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抄家之后咸鱼翻身 > 第142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

陈掌柜本来还想着借钱给伙计们发工钱的,毕竟醉仙楼的生意一直很好,大家从年头忙到年尾,根本没有休息的时间,这次正好借着国丧好好让他们回家与亲人团聚,可偏偏银钱一时不凑手。

张敏闻言倒替他松口气,“那钱可是好借不好还啊,幸而你今天先来我这,要不然九出十三归的利滚利,单单利息就够你老喝上一壶了。”

好在酒楼也只是闭店百日,待国丧一过,被憋了许久的食客肯定还会有一波疯狂消费,只要暂时熬过这段时间就行。

陈掌柜带着银子千恩万谢地走了,到了次日张良成守灵回来,给张敏带回来两个消息。

一个是皇太后她老人家得知皇上驾崩,竟也跟着驾鹤西去,朝廷上下都松了一口气,两件丧事倒也方便,可省了好大一笔银子。

张良成小嘴不屑地一撇,“我就感觉不对,怎么那么巧,说不定就是那个太子下得手。”

张敏吓得连忙捂住他的嘴,惊问,“怎么才在宫里上了几天学,就这么有主意了?”皇宫这个大染缸也太厉害了些吧。

张良成一脸无辜,“我也不想知道啊,但那些皇子天天都盯着太子呢,都说他既然敢弑君,那还有什么不敢做的。”

皇子和平民百姓的思考方式有很大不同,普通人都以钱为导向,每天脑中都算计着今天赚了多少,又花了多少,有没有结余?

但对于皇子们来说,更多考虑的是权力更迭,自永安帝驾崩后,太子获利最大,但这还远远不够,毕竟他头上还悬着一把利剑,那便是皇太后。

太子头上有三座大山,如今已倒了两座,若是皇太后再一倒,那他就是真正意义孤家寡人,再也没有人能约束他。

新帝去了一趟后宫,就传来的皇太后病重的消息,对皇子们来说,这里面若是没有猫腻才有鬼呢,说不定是就是太子想集权才下得手。

张敏听张良成这么一说,有点后悔让他进宫读书,这以后要是学成出来,得腹黑成啥样啊?

“二弟啊!”张敏蹲下身,按着他的肩膀,语重心长道:“答应姐姐,以后做个好人!”

张良成嗤笑一声,“姐姐,就算是大坏蛋顾警言都自认为是国为民的好人呢。”好人和坏人哪有绝对的评判标准。

张敏被小屁孩教育了,一脸讪讪地道:“反正公道自在人心,你以后尽量做个好官嘛,对了,还有第二个消息呢?”

“哦,宫人都在传太子下令将林娘娘迁到景阳宫。”景阳宫不是皇宫东边最偏僻的宫室吗?那里简直就是冷宫的代名词,曾经就有妃子被关在那里自生自灭。

张敏想到林淑女会经受一番磨难,但却没想到会有这么快,遂追问,“这是为啥?”

“还能为啥?”张良成摊手,“太子说她哭得不伤心,一个淑女而已,哪里配住翊坤宫。”翊坤宫离皇上的寝宫多近啊,哪里会允许她一个小小内命妇住着。

永安帝尸骨尚未寒,太子就对后宫妃子下手了,还真是急不可耐呢,不过相比于林淑女,其它没有生育的妃嫔就更惨了,她们都在皇帝驾崩的次日被赐死陪葬。

这也是为什么后宫女子想尽办法都要争宠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没有子女傍身,她们就得跟着皇上一起死。

太子灵前继位,由于还在丧期,朱笔改蓝笔,开始了他正式的执政生涯,人一旦掌握了权力,**就会脱困而出。

他先是给自己在养心殿的后面布置一座特别豪华的寝殿,而后便去了先帝的私库,在各种稀世珍宝里挑了又挑,选些闪瞎眼的宝贝摆满了房间。

黄忠义一抬头还以为进了哪家土豪爆发户的家,忙退了出来。

新帝看他在门口徘徊,眉头不由地皱起,“在那鬼鬼崇崇的干嘛呢?”

黄忠义赶紧捧着拂尘进来跪倒在地,“陛下,老奴最近偶感风寒,怕过了病气给陛下,恳请告假几日。”

一朝天子一朝臣,黄忠义虽说还是掌印大太监,但新帝身边已经有了侍候的公公,他的存在就有些尴尬。

好在黄忠义是个聪明人,他决定退居二线明哲保身,但又不能做得太明显,要不然依着新帝多疑的性子,怕是会以为别人瞧不起他,于是便只好先告假,再慢慢地淡出公众视野。

新帝以袖掩住口鼻,“都生病了,怎地还往朕跟前凑?快滚!”

黄忠义满脸堆笑叩首,“那老奴告退了。”

新官上任尚且三把火,新帝的火势就更大了,每天天不亮不等宫人来叫醒,自己便起来,在照例拜祭过先帝后,急急赶着上早朝。

新帝即位后,前期的早朝主要议题都是围绕大行皇帝处理各种琐事,比如有人在国丧期吃喝玩乐啊,于是被人告发弹劾,通常这种情况,新帝都会下令从严从重处罚,夺爵贬官都是轻的,严重些直接押入大牢。

还有些倒霉催的小年轻,在家过二人世界时不小心有孕了,还得偷偷找来大夫喝打胎药,总之都是琐事,处理起来不难。

但随着大臣们摸准新帝的脾性,各种棘手的问题慢慢摆上来了,先是处理流民问题,他倒是有下旨让各地开仓放粮,或是鼓励开荒,但首辅谢必和不是说没粮,就是没钱。

总之想办实事还得考虑国库财政实力,另外还要看大臣们的脸色,毕竟各部大臣都有着自己的小九九,当然也不怪他们,趋利避害都是人的本能。

新帝如此年轻,智力和经验根本就玩不过那些有八百个心眼子的大臣。

这个时候新帝才感觉皇帝这份工作是有多难做了,怪不得从高祖开国后,每一任皇帝正值壮年就早早过世了,都是被这些大臣给玩死的。

人都有惰性,新帝一开始还能凭着激情坚持每天早朝,不久之后就开始三天打渔两天晒网,而且那些麻烦事也太难处理了,倒不如交给内阁大臣想办法,肯定比自己想得好。

于是首辅大臣谢必和的权柄日重,甚至有好事者给他取了个诨名叫“立皇帝”,官员都是见风使舵的,每天跑到谢宅送礼、拉关系的不知有多少,巧合的是他们与之前给顾警言送礼的都是同一批人。

人一得意就有些忘形,谢必和也不例外,由于他同时兼领着户部尚书,在应对流民问题时,常被无钱、无粮的问题困扰,于是他急于搞钱。

这一点倒是合新帝的胃口,两人在西暖阁议了半天,终于想出一个搞钱的好招---削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