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汉帝国 > 第一0四章 马其顿方阵

大汉帝国 第一0四章 马其顿方阵

作者:殷扬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3 21:29:47

第一0四章 马其顿方阵

0四章马其顿方阵

米特拉达梯三世,个头高大,高鼻卷发,肤色发黑,典型的亚细亚人。骑在一匹高大神骏的战马上,身着锁子甲,腰悬一把短剑,未着头盔,一双眼里全是兴奋的光芒。

“伟大的王,我们胜了”一个大臣骑着骏马,快步冲过来,跳到地上,兴奋不已,冲米特拉达梯躬身行礼,以赞美上帝般的口吻赞扬起来:“伟大的王,英明英明之极”

“呵呵”米特拉达梯三世很是欢喜,一拍马背,战马嘶鸣一声,撒蹄便奔,朝着来路迎去。他目力所及之处,只见一队队俘虏给押了过来。

这些俘虏是附近部落的百姓,他们反对米特拉达梯,一直滋扰米特拉达梯的后方,使米特拉达梯不能集中兵与罗马争雄。平定这些部落,稳定后方,是米特达拉梯此次东征的目的。

部落只有简易的装备,诸如石块、木棒之类,他们更没有盔甲,没有盾牌,没有剑,哪里是米特拉达梯的对手,很快就给击败了。

策马而来,看着血淋淋,而又惊恐万状的俘虏,米特拉达梯万分欢喜,手中的马鞭不住虚劈,发出啪啪的响声,清脆悦耳,米特拉达梯很是享受的眯了眯眼睛。

“你们是我的俘虏了要么臣服,要么死”米特拉达梯很是欢喜,头一昂,胸一挺,一副胜利者的姿态,意气风发。

只要稳定了后方,就可以集中全力与罗马争雄。罗马,新崛起的国度,他们的罗马军团很是了得,真想与他们大战一场,验证一下罗马军团厉害,还是马其顿方阵厉害。

那些俘虏惊恐万端,瑟瑟发抖,却是没有说话。

把俘虏的惊恐样儿看在眼里,米特拉达梯很是得意,让敌人害怕,那是因为他很威风

“伟大的王,在东方发现一支不明大军,正朝我们冲来”就在米特拉达梯享受得眯眼睛之际,一个不太识趣的声音响起。

“军队?这里除了我,还有军队?”米特拉达梯根本就不相信。在这里,他才是高高在上的主宰,他的军队就是这里唯一的军队,竟然冒出一阵不明军队,他是不信的。

“伟大的王,千真万确”这个亲卫忙回禀:“这支军队身着红色的军服,他们的旗帜是红的,骑着高头大马,行进速度非常快,训练有素呀”

这亲卫是长年跟着米特拉达梯出生入死的人,眼光老到,米特拉达梯尽管不信,也没法反驳,问道:“在哪里?”

“东方,差不到二十里路程”亲卫忙回答。

“二十来里?”米特拉达梯眼珠差点砸在地上,怒视着亲卫,喝斥起来:“你们就这么办事的?敌人都接近我们了,你们才发现?”

“伟大的王,我们发现这支军队时,有四十里路程,可是,他们行军速度太快,我们赶回来禀报,他们就赶了不少路程。”亲卫额头上已经冒出冷汗了。

“那也不行”米特拉达梯并非无能之辈,他精通兵法,深知四十里的路程,对于一支训练有素的骑兵来说,不过一会儿功夫罢了:“你们应该在百里以外,不,两百里以外发现”

“伟大的王,这附近除了我们,还能有谁呢?”亲卫硬着头皮回答。

这话一出,米特拉达梯没话说了,这可是他说的,他自大了,他的军队能不自大么?一时疏忽,让这支军队都快接过他了才给发现,也不能全怪手下。

“他们有多少人?”米特拉达梯强忍着怒气,问起了紧要处。

“很多很多”亲卫额头上的汗水又冒出来了:“他们卷起的烟尘,遮天蔽日,他们的行军队伍,一眼望不到头。至于详细的数目,我们也不清楚。”

