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抄家之后咸鱼翻身 > 第106章 民变

抄家之后咸鱼翻身 第106章 民变

作者:雨霖铃的新生活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4-11-17 01:56:17

江南,松花府。

顾家大宅外有一流民冲着大门狠狠吐了口唾沫。

松花府跟江南大部分地方差不多,都是七山二水一分田,并没有一望无际适合耕种的平原,而且赋税还比北方高。

之所以能贡献这么高的税赋,全是因为江南百姓逆来顺受惯了,不就是官府多收税嘛,没关系,咱们还能在山地、田埂种茶、种桑,还能去河里铺鱼。

实在不行就发挥人定胜天的信念,改山地为梯田,精心侍弄土地,只为秋天多收三五斗的粮食。

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在农耕文明的熏陶下,江南百姓很少有闲人。

男人出外砍柴、种田、捕鱼,女人在家种菜、纺织、养蚕,男男女女都为了能过上传说的好日子而奋斗着。

勤劳吗?当然勤劳,过上好日子了吗?大部分人还是忙忙碌碌只为碎银二两。

没过上好日子的原因,不是因为懒,而是因为勤劳与过上好日子并没有什么因果关系。

反而越是勤劳,各种苛捐杂税收得越高,看到顾家因出了一员大官而横行乡里,松花府人受到榜样的力量,各家各户都拼了命地想供出一位当官的学子。

有的人成功了,于是加入顾家阵营,继续压榨其它穷苦百姓,可绝大多数人是不成功的,三年一次的科举注定不可能让所有人考中,只有极少数的幸运儿才能鲤鱼跳龙门,成为人上人。

吐唾沫的这位流民名叫顾文惜,松花府人士,自小就被父母寄予厚望,小小年纪就过了童试,在十里八村也颇有才名。

奈何自打考上秀才后,无论如何科考,却再也不得寸进,后来年纪稍大便娶了媳妇,置了田地,也算成家立业了,按道理他应该生活得很好,虽比上不足,可比下总有余。

可谁知朝廷收的税越来越高,他靠优免的那部分田赋也顶不住了,后来他又多次参加科举,再加上父母生病,多年的积蓄不知不觉空了。

顾文惜本想靠着田产所出赚点银子,将儿子送进书院,却没想到朝廷突然要改稻为桑,他自然不肯,家里就那点银子,再买了桑苗如何有银钱买口粮。

再者种田的人家还要花银子买粮,这不是笑话嘛。

可官府的人却冷冷地看着他,“你也是秀才了,要么自己体体面面种上桑苗,要么就我们帮你们体面。”

原来体面的意思是让河水决堤淹了他才种的秧苗,好吧,形势比人强,种吧,把水放干,种那该死的桑苗。

但后来的发展却一发不可收拾,首先便是粮食被洪水冲毁,已经不能食用,不得不花高价从外面买粮,而粮食的价格已到了一日三变,越来越难以承受的地步。

而且黑心粮商为了能多卖点钱,竟往里加了许多陈米,后来就是加泥土、加石块,他好好的大牙愣是崩断了两颗。

后来的粮价已经高得他不得不变卖家产糊口,于是顾警主本家人突然出现,他们居高临下地看着顾文惜,“你也算顾家远亲,田价我们会给得高高的,不会亏待你。”

可所谓的高价竟然不足以前的三成,他强硬着不肯卖,但换来的却是孩子无故受伤、妻子饿得皮包骨。

妻子临死前拉着他的手道:“好想再吃一碗白米饭啊。”

顾文惜吓坏了,“撑着点啊,我这就去卖房、卖地!”

可惜孩子受伤没挺过来,妻子看着白白的米饭,根本无法下咽,睁眼流下了最后一滴泪,从此顾文惜也和其他人一样,成了无家无业的流民。

顾文惜好歹还是秀才,有熟识的同窗告诉他,这是顾大学士推出的新政,于是他撑着病体来顾家门口,只为发泄心中的恨意。

他恨啊,恨自己肩不能扛,手不能提,否则一定要杀进顾府为家人报仇。

顾文惜站在松花河边想一死了之,但理智告诉他,不能就这样放弃生命,他要参加最后一次科举考试,与顾警言斗到底。

……

张家庄、张家老宅。

胡余庆将江南情形说完之后,郑重提醒他们,“我活了这么大岁数,第一次见到如此**,怕是不能善了,你们最好多囤粮、多囤刀枪。”

这是防止流民北上到处吃大户呢,人要是饿疯了,真是什么事都做得出来,众人听了心下不禁惊惶不已,纷纷看向李哲。

而李哲却看向张敏,“小姐,咱们怎么办?”

“深挖洞、广积粮!”张敏当机立断,“咱们村里这么多人不能饿肚子,早做准备。”

李哲正有此意,借此机会正好扩大罐头作坊规模,储存好食物,把该囤的囤上,至于存粮的地方,他也想好了就放在种蘑菇的那片山上。

不过山上又潮又多虫,他还得提前用火处理泥土,做好防潮工作,这也是一个大工程,少不得全村一块儿行动。

张敏看向石大壮,“如果江南有变,命比钱重要,暂时把罐头作坊停了,先回村再说。”

石大壮摇摇头,“我那里靠海,想来流民只会北上,并不会南下,安全无忧,实在不行的话,我还能带着人从海上离开,再转运河回来。”

“那行,只要有逃离预案就行,记住啊,钱财都乃是身外之物,务必保证人身安全,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嘛!”

石大壮等几人俱都郑重道:“请小姐放心。”

胡余庆等人临走前,张敏问道:“四海钱庄可会受影响?”

“那应该不会,四海钱庄可是咱们几大商会合作组建的,信誉有保证,而且钱庄其实只是保管银子,那银子都是储户的,不过若是时局动乱的话,最好防着挤兑。”

张敏一想也是啊,毕竟银票就是一张纸,若是被人抢了去,或是被火烧了,还是不保险,提前换成现银存起来倒是不怕。

再则流民又不傻,他们抢不到粮食,不会去抢银子吗?万一抢多了,四海钱庄现银一旦断流,储户闻讯必会发生挤兑,恶性循环下四海钱庄再大也会立马倒闭。

看来自己手上握着的银票得尽快换成现银,或是花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