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抄家之后咸鱼翻身 > 第85章 梦中情工

抄家之后咸鱼翻身 第85章 梦中情工

作者:雨霖铃的新生活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4-11-17 01:56:17

张敏其实也不太明白铁子的想法,当流民有什么不好?不用交各种乱七杂八的赋税,也没人抓着去服徭役,多好的事啊。

事实上这么做的人还真不少,甚至在江南某些地方整村的人都脱籍当了流民,然后再到织造作坊打个黑工啥的,不比苦哈哈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泥腿子强吗?

但铁子的想法她也能理解,人越是缺什么就越是想要什么。

一般人都是缺钱,故而拼命去赚钱,张敏亦不能免俗,但在铁子心里,他最缺的就是家,毕竟寄人篱下、颠沛流离的生活,他是过得够够的了。

可要有家也不行,还得有田有地,娶个老婆,生几个孩子,再供养孩子读书,考科举当官,出入投地,最后立个祠堂,编个家谱啥的,这才是传统意义的家,不是搭个窝棚就叫家的。

但问题来了,这田地从哪儿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理论上来说所有的山川树木都是有主的,可不能随便开荒,否则地开出来,朝廷也不认,多年的辛苦岂不是打了水漂。

有些穷人死了连块葬身之地都没有,只能葬在北郊那片乱葬冈中,这也是为何街边时常出现有人卖身葬父的桥段,他们要买地买棺材安葬家人。

像张家庄这一大片地,最早也是荒地,但却属于朝廷,后面皇上鼓励百姓开荒,祺国公才托人买下,专门安置伤残老兵及阵亡将士家属。

别看现在这里牛羊成群,田连阡陌的样子,其实是花了大力气开荒十几年才有的结果。

这片地以外虽说也是荒地,但铁子想要的话,得去问问牙人,若肯卖的话,便去衙门开地契。

但这也是第一步,最难的便是如何开荒。

张敏答应了铁子,次日便去找了王直,他们城南兵马司认识的牙人多,经常要查核他们的身份,平抑物价之类,这其中肯定专门做田地交易的。

王直不敢怠慢,立时便舍了兄弟,找到一位黄姓牙人,他手里可有不少充公的田产,交易来的银钱,除了一部分提成,绝大部分还得上交国库。

黄牙人看了看张敏,表情有些疑惑,“姑娘,好生面熟。”

能不熟吗?以前张敏就曾找他买过房产,她行了礼道:“估计是有人长得跟奴家差不多吧。”

黄牙人做这一行见过的形形色色的人多了,也没多想,“姑娘想买南郊的荒地?这是为何?我手上还有不少上好的良田,开春就能种上庄稼。”

“这不是荒地便宜嘛,前几年不是还免赋税?”

黄牙人摇摇头,“小姑娘,可不能这样想,虽然便宜但投入也大啊,保不济前几年种的粮食连种子钱都收不回。”

黄牙人确实说得没错,当初张家庄开荒,很多士兵特地告假过来,只为帮战友开荒,朝廷这边按例也给了伤残士兵及家属,发放耕牛。

可就算这样,他们还是用了好几年时间才整出这么一片土地。

说出来可能没人信,那土里的石头和树根,多得都能堆成一座小山,而且杂草的生命力特别强,一下雨就蹿得老高,两三天没打理就茂密得找不到路。

不仅杂草多,蛇虫鼠蚁也特别多,山里的黄鼠狼、野猪时常会下来祸害庄稼,还有可恶的各种鸟类,一赶就走,转身它们又飞回来,聪明得紧,扎稻草人啥的根本就没用。

也就是张家庄村民多是军人出身,不怕苦、不怕累,这才有了如今模样。

“多谢黄叔提醒,但咱反正不差钱,就想买到张家庄旁。”

黄牙人叹气,“那好吧,咱们去看看究竟想买哪块地吧。”

不多时,黄牙人和张敏来到张家庄,铁子听说要给他买地,高兴地手脚没处放。

黄牙人看了图册,“这片地已经有主了,靠南边有一处山林,还带小河的怎么样?紧挨着张家庄,用水的话可能会有点麻烦。”

若不是一个村的,往往上下游的村民都要争水浇田,斗得厉害的话,两村甚至能结成死仇,见面就掐,到了庄稼用水的高峰期,甚至会发生大规模械斗,死人都是常有的事。

张敏倒没这个顾虑,反正铁子的户籍已经落在了张家庄,都是一个村的,没有利益关系,“这个无碍。”

然后她看向铁子,见对方狠狠地点了点头,信心满满道:“那就这片了。”

这架势,让黄牙人又深深地看了她一眼,印象中好像有这么一个人也是如此豪爽。

黄牙人量了尺寸,在荒地四角插上标杆,意思这块地已经有主了,而后他也不啰嗦,自己找了中人,便带着张敏和铁子去衙门找书吏开了地契,而地契的名字叫张新生。

张敏把地契还给了铁子,“原来你也姓张?”

“我也不知道自己原来姓啥,本来打算以后跟着东家姓余的,但他迟迟不肯给我们落籍,”铁子拿着花几百两银子买下的地契,仔细看了又看,“以后我便姓张了。”

以前的家谱他不记得,但从今日开始,他要自己另立一本张姓家谱,以后自己就是这一支的始祖,当然前提条件还得娶媳妇。

张敏对他姓什么不太在意,反正张家庄姓啥的都有,大家平安无事的相处了这么多年,压根就没有对立情绪。

铁子买了荒地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村里,李哲便给他在书坊附近划了一块宅基地,而后村里青壮自愿给他帮忙,将地夯实了,方便打地基。

铁子请了工匠进村,工匠们原以为年前没生意,没想到竟然还能接到大单,便急急赶工,希望能多赚点钱回家过年。

村里但凡有人建房子,很多人都会过来帮忙,铁子也毫不吝啬地买菜买肉,央村里厨艺好的大妈做了,给大伙管着一日三餐。

李哲乐呵呵对张敏道:“这孩子是个感恩的,大白米饭和大肉片子管够,村里人都夸呢。”

“其实他有手艺,到哪个村也会活得很好,”张敏觉得自己像捡了宝。

不管啥时候,技术人员总是最吃香的,而且有他在,村里的书坊规模还能再扩大些,以后就成了村办作坊,可以安置不少人就业。

福伯去问过了,之前安排去学徒的那几人,除了石牙仔外,其余人都打算干到年底便回到村里书坊。

这样离家近的,又没人打骂的工作,这才是所有人的梦中情工啊。

张敏索性趁热打铁又开始说书,将《三国演义》口述了一遍,至于《水浒传》这种从头到尾都造反的书,就算给她八百个脑袋也不敢印啊。

文字狱这种东西从来就没在历史长河消失过。

有了铁子这样的人才,张敏一直想做的小报也终于有希望开始了,但究竟刊登什么内容才能打响名声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