“这么多?”米特拉达特先是一惊,随即一抹冷笑出现在嘴角:“管他是谁,我要让他知道马其顿方阵的厉害传令,列阵迎敌”

他说的马其顿方阵,就是人类历史上非常有名的军阵,亚历山大大帝父亲菲力组建的,亚历山大正是凭着这方阵远征万里,灭国数十,打到印度阿三的恒河流域了。

亚历山大创造了一个神话,令无数人为之疯狂,在他死后,很多人仿效他的军队,组建马其顿方阵。米特拉达特,就是其中之一。正是借着马其顿方阵的厉害,米特拉达梯才有今日之辉煌。

他的军队训练有素,一声令下,开始列阵。此时的米特拉达梯无心处理那些俘虏,只是叫人把他们押了下去,这让俘虏们长舒一口气,总算暂时拣了一条命。

马其顿方阵,以64名甲兵组成一排,128人组成一连,256人组成一营24人组成一团,4096人组成一师(即初级方阵)。

初级方阵跟现代的师相同,是自成体系的多兵种作战部队,它除了重步兵外,还包括(满编的情况下)2048名轻装盾兵24名辅助兵和一个1024人的骑兵团,总计8192人。

每个联合方阵由四个初级方阵组成,相当于现代一个小型的军或野战军,约32人。这就是亚历山大典型的远征部队的编成情况。

方阵的核心是步兵,他们右手持马其顿长矛,左手持圆盾。马其顿长矛长十三四英尺,差不多两丈长短。左手里的圆盾,既保护自己的左侧,同时还要保护同伴的右侧。

马其顿方阵就是一个步兵军阵,长矛是其取胜的关键,每当遇敌,一个敌人就要面对十几二十支长矛的攻击,哪能不败的。

在这些核心步兵以外,还有骑兵,还有轻步兵,以及辅助兵种。

骑兵不用说的,护卫两翼,防止敌人从左右两侧进攻。他们的利器也是一根长矛,那是冲锋时用的,用来冲乱敌人的阵势。长城大战时,周阳给汉军骑兵配长矛,其用意与马其顿方阵中的骑兵一样。

轻步兵是为了保护矛手,因为在战场上,说不定有敌人冲到近前,矛太长,矛手就失去了优势,这时候,轻步兵就有了用处,可以厮杀。

辅助兵种主要是弓箭手、掷矛兵,还有投石机,是辅助马其顿方顿阵的。

马其顿方阵就是一个合成军阵,光靠一个兵种不可能取胜,是以,需要这些辅助兵种。

西方的军阵中,有一个非常特殊的兵种:掷矛兵马其顿方阵、罗马军团都有这个兵种。

方阵一列成,只见数万人列出的庞大军阵,威势不凡,一片人潮马海,最显眼的就是不计其数的长矛组成的矛林,这是马其顿方阵的核心,威力最大的部分。

当年亚历山大大帝东征,他的方阵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这样说,若无马其顿方阵,就没有亚历山大的辉煌。

一旦冲杀起来,就是一座移动的矛山,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米特拉达梯的军队训练有素,极是精锐,是当时罗马帝国在东方的两大劲敌之一,这阵势列出来,让人热血沸腾,米特拉达梯看在眼里,喜在心头,心想有如此了得的方阵管你来自东方的哪里,照杀不误。

“隆隆”就在米特拉达梯欢喜不已之际,只听东方巨雷滚滚,还有冲天的烟尘。

“来了”米特拉达梯久历战阵,一听便知这是蹄声。竖起耳朵倾听一阵,心头惊疑起来,能有如此威势的军队,不是一般的军队,绝对是训练有素。

可是,他们来自哪里呢?在东方,就没有听说过有什么大国,有什么厉害的人物,更没听说过训练有素的军队。在东方,只有落后的部落,不开化的民族,奇了的怪了

“他们来自哪里?”米特拉达梯的将领们,不是吃素的,能征善战之辈,也听出来了,不由得大是奇怪,代米特拉达梯问了出来。

“来自东方”米特拉达梯回答。

“东方?东方没有这样的军队呀”

“从未听说过东方有什么了不得的军队”

一众武将议论纷纷,却是茫然无知,猜测越来越离奇。

“在东方,倒是有一个国家……”

“一个传闻中的国家,叫中国”

“难道来自中国?”

