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抄家之后咸鱼翻身 > 第108章 钦差

抄家之后咸鱼翻身 第108章 钦差

作者:雨霖铃的新生活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4-11-17 01:56:17

作为国公府的小姐,她不是没见过买人,那个时候娘亲还在,一旦要买人了,只需跟牙婆交待要什么样的,不出几天牙婆便带着大批人进府。

说老实话,当上位者久了,确实有草菅人命的想法。

看着高矮胖瘦不一的男男女女站在堂下任人挑选,那感觉就跟去菜市场买菜似的,根本就没把他们当人看。

牙婆说一声,“抬起头来”,所有人都低垂双眸,高抬着脸庞,让娘亲看清楚他们的长相。

当时战乱初定,卫生情况不好,很多人身上都多少带着点毛病,看长相倒是其次,主要看看是不是有红眼病、皮肤病,或是看看长没长虱子之类。

接下来牙婆说道:“伸出手给主子瞧瞧!”

所有人都把手伸出来,无一例外都是黑漆漆,手掌遍布老茧,指甲缝里都是洗不净的老泥,娘亲若是需要针线上衣,这些人恐怕买回来还得养上一段时日。

牙婆又说,“请主子看看脚!”

姑娘们就把裙子提了起来,他们大部分人都是常年打赤脚的,脚底的老茧厚到走在乱石堆都不会疼的程度。

而后牙婆又让他们转圈圈,或是走两步,这样娘亲才能从中挑出心仪的下人,从头到尾根本就没有他们说话的机会。

挑选好了站在一边,这样也不算完全选上,还得试工几日,确定没问题了,才会一手交钱一手交卖身契。

而那些没有被挑到的人,则会一脸羡慕地看着那些幸运儿,这可是国公府啊,听说可是城里一等一的好人家,主子亲善从不打骂下人。

而他们这些落选者还要继续重复今日的过程,若是被脾气不好的主家买下,说不定哪天就被打死了,或者被人买去做苦力,一辈子干到死。

张敏自己是没买过人的,如今张宅这些人都是自由身,若是哪天不干了,张敏立马就会送上程仪。

但这不代表他们不忠心,实际上若不是主仆感情深厚,他们也不会在张敏出狱后,明知她一穷二白的情况下还来投奔。

“买人啊,这事先缓缓吧,我现在够人使的。”

大皇子摇摇头叹头,“也不知你的脑子咋想的,买个人都纠结得要死。”要不是他为了示弱,主动把下人遣散了,否则康王府买来的下人至少有几百个呢。

不过大皇子还是劝道:“也不一定只买侍候的下人,你若是想要的话也可以去人市看看,或许能买到可心意的。”

就像有菜市场一样,卖人也有人市,很多都是父母贱卖给牙行的,当然若是赶上皇上抄家,说不定还能买到厨娘、账房、掌柜之类的人物。

张敏想想自家也被抄过,对于人市甚为不喜,“算了,我还是换成现银存起来,干嘛一定要花掉。”

不过说归说,张敏还是买了几头骡子送到张家庄,专门用来运货,也好让全勤送蘑菇的骡子歇一歇。

没过几日这批骡子就派上了用场,那一万斤的熟铁,由沈三押着走运河送到京郊,再由骡子驮着分批送到张家庄。

沈三对大皇子道:“如今朝廷下了诏令,泽州涌进了不少巨商开矿冶铁,现在那里客似云来热闹极了。”

“这样也好,以前铁冶所人浮于事,成本虽高但产量不大,”大皇子叮嘱道:“咱们也不指着赚钱,产出的生铁一部分卖给客商,别一部分制成五火熟铁悄悄运到张家庄来。”

沈三接令而去,而张敏则彻底泡在张家庄,她负责技术指导,李哲等人则全手工打造钢管、链条,制作自行车,此中的辛劳自不必说。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在这里可不是夸张说法,而是实打实地靠着水磨工夫,一点点敲出来的。

张家庄村民也早已知道江南恐怕民变的消息,在李哲的指导下开挖山体,建设粮仓,整个村都陷入一种亢奋地紧张状态,生怕流民明日就杀了过来,倒有点像去年晒菜干那般 急切。

朝堂内,顾警言已经感觉到巨大的危机正在悄然袭来,改稻为桑的新政原本是好的,但奈何人的贪心永无止境。

他几次去信给江南各官员,让他们推行新政时不要太激进,可士绅们已经贪红了眼,少贪一点都觉得吃亏,岂是说收手就能收手的?

永安帝接到江南秘报,得知有官员为了完成任务,竟开闸毁田,再加上粮价飞涨,已经有流民冲击府衙,他知道新政的推行会有难度,但没想到竟会激起民变。

他急命内阁学士于西暖阁议事,还不等大臣们行礼,开口便问,“江南情况究竟怎么样?”

其他大臣都没有作声,纷纷看向顾警言,后者不得不回奏道:“陛下,春天种下的桑苗已经长出新叶,可以鼓励农户开始养蚕,只是如今粮价飞涨,还需从外调粮,平抑物价才是。”

永安帝又看向谢必和,“户部可有调粮?”

“陛下,去岁西北大旱,百姓家无余粮,早已将邻近行省的常平仓粮食调了过去,而秋粮未下,仓里的粮食已经不多,还要防备着今秋用兵。”

谢必和作为户部尚书,管着一个千疮百孔的国家,不是西北干旱,就是东南水灾,如今还要往鱼米之乡的江南调粮,日子过得捉襟见肘。

永安帝深深地看了一眼顾警言,倒也没有冲他发火,毕竟木已成舟,今年江南粮食定然减产,如今之计还是指望发展丝织业,也许再忍一忍,明年就好了。

“谢卿家辛苦了,今秋用兵乃是保城,倒勿需大动干戈,将剩下的粮食速速调往江南,以纾民困。”

既然皇帝都发话,谢必和也只能同意。

而后永安帝语重心长道:“改稻为桑乃是经过各位深思熟虑过的,本是为增加国库而推行的新政,如今却激起民变,顾卿家,朕敇你为钦差大臣,南下好好查一查,若有作恶者,许你临机专断之权。”

顾警言当即领了旨意,又奏道:“只是二皇子的学业不可荒废,还需陛下另请他人来教授。”

永安帝点头同意,“卿家可有合适人选推荐?”

顾警言想了想道:“去年一甲探花秦编修或可担任。”

顾警言一时之间也想不到什么好人选,干脆便将秦经业推了出来,到底是翰林编修,学问自然是好的,永安帝无可无不可的,便也应允了。

当日顾警言将手里的公务交给同僚后,次日便带着皇上御赐的尚方宝剑,在卫队的保护下经运河去往江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