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从李白开始:课本诗人陆续降临 > 第20章 吃了我一嘴沙子。

李白的乐观主义大号上线了!

李白:“你说得对,我不能让过去的阴影永远笼罩着我。我要去见他,不是为了求他原谅,而是为了告诉我自己,我李白不是懦夫!”

李白站起身,挺直了腰板,那份属于诗人的傲气和胆量重新回到了他的身上。

“带我去见他,我要让高三十五看看,即使身处逆境,李白依然是那个不畏强权的李白!”

“我李白不是孬种。”

王莽微微颔首,内心深处涌起一股暖流,对于李白的抉择,他感到无比的欣慰。

他们二人随即开始忙碌起来,整理行囊,准备踏上前往龙头所在,目标是深入副本,寻找高适的身影。

……………………

随着脚步的临近,我与李白二人终于站在了龙头的面前。

龙头沉默无言,只是严格按照规程,开启了通往副本的传送门。

王莽不禁感到一丝古怪,不对劲,好像哪里出了问题,他试探性地问:“龙头,你难道没有什么要对我说的吗?”

龙头斜睨了王莽一眼,语气平静地道:“我知道你在想什么,不过,道具是没有的。如果你愿意,可以贷款。放心,第二次副本不会像第一次那样艰难,后续的挑战才会逐渐升级,这次的副本难度只是普通水平。”

王莽一脸黑线,心想,自己何时变得如此依赖道具了?

王莽咬牙切齿地继续追问:“那你给李白准备了法器,高适的呢?难道你要区别对待?高适就没有资格得到吗?”

龙头很是人性化的摇了摇头,解释道:“非我不愿,实在是大人没有为高适安排。你想想,高适虽然位列四大边塞诗人,但他生前最高的荣誉不过是个渤海县侯。”

“这样的成就,尚不足以让他获得神兵利器。我就透露给你吧,高适的诗作能被选入课本的,也就那么一首。并非我偏心,实在是神兵利器非他所能触及。”

王莽有些哑口无言:“龙头,你……”

他心中虽有不甘,却也不得不承认这一事实。

他正欲再次争辩,李白却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宽慰道:“算了吧,王莽。高三十五,吉人自有天相,若他日有所需,相信他也必有办法获得。”

既然李白都如此说了,王莽也只得暂时放下心中的执念。

于是,他们二人便这样踏入了传送门,开始了副本的探险之旅。

而在王莽和李白走后。

一道天雷,从天而降。

劈中了龙头。

如果王莽在场的话,应该会很熟悉,那便是他最爱的天谴之雷。

又名剧透神雷。

“啊,主人,我错了。下次再也不会随便透露了。”

经过了差不多五分钟的天旋地转,王莽和李白从传送门里面出来。

该死的贱龙把传送门开在了空中。

李白平稳落地。

王莽却以一个倒栽葱的姿势掉在了地上。

好在地上是一层沙子,可没把王莽给摔死。

王莽:“呸呸呸,吃了我一嘴的沙子。”

王莽举目远眺,只见四周一片黄沙茫茫,无边无际。

他不禁惊叹道:“啊!我们怎么会落在这样的沙漠之中?这要到哪里去寻找人影呢?”

四周的黄沙如同狂舞的妖魔,遮天蔽日,风声呼啸,仿佛在嘲笑着他们的无助。

风沙无情地打在脸上,如同刀割一般,让王莽不禁皱起了眉头。

他从怀中掏出自己的罗盘,这是一件古老的法器,充满了神秘的力量。

他轻轻捣鼓了几下,罗盘的表面闪过一丝光芒,随即显现出几个大字:

【大唐漠北的最后一次转账】

【任务:将军饷由龟兹城送往西洲城】

王莽苦笑一声,心中暗道:“看来这次的副本又是回到了唐朝。”

他继续凝视着罗盘,只见上面显示的时间是:【公元790年唐德宗李适贞元六年】

他转头对李白说:“白哥,这似乎是你去世后的第二十八年。”

李白却没有心思听王莽的玩笑,他感慨地叹了口气:“我死后的第二十八年啊,时光荏苒,物是人非。”

“这里看起来是我大唐的安息都护府,不知道现在情况怎么样?”

他收敛了情绪,严肃地说:“王莽,别再闲聊了,我们得快点找到高适。”

王莽应了一声:“好的,白哥!”随即他开启了罗盘的基本功能,罗盘的指针指向了北方,高适的位置应该就在那个方向。

王莽望着风沙肆虐的北方,说:“上来吧,白哥,我们一起走。”说着,他打开了罗盘的飞行功能,将其抛向空中,希望能化为飞行载具,快速抵达目的地。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罗盘并没有发生变化,它就那么直直地掉在了沙地上,发出一声沉闷的响声。

场面顿时变得有些尴尬。

王莽急忙跑过去捡起罗盘,疑惑地说:“这是怎么回事?难道是我的罗盘坏了?”

李白提着他的青莲剑走过来,提议道:“王莽,要不然用我的青莲剑试试。”

说着,他也把自己的宝剑抛向空中。

但结果却是一样的,青莲剑在空中悬浮了片刻,最终还是和罗盘一样,落到了沙地上。

王莽和李白相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无奈。

良久,王莽叹了口气,说:“看来这是一个特殊副本,禁止使用飞行法器。”

眼下,他们别无他法,只能徒步穿越这片沙海。

王莽望着漫无边际的沙漠,脸上露出一丝惆怅。

………………………

【高适(704年-765年),字达夫,渤海蓓人,后迁居宋州宋城梁园。安东都护高侃之孙,唐代大臣、诗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世称高常侍。于永泰元年正月病逝,卒赠礼部尚书,谥号忠。作为着名边塞诗人,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与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有文集二十卷。】

话说高适这边。

高适昏昏沉沉的醒来,在他的睡梦中,他仿佛听见了他晚年征战时的兵戈之声。

可他明明记得他最后两年,回想整理诗集为众多好友编纂收录诗歌的。

年纪大了,连高家枪都从好久没碰,怎么会有兵戈之声呢?

高适睁开眼睛,缓缓起身,

发现周围全是打斗的痕迹,以及各种各样的尸体,仿若一处小型战场。

高适站起来看到的便是一个乞丐和一个老兵正在收拾行装。

“?!”

高适喊了一声,立马引起两人的警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