“不可能亚历山大当年就是要征服中国,却不知道中国在哪里”

“中国在万里之外,怎么可能来到这里?”

一众人想来想去,最后想到了中国。亚历山大当年东征,就是要征服中国,却是没有找到中国,遑论征服了。

久而久之,他们认为中国并不存在,是给人胡乱编造的。当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香料给运了进来之后,他们终于相信中国是存在的。至于在哪里,却是没有一个人知道。就连西方有史以来最为著名的学者,亚历山大大帝的老师,亚里士多德都没有弄清楚中国的位置,更别说他们了。

他们猜对了,来的正是周阳统率下的汉军。自从张骞见到周阳后,周阳就决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西进,把米特拉达梯干掉。

米特拉达梯的国家很大,是亚细亚地区的霸主,控域极广,物产丰饶,若是能控制住的话,就是很好的战略基地。汉军赶来,可以在这里进行补给、休整,可以从这里出发,再向地中海,往罗马进军。

是以,周阳毫不犹豫的率领汉军出发了。一千多里路对于汉军来说,不算一回事。去岁的龙城大战,汉军在冰天雪地里行军,那是何等的艰苦,在如此用兵之季里行军,根本就没有难度。

更重要的是,张骞已经摸清了道路,汉军前进更加方便。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香料,对于沿途的部落来说,那是来自天堂的宝物,汉军用来换粮草,他们是一万个乐意。

再者,汉军军纪严明,只要不攻击汉军,汉军也不会对付他们。这些部落之间相互仇杀,你打我,我打你,军队没有纪律,和强盗差不多,军纪严明的汉军就是他们心目中的神,赞扬之声不断,更有些部落请求保护。

这是宣扬大汉威德的良机,周阳自然是不会错过,在允许的范围内,为部落排忧解难,安抚他们,有些用武力镇压掉。如此一来,这些部落开始请求归降,周阳没二话,完全同意。同时告诉他们,长安是天堂,他们要是愿意的话,可以去长安保证不虚。

长安在哪里,这些部落不知道。可是,只要告诉他们,那里盛产丝绸,那里的丝绸遍地都是,他们无不是乐意去。

丝绸之路,为何叫丝绸之路,而不叫香料之路、茶叶之路、瓷器之路,就是因为丝绸的影响很大,很受欢迎。

为了感谢汉军,这些部落送牛羊、送金银,汉军又成了暴发户了,收到的金银宝石多不胜数。有了这些东西,不用愁没有粮草,只需要赶到大城市里,一定会买到粮草。

这进军是异常顺利,一路进军,一路凯歌,不知道有多少部落慑于汉军之威,请求归降。周阳没统计,只是知道一天没有十几个部落请求归附,太阳是不会下山的。

“得得”

一个骑手,骑着一匹高大的骏马,驰了过来。来到近前,一拉马缰停了下来,叽哩咕噜一通,周阳跟马胡学了些沿途的语言,听得明白。

这人说的是:“伟大的王问你们,是从哪里来的?”

周阳用胡语回答:“我们来自东方伟大的古国,中国”

“中国?”这人立时就尖叫起来了,声音尖细刺耳,比起太监的声音还要让人难受:“中国?你们来自中国?不可能伟大的亚历山大大帝都到不了中国,中国人不可能来到亚细亚不可能不可能”

亚历山大东征,在西方人眼里,是一个伟大的奇迹,至今无人能超越。就连在他们心目中跟神明一般存在的亚历山大大帝都做不到的事情,中国人能做到吗?

