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重生之政途 > 第181章 杏花村

重生之政途 第181章 杏花村

作者:未有芳华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4-11-14 23:36:23

中午,为了欢迎亿鑫化工厂的一行人,杜康特意在政府食堂摆了几桌,厨师还是特意从太湖县请来的大厨。

沈黛端坐在第一桌,身旁坐着何有为以及其他几位来自镇政府的重要领导人。

此时此刻,她的目光正落在杜康身上,只见他主动起身,拿着酒瓶为何有为斟满酒杯,并与之热切地交谈起来。

杜康的态度显得格外谦卑,完全没有一丁点儿作为一地官员应有的气节。

沈黛心中暗自思忖:“这也难怪啊!毕竟何有为刚来这儿时便流露出对这里的不屑一顾。”

想到此处,她不禁轻轻低下头,掩饰住眼中涌起的一丝烦躁情绪。

说来也怪,面对杜康多次暗示让沈黛向何有为敬酒的举动,何有为竟然全都婉言拒绝了。

沈黛对此倒是求之不得,正好落得个清静自在。于是乎,她便安安静静地坐在一边享用起美食来。

一桌子的男人们纷纷举杯相互敬酒、阿谀奉承,好不热闹;而沈黛则独自置身事外,默默品味着每一道精心烹制的佳肴。

令沈黛感到意外的是,桃源镇这个出了名的贫困县城,居然会在宴请一家私营企业时摆出如此丰盛豪华的酒席。看这样子,杜康肯定为此花费了不少心血呢!

有何有为挡在前面,沈黛吃了一顿她到桃源镇最好的一顿,饭后,一群人喝酒喝多了,都被搀扶下去休息。

沈黛见此情景,也知道何有为他们一行人,今天是不可能出去考察的了,她直接回了办公室,叫上赵晓慧,两个开车直接去了杏花村。

杏花村之名得来已久,相传此地曾广植杏树,每至春暖花开之际,粉白色的花瓣如雪花般飘落,美不胜收。

如今虽已不见当年盛景,但仍保留着一些古老的杏树,见证着岁月的沧桑变迁。

沈黛坐在车上,沿着蜿蜒的道路缓缓前行。路两旁绿树成荫,繁花似锦;田野间麦浪翻滚,一片金黄。微风拂过,带来阵阵清新的气息,令人心旷神怡。

不多时,村庄便映入眼帘。一座座古朴的房屋错落有致地分布其间,屋顶覆盖着青瓦,墙壁则被时间染上了斑驳的痕迹。

村中有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潺潺流淌,溪边垂柳依依,宛如一幅美丽的田园画卷。

抬眼望去,不远处便是连绵起伏的群山。山势雄伟壮观,峰峦叠嶂,云雾缭绕其间,给人一种神秘莫测之感。

远远望去,那山顶处的雾气仿佛是一层薄纱,轻轻柔柔地笼罩着山峰,使得它们若隐若现,恰似仙境中的亭台楼阁,让人不禁心生向往之情。

沈黛在赵晓慧的指路下,直接把车开到了村支书家里,看她熟门熟路的样子,沈很是疑惑。

“晓慧,你对这里很熟悉?”

“我外婆就是这个村里的,小时候在这里长大的”

沈黛点头,原来如此,赵晓慧直接上前敲响了一户农家小院。

很快里面传来回应的声音,几分钟后,大门被人从里面打开,一个五十多岁妇人,走了出来,看到赵晓慧笑着开口。

“晓慧啊,怎么今天过来了?”

“花婶,伯远叔在家吗?”

“哦,他去田里了,你找他有事啊?”

赵晓慧侧身让花婶看到了沈黛,对她介绍道:“花婶,这是咱们桃源镇新来的沈镇长,是她想找伯远书”

花婶打量着,站在门口言笑晏晏的漂亮姑娘,有些不相信的问道。

“晓慧啊,你没来要找,这个年轻小姑娘是咱们的镇长?”

“没开玩笑,我现在是沈镇长的联络员”

“哎呦,现在的孩子真是不得了啊,沈镇长,晓慧,快进屋,我给你们泡茶,这就叫你伯远叔回来”

沈黛笑着道谢“花婶,那就打扰了”

“哎,不打扰,不打扰,快进屋来”

走进屋子后,沈黛和赵晓慧缓缓地坐在椅子上,花婶见状,立刻忙碌起来,准备泡一壶热茶,并从房间里取出许多吃食摆在桌上。

沈黛凝视着花婶不断地从不同的口袋里掏出各种东西,心里明白,这些平时都是花婶珍藏起来的宝贝,她们自己家都不舍得吃的。

眼看着花婶越拿越多,沈黛急忙站起身来,拦住花婶。

“花婶,别忙活了,我们有纪律要求,不能白拿群众的一根线,这些吃食,您收好,我们不吃”

“沈镇长,那怎么可以呢!客人到家了,哪有让客人空着肚子的道理,都是不是什么值钱的吃食,是我们自家做的,不打紧的”

赵晓慧此时也出来帮腔,花婶叫两人确实不吃,这才作罢,然后跟两人打了招呼,就出去寻人去了。

十来分钟后,杏花村村支书刘伯远,肩扛着锄头回来了。

见到坐在他们家的沈镇长,刘伯远难免有些拘谨,他对沈黛歉意的说道。

“抱歉啊,沈镇长,不知道您过来,让您久等了”

“伯远支书,是我冒昧打扰,没有提前通知,不怪你”

“沈镇长,您今天过来,是有什么事情吗?”

“还真有事情,找你”

“沈镇长,您请说”

“伯远支书,你也知道,我刚到桃源镇不久,对这里了解不多,这几天,我一直在了解这里,越是了解,越发为桃源镇感到遗憾”

“遗憾?沈镇长,您何出此言啊?”

“伯远支书,你是老党员了,又是土生土长的桃源镇人,你应该比我更了解这里,你说实话,咱们桃源镇山清水秀,土地肥沃物资的丰饶,这么好的鱼米之乡为何还挣扎在贫困线上啊”

听到沈黛这么一说,刘伯远哪能不知,他从小从老一辈口中得知,他们桃源镇以前是富庶过的,后来因为打仗才萧条。

近几年,国家高速发展,他们这种偏远乡镇哪能跟得上时代的发展呀,年轻一辈的人,看中大城市的繁华,都跑出去打工挣钱。

就在这里的,除了老弱病残,哪里还有青壮年在家,加上,他们桃源镇没有支柱产业,连工厂都没有,年轻人留在这里,只能土里刨食,哪还有什么出路啊。

刘伯远这一番发自肺腑的话,同时,表示认同,其实,桃源镇的资源真的很不错,只要发展起来了能提供工作机会,她相信当地年轻人也会愿意回乡发展的。

能在家门口做事,谁会愿意背井离乡呢!

想到这里,沈黛更加坚定要发展这里的旅游业,只有桃源镇有了经济产业,才能带动当地发展,老百姓才能脱贫致富。

至于,杜康力求的亿鑫化工厂,她根本没有考虑,一个中小型的工厂最多只能解决几百人的就业需求,远达不到发展桃源镇的需求。

而化工厂对环境的破坏,这是沈黛不能允许的,她之所以现在没有出手,还是她还没有绝对把握扳倒杜康。

加上化工厂从选址建厂再到投入生产,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成的,她打算利用这个时间,最后在化工厂投入生产前,就让杜康落马。

这些还只是她短期计划,未来,对于桃源镇来说让旅游业发展起来,才是重中之重,她是不会轻易放下,日后,她的政途能不能有发展,桃源镇这个起点对她来说很重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