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重生之政途 > 第206章 日新月异

重生之政途 第206章 日新月异

作者:未有芳华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4-11-14 23:36:23

在各个项目施工方进驻现场之前,沈黛特别邀请了专业的城乡规划师团队,对整个桃源镇展开了一次全面而深入的规划工作。

在此之前,这个小镇完全由各家各户自行建造房屋,导致诸如供水、供电、供气、排水和防洪等基础设施极不规范。不仅如此,整体布局混乱无序,给居民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针对这些问题,规划师们精心策划,从多个方面入手进行改善。首先,他们重新设计了供水、供电、供气等系统,确保每个家庭都能享受到稳定且优质的服务;同时,优化排水与防洪设施,提高城镇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

当然,这仅仅只是个开始。规划师们还将目光投向更广阔的领域,包括但不限于乡镇建设、建筑工程、道路交通、园林设计以及旅游开发等。

他们充分考虑到当地的地形地貌、人口分布及经济发展需求等因素,对每一个环节都做出了详尽且合理的安排。

例如,在乡镇建设方面,注重生态环保理念,倡导绿色建筑;道路交通则以安全便捷为首要原则,并结合实际情况设置公共停车场等配套设施;园林设计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既要美观又要实用;

至于旅游开发,则深度挖掘本地历史文化资源,打造具有当地特色的旅游文化;最后在文创方面,深入挖掘并充分利用当地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和深厚历史底蕴的传统文化产业。

通过这次全方位多角度的规划调整使得桃源镇焕发出崭新活力也为未来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在桃源镇的东面,靠近山前有一片将近 1000 亩的土地,之前都是荒地和农田,如今已被政府悉数征用。这片土地将被精心规划,打造成一座规模宏大的陶瓷工业园区。

此前与桃源镇成功携手合作的广东省陶瓷公司,将整体搬迁至此,并正式进驻这个崭新的陶瓷工业基地。与此同时,本土的众多陶瓷厂也将统一迁至此处。

不仅如此,沈黛还向正在广省负责招商工作的樊东发出了一项特别指令:尽可能多地招揽那些与陶瓷产业的上下游相关联的企业前来入驻。

倘若整个陶瓷工业园区能够成功汇聚起从上游至下游的全产业链条,那么一个完备且能够自我供给、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便应运而生。

整个桃源镇在沈黛的带领下,各个项目都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此时,沈黛正在考虑一件重要的事情。

那就是“蘑菇屋”怎么建?建在哪里?

眼看着整个杏花村,已经开始征地改建工作了,蘑菇屋还没规划,沈黛也不禁有些着急起来。

按照时间推算,沈黛打算在节目拍摄完成后,开始推广宣传时,杏花村的温泉度假村也将可以开放营业了。

现在这个时间紧迫,毕竟从蘑菇屋的建成到拍摄团队入驻拍摄节目,也需要好几个月时间,沈黛找来几个专业设计师以及杏花村的村支书一起,开了个会。

蘑菇屋的选址,沈黛考虑再三,还是选择定在杏花村,毕竟田园生活,离不开村庄。

最后,经过深思熟虑,在刘伯远的提议下,蘑菇屋最终选址于杏花村附近一条潺潺流淌的小溪边,在山脚处有一座无人问津的破旧小院。

然而,就当前这座破旧小院的残旧状况而言,想要直接入住显然是不现实的。于是,沈黛与一众设计师展开了深入探讨,决定在原有建筑物的基础之上进行全面改造。他们不仅要保留当地独特的风貌,更要融入田园生活的元素。

江海省本就是一个充满地域特色的地方,这里以青砖黑瓦白墙而闻名遐迩。

因此,在设计方案中,前院设有宽敞的平台,在平台上搭建一个大大的原木棚,棚上种满藤蔓做装饰,棚下安置餐桌可在天气好的时候发挥餐厅功能,通往屋内的一条狭长的檐廊;进入屋内,则依次布局着温馨舒适的客厅、设施齐全的厨房以及宁静安逸的卧室。

敲定设计方案后,就可以按照图纸施工建设,加班加点的去做的话,最快一个月可以完成主体施工,室内设计加软装和通风,到能入住,需要两个半月的时间。

蘑菇屋敲定之后,沈黛便投入到县道修路这件事情当中。她深知这条道路对于当地居民的重要性,因此绝不允许任何环节出现差错。

由于担心施工方会偷工减料、监管负责人从中谋取私利从而影响县道建设质量,沈黛对每一个细节都格外关注。

从最初的招标阶段开始,她就明确表示,那些声誉不佳的小型公司一律不予考虑,只有具备真正实力和专业能力的建筑公司才能够承担这项重任。

手下的负责人们清楚地知道沈黛对此事的重视程度,自然不敢在她面前耍花招。每次沈黛突然前来视察时,他们虽战战兢兢,但好在迄今为止并未出现存在重大问题。与此同时,整个工程项目也在按部就班地向前推进着。

时间一天天过去,桃源镇也在日新月异中,每天都在改变,很快时间,到了年底了,不少外地务工的桃源镇人,都陆陆续续回乡了。

他们回来后,发展桃源镇的变化不禁惊讶,从家人亲戚口中了解到,桃源镇之所以变化的原因,大家由衷在心里感激沈黛这个镇委书记。

无形中,沈黛的形象在当地百姓的眼中,变得更加威望起来,现在桃源镇的很多百姓每天最热议的话题,从之前的东家长西家短,变成了,哪里建什么工厂,哪里建什么酒店民宿,你家征地拿了多少补偿,我家拿了多少补偿。

在外务工的年轻人,则是看到更多的就业岗位,如今自己家乡有了发展,各个企业公司入驻,他们也有工作选择的机会,能在家附近工作,陪着老人孩子,谁愿意背景离乡去打工呢?

不少人表示,明年不准备出去打工了,等新的厂房公司建成,他们就在当地应聘就业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