“让他瞧瞧”周阳很是理解他的惊讶之情挥,大声下令。

汉军停了下来,赶来上百匹战马,上面驮的全是美丽的丝绸,在阳光下,绚丽多姿。

“看见了?这是何物,你不会不识得?”周阳手中的马鞭朝丝绸一指。若周阳给他解释的话,就是费尽口水,他未必相信,用西方人都识得的丝绸,就方便多了。

“丝绸美丽的丝绸天啊,这么多的丝绸我撞大运了,竟然看到这么多的丝绸”这人尖叫之声不绝于耳,神情夸张,脸上泛着红光,眼珠都快裂开了,胸口急剧起伏,不住吞口水,恨不得把这些丝绸抱在怀里。

丝绸,那是东方古国,中国的标志,让西方人疯狂的东西。可是,丝绸近乎传说,只有大富大贵的西方人才能见到丝绸,才能享用丝绸。

当然,胡商运到西方的丝绸是天价,即使富贵之家,也是珍惜万分,拥有不多。这人一下子见到这么多的丝绸,他感觉世界变了,他好象给泰山压住一般,呼吸困难。

“我相信,你们来自东方古老的古国,中国”这人惊疑半天,方才反应过来,紧屏着呼吸,好不容易镇定下来,又是一通尖叫。

“他们来自中国来自中国”这人不等周阳说话,拨转马头,尖叫声一路,回去禀报。

“哈哈”程不识拈着胡须,畅笑起来:“大帅的话,不如丝绸管用要用嘴来说,费尽口舌,他也不一定会信。”很是感慨,不住摇头。

“是呀”周阳也是感慨万端,这一路行来,说得最多的词就是丝绸。遇到的胡人,周阳说中国,他们不知道,只要周阳说盛产丝绸的国度,他们就知道,那是东方的神秘国度。

“得得”一阵急骤的蹄声打断了周阳的思绪,定睛一瞧,只见米特拉达梯带着他的大臣,一脸的不信之色,匆匆赶来。

很明显,适才那人的话他们不相信,拥有这么多丝绸的事情,他们没有听说过。即使那些胡商,也不可能有这么多丝绸。

“真是丝绸”

“好多好多”

“天啊,我眼睛看花了”

紧接着,一阵惊讶声响起,就是米特拉达梯也是双眼放光,一双眼睛在美丽的丝绸上溜来溜去,哪里移得开了。

刘姥姥进大观园,也比你们强吧用不着这么夸张周阳把他们的样儿看在眼里,很是惊讶。这是一国之主呀,就算震惊无已,用不着如此表现出来吧,得注意形象,不是?

“来自古老的东方古国,中国的将军,你好”米特拉达梯反应过来,在马背上微微躬身,向周阳见礼。

“米特拉达梯三世,你好”周阳躬身还礼。虽说要打仗,可是,这是礼尚往来,还是要以礼相还。

“你应该叫我伟大的米特拉达梯三世”米特拉达梯三世有些不高兴了。对于西方人来说,这样称呼才有绅士风度,更别说他很看重这称呼。

“不我来自东方的古国,不会如此称呼。”周阳坚持。

“来自中国的将军,你们来到我的国度,要做什么?你若是卖丝绸,我可以全部买下来。你要什么?金银、波斯的宝石,还是美女?你要什么,你开价,我一定满足你。”米特拉达梯很不爽,可是,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办,不在称呼一事上纠缠。

“把我们当成了卖丝绸的?”周阳他们很无言,这个米特拉达梯的想象力不是一般的丰富,而是很丰富,把汉朝最能打的将军当成了商贩。

“不卖”周阳的回答很简洁。

米特拉达梯心头一跳,很是失落。他即使贵为国王,也是没见过如此之多的丝绸。

“可以送给你”就在他失落之际,周阳的回答很是美妙。

“好啊好啊”米特拉达梯的眼睛一下子眯到一起了,只剩一条小缝:“我会回赠你金银、宝石、象牙、美女,不让你吃亏中国的好朋友”

“我们先打一仗,你打赢我,我就送给你”然而,周阳接下来的话,让他很恼怒。

米特拉达梯的笑容突然僵在脸上

1!

最!!小6!

新!!!!说!!!!к!

最!!!!网

快て!

!

b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