方先生一言而决我心中之疑好”西羌王大是欢喜,提高声调道:“传令:调集兵马,准备进入河西走廊不管他们是在哪里,都要参与此战”

命令一传下,西羌的兵士骑着骏马,前去传达西羌王的军令。

望着疾驰而去的兵士,东方朔大是欣慰,只要西羌离开了高山林密的青藏高原,那就是有去无回

“隆隆”

如雷的蹄声中,汉军奏凯而还,连绵千里不绝。

“大帅,有人来了有人来了”赵破奴疾驰而来,乐呵呵的冲周阳禀报。

“谁?把你乐成这样了”周阳大是意外,惊疑的打量赵破奴。

“大帅,是张丞相还有青衣居士”赵破奴笑道:“他们前来迎接我们呢。”

对于此时的汉军将士们来说,他们最快乐的事情莫过于见到汉人。打了大胜仗,最想做的便是把自己的英雄故事告知他人,这是人之常情。更不用说,张辟身为丞相,亲自前来迎接,那是莫大的殊荣,怪不得赵破奴这个血性汉子如此欢喜,笑得嘴巴都裂到耳根了。

对张辟和晁错二人,周阳很是佩服,一闻是言,忙问道:“在哪里?我们去迎接”

“不敢有劳大帅”张辟清越的声音响起,只见他和晁错正策马驰来。

张辟的身手冠绝天下,他的耳音极佳,就是在如此阵势中,他依然是听得清清楚楚。

“见过大帅”二人来到近前,翻身下马,冲周阳见礼。

周阳跳下马背,就要回礼,却给张辟和晁错一左一右的架住了,二人眼睛瞪得滚圆,打量着周阳。

“你们……”周阳第一次见到二人如此表现,不由得大是不解,迟疑着问道。

“大帅,你真是异于常人呢在龙城这个连石块都稀缺的地方,你竟然能筑城高高委实高明”张辟和晁错二人好象早就商量好似的,一齐竖起大拇指,异口同声的赞扬,一脸的佩服之色。

他二人是当世奇才,他们绞尽脑汁,都是想不出全歼匈奴的妙法。对周阳的处置,除了佩服还是佩服。

“我以为什么事呢,瞧你们这神神秘秘的样儿”周阳与二人的交情极好,很是亲近,在二人肩头轻捶一拳。

“大帅,我们是真的佩服”张辟意犹未尽,大声道:“你知道吗?自打你们北上龙城之后,我就和青衣居士商议,要怎样才能把匈奴全歼。我们商议来商议去,就是商议不出一个适用的办法。虽说打败匈奴不是问题,可是,只是击溃,而不是全歼,后患很大,务要全歼我们没办法的事,你轻松就解决了,我们佩服无已。”

晁错狠狠点头,大是赞同张辟的话。

“呵呵”周阳轻笑一声,道:“你们没有想到办法,不是你们想不到,只是你们没有处身龙城罢了若你们在龙城,未必想不到这法子”

这话不无道理,依张辟和晁错的才智,若是当时在龙城,未必想不到这办法,只是有早有晚罢了。

“大帅,你太高看我们了”晁错笑着谦逊一句。

“你们二位前来,是为何事?”周阳问起正事。

一说起正事,张辟和晁错脸上的笑容更浓了,二人对视一眼,由晁错直道来意。

“你们的捷报传来,我们是信了,可是,百姓不信。”晁错有些好笑的摇头,道:“百姓说大帅也太能吹牛了,歼灭近两百万匈奴,哪有的事,匈奴又不是猪,伸长了脖子等你们去砍。呵呵……”

“真的?”对这事,周阳还是第一次听说,不由得有些惊讶。

“他们也真是的,大帅能谎报军情么?”李广快嘴,很是不满。

“我们好说歹说,百姓半信半疑。直到皇上的旨意下来,百姓这才相信。”张辟接过话头,道:“这一来就不得了,百姓吵着嚷着,要赶到龙城去迎接你们。你们也知道,龙城太远,冰天雪地里,百姓真要一窝蜂的赶去,指不定冻死饿死多少人呢。”

百姓的热情固然可嘉,可是,他们不了解去龙城的困难有多大,真要赶去龙城的话,一定会饿死冻死无数。

“我和青衣居士好说歹得我们口干舌燥,这才把百姓拦住。”说到这里,张辟抹着额头的冷汗,道:“天啊,要拦住欢喜得跟疯了一样的百姓,真不是一件易事”

北地的百姓世世代代受匈奴侵扰,对匈奴最是痛恨,龙城大捷,匈奴被击破的消息传来,他们肯定会欢喜得跟疯了一样。不要说去龙城迎接,就是去狼居胥山迎接,他们也认为那是天经地义。张辟和晁错要拦住他们,不是一般的难,是很难很难

“你这张丞相,竟然成了安抚使了。”周阳调侃一句。

“可不是嘛”张辟竟然点头赞同这一说法:“最后,百姓说了,即使不能去龙城迎接,那就到长城来迎接对这事,我们同意了。如今,赶到长城的百姓没有一百万,也有七八十万了”

“这么多?”七八十万不是小数目,周阳乍听之下,大是惊讶。

“这只是赶到的,正在赶来的还不算。等他们赶到,超过百万之数没任何问题。”晁错笑呵呵的,调侃起来:“谁叫你周大帅打了自盘古开天地以来最大的胜仗呢你打小点,说不定百姓就少些。”

“哈哈北地百姓世世代代受匈奴之苦,如今,匈奴被击破,他们肯定欢喜无已。在长城庆祝,那才叫痛快”李广笑呵呵的接过话头,他久在北地,对北地百姓受匈奴之苦最是清楚了。

“飞将军说得不错我们就赶到长城,好好热闹一通让百姓也痛快痛快”程不识对北地百姓所受之苦的了解,不在李广之下,大是赞成这说法。

“嗯”周阳心想也是这理,传下号令,把百姓在长城迎接的事情告诉将士们。将士们得到消息,欢欣鼓舞,加快了速度。

等周阳他们赶到长城时,把眼前景象看在眼里,不由得惊呆了。